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七日後。
李淳風迴到了幽靜地密穀之中,走之前還是一片盎然,迴來後卻是冰封萬裏。
“我迴來了。”
李淳風托著疲憊的身軀,衣服上破了不少洞,臉上還有灼傷的痕跡。
他經曆了冰火兩重天,為了完成任務,他差點連小命都丟了。
袁天罡飄然而來,如同一葉扁舟,踏清風徐來,落在冰麵上負手而立。
他屈指一彈,兩袋子黃金飛到李淳風的腳下,道:“這是剩餘的錢,東西拿來。”
李淳風沒有急著拿錢,而是問道:“我在一本古書上看到過世上有著一個起死迴生的方法,此方法中記載以水為血,以岩漿凝器,以龍脈構建骨架,這三樣東西恰是你讓我找到的。”
袁天罡沉默不語,他就這麽看著李淳風。
“不如這樣吧,咱倆做個交易如何?”李淳風說道。
“你想趁火打劫?”
“不不不,我隻是拿到應有的報酬,萬年寒冰之水,千年岩漿溶液,以及百年龍脈,你知道我差點死了多少迴嗎?”李淳風說道。
”你想要錢?”
“錢!非吾之所願。”李淳風不是愛錢之人,他得來的錢財基本都是散之於民。
不然的話,百姓又怎會稱他為“俠盜”呢。
“我明白了。”
袁天罡了然他的心中想法,說道:“從明日起,你入長安,自會有人接應你,屆時去朝中謀得一官半職,也算不枉此生。”
“哈哈!!不愧是袁天罡,隻不過我野心不在於此,既然要做官,那就要做人上官。”李淳風說道。
“朝中有法度,官員任免豈是我能左右,更況且是朝中要員。”
在朝廷任職不難,可是想要任職重要官職,那可是難上加難,且看朝堂的一品宰相,二品尚書,三品侍郎,哪一個不是精挑細選,層層選拔,又或是追隨唐王征討天下的人。
李淳風不過是一個江湖俠盜,在民間頗有些名氣,可想要在朝堂任命,無疑於癡人說夢。
“我這個人的要求也不高,聽說滅當年是大唐國師,我吧,跟你一樣就行。”李淳風說道。
“好大的口氣,就憑你?”
國師?!
豈是什麽人都能當國師的?
“憑我一個盜賊當然不行,可若我是袁天罡的徒弟呢?你覺得這個夠不夠分量?”李淳風玩味打趣地說。
袁天罡懂了,李淳風想要借助自己的名義,去做大唐國師。
袁天罡的徒弟!又怎麽會是泛泛之輩呢?!而且“袁天罡”這三個字就值一個國師。
“一個國師之位,換他的一命,這筆買賣你不虧。”李淳風的說道。
“好。”
袁天罡是個聰明人,他不願多說無用得話,李淳風很顯然是趁火打劫,卻又奈何不了他。
不過,換做別人或許會更加貪婪,而且李淳風也僅僅是想要做官,並沒有提出其他無禮要求。
見他應下後,李淳風將取來的東西交給了袁天罡,並說道:“就算你能救活他,那也會忘記一切。”
“這就不需要你來操心,我知道該怎麽辦。”袁天罡說道。
“還有他定期服用藥物才能維持生命,你救了他等於多了個累贅,何必呢?”李淳風提醒道。
“拿著這封推薦信,立刻滾!”
袁天罡不喜歡被人威脅,尤其是被人扼住咽喉,李淳風很顯然觸及到了他的逆鱗,然則,有求於他,必須要這麽由他這麽做。
拿錢袁天罡的親筆書信,李淳風誌得意滿,他把錢還給了袁天罡,臨走前說:“我不喜歡欠人情,錢如數奉還。”
李淳風走了,他走之前留下一個莫名其妙的表情,那表情讓人難以琢磨,更不知他在想什麽。
或許是他預測到了什麽。
……
------
------
長安城。
一紙書信鬧得朝野上下沸沸揚揚,而李淳風搖身一變,從江湖“俠盜”變成了大唐國師。
不得不說,這件事引起了好多人的猜疑和不滿。
可沒有辦法,袁天罡的親筆書信,造假不得,書信中力薦李淳風,並言語他是自己的得意弟子,具有觀天象、測吉兇和預測未來的本事。
畢竟袁天罡可是被人稱之為活神仙一樣的存在,他的徒弟自然不會弱。
這天,李世民將李淳風單獨召見,二人來到三清殿內,問道:“既然你是袁天罡的徒弟,想必通曉五行之理,陰陽之術,可斷未來吉兇,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李淳風褪去江湖人的氣勢,嫣然有著一股子仙風道骨模樣,他掐指一算,說道:“陛下將有大兇。”
“大兇?”
李世民不可思議地說,他對於李淳風的話還有心有芥蒂的,旁人不知李淳風的底細,但李世民卻是清楚的明白。
什麽袁天罡的徒弟,都是狗屁。
可既然是袁天罡推薦的人,李世民當然不會置之不理,封他為國師也是無奈之舉。
李淳風知道李世民沒有從心底裏相信自己,道:“臣知道陛下不相信自己,但臣敢斷言,數年之後,陛下將有一場大災。”
見他說得如此篤定,便是問道:“那你倒是說說什麽災難?”
“天機之事不可泄露,但臣可以告訴你,有人要造反。”李淳風說道。
“放肆!”
於帝王前,說“造反”二字等同於找死,尤其是李世民這種開國皇帝,他們本就是造反起家,對這種事情尤為敏感。
“李淳風,朕念你勇氣可嘉,敢說出這種膽大包天的話,可此事非同小可,不可再與旁人提及。”李世民說道。
“臣明白!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李淳風迴道。
不過李淳風的話,不可信,但也不可不信,信其然,不能信其所有,還是需要防範。
“可有破解之法?”李世民問道。
“破解之法說來也是簡單,陛下洪福齊天,自有天人相助,您大可放心。”
聽他說得有些懸念,李世民更是摸不著頭腦。
“何為天人?”
“天人嘛?自然是就是天上來的人,活人又怎麽能上天呢。”李淳風故意打啞謎地說。
李世民淡然道:“朕懂了,破解之法是一個死人。”
李淳風攤手道:“臣什麽都沒說。”
……
君臣二人離開三清殿後,繼而來到太極殿。
今日太子從大理寺迴到皇城,將調查李運之死的案件結果如數上報。
李世民對李承乾本來沒有報什麽希望,可沒想到他竟然還就真的查了些明目,不得不說,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李世民一直在尋找朝中被暗查的暗哨,可沒想到被李承乾誤打誤撞給找到了。
“李藝!想不到是他!”
李世民得知朝中暗哨是他的時候,心中波動的情緒久久不能平複。
李藝,原名羅藝,乃前隋朝大大統領,後隋朝大亂,羅藝歸降大唐,因履曆戰功,被太祖李淵加封燕王,並賜皇姓,自此羅藝改名李藝。
後來,李藝投入李建成的麾下,成為他的幕僚,在李世民和太子爭奪皇權的時候,李藝沒少給李世民使絆子。
待玄武門兵變後,李世民奪得天下,李世民並沒有殺他,反而重用李藝。
以德報怨,貞觀元年更是成為君臣的一段佳話,而李世民賢明君主的稱謂也是從那個時候流傳開來。
後來,李世民也秉性他的賢明和仁慈的策略,赦免了不少建成舊部,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魏征。
可是沒想到啊,李藝賊人不死,暗通款曲,竟然勾結李建成舊部,將朝中重要消息賣給敵國。
難怪當初頡利可汗能夠悄無聲息的來到長安,就算有太原王家,可未必能夠做到神不知鬼不覺,正是李藝提供了大唐的兵防寰宇圖,才能夠讓突厥人繞開所有兵力。
好在李承乾將李藝抓住,而李世民則是以通敵賣國之名,誅殺李藝三族。
“太子,你這次做的不錯,既然案件沒有查明兇手,但抓住了朝廷內鬼,也算是大功一件。”李世民說道。
“謝父皇謬讚,兒臣一定會繼續努力的。”
“很好!謙而恭遜,看來你這段時間成長不少,越發有著你大哥的樣子。”
雖說李承乾不喜歡李運,可李運已死也就沒什麽,而被誇獎像李運,說明自己已經得到了李世民的認可,李承乾當然高興。
而後,李世民交給他一封信,說道:“把這封信交給你皇爺爺。”
同在皇城中,李世民和李淵極少見麵,而李承乾也明白其中緣由,心道:“看來父皇和皇爺爺二人的心結是解不開的。”
李承乾欣然退下。
……
------
------
時間一轉眼,已經是四年光陰。
貞觀九年,五月。
大安宮中,太上皇李淵的身體日漸憔悴,而太醫斷言,太上皇活不過三日。
李世民除卻朝堂政務,幾乎每日都在大安宮中,二人終究是父子,哪裏又有什麽真正的仇恨。
四年前,李世民終於還是屈服,他聽從了太上皇的旨意,沒有派兵殺死神秘組織的首領。
隻因是為了李淵,也算是最後的盡孝。
</p>
七日後。
李淳風迴到了幽靜地密穀之中,走之前還是一片盎然,迴來後卻是冰封萬裏。
“我迴來了。”
李淳風托著疲憊的身軀,衣服上破了不少洞,臉上還有灼傷的痕跡。
他經曆了冰火兩重天,為了完成任務,他差點連小命都丟了。
袁天罡飄然而來,如同一葉扁舟,踏清風徐來,落在冰麵上負手而立。
他屈指一彈,兩袋子黃金飛到李淳風的腳下,道:“這是剩餘的錢,東西拿來。”
李淳風沒有急著拿錢,而是問道:“我在一本古書上看到過世上有著一個起死迴生的方法,此方法中記載以水為血,以岩漿凝器,以龍脈構建骨架,這三樣東西恰是你讓我找到的。”
袁天罡沉默不語,他就這麽看著李淳風。
“不如這樣吧,咱倆做個交易如何?”李淳風說道。
“你想趁火打劫?”
“不不不,我隻是拿到應有的報酬,萬年寒冰之水,千年岩漿溶液,以及百年龍脈,你知道我差點死了多少迴嗎?”李淳風說道。
”你想要錢?”
“錢!非吾之所願。”李淳風不是愛錢之人,他得來的錢財基本都是散之於民。
不然的話,百姓又怎會稱他為“俠盜”呢。
“我明白了。”
袁天罡了然他的心中想法,說道:“從明日起,你入長安,自會有人接應你,屆時去朝中謀得一官半職,也算不枉此生。”
“哈哈!!不愧是袁天罡,隻不過我野心不在於此,既然要做官,那就要做人上官。”李淳風說道。
“朝中有法度,官員任免豈是我能左右,更況且是朝中要員。”
在朝廷任職不難,可是想要任職重要官職,那可是難上加難,且看朝堂的一品宰相,二品尚書,三品侍郎,哪一個不是精挑細選,層層選拔,又或是追隨唐王征討天下的人。
李淳風不過是一個江湖俠盜,在民間頗有些名氣,可想要在朝堂任命,無疑於癡人說夢。
“我這個人的要求也不高,聽說滅當年是大唐國師,我吧,跟你一樣就行。”李淳風說道。
“好大的口氣,就憑你?”
國師?!
豈是什麽人都能當國師的?
“憑我一個盜賊當然不行,可若我是袁天罡的徒弟呢?你覺得這個夠不夠分量?”李淳風玩味打趣地說。
袁天罡懂了,李淳風想要借助自己的名義,去做大唐國師。
袁天罡的徒弟!又怎麽會是泛泛之輩呢?!而且“袁天罡”這三個字就值一個國師。
“一個國師之位,換他的一命,這筆買賣你不虧。”李淳風的說道。
“好。”
袁天罡是個聰明人,他不願多說無用得話,李淳風很顯然是趁火打劫,卻又奈何不了他。
不過,換做別人或許會更加貪婪,而且李淳風也僅僅是想要做官,並沒有提出其他無禮要求。
見他應下後,李淳風將取來的東西交給了袁天罡,並說道:“就算你能救活他,那也會忘記一切。”
“這就不需要你來操心,我知道該怎麽辦。”袁天罡說道。
“還有他定期服用藥物才能維持生命,你救了他等於多了個累贅,何必呢?”李淳風提醒道。
“拿著這封推薦信,立刻滾!”
袁天罡不喜歡被人威脅,尤其是被人扼住咽喉,李淳風很顯然觸及到了他的逆鱗,然則,有求於他,必須要這麽由他這麽做。
拿錢袁天罡的親筆書信,李淳風誌得意滿,他把錢還給了袁天罡,臨走前說:“我不喜歡欠人情,錢如數奉還。”
李淳風走了,他走之前留下一個莫名其妙的表情,那表情讓人難以琢磨,更不知他在想什麽。
或許是他預測到了什麽。
……
------
------
長安城。
一紙書信鬧得朝野上下沸沸揚揚,而李淳風搖身一變,從江湖“俠盜”變成了大唐國師。
不得不說,這件事引起了好多人的猜疑和不滿。
可沒有辦法,袁天罡的親筆書信,造假不得,書信中力薦李淳風,並言語他是自己的得意弟子,具有觀天象、測吉兇和預測未來的本事。
畢竟袁天罡可是被人稱之為活神仙一樣的存在,他的徒弟自然不會弱。
這天,李世民將李淳風單獨召見,二人來到三清殿內,問道:“既然你是袁天罡的徒弟,想必通曉五行之理,陰陽之術,可斷未來吉兇,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李淳風褪去江湖人的氣勢,嫣然有著一股子仙風道骨模樣,他掐指一算,說道:“陛下將有大兇。”
“大兇?”
李世民不可思議地說,他對於李淳風的話還有心有芥蒂的,旁人不知李淳風的底細,但李世民卻是清楚的明白。
什麽袁天罡的徒弟,都是狗屁。
可既然是袁天罡推薦的人,李世民當然不會置之不理,封他為國師也是無奈之舉。
李淳風知道李世民沒有從心底裏相信自己,道:“臣知道陛下不相信自己,但臣敢斷言,數年之後,陛下將有一場大災。”
見他說得如此篤定,便是問道:“那你倒是說說什麽災難?”
“天機之事不可泄露,但臣可以告訴你,有人要造反。”李淳風說道。
“放肆!”
於帝王前,說“造反”二字等同於找死,尤其是李世民這種開國皇帝,他們本就是造反起家,對這種事情尤為敏感。
“李淳風,朕念你勇氣可嘉,敢說出這種膽大包天的話,可此事非同小可,不可再與旁人提及。”李世民說道。
“臣明白!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李淳風迴道。
不過李淳風的話,不可信,但也不可不信,信其然,不能信其所有,還是需要防範。
“可有破解之法?”李世民問道。
“破解之法說來也是簡單,陛下洪福齊天,自有天人相助,您大可放心。”
聽他說得有些懸念,李世民更是摸不著頭腦。
“何為天人?”
“天人嘛?自然是就是天上來的人,活人又怎麽能上天呢。”李淳風故意打啞謎地說。
李世民淡然道:“朕懂了,破解之法是一個死人。”
李淳風攤手道:“臣什麽都沒說。”
……
君臣二人離開三清殿後,繼而來到太極殿。
今日太子從大理寺迴到皇城,將調查李運之死的案件結果如數上報。
李世民對李承乾本來沒有報什麽希望,可沒想到他竟然還就真的查了些明目,不得不說,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李世民一直在尋找朝中被暗查的暗哨,可沒想到被李承乾誤打誤撞給找到了。
“李藝!想不到是他!”
李世民得知朝中暗哨是他的時候,心中波動的情緒久久不能平複。
李藝,原名羅藝,乃前隋朝大大統領,後隋朝大亂,羅藝歸降大唐,因履曆戰功,被太祖李淵加封燕王,並賜皇姓,自此羅藝改名李藝。
後來,李藝投入李建成的麾下,成為他的幕僚,在李世民和太子爭奪皇權的時候,李藝沒少給李世民使絆子。
待玄武門兵變後,李世民奪得天下,李世民並沒有殺他,反而重用李藝。
以德報怨,貞觀元年更是成為君臣的一段佳話,而李世民賢明君主的稱謂也是從那個時候流傳開來。
後來,李世民也秉性他的賢明和仁慈的策略,赦免了不少建成舊部,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魏征。
可是沒想到啊,李藝賊人不死,暗通款曲,竟然勾結李建成舊部,將朝中重要消息賣給敵國。
難怪當初頡利可汗能夠悄無聲息的來到長安,就算有太原王家,可未必能夠做到神不知鬼不覺,正是李藝提供了大唐的兵防寰宇圖,才能夠讓突厥人繞開所有兵力。
好在李承乾將李藝抓住,而李世民則是以通敵賣國之名,誅殺李藝三族。
“太子,你這次做的不錯,既然案件沒有查明兇手,但抓住了朝廷內鬼,也算是大功一件。”李世民說道。
“謝父皇謬讚,兒臣一定會繼續努力的。”
“很好!謙而恭遜,看來你這段時間成長不少,越發有著你大哥的樣子。”
雖說李承乾不喜歡李運,可李運已死也就沒什麽,而被誇獎像李運,說明自己已經得到了李世民的認可,李承乾當然高興。
而後,李世民交給他一封信,說道:“把這封信交給你皇爺爺。”
同在皇城中,李世民和李淵極少見麵,而李承乾也明白其中緣由,心道:“看來父皇和皇爺爺二人的心結是解不開的。”
李承乾欣然退下。
……
------
------
時間一轉眼,已經是四年光陰。
貞觀九年,五月。
大安宮中,太上皇李淵的身體日漸憔悴,而太醫斷言,太上皇活不過三日。
李世民除卻朝堂政務,幾乎每日都在大安宮中,二人終究是父子,哪裏又有什麽真正的仇恨。
四年前,李世民終於還是屈服,他聽從了太上皇的旨意,沒有派兵殺死神秘組織的首領。
隻因是為了李淵,也算是最後的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