第268章 因妒生恨(上)
穿書後,我幫娘親和離休夫 作者:綰紫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深秋的小雨裏站了兩個時辰,裙擺全被打濕了,凍得抖抖索索。她不是不知道迴去換,而是擔心自己迴去換衣裳的時候爹娘的馬車迴來了,她害怕錯過。
不管是原主還是她,對於父母親情都有一份天生的渴望。
然母親隻是撇了撇嘴,指責道:“你跟著你祖母能有多難?衣裳濕了不會迴去換?我們是你的爹娘和妹妹,在門口等一下怎麽了?不應該嗎?身為子女,指責抱怨父母,你祖母讓你念的那些書你都念到哪裏去了?”
若是原主,大概會傷心。
她也傷心,為原主傷心,但隻是一會兒。父母不愛她,心裏隻有養女,那她也不愛父母,心裏隻裝著祖母就是。
見父母斥責阿瑜,心機養女越發得意,故意道:“姐姐這般生氣,可是在怪阿箬搶了父親母親?姐姐誤會了,阿箬隻是養女,是替姐姐在父親母親跟前盡孝的。”
阿瑜道:“這麽說,我還得感謝你?”
阿箬故作不懂,連連擺手:“姐姐客氣了,阿箬不用姐姐感謝,阿箬替姐姐照顧父親母親是應該的。”
一旁的母親聽見了,對父親道:“還是阿箬懂事,再瞧瞧這個阿瑜,哪有半分像咱們的親生女兒?”
阿瑜忍不住了,懟道:“的確不像,阿瑜沒那麽笨?替我照顧?你們收養她,待她比待我這個親手女兒還好,她不該孝敬你們,不該照顧你們嗎?她把她應該做的事情說成替我……既是替我,你們應該誇我孝順,誇我懂事才是,怎麽反倒指責起我來?”
“都是阿箬的錯,是阿箬沒有把話說清楚。”心機養女趕緊道:“阿箬不是那個意思?姐姐要怪就怪阿箬好了。父親母親心裏是有姐姐的。阿箬一個養女,怎敢與姐姐相比。”
母親聽見素日活潑開朗的養女如此貶低自己,又見阿瑜一副誓不罷休,咄咄逼人的樣子,心頭燃起一股無名火。
她冷哼一聲,不屑開口:“阿箬是我的女兒,她姓秦,叫秦箬,是秦家的嫡女。”
說罷,哄著養女:“阿箬怪,莫要跟那些不相幹的人道歉。”
真是可笑,明明他們是她的親生父母,明明他們是打著迴來接她的名義,卻為了那個將全部心思寫在臉上的養女說她是個不相幹的人。
阿瑜冷哼一聲,快步越過他們,走到正廳。
外祖母見她如此,不由道:“阿瑜這是怎麽了?你不是盼著你爹你娘迴來嗎?怎麽他們迴來了,阿瑜反倒不開心了?”
阿瑜搖頭,扶著外祖母,輕聲道:“阿瑜沒有不開心,不開心的是父親母親還有妹妹。”
一句妹妹讓外祖母注意到了阿箬。
她知道女兒女婿在外頭收養了一個乞兒,也知道那個乞兒隨了女婿的姓氏,被當做秦家的嫡女撫養。在她的想象中,這個阿箬應該是乖巧懂事,知道分寸的。哪怕女兒女婿再寵她,也知道自個兒在秦家的身份,斷不會生出取代阿瑜的心來。
隻一眼,便知曉這個阿箬與她想象中的不一樣。
她把她的得意,嫉恨,貪戀全都寫在了臉上。
女婿是個讀書人,眼下又做了一縣縣令,整日忙於政務,不懂後宅裏這些烏七八糟的事情很正常。女人也不懂嗎?她看不出她這個養女踹得什麽心思?她怎能為了一個外人讓她的阿瑜傷心。
外祖母沉了臉,在女兒挽著養女的胳膊跨進正廳,準備張嘴請安時命人擺下碗筷。吃飯時,身為周家當家主母的外祖母自然坐在主位。左邊是女婿,右邊是阿瑜。女婿旁邊坐著的是她的女兒,女兒旁邊本是留給阿箬的位置,因她顯露的那些心思,讓她坐在了下位。
在外祖母的示意下,周家的那些叔伯嬸子坐在了餘下了的那些位置上。他們都是人精,自然是看出老夫人對於這個養女的厭惡。再者,周家是什麽人家,一個街上撿來的乞兒,哪裏能與老夫人捧在心尖兒上的阿瑜相比。言談間,多是對阿瑜的讚賞,對養女的不屑與嘲諷。
阿箬漲紅著一張臉,既委屈又憤恨。
母親是個護短的,見阿箬受委屈,忍不住為她開口:“咱們家阿箬跟那些養在後宅裏的嬌女子不同,不會那些齷齪的收買人心的手段,會的都是實打實的真本事。”
外祖母給二嬸使了個眼色,二嬸立馬道:“是嗎?不知咱們家阿箬都會些什麽?”
母親還未開口,二嬸起身,夾了一塊兒紅燒肉放到母親碗裏:“阿箬會什麽,我這個做二嬸的不清楚,畢竟隔得遠,瞧不見,聽不著。阿瑜會什麽,我跟她二叔三叔,三嬸卻是清楚的很。琴棋書畫自是不必說,都是請了大師親授的,阿瑜學的也好,即便到了京城,與那些個貴女們相比,也是不分上下的。這話不會死我說的,是教阿瑜的那些師傅說的。這針織女紅嘛?瞧瞧咱們老太太身上的衣服就知道了。那可是阿瑜一針一線親自做的。莫說繡工了,單是這裁剪,這款式,都是獨一無二的。”
秦氏和阿箬自是注意到了老夫人身上的那件衣服。
萬萬沒想到,它竟是阿瑜設計裁剪的。似為了印證他們心中的猜想,三嬸補到:“老太太喜歡,就讓人把衣服樣子送到了咱們周家的繡坊和成衣鋪,單是這半年,就掙到了以往幾年都沒有掙到的錢。若我沒有看錯的話,阿箬身上的這件衣服也是阿瑜設計的。這顏色,這花樣,隻有咱們家阿瑜才會。”
二叔道:“咱們家阿瑜不止是會畫衣裳,那算賬也是頂頂厲害的,一個人能頂四五個賬房先生。算出來的帳又快又準。還有這廚藝,這滿滿一桌子的飯菜都是阿瑜做的。這刀工,這擺盤,這味道,比起酒樓裏的大廚毫不遜色。”
三叔接道:“這阿箬會什麽來著?要不,讓她跟阿瑜比比。我敢打包票,咱們家小阿瑜必贏!”
父親母親愣住了,萬沒想到他們的親生女兒這般厲害。再看阿箬,用力擰著手帕,一口不吭。除了撒嬌,討好和花錢外,沒有任何長處,她拿什麽去跟阿瑜比?
轉念一想,又覺得比不過阿瑜是正常的,誰叫父親母親沒有給她請師傅。但凡她有阿瑜那個出身和條件,她會比她優秀千倍萬倍。
不管是原主還是她,對於父母親情都有一份天生的渴望。
然母親隻是撇了撇嘴,指責道:“你跟著你祖母能有多難?衣裳濕了不會迴去換?我們是你的爹娘和妹妹,在門口等一下怎麽了?不應該嗎?身為子女,指責抱怨父母,你祖母讓你念的那些書你都念到哪裏去了?”
若是原主,大概會傷心。
她也傷心,為原主傷心,但隻是一會兒。父母不愛她,心裏隻有養女,那她也不愛父母,心裏隻裝著祖母就是。
見父母斥責阿瑜,心機養女越發得意,故意道:“姐姐這般生氣,可是在怪阿箬搶了父親母親?姐姐誤會了,阿箬隻是養女,是替姐姐在父親母親跟前盡孝的。”
阿瑜道:“這麽說,我還得感謝你?”
阿箬故作不懂,連連擺手:“姐姐客氣了,阿箬不用姐姐感謝,阿箬替姐姐照顧父親母親是應該的。”
一旁的母親聽見了,對父親道:“還是阿箬懂事,再瞧瞧這個阿瑜,哪有半分像咱們的親生女兒?”
阿瑜忍不住了,懟道:“的確不像,阿瑜沒那麽笨?替我照顧?你們收養她,待她比待我這個親手女兒還好,她不該孝敬你們,不該照顧你們嗎?她把她應該做的事情說成替我……既是替我,你們應該誇我孝順,誇我懂事才是,怎麽反倒指責起我來?”
“都是阿箬的錯,是阿箬沒有把話說清楚。”心機養女趕緊道:“阿箬不是那個意思?姐姐要怪就怪阿箬好了。父親母親心裏是有姐姐的。阿箬一個養女,怎敢與姐姐相比。”
母親聽見素日活潑開朗的養女如此貶低自己,又見阿瑜一副誓不罷休,咄咄逼人的樣子,心頭燃起一股無名火。
她冷哼一聲,不屑開口:“阿箬是我的女兒,她姓秦,叫秦箬,是秦家的嫡女。”
說罷,哄著養女:“阿箬怪,莫要跟那些不相幹的人道歉。”
真是可笑,明明他們是她的親生父母,明明他們是打著迴來接她的名義,卻為了那個將全部心思寫在臉上的養女說她是個不相幹的人。
阿瑜冷哼一聲,快步越過他們,走到正廳。
外祖母見她如此,不由道:“阿瑜這是怎麽了?你不是盼著你爹你娘迴來嗎?怎麽他們迴來了,阿瑜反倒不開心了?”
阿瑜搖頭,扶著外祖母,輕聲道:“阿瑜沒有不開心,不開心的是父親母親還有妹妹。”
一句妹妹讓外祖母注意到了阿箬。
她知道女兒女婿在外頭收養了一個乞兒,也知道那個乞兒隨了女婿的姓氏,被當做秦家的嫡女撫養。在她的想象中,這個阿箬應該是乖巧懂事,知道分寸的。哪怕女兒女婿再寵她,也知道自個兒在秦家的身份,斷不會生出取代阿瑜的心來。
隻一眼,便知曉這個阿箬與她想象中的不一樣。
她把她的得意,嫉恨,貪戀全都寫在了臉上。
女婿是個讀書人,眼下又做了一縣縣令,整日忙於政務,不懂後宅裏這些烏七八糟的事情很正常。女人也不懂嗎?她看不出她這個養女踹得什麽心思?她怎能為了一個外人讓她的阿瑜傷心。
外祖母沉了臉,在女兒挽著養女的胳膊跨進正廳,準備張嘴請安時命人擺下碗筷。吃飯時,身為周家當家主母的外祖母自然坐在主位。左邊是女婿,右邊是阿瑜。女婿旁邊坐著的是她的女兒,女兒旁邊本是留給阿箬的位置,因她顯露的那些心思,讓她坐在了下位。
在外祖母的示意下,周家的那些叔伯嬸子坐在了餘下了的那些位置上。他們都是人精,自然是看出老夫人對於這個養女的厭惡。再者,周家是什麽人家,一個街上撿來的乞兒,哪裏能與老夫人捧在心尖兒上的阿瑜相比。言談間,多是對阿瑜的讚賞,對養女的不屑與嘲諷。
阿箬漲紅著一張臉,既委屈又憤恨。
母親是個護短的,見阿箬受委屈,忍不住為她開口:“咱們家阿箬跟那些養在後宅裏的嬌女子不同,不會那些齷齪的收買人心的手段,會的都是實打實的真本事。”
外祖母給二嬸使了個眼色,二嬸立馬道:“是嗎?不知咱們家阿箬都會些什麽?”
母親還未開口,二嬸起身,夾了一塊兒紅燒肉放到母親碗裏:“阿箬會什麽,我這個做二嬸的不清楚,畢竟隔得遠,瞧不見,聽不著。阿瑜會什麽,我跟她二叔三叔,三嬸卻是清楚的很。琴棋書畫自是不必說,都是請了大師親授的,阿瑜學的也好,即便到了京城,與那些個貴女們相比,也是不分上下的。這話不會死我說的,是教阿瑜的那些師傅說的。這針織女紅嘛?瞧瞧咱們老太太身上的衣服就知道了。那可是阿瑜一針一線親自做的。莫說繡工了,單是這裁剪,這款式,都是獨一無二的。”
秦氏和阿箬自是注意到了老夫人身上的那件衣服。
萬萬沒想到,它竟是阿瑜設計裁剪的。似為了印證他們心中的猜想,三嬸補到:“老太太喜歡,就讓人把衣服樣子送到了咱們周家的繡坊和成衣鋪,單是這半年,就掙到了以往幾年都沒有掙到的錢。若我沒有看錯的話,阿箬身上的這件衣服也是阿瑜設計的。這顏色,這花樣,隻有咱們家阿瑜才會。”
二叔道:“咱們家阿瑜不止是會畫衣裳,那算賬也是頂頂厲害的,一個人能頂四五個賬房先生。算出來的帳又快又準。還有這廚藝,這滿滿一桌子的飯菜都是阿瑜做的。這刀工,這擺盤,這味道,比起酒樓裏的大廚毫不遜色。”
三叔接道:“這阿箬會什麽來著?要不,讓她跟阿瑜比比。我敢打包票,咱們家小阿瑜必贏!”
父親母親愣住了,萬沒想到他們的親生女兒這般厲害。再看阿箬,用力擰著手帕,一口不吭。除了撒嬌,討好和花錢外,沒有任何長處,她拿什麽去跟阿瑜比?
轉念一想,又覺得比不過阿瑜是正常的,誰叫父親母親沒有給她請師傅。但凡她有阿瑜那個出身和條件,她會比她優秀千倍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