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太極殿。


    渭水歸來,本應歡慶慶祝,奈何突厥設下兩日之約,令人費解。


    唐王端坐朝堂之上,見百官緘默,眾人皆知李運與頡利可汗定下兩日之約,於渭水便橋獨自赴約,不由讓人心中無措,且不說突厥寓意何為,突厥人心狠手辣,該詭譎狡詐,獨身一人前往,此中危險不言而喻。


    “陛下,突厥之舉,實為可疑,獨邀雲王前往便橋,其中定然有詐,需得謹慎防範才是。”長孫無忌說道。


    “長孫大人說得甚是,突厥許下兩日之約,必然有所深意,隻怪雲王太年輕,輕易著了對方的道啊。”


    李運設下疑兵計,暫解大唐之難,本應是大功一件,卻如今,聽地朝中這番話,反倒是成了李運的不是。


    當然,這其中少不了長孫無忌從中挑起是非,故意打壓李運的功勞,故才派人說這些話。


    隨後,又是有著不少人說李運太過莽撞,答應突厥兩日之約,總之站著說話不腰疼,將功勞徹底的抹黑成罪過。


    李運身為參與者,自在朝堂聽證,聽到那些大臣們“口吐蓮花”,搬弄是非的本事還真是厲害的很。


    談及治國理政,他們啞口無言,說起汙蔑栽贓,他們個個都是辯論高手,而李運也沒有生氣,他比誰清楚,之所以如此,無非就是自己的羽翼不能豐滿,在朝中沒有自己的勢力。


    李運深諳此理,他也是暗自發誓,早晚有一天,他要那些誣陷侮辱自己的人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不過,好在李世民並不糊塗,亦知他們故意打壓李運,故而嗔怒道:“爾等吠吠侃談,可要臉乎?事已至此,不論退敵之策,卻說雲王之過,爾等居心何在?”


    “既然爾等否定雲王之功,那你們何人前往便橋,應突厥之約?”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以長孫無忌為首的人皆是不敢再說話,突厥人可是彪悍的很,稍有不慎就可能給他們殺死,這群慫包們那裏敢再說話。


    見眾臣陷入沉默,李世民更是憤怒,關鍵時候一個也指望不上,隻怪自己手下武將們都在外麵,隻留下了一群膽小的文官,不然的話,有秦瓊、程知節、尉遲敬德等人在此,自己又何來百般惆悵。


    隨後,李世民將目光落在李運身上:“雲王,此事你如何看?”


    “迴父皇,依兒臣看來,頡利可汗邀卻兒臣至便橋上,其中目的無非是為了試探大唐罷了。”


    李世民眼前一亮,道:“何解?”


    “於渭水河畔,兒臣設下疑兵之計,頡利隔岸相望,卻見旌甲蔽野,心生畏懼,但又恐上當,二十萬空手而歸,心有不甘,故才如此。”李運侃侃地說道,“若兒臣孤身前往,則說明長安兵力強盛,自有底氣;可若兒臣未曾赴約,必然心有畏懼,沒有底氣,而那個時候,突厥必然反戈相向。”


    聽到李運的分析之後,李世民甚覺有理,道:“如此一來,你非要親自前往,朕問你,你怕嗎?”


    “兒臣身為大唐子民,如今國難當頭,當是義不容辭,縱然隻身赴難,又何言懼哉?”


    不得不說,李運說完這番話後,李世民心中頗為感動,尤其是跟之前那些膽小的大臣們相比,讓孤立無援的李世民得到了幾許安慰。


    “好好好。”


    李世民連說三個“好”字,很顯然對李運的這番迴答很滿意。


    而這一切皆被房玄齡看在眼中,他暗自點頭,表示首肯,如這般氣魄,當真是有著帝王的氣概,他不愧是是樂瑤的兒子,更不愧是自己的……


    想至此,房玄齡斷然搖頭,不去再想。


    “不愧是朕的兒子,有魄力。”


    “謝父皇謬讚。”


    “若你功成歸來,朕定當重賞。”李世民又言。


    李運重重地點了點頭。


    朝堂散去之後,李運徑直迴到府上,除卻每日上朝時間,他幾乎都是躲在府邸之中看書。


    得袁天罡傳承,習得“文以載道”之術,必須要每日學習,不可有所間斷,學習的同時,還可修煉行,可謂是一舉兩得。


    實力的文化水平越高,其“文以載道”之術也就越厲害,是否能夠超越孔聖人,那便他的造化啦。


    時間匆匆,兩日時光眨眼已至。


    之前,李運和頡利可汗約定的便橋相見時間已到。


    渭水南北兩岸,唐軍和突厥軍隊列陣兩側,李世民親率百官登南岸助陣,之間黑壓壓的一群人在河岸兩側,場麵不可謂不壯觀。


    約定的時辰到了,而此時,李運騎白馬獨自一人來到便橋之上,此刻隻見頡利可汗早已來到此處等候多時。


    見李運走來,並未有埋伏,頡利可汗冷笑道:“想不到你真的來了?”


    李運下馬,獨自一人朝他走了過來,道:“吾之炎夏人,乃最恪守約定之事,你我既是約定相見,我又有何不來之理?”


    頡利可汗聽得出他弦外之意,暗諷自己背信棄義。


    “難道你就不怕我殺了你?”


    突然間,頡利可汗猛地拔出腰間的彎刀,唰地迫近李運的喉嚨,距離他的喉嚨僅有尺寸距離停了下來。


    遠處之人,觀此之狀,無不驚出一身冷汗來,以為頡利可汗要殺人。


    觀者尚且膽戰心驚,更別說本人啦,可事實卻是……


    麵對頡利可汗的突然襲擊,李運神色不改,麵若冰霜,任由他的彎刀逼近卻臨危不懼,如此這般,著實讓頡利可汗震驚啦。


    方才自己出手迅捷,任何人見了都會本能的做出防禦反應,可觀李運,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你為何不躲?”頡利可汗驚詫地問道。


    卻聽李運冷聲迴道:“此乃大唐,若我死了,你以為你還能活著?以吾之命,換爾之命,這筆買賣可是不愧。”


    李運是皇子,而頡利乃突厥首領,李運死了,對於大唐沒有影響,可頡利死了,突厥可就完了。


    而且李運這番話,更是代表了大唐足夠硬氣,有著足夠的實力殺了頡利,從而讓頡利確信他們兵力強大,而非空虛。


    “哈哈!!”


    頡利可汗突然大笑起來,他將彎刀收了迴去,凝重地盯著李運,道:“好小子,你果然有種,是我小瞧你啦。”


    “小瞧我的人多了,你不是第一個,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李運的口氣十分強硬,即便是麵對頡利可汗,他的氣勢一點兒也不輸,甚至壓過對方,很難想象這是一位少年該有的氣勢。


    “好個伶牙俐齒,夠狂!”


    “少來廢話,我答應過你一人來便橋上,現在是否該你履行諾言了?”李運說道。


    然而……


    頡利可汗卻說:“什麽諾言?”


    李運臉色頓時寒了下來,眼神也變得凜冽起來,冷言道:“你想反悔?”


    說罷,李運從體內爆發出一股可怕的氣勢來,縱然是頡利可汗這種征戰沙場之人,麵對這股氣勢也是無比的害怕,渾身冷汗直冒。


    一時間,頡利可汗被李運的氣勢壓迫的喘不過氣來,頡利可汗說道:“你……你……怎會有此可怕……氣勢?!你到底是何人?”


    李運神色猙獰,怒視著對方,冷言道:“我是什麽人不重要,重要是你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與你談判可不是我自降身份,而是給足了你麵子,若你給臉不要臉,我倒是不介意將你的狗命留下。”


    李運用內力發出的聲音,就如同一把把利刃插在頡利身上,直穿他的心髒。


    “好可怕的實力。”


    頡利可汗感受到了李運的可怕內力之後,才是真正明白何為高手。而與此同時,程咬金的支援大軍也是趕到。


    原來,李運做了兩手準備,一邊擺下疑兵陣,另一邊派出信使,將程咬金大軍調迴長安,包圍突厥大軍。


    見大軍趕來,李運冷笑道:“頡利可汗,帝國援軍已到,若你再不退軍,可就沒有機會啦。”


    頡利可汗心有不甘,無論長安是否真有數十萬大軍,可援軍已到,突厥大軍已無再勝可能。


    “好一個李運,我記住你啦,本可汗記住你了,咱們一定會再見的。”


    “退兵!!”


    頡利朝著身後喊了一句後,就此撤兵,眾人不解為何頡利慌忙離開,或許隻有真正感受到李運可怕實力後,他們才能真正的明白頡利內心的恐懼。


    為了防止突厥反戈,兩者之間就此斬白馬,立下渭水之盟,決定雙方互不侵擾,算是暫時解決了大唐的危機


    ……


    不遠處,李世民見到突厥二十萬大軍倉惶退兵,心中大喜,沒想到這場來勢洶洶的危機竟然被李運給化解啦。


    待李運歸來後,李世民激動的上前握住他的手,說道:“好小子,不愧是朕的兒子,沒有讓朕失望,說吧,不敢你要什麽賞賜,朕全部都答應你?”


    “謝父皇讚許,此乃兒臣理應之事,不求賞賜。”


    “很好,不驕不躁,但你立下奇功,必須重賞。”


    李運反而說道:“父皇,賞賜之前,您是否忘了一件事?”


    “何事?”


    “當然是王家,王家勾結突厥,險些讓帝國陷入萬劫不複之地,若父皇執意賞賜兒臣,那麽兒臣最大的願望便是王家。”


    見李運立下大功,還想著帝國,李世民更是感動到不行,說道:“那你覺得太原王家該如何處置?”


    良久,李運緩緩道出了兩個字:“滅!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第一廢物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愛大包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愛大包子並收藏大唐第一廢物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