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人,哪怕隻有一絲的可能性,不放棄,勇敢試,都是他們數百次推翻、討論、重來的意義——榆次北!】


    榆次北笑嘻嘻的看向自家外公,有那麽點勾人興趣的意思。


    他知道老頭一向對於特殊案例感興趣,這些年尤甚,尤其類似於中西醫結合的案例。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果然,榆次北一說完,安淮忠明顯來了興趣。


    “喲,什麽案例,能讓你來和我們兩個討論?”老爺子笑得開懷,“能從你口中聽見,‘特殊’也是難得。”


    “嗯,確實難得。”


    他打開手上的文件夾,拿出病理報告單和他做的可行性計劃分析表遞給兩人。


    “你們先看看,看完,我們再討論?”


    “好。”厚厚的一遝資料上有重點的標注了具體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和一些自己的想法。


    兩位都是行業先驅,上手也算熟練。


    翻到最後一頁,安淮忠闔上文件夾,看了眼章樅,兩人點點頭。


    老人較先前,明顯嚴肅了不少。


    “你有什麽看法?或者說你在擔心什麽?”安淮忠一語中的,po出重點。


    榆次北眯著眼,難得眉頭露出一抹憂思。“擔心傷及硬膜囊或者是神經根。”


    “相比較傳統的開放性手術而言,微創的風險比較低,但在手術的操作過程中,對醫生的自身水平要求很高,尤其是穩,一旦手不夠穩,傷及其它神經,亦或是是術後護理工作做的不當,極有可能誘發一係列並發症。”


    “脊椎上的神經實在是太多了,每一處連接的功能區都不同,千絲萬縷,一觸即發。”


    “他的占位不是很好,加上涉及區域太大,不能保證微創可以一次性完全切除幹淨,要在兼顧神經係統不被破壞的基礎上,完成這台手術,我也不敢保證自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榆次北點到為止。


    麵對麵坐著的師徒兩人,眼神對視,辦公室突來的靜默,忽然讓氣氛壓抑。


    “不破壞功能,又想切除掉病變的地方,確實不容易,除了擔心這個,你擔心的還有別的吧?”安淮忠點出榆次北的顧慮。


    “章院長,不站一線多年,還記得當年上手術太前的不安和緊張嗎?”老人家樂嗬打趣,頗有點嚴師上課隨堂抽查的意思。


    章樅後背冒汗。


    “那什麽,一日為醫,終生為醫,哪怕我現在不在一線,急病人之所急的道理還是懂得,放心,不會給老師丟人。”


    安老點點頭,十分欣慰。“好,那你說說,他還在擔心什麽?”


    “是。”章樅應下,看了眼榆次北開始分析,“微創的傷口破壞麵小,周圍的皮膚阻止保存完好,會減少皮膚感覺出現減退等情況,外觀上不會形成較大瘢痕化。”


    從事行政職位多年,但凡涉及專業,章樅的態度和思維,依然有理有據,分析得當。


    越往後聽,老人麵上的笑意就越多。


    “但,就像剛剛小北說的術中一旦傷及了硬膜囊或者是神經根,病人會開始出現雙側下肢肌肉力量減弱、感覺減退,慢慢變得肌肉萎縮,下肢的關節活動靈活性有障礙。”


    “有的病人會出現病理反射,還有的會出現彎腰困難等後遺症,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後病人等同於不死的癌症,幾乎沒有痊愈的可能。”


    “後期,康複中心的療程治療都不在醫保可報的範圍內,會無形增加患者的家庭重擔。”章樅憂心忡忡的說。


    “對,我們做醫生的就是要站在病患的角度上,為他們考慮,病人受傷已經很痛苦,如果再因為不可抗力的因素去增加他們的經濟負擔,對一個家庭而言,簡直就是一種災難。”


    老人靠在椅子上,麵露焦慮。


    作為醫生需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每一天來這裏的人,形形色色的家庭,不管貧富的男女,急匆匆的步伐裏,都聚焦著不安,和確診那一刻或放鬆,或悲傷的難過。


    這種感覺讓人太無力。


    如果不能坦然的去接受人們無力抗衡的未知,而去傷春悲秋,顯然,這樣的工作一天也做不下去。


    但醫生也是人,麵對生命除了敬畏,和接受,可不會麻木。


    所以他們會盡全力,想法設法為病人謀求最大的保障,就算隻有一線希望,不眠不休的可行性計劃和專家分析研討會,都是他們對生命拚盡全力的態度。


    “老師?”


    “既然精準微創有的危險性,開放性手術都有,他為什麽還要做兩套手術方案?”


    “什麽?”顯然章樅還沒反應過來,安淮忠跳躍式思維已經開始強化,進攻。


    “我問你,他為什麽要選擇做兩套方案備選?”安老加重語氣,又問了一遍。


    聽清問題的章樅,理了理思緒,沉著迴答:“哦,因為相對於精準微創,雖然開放性|手術危險性更高,但是病變問題可完全剔除,就是要擔心兩點。”


    “第一,脊柱手術後,容易加快鄰近脊柱節段的退行性|變,容易出現鄰近節段的脊柱椎體不穩、椎體滑脫以及繼發性椎管狹窄等情況,如果造成鄰近節段椎間盤退行性|變加速,從而引發鄰近節段椎間盤膨出、突出,甚至脫出等不可逆影響。”


    “第二,就是和微創中相同的情況,術中有可能損傷到重要神經組織,如果損傷到硬膜囊,可以引起持久不愈的腦脊液漏,修複腦脊液漏,無疑給手術增添了新的難度和時長,如果損傷到神經根,會引起上肢癱瘓或者下肢癱瘓,恢複起來非常困難。”章樅有條不紊,對榆次北這份手術風險性評估計劃做出了完整預判解析。


    “哦,對了,但精準微創相對於傳統手術,會較大提高保護神經係統和神經組織,所以,小北此行的目的,基本上傳統手術計劃分析就是給精準微創做鋪墊,完全沒考慮用這套方案。”


    “讓我們一起探討的,是怎麽樣在已知風險的可能性裏,盡量將風險降到最低。”


    補充完最後一點,章樅這才喘了口氣。


    “不錯,吃法案的本事還算周全。”


    “他做了完整風險計劃,你對所有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解析,既然,現在目標很明確,榆副主任,開始吧,我想你來找我們,應該不是想讓我們替你出謀劃策吧?”


    作為嫡親的祖孫倆,這份默契,算是與身俱來,藏在骨子裏。


    “還是外公了解我。”


    男人的麵上難得透露出孩童般的稚氣,笑得有些憨厚。


    榆次北繼續打開手上的資料夾,像變法寶似的有從裏麵抽出兩份文件,遞了過去。


    “這是我做的有關於精準微創的補充,麻煩二位前輩看一下,有沒有什麽問題?”


    十分謙虛,雙手將文件遞過去的榆次北,拿捏的真是恰到好處。


    “你小子。”章樅抬手隔空指了指他。


    “人人都說舟大附屬醫院的榆副主任天賦異稟,手穩的仿佛就是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轉世,可有誰知道,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你的努力和執著?”


    “隻有對一項工作的無限熱愛和基於這個人對生命敬畏的良知,才能讓一個人投入所有的精力,哪怕隻有一絲的可能性,才能做到決不放棄,這才是醫學人真正的底線所在吧?”


    毫不吝嗇的誇獎,這段話在章樅的腦海裏幾乎形成肌肉記憶。


    他知道榆次北不喜歡聽誇獎,相比較誇讚,他更喜歡建議。


    深知這一點,章樅很少誇他,兩人見麵也是各說重點,很少寒暄。


    今天,脫口而出的話,是他對榆次北這麽多年最大的肯定。


    聽完的榆副主任會心一笑,是啊,誰不喜歡被肯定,隻是讚揚多了容易讓人失去理智的判定。


    從小安淮忠就教他,慎始善終,做醫生要保持高度的警覺和清醒。


    他扭頭看了眼安淮忠,老人同樣看了他一眼,祖孫之間的舐犢之情,溫暖的不得了。


    “謝謝章叔誇讚,能得您誇讚,不甚榮幸。”褪去孤傲,榆次北就像尋常這個年紀的男人有點幽默,有幾分獨特的天真。


    “隻是和章叔您比,那還差得遠吧,放眼看看,現在有幾個人能讓您做到辦公桌前隨堂抽查,估摸著隻有外公了。”


    “您從事行政這麽多年,病情討論張口就來,是我們後輩該學習的榜樣。”


    “學無止境,是對醫學人的鞭策。”


    安淮忠朗聲笑,一個是他最得意的學生,一個是他最得意的外孫。


    人生如此,期望何求?


    “你們現在看到的是這一次手術,結合數據分析,我認為有把握的砝碼。”


    “既往國內神外醫生總喜歡把診治重點放在腦部病變,而忽視神經脊柱外科的發展,這幾年隨著術中導航,術中ct、mri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對脊髓脊柱病變的診治水平。”


    “同時微創理念應始終貫穿神經脊柱疾病的診治過程中,顯微技術使手術操作達到精準水平,取得明顯療效,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骨科的診療方式。”


    “比如脊柱退行性病變,如頸椎、腰椎、椎管狹窄、脊柱創傷、脊柱及椎管內腫瘤、脊柱畸形,通過減壓與固定,都適合精準微創療法,我們這一次的病人也符合這樣的手術慣例,神外具備良好的顯微外科技術,會對脊髓和神經的結構及生理更加了解,也能對脊髓神經的減壓,保護更擅長。”


    “這一台手術,可以安排骨科和神外合作,加強手術之前的聯動,同時最大程度保證其不破壞功能神經。”


    兩人點點頭,“確實。”


    “別院過來交流,也是為了來觀摩我們醫院精準的手術操作。”


    “我來安排,讓你們提前熟悉,最好能在實操前,演練一次,你這邊時間怎麽樣?”章樅關切的詢問榆次北近期手術安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標榆醫生又想被我采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諾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諾槿並收藏雙標榆醫生又想被我采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