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皇城,太極宮。
大殿之上,氣氛肅殺,兩側百官分站左右,唐王李世民神色肅穆,一股帝王之氣壓迫的群臣不敢吱聲。
李世民膝下皇子皆以到齊,唯獨隻差李運一人。
科舉大考,李世民信心滿滿,他篤定自己的兒子怎麽會比民間的文生們差?
他知道不可能每個皇子都榜上有名,至少超過半數人,可結果出來之後,除卻晉王得二甲第一名外,其餘皇子皆名落孫山。
他傾盡心力,為皇子們選最好的老師,入最好的學校?可結果呢?
皇族的臉麵都被他們丟盡了。
李世民心中的憤怒,溢於言表,就連商行舟也沒能擺脫被斥責的命運。
“商行舟,你作為國子監校長,院內學生僅有一人等榜,你當真要好好反思自己。”李世民怒言相向。
商行舟作為國子監祭酒,有著督察國子監之職,而今國子監成績不盡人意,他身為掌舵人難辭其咎。
麵對李世民的責斥,商行舟聽之忍之,的確去唐王所言,身為大唐第一學府,學生的成績實在慘不忍睹。
正當李世民怒斥商行舟的時候,秦懷道前來匯稟,小聲道:“陛下,雲王到了。”
“哼!科舉考試考成那個爛樣子還好意思遲到?”
話中帶怒,李世民還是讓李運進來跟眾皇子一起罰站一策。
見皇子們皆以到齊,李世民看著他們一個個的穿著華麗衣裳,就覺得氣不打一處來,自己怎麽會有他們這些不爭氣的兒子?
讓他們來到文武百官中央,這一次李世民非得讓他們難堪,整日養尊處優,無所事事,今日便讓他們知道何為丟人現眼。
“爾等皆為朕之皇子,朕傾盡心血為你們挑選優師,可你們就是這麽報答朕的?”
李世民訓話,他們不敢搭腔,隻得靜靜地聽著。
“與天下學子比試,朕不求你們榮登一甲三名,可你們呢?連三甲都沒進去,說不出丟臉啊。”
若其他人倒也作罷,可他卻不行,李世民說道:“太子出列。”
李承乾聽到這四個字,頓覺泰山壓頂,整個人都不好了,他悲催的走出來後,李世民劈頭蓋臉就是一通亂罵。
可見唐王是多麽的生氣。
“你身為太子,眾皇子之楷模,可你呢?整日不學無術,欺上瞞下,朕與你母後對你寄托了多大的希望你知道嗎?”
“而今連三甲都沒有進去,妄你還是太子,這便是你身為太子該有的樣子嗎?”
“此次策問題目是:何以平西南,你每日上朝聽政,就算不知道答案,卻也不至於寫的一塌糊塗,你長的是豬腦子嗎?”
“再看看晉王,人家二甲頭名,你作為晉王的大哥,難道就一點兒也不覺得臉紅嗎?”
李承乾不敢說話,他嚇的腦袋往後縮著,任由李世民咆哮般的怒吼響徹在大殿之上。
被當著百官的麵訓斥,絕對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李世民足足罵了李承乾半個時辰,也由可見愛之深,恨之切。
罵完李承乾後,李世民又把槍口對準李運:“雲王!此次最讓朕失望的莫過於你。”
在科舉之前,李運在皇子的比試中大勝,鬥酒詩百篇,可謂驚豔全場,就連商行舟也說他必然榜上有名,可事實確實沒有他的名字,不由得讓人唏噓無常。
“父皇,其實兒臣……”
李運想要說自己就是王小二,可被李世民打斷,道:“朕不想聽你的辯解,成績擺在那裏,你想要說什麽?”
木已成舟的事情,任由他有三寸不爛之舌,怕是難以把死的變活了。
李世民不聽,李運隻得悻悻作罷,不再言語。
李世民挨個訓斥完了後,又說道:“你們所有人都給朕瞪大眼睛看清楚,看看人家一甲前三名是什麽樣子。”
原來,李世民派人將一甲前三名找來,也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
將他們作為正麵教材,看看人家是如何考出這樣的好成績的。
“將他們傳上來。”李世民說道。
傳令太監來到殿外喊道:“傳狀元郎、榜眼郎、探花郎三人進殿。”
太監尖銳的聲音從大殿傳至遠處,以接龍的方式傳到皇城門外。
而駱賓王和許嵩早已等候多時。
不多時,二人先後進去大殿,同時下跪行禮,“草民駱賓王(許嵩),拜見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李世民威嚴地說。
待二人起身後,李世民又朝著外麵看了兩眼,不是說三個人嗎?怎麽少了一個人?!
“李德全!”
“奴才在。”
“狀元郎王小二呢?”李世民問道。
太監李德全迴道:“啟稟陛下,奴才派人找遍了全城也沒找到此人。”
“沒找到?”
李世民也想要見識一下這個叫王小二的人,能夠寫出“改土歸流”策略的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畢竟連朝中大臣們都無法解決的問題,竟然被他給一語道破,文章中的改土歸流的政策更是得到了大臣們一致同意。
認為他的策略可行,當即著手實施,可算是解決了朝廷的一大隱患。
“文狀元沒有找到?武狀元呢?”適才李世民想起來武狀元也叫王小二。
“迴陛下,也沒有找到。”
李世民本來裏不高興,聽到文武狀元都沒有找到,不禁讓他愈發不悅。
“你們說,這文武狀元不會是一個人吧?”李世民恍然驚醒,兩個人都沒找到,很有可能是一個人。
若真是一個人的話,那此人可就不得了了,文武雙全,又是狀元郎,想不到大唐帝國出了一位絕世天才。
“奴才不知。”
“不知道還不趕緊加派人手去找?”李世民斥責道。
就在李德全準備帶人去找的時候,李運站了出來,對李世民說道:“父皇,不用找了,兒臣知道王小二身在何處?”
“嗯?”
李世民驚疑,看向李運,問:“你知道?”
李運點了點頭,李世民又問:“他人在哪裏?”
李運雲淡風輕地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什麽意思?”
“兒臣就是王小二。”
</p>
皇城,太極宮。
大殿之上,氣氛肅殺,兩側百官分站左右,唐王李世民神色肅穆,一股帝王之氣壓迫的群臣不敢吱聲。
李世民膝下皇子皆以到齊,唯獨隻差李運一人。
科舉大考,李世民信心滿滿,他篤定自己的兒子怎麽會比民間的文生們差?
他知道不可能每個皇子都榜上有名,至少超過半數人,可結果出來之後,除卻晉王得二甲第一名外,其餘皇子皆名落孫山。
他傾盡心力,為皇子們選最好的老師,入最好的學校?可結果呢?
皇族的臉麵都被他們丟盡了。
李世民心中的憤怒,溢於言表,就連商行舟也沒能擺脫被斥責的命運。
“商行舟,你作為國子監校長,院內學生僅有一人等榜,你當真要好好反思自己。”李世民怒言相向。
商行舟作為國子監祭酒,有著督察國子監之職,而今國子監成績不盡人意,他身為掌舵人難辭其咎。
麵對李世民的責斥,商行舟聽之忍之,的確去唐王所言,身為大唐第一學府,學生的成績實在慘不忍睹。
正當李世民怒斥商行舟的時候,秦懷道前來匯稟,小聲道:“陛下,雲王到了。”
“哼!科舉考試考成那個爛樣子還好意思遲到?”
話中帶怒,李世民還是讓李運進來跟眾皇子一起罰站一策。
見皇子們皆以到齊,李世民看著他們一個個的穿著華麗衣裳,就覺得氣不打一處來,自己怎麽會有他們這些不爭氣的兒子?
讓他們來到文武百官中央,這一次李世民非得讓他們難堪,整日養尊處優,無所事事,今日便讓他們知道何為丟人現眼。
“爾等皆為朕之皇子,朕傾盡心血為你們挑選優師,可你們就是這麽報答朕的?”
李世民訓話,他們不敢搭腔,隻得靜靜地聽著。
“與天下學子比試,朕不求你們榮登一甲三名,可你們呢?連三甲都沒進去,說不出丟臉啊。”
若其他人倒也作罷,可他卻不行,李世民說道:“太子出列。”
李承乾聽到這四個字,頓覺泰山壓頂,整個人都不好了,他悲催的走出來後,李世民劈頭蓋臉就是一通亂罵。
可見唐王是多麽的生氣。
“你身為太子,眾皇子之楷模,可你呢?整日不學無術,欺上瞞下,朕與你母後對你寄托了多大的希望你知道嗎?”
“而今連三甲都沒有進去,妄你還是太子,這便是你身為太子該有的樣子嗎?”
“此次策問題目是:何以平西南,你每日上朝聽政,就算不知道答案,卻也不至於寫的一塌糊塗,你長的是豬腦子嗎?”
“再看看晉王,人家二甲頭名,你作為晉王的大哥,難道就一點兒也不覺得臉紅嗎?”
李承乾不敢說話,他嚇的腦袋往後縮著,任由李世民咆哮般的怒吼響徹在大殿之上。
被當著百官的麵訓斥,絕對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李世民足足罵了李承乾半個時辰,也由可見愛之深,恨之切。
罵完李承乾後,李世民又把槍口對準李運:“雲王!此次最讓朕失望的莫過於你。”
在科舉之前,李運在皇子的比試中大勝,鬥酒詩百篇,可謂驚豔全場,就連商行舟也說他必然榜上有名,可事實確實沒有他的名字,不由得讓人唏噓無常。
“父皇,其實兒臣……”
李運想要說自己就是王小二,可被李世民打斷,道:“朕不想聽你的辯解,成績擺在那裏,你想要說什麽?”
木已成舟的事情,任由他有三寸不爛之舌,怕是難以把死的變活了。
李世民不聽,李運隻得悻悻作罷,不再言語。
李世民挨個訓斥完了後,又說道:“你們所有人都給朕瞪大眼睛看清楚,看看人家一甲前三名是什麽樣子。”
原來,李世民派人將一甲前三名找來,也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
將他們作為正麵教材,看看人家是如何考出這樣的好成績的。
“將他們傳上來。”李世民說道。
傳令太監來到殿外喊道:“傳狀元郎、榜眼郎、探花郎三人進殿。”
太監尖銳的聲音從大殿傳至遠處,以接龍的方式傳到皇城門外。
而駱賓王和許嵩早已等候多時。
不多時,二人先後進去大殿,同時下跪行禮,“草民駱賓王(許嵩),拜見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李世民威嚴地說。
待二人起身後,李世民又朝著外麵看了兩眼,不是說三個人嗎?怎麽少了一個人?!
“李德全!”
“奴才在。”
“狀元郎王小二呢?”李世民問道。
太監李德全迴道:“啟稟陛下,奴才派人找遍了全城也沒找到此人。”
“沒找到?”
李世民也想要見識一下這個叫王小二的人,能夠寫出“改土歸流”策略的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畢竟連朝中大臣們都無法解決的問題,竟然被他給一語道破,文章中的改土歸流的政策更是得到了大臣們一致同意。
認為他的策略可行,當即著手實施,可算是解決了朝廷的一大隱患。
“文狀元沒有找到?武狀元呢?”適才李世民想起來武狀元也叫王小二。
“迴陛下,也沒有找到。”
李世民本來裏不高興,聽到文武狀元都沒有找到,不禁讓他愈發不悅。
“你們說,這文武狀元不會是一個人吧?”李世民恍然驚醒,兩個人都沒找到,很有可能是一個人。
若真是一個人的話,那此人可就不得了了,文武雙全,又是狀元郎,想不到大唐帝國出了一位絕世天才。
“奴才不知。”
“不知道還不趕緊加派人手去找?”李世民斥責道。
就在李德全準備帶人去找的時候,李運站了出來,對李世民說道:“父皇,不用找了,兒臣知道王小二身在何處?”
“嗯?”
李世民驚疑,看向李運,問:“你知道?”
李運點了點頭,李世民又問:“他人在哪裏?”
李運雲淡風輕地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什麽意思?”
“兒臣就是王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