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國子監!
未名湖畔,碧波蕩漾,清風吹拂著綠柳,湖麵倒影著兩岸的美景,水中漣漪泛泛而起,尚是清晨,水霧未曾散盡,一股朦朧之意油然升起,如此美景倒也愜意。
水中央,有著一處涼亭,名曰:篤行亭,此三字乃帝國大儒商行舟所寫。
亭內有兩個人,一位鶴發蒼蒼,一位黑發飄拂,二人端坐亭內,雙手各執黑白雙子,那盤未下滿的殘局正在此刻上演。
於棋盤之上,黑白雙子猶如兩條巨龍,盤旋交織,互相廝殺,纏鬥數月之久,亦未曾分出勝負來。
但見鶴發老者高舉黑子,落於棋盤“天元”之位,本是廝鬥不相上下的棋局頓時活了,黑龍反撲,最後以半子之差,白龍惜敗,這不僵持數載的殘局最終落下帷幕。
“哈哈!數載殘局,終究是敗了,果然還是商兄棋力更勝一籌。”
那鶴發老者便是國子監校長——商行舟,他麵帶慈祥之色,言談舉止之間皆是不乏一股儒生風範,而他亦是帝國鴻學大儒,於國子監內威望頗高。
殘局終了,商行舟將棋盤收起來,隨手取來兩個茶杯,此刻茶水已經煮好,他提壺倒茶,斟滿之後,二人相互對飲。
清茶入脾肺,那種悵然之感油然升起,數息後,商行舟饒有情致地說:“天元之位,乃盤活棋局之根也,你如何不知?然則,數載光陰,你不曾落子於此,必然心有情結,而今你我再交鋒,你逼迫於我落子於此,其目的無非是破局,看來你的心結已經解開。
房玄齡聞而不語,端起茶杯,又輕抿一口,望著水蒙蒙地湖麵,心中感慨良多,他長舒一口氣,將多年來的沉悶吐了出來。
隻見商行舟款步上前,二人並肩凝望遠方,良久不言,隨後商行舟緩緩道:“為什麽是他?”
“因為他是樂瑤的孩子。”
商行舟背著手,神色凝重,道:“這麽多年了,看來你還是無法割舍對樂瑤的感情。”
“感情哪裏是想要割舍就能忘記的。”房玄齡略帶苦笑地說。
“我若沒有記錯的話,當年是你與樂瑤訂下親事,可後來樂瑤卻嫁給了陛下,短短數日便身懷六甲,那李運他其實是……”
話至一半,卻被房玄齡打斷,道:“昔日之往事,休要再提。”
而商行舟卻不以為然,二人本就是知己,對方想什麽更是一清二楚,道:“而今你無條件的扶持李運,如此也是說得通啦。”
“難道他不值得我這麽做嗎??”
“一個被稱之為‘廢物’的皇子,任由你再大的本事,終究是扶不起的阿鬥,而你執意選擇了他,一切已經不言而喻。”商行舟說道。
李運,一個被眾人唾棄的廢物皇子,即便是有著高人扶持,可終究也是難有作為,就如同劉禪一般,即便有著諸葛孔明,也還是逃不過滅亡的歸宿。
房玄齡反問道:“廢物?商兄何時也變得僅從他人口耳言傳?難道旁人說他是廢物,他便是廢物了嗎?”
“怎麽說?”
房玄齡沒有迴答他的問題,而是繼續問道:“明日便是大考,商兄覺得眾皇子中誰會勝出?”
商行舟負手起身,負手而立,站在涼亭之下,說道:“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皆為不可多得青年俊才,熟讀古今典籍,他們二人勝出的機會更大。”
“還有晉王李治,雖天生愚鈍,貴在勤勉補拙,聽說他已經能背出《公羊傳》,是個不錯的苗子。”
“除卻他們三人之外,齊王李佑、代王李簡都是不錯的苗子。”
待商行舟說完之後,房玄齡卻是搖頭說道:“那也未必,太子、魏王、晉王等人皆是難得的俊才,可未必會是勝出者。”
“你覺得李運會勝出?”商行舟問道。
房玄齡用一種非常堅毅的表情,說道:“我敢斷定,此次科舉前的大考勝出者一定會是他。”
見他如此堅決,商行舟也是不好再多說什麽,每年入學考試的題目都是由他來定奪,而今年尤為特殊,商行舟令是加了一項考試內容。
既然是科舉前的大考,其內容自然是明經和策問。
明經作為科舉考試最基本的考試內容,商行舟此番用意便是讓皇子們熟悉科舉考試的內容。
作為天子門生,皇子們無需像是寒門子弟通過一步步考試成為秀才、舉人等步驟,而是直接跨過所有繁瑣步驟,直接參加科考,這是屬於他們的特權。
科舉製,作為帝國選拔人才的重要政治手段,無疑是成為了無數寒門子弟榮登政途的必由之路,而每一屆的考試可謂是競爭激烈,絲毫不輸於戰場上的浴血拚殺。科舉更想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這場戰爭之中,是不分年齡、不分階級的,任由你是達官顯貴,實力不行也是被淘汰的。
“是嗎?那我倒要看看到底李運勝出,還是其他皇子更勝一籌?”商行舟饒有情致地說道。
“勝出的一定是雲王。”
“那可未必,這次主考官是我,所要考的內容難度我最清楚,若無真本事的話,就隻怕李運會輸的很慘?”
“那就拭目以待吧。”
“明天的考試還是令人期待呢。”商行舟說道,他到底想看一看,被房玄齡看中的雲王到底有什麽本領。
人人都說他是廢物,是天煞孤星,便是不知這位廢物王爺是否真能驚豔全場,他已經是迫不及待的等待明天的到來。
說罷,二人仰天大笑。
……
------
------
翌日。
科舉前的考試如約而至,此次考試定於國子監晨讀的操場之上,考試時間未到,操場之上便是人聲鼎沸。
此次大考可是不同往年,今年由李世民率領百官親自觀戰,不僅如此,還有不少後宮嬪妃、以及公主、郡主們前來觀看。
“各位妹妹們,你們以為此次考試誰會勝出?”皇子們還沒有出場,已經有人開始議論,猜測最後的結果如何。
“晉王弟熟讀古今經典,為人謙虛有禮,實力也是不弱,他勝出的可能最大。”說話的是長樂公主,是同母的親姐姐,自然偏向於他。
有人點頭,也有人搖頭。
“我更偏向齊王兄。”東陽公主說道。
“我認為越王。”
“我認為代王。”
“我認為惠王。”
……
而一旁的長孫皇後看著這群後輩們充滿了活力,心中亦覺欣喜。
唐蓁蓁作為長孫皇後的表妹,自然也是位列觀戰席中,她挽著長孫皇後的胳膊,靜坐其中,等待著大考的到來。
她表麵看似平靜,實則目光不停地在搜尋著什麽。
聽見公主們討論哪位皇子會勝出的時候,又見唐蓁蓁似是心不在焉,長孫皇後不禁笑問:“蓁蓁,看你心不在此,可是在想意中人?”
被皇後突然問及這話,唐蓁蓁頓時臉頰一紅,羞澀道:“皇後娘娘,您在胡說什麽呢,我哪有再想他。”
“他?是誰?”長孫皇後問道。
被問及意中人,唐蓁蓁腦海之中竟然不自覺的浮現出了一個人身影,而此人竟然是……李運,於是乎,她就此失口說了出來。
唐蓁蓁當即搖頭,在心裏麵狠狠地罵自己,怎會第一個人想到的人竟然是他呢。唐蓁蓁輕咬著唇齒,臉上不自覺的暈上一層桃色緋紅。
見唐蓁蓁不說,長孫皇後也是不再過問,身為過來人如何不知道她在思春,便是不知是什麽樣的男子竟是讓長安第一美人傾心,
“蓁蓁,你覺得這次考試,誰會勝出?”
唐蓁蓁剛要不自覺的說出“李運”二字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不妙,旋即改口說:“晉……晉王。”
“治兒?本宮也覺得治兒勝算最大。”
正在這個時候,忽然聽到遠處有人喊道:
“來了,來了,他們來了。”
與此同時,身在百官之中的房玄齡嘴角勾勒出一抹詭譎的弧度來,心說道:“終於要開始啦!李運,從今天開始,這便是你通往帝王路的第一步,用實力告訴所有人,你才是真正天選之人。”
</p>
國子監!
未名湖畔,碧波蕩漾,清風吹拂著綠柳,湖麵倒影著兩岸的美景,水中漣漪泛泛而起,尚是清晨,水霧未曾散盡,一股朦朧之意油然升起,如此美景倒也愜意。
水中央,有著一處涼亭,名曰:篤行亭,此三字乃帝國大儒商行舟所寫。
亭內有兩個人,一位鶴發蒼蒼,一位黑發飄拂,二人端坐亭內,雙手各執黑白雙子,那盤未下滿的殘局正在此刻上演。
於棋盤之上,黑白雙子猶如兩條巨龍,盤旋交織,互相廝殺,纏鬥數月之久,亦未曾分出勝負來。
但見鶴發老者高舉黑子,落於棋盤“天元”之位,本是廝鬥不相上下的棋局頓時活了,黑龍反撲,最後以半子之差,白龍惜敗,這不僵持數載的殘局最終落下帷幕。
“哈哈!數載殘局,終究是敗了,果然還是商兄棋力更勝一籌。”
那鶴發老者便是國子監校長——商行舟,他麵帶慈祥之色,言談舉止之間皆是不乏一股儒生風範,而他亦是帝國鴻學大儒,於國子監內威望頗高。
殘局終了,商行舟將棋盤收起來,隨手取來兩個茶杯,此刻茶水已經煮好,他提壺倒茶,斟滿之後,二人相互對飲。
清茶入脾肺,那種悵然之感油然升起,數息後,商行舟饒有情致地說:“天元之位,乃盤活棋局之根也,你如何不知?然則,數載光陰,你不曾落子於此,必然心有情結,而今你我再交鋒,你逼迫於我落子於此,其目的無非是破局,看來你的心結已經解開。
房玄齡聞而不語,端起茶杯,又輕抿一口,望著水蒙蒙地湖麵,心中感慨良多,他長舒一口氣,將多年來的沉悶吐了出來。
隻見商行舟款步上前,二人並肩凝望遠方,良久不言,隨後商行舟緩緩道:“為什麽是他?”
“因為他是樂瑤的孩子。”
商行舟背著手,神色凝重,道:“這麽多年了,看來你還是無法割舍對樂瑤的感情。”
“感情哪裏是想要割舍就能忘記的。”房玄齡略帶苦笑地說。
“我若沒有記錯的話,當年是你與樂瑤訂下親事,可後來樂瑤卻嫁給了陛下,短短數日便身懷六甲,那李運他其實是……”
話至一半,卻被房玄齡打斷,道:“昔日之往事,休要再提。”
而商行舟卻不以為然,二人本就是知己,對方想什麽更是一清二楚,道:“而今你無條件的扶持李運,如此也是說得通啦。”
“難道他不值得我這麽做嗎??”
“一個被稱之為‘廢物’的皇子,任由你再大的本事,終究是扶不起的阿鬥,而你執意選擇了他,一切已經不言而喻。”商行舟說道。
李運,一個被眾人唾棄的廢物皇子,即便是有著高人扶持,可終究也是難有作為,就如同劉禪一般,即便有著諸葛孔明,也還是逃不過滅亡的歸宿。
房玄齡反問道:“廢物?商兄何時也變得僅從他人口耳言傳?難道旁人說他是廢物,他便是廢物了嗎?”
“怎麽說?”
房玄齡沒有迴答他的問題,而是繼續問道:“明日便是大考,商兄覺得眾皇子中誰會勝出?”
商行舟負手起身,負手而立,站在涼亭之下,說道:“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皆為不可多得青年俊才,熟讀古今典籍,他們二人勝出的機會更大。”
“還有晉王李治,雖天生愚鈍,貴在勤勉補拙,聽說他已經能背出《公羊傳》,是個不錯的苗子。”
“除卻他們三人之外,齊王李佑、代王李簡都是不錯的苗子。”
待商行舟說完之後,房玄齡卻是搖頭說道:“那也未必,太子、魏王、晉王等人皆是難得的俊才,可未必會是勝出者。”
“你覺得李運會勝出?”商行舟問道。
房玄齡用一種非常堅毅的表情,說道:“我敢斷定,此次科舉前的大考勝出者一定會是他。”
見他如此堅決,商行舟也是不好再多說什麽,每年入學考試的題目都是由他來定奪,而今年尤為特殊,商行舟令是加了一項考試內容。
既然是科舉前的大考,其內容自然是明經和策問。
明經作為科舉考試最基本的考試內容,商行舟此番用意便是讓皇子們熟悉科舉考試的內容。
作為天子門生,皇子們無需像是寒門子弟通過一步步考試成為秀才、舉人等步驟,而是直接跨過所有繁瑣步驟,直接參加科考,這是屬於他們的特權。
科舉製,作為帝國選拔人才的重要政治手段,無疑是成為了無數寒門子弟榮登政途的必由之路,而每一屆的考試可謂是競爭激烈,絲毫不輸於戰場上的浴血拚殺。科舉更想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這場戰爭之中,是不分年齡、不分階級的,任由你是達官顯貴,實力不行也是被淘汰的。
“是嗎?那我倒要看看到底李運勝出,還是其他皇子更勝一籌?”商行舟饒有情致地說道。
“勝出的一定是雲王。”
“那可未必,這次主考官是我,所要考的內容難度我最清楚,若無真本事的話,就隻怕李運會輸的很慘?”
“那就拭目以待吧。”
“明天的考試還是令人期待呢。”商行舟說道,他到底想看一看,被房玄齡看中的雲王到底有什麽本領。
人人都說他是廢物,是天煞孤星,便是不知這位廢物王爺是否真能驚豔全場,他已經是迫不及待的等待明天的到來。
說罷,二人仰天大笑。
……
------
------
翌日。
科舉前的考試如約而至,此次考試定於國子監晨讀的操場之上,考試時間未到,操場之上便是人聲鼎沸。
此次大考可是不同往年,今年由李世民率領百官親自觀戰,不僅如此,還有不少後宮嬪妃、以及公主、郡主們前來觀看。
“各位妹妹們,你們以為此次考試誰會勝出?”皇子們還沒有出場,已經有人開始議論,猜測最後的結果如何。
“晉王弟熟讀古今經典,為人謙虛有禮,實力也是不弱,他勝出的可能最大。”說話的是長樂公主,是同母的親姐姐,自然偏向於他。
有人點頭,也有人搖頭。
“我更偏向齊王兄。”東陽公主說道。
“我認為越王。”
“我認為代王。”
“我認為惠王。”
……
而一旁的長孫皇後看著這群後輩們充滿了活力,心中亦覺欣喜。
唐蓁蓁作為長孫皇後的表妹,自然也是位列觀戰席中,她挽著長孫皇後的胳膊,靜坐其中,等待著大考的到來。
她表麵看似平靜,實則目光不停地在搜尋著什麽。
聽見公主們討論哪位皇子會勝出的時候,又見唐蓁蓁似是心不在焉,長孫皇後不禁笑問:“蓁蓁,看你心不在此,可是在想意中人?”
被皇後突然問及這話,唐蓁蓁頓時臉頰一紅,羞澀道:“皇後娘娘,您在胡說什麽呢,我哪有再想他。”
“他?是誰?”長孫皇後問道。
被問及意中人,唐蓁蓁腦海之中竟然不自覺的浮現出了一個人身影,而此人竟然是……李運,於是乎,她就此失口說了出來。
唐蓁蓁當即搖頭,在心裏麵狠狠地罵自己,怎會第一個人想到的人竟然是他呢。唐蓁蓁輕咬著唇齒,臉上不自覺的暈上一層桃色緋紅。
見唐蓁蓁不說,長孫皇後也是不再過問,身為過來人如何不知道她在思春,便是不知是什麽樣的男子竟是讓長安第一美人傾心,
“蓁蓁,你覺得這次考試,誰會勝出?”
唐蓁蓁剛要不自覺的說出“李運”二字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不妙,旋即改口說:“晉……晉王。”
“治兒?本宮也覺得治兒勝算最大。”
正在這個時候,忽然聽到遠處有人喊道:
“來了,來了,他們來了。”
與此同時,身在百官之中的房玄齡嘴角勾勒出一抹詭譎的弧度來,心說道:“終於要開始啦!李運,從今天開始,這便是你通往帝王路的第一步,用實力告訴所有人,你才是真正天選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