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程處默騎快馬來到刺史府,拿著李運交給他的令牌,調動河南道兵力。
起初,河南道刺史百般推諉,不肯借兵,因為刺史乃太子門下,而今雲王借兵,必然是百般刁難,程處默大怒,都什麽時候了還存黨派之爭,於是乎拔刀就斬斷了刺史一隻胳膊,嚇傻了所有人。
刺史斷臂出,血止不住的流,程處默卻不可憐他,道:“你的小命權且留著,待小爺抓了那群貪官後再來收拾你這狗東西。”
言罷,程處默拿著令牌來到軍營,調動地方軍隊,自古為軍著,認令不認人,程處默持有天下令牌,不管他是什麽人,皆聽從他的調遣。
“所有人聽我號令,現在立刻出發,隨我一起抓拿貪官。”程處默說道。
……
程處默調兵遣將,不需數日時間便是帶來大部隊,由於此次涉及的貪汙案人員之多,非一人之力可能完成。
此次涉案的官員高達五十多人,官員的手下參與此案的還有人,就如同一個大樹,主要官員是枝幹,還有其他樹葉逍遙法外。
既然要抓人,那就要抓個痛快,抓個幹淨,這臨城的官場的確需要整肅。
不僅如此,此次涉案人員,還有其他地區的官員,所以以李運的權力還碰觸不到其他地方。
如此一來,就需要借助軍隊的力量。
等軍隊達到臨淄縣衙後,大批人馬湧入小小的縣城,引來不少人的關注。
有人問道:“這是怎麽了?咱們縣怎麽來了這麽多軍隊?”
“聽說是縣尊大人找來的,好像是為了抓貪官。“有人迴道。
“我也聽說了,縣尊大人找到了貪官們貪汙國家銀兩的證據準備將他們一網打盡。”
……
李運抓捕貪官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少人都在為李運點讚欽佩。
“林大人真是咱們的好官啊。”百姓們紛紛說道。
自從李運來到臨淄縣,為民申冤,秉公辦事,積極實施惠民政策,減免稅收和徭役,讓百姓們得以休養生息,使得周遭縣區百姓們都羨慕他們。
而當地百姓們也是尊稱李運為“青天大老爺”,男女老幼無不對李運恭敬有加。
好些人活了一輩子都沒有見過像是李運這種好官。
百姓們誇讚李運,而李運則置若罔聞,他站在府衙前,說道:“將士們,而今一群帝國的蛀蟲啃噬大唐帝國的根基,貪汙白銀一千萬兩,如今已經找到貪官們的證據,今日就隨我一起抓賊,鏟除這群害人害己的東西。”
“隨我一起抓賊,行動!!”
方才算是抓人前的動員,待李運一聲令下之後,便由李運、林清竹和程處默三人分成三個分隊,前往不同的地方抓人。
……
浩浩蕩蕩的軍中隊伍,由三人朝著不同方向前往抓人,不少人得知消息後,都是準備逃命。
可他們哪裏能逃走?有的人要麽是沒有來得及逃跑,有的人要麽是逃跑後被抓迴來活生生打死。
對於反抗者,李運隻說了一句話:“忤逆不從者,殺!”
對待貪官汙吏,心慈手軟是不可能的,見一個殺一個也是李運的宗旨。
短短三天時間,總共抓了四十三名官員,其中不乏知府級別的人物。
而不少官員紛紛質疑,李運一個小小的臨淄縣令,何以敢抓比他官職比他大的人?!
結果,李運亮出他的身份之後,不少人都傻眼了,原諒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雲親王爺。
將所有抓來的官員和商賈們壓入大牢,隨後便是畫押招供。
所有人都抓完後,唯獨剩下一戶人沒有抓,那就是高家。
李運沒有抓他們,並非是饒了他們,而是讓高家父子看著那些跟他同流合汙的人下場。
早死晚死都得死,時間拖的越長,其內心的恐懼就越大,所以李運才會最後一個抓他。
高莽是貪汙案的核心人物,在抓來的官員招供,高莽是每年負責貪汙案的負責人,他們充其量就算是從犯。
這天,李運帶兵來到了高家,讓人意外,昔日繁華的高家,卻如今蕭索無人。
府內的下人得知高家將要完了,哪裏還會留下,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一夜之間下人們跑的跑散的散,就連高莽的小妾們也都是跟著管家跑了。
偌大的高家也隻剩下高莽父子二人。
來到高府,大門敞開,高家父子頹廢的坐在大堂,見到李運後,二人不再是趾高氣昂,而是頹然萎靡,沒有反抗,沒有掙紮,隻有無言的沉默。
“你終於還是來了。”高莽有氣無力地說。
李運看著他們父子二人,好歹也是一方富豪,卻如今跟那乞丐一樣,著實令人唏噓,說道:“我當然要來,不然的話,豈不辜負了你提供的貪汙人員名單。”
高莽不迴答這個問題,而是說:“我這人這輩子沒做過什麽好事,臨死前也算是做了件好事。這輩子也算值了。”
他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貪汙案涉及金額龐大,決然是不可能活下來的。
“臨死?你想死恐怕沒有那麽容易。”李運玩味地說,“這輩子壞事做盡,豈是你想死就能死的?”
“你想做什麽?”
“沒什麽,我雖然不知道你為什麽會突然提供貪汙案的全部證明,但想必你已經知道了我的身份。”
高莽苦笑道:“雲王殿下!你真是好手段,騙過了所有人。”
對於他發現自己的身份,李運也表示無礙,從高莽主動提供線索的時候李運也猜的七七八八。
李運說道:“可你還是知道了。”
“王爺,既然你已經贏了,草民懇請一死。”高莽說道。
“方才我便是說了,想活不容易,想死更難。既然你說這輩子做盡了壞事,那便去贖罪吧。”李運說道,“從現在起,本王命你們父子二人沿街乞討,感受一下何為真正的民間疾苦。”
“如狗一般的活著,才是對你們父子二人最好的懲罰。”
說完以後,李運才是離開,有些人活著比死了更難受,而李運的做法恰是對他們最大的懲罰。
而此時的長安,也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p>
程處默騎快馬來到刺史府,拿著李運交給他的令牌,調動河南道兵力。
起初,河南道刺史百般推諉,不肯借兵,因為刺史乃太子門下,而今雲王借兵,必然是百般刁難,程處默大怒,都什麽時候了還存黨派之爭,於是乎拔刀就斬斷了刺史一隻胳膊,嚇傻了所有人。
刺史斷臂出,血止不住的流,程處默卻不可憐他,道:“你的小命權且留著,待小爺抓了那群貪官後再來收拾你這狗東西。”
言罷,程處默拿著令牌來到軍營,調動地方軍隊,自古為軍著,認令不認人,程處默持有天下令牌,不管他是什麽人,皆聽從他的調遣。
“所有人聽我號令,現在立刻出發,隨我一起抓拿貪官。”程處默說道。
……
程處默調兵遣將,不需數日時間便是帶來大部隊,由於此次涉及的貪汙案人員之多,非一人之力可能完成。
此次涉案的官員高達五十多人,官員的手下參與此案的還有人,就如同一個大樹,主要官員是枝幹,還有其他樹葉逍遙法外。
既然要抓人,那就要抓個痛快,抓個幹淨,這臨城的官場的確需要整肅。
不僅如此,此次涉案人員,還有其他地區的官員,所以以李運的權力還碰觸不到其他地方。
如此一來,就需要借助軍隊的力量。
等軍隊達到臨淄縣衙後,大批人馬湧入小小的縣城,引來不少人的關注。
有人問道:“這是怎麽了?咱們縣怎麽來了這麽多軍隊?”
“聽說是縣尊大人找來的,好像是為了抓貪官。“有人迴道。
“我也聽說了,縣尊大人找到了貪官們貪汙國家銀兩的證據準備將他們一網打盡。”
……
李運抓捕貪官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少人都在為李運點讚欽佩。
“林大人真是咱們的好官啊。”百姓們紛紛說道。
自從李運來到臨淄縣,為民申冤,秉公辦事,積極實施惠民政策,減免稅收和徭役,讓百姓們得以休養生息,使得周遭縣區百姓們都羨慕他們。
而當地百姓們也是尊稱李運為“青天大老爺”,男女老幼無不對李運恭敬有加。
好些人活了一輩子都沒有見過像是李運這種好官。
百姓們誇讚李運,而李運則置若罔聞,他站在府衙前,說道:“將士們,而今一群帝國的蛀蟲啃噬大唐帝國的根基,貪汙白銀一千萬兩,如今已經找到貪官們的證據,今日就隨我一起抓賊,鏟除這群害人害己的東西。”
“隨我一起抓賊,行動!!”
方才算是抓人前的動員,待李運一聲令下之後,便由李運、林清竹和程處默三人分成三個分隊,前往不同的地方抓人。
……
浩浩蕩蕩的軍中隊伍,由三人朝著不同方向前往抓人,不少人得知消息後,都是準備逃命。
可他們哪裏能逃走?有的人要麽是沒有來得及逃跑,有的人要麽是逃跑後被抓迴來活生生打死。
對於反抗者,李運隻說了一句話:“忤逆不從者,殺!”
對待貪官汙吏,心慈手軟是不可能的,見一個殺一個也是李運的宗旨。
短短三天時間,總共抓了四十三名官員,其中不乏知府級別的人物。
而不少官員紛紛質疑,李運一個小小的臨淄縣令,何以敢抓比他官職比他大的人?!
結果,李運亮出他的身份之後,不少人都傻眼了,原諒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雲親王爺。
將所有抓來的官員和商賈們壓入大牢,隨後便是畫押招供。
所有人都抓完後,唯獨剩下一戶人沒有抓,那就是高家。
李運沒有抓他們,並非是饒了他們,而是讓高家父子看著那些跟他同流合汙的人下場。
早死晚死都得死,時間拖的越長,其內心的恐懼就越大,所以李運才會最後一個抓他。
高莽是貪汙案的核心人物,在抓來的官員招供,高莽是每年負責貪汙案的負責人,他們充其量就算是從犯。
這天,李運帶兵來到了高家,讓人意外,昔日繁華的高家,卻如今蕭索無人。
府內的下人得知高家將要完了,哪裏還會留下,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一夜之間下人們跑的跑散的散,就連高莽的小妾們也都是跟著管家跑了。
偌大的高家也隻剩下高莽父子二人。
來到高府,大門敞開,高家父子頹廢的坐在大堂,見到李運後,二人不再是趾高氣昂,而是頹然萎靡,沒有反抗,沒有掙紮,隻有無言的沉默。
“你終於還是來了。”高莽有氣無力地說。
李運看著他們父子二人,好歹也是一方富豪,卻如今跟那乞丐一樣,著實令人唏噓,說道:“我當然要來,不然的話,豈不辜負了你提供的貪汙人員名單。”
高莽不迴答這個問題,而是說:“我這人這輩子沒做過什麽好事,臨死前也算是做了件好事。這輩子也算值了。”
他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貪汙案涉及金額龐大,決然是不可能活下來的。
“臨死?你想死恐怕沒有那麽容易。”李運玩味地說,“這輩子壞事做盡,豈是你想死就能死的?”
“你想做什麽?”
“沒什麽,我雖然不知道你為什麽會突然提供貪汙案的全部證明,但想必你已經知道了我的身份。”
高莽苦笑道:“雲王殿下!你真是好手段,騙過了所有人。”
對於他發現自己的身份,李運也表示無礙,從高莽主動提供線索的時候李運也猜的七七八八。
李運說道:“可你還是知道了。”
“王爺,既然你已經贏了,草民懇請一死。”高莽說道。
“方才我便是說了,想活不容易,想死更難。既然你說這輩子做盡了壞事,那便去贖罪吧。”李運說道,“從現在起,本王命你們父子二人沿街乞討,感受一下何為真正的民間疾苦。”
“如狗一般的活著,才是對你們父子二人最好的懲罰。”
說完以後,李運才是離開,有些人活著比死了更難受,而李運的做法恰是對他們最大的懲罰。
而此時的長安,也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