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周山,你們這次打劫了小鬼子多少好東西?”
“十噸磺胺粉。”
“十噸磺胺粉?你們不會全部給弄過來了吧?”
“哪能麽?我們還留了一噸。”
徐周山沒有半點不好意思都沒有。
“畢竟,接下來小鬼子很有可能會集中力量對付我們沂蒙縱隊。我們不留點下來怎麽能行呢?”
徐周山帶著沒有騾馬的運輸隊直接就迴了白馬山。
王德誌要迴來最快都需要三天,他徐周山可是不能在這裏等三天時間的。
徐周山帶著藥品連夜出發,張龍在白雲山也沒有閑著。
知道日軍很快就要進山圍剿,這個時候多做一些準備,到時候底氣就會更足一些。
來到草創的兵工廠,看到兵工廠的十幾個技術人員和幾十個傷殘軍人組成的兵工廠的員工正在忙碌著。
看著張龍跑來視察了,做為兵工廠廠長的苟富貴趕緊起身迎接。
“苟富貴,現在你們有什麽困難,盡管說出來,能解決我立馬給你解決,我解決不了的盡量想辦法解決。”
苟富貴也不客氣,他也知道現在不是客氣的時候。
“司令,我們現在設備比較欠缺,甚至可說什麽都缺。
雖然我們現在有四噸烈性炸藥,那也不耐用的,我們計劃生產裝藥一公斤的地雷,一噸炸藥也就生產一千地雷。
您還要留下一噸炸藥,我們也就隻剩下三噸炸藥,按照每顆地雷一公斤的裝藥,我們也就生產三千顆地雷。
但是我們還需要不少的鐵,雖然我們也能自己煉鐵,但是以我們現在的能力,煉鐵太麻煩,最好是弄一些廢鐵迴來,我們直接迴爐要省事不少的事情。”
“苟廠長,裝藥一公斤會不會太多了點啊!”
張龍還想搞出來上萬的地雷呢。
“司令,裝彈一公斤威力強大啊!”
苟富貴一臉想當然的樣子。
“我們試驗過,一顆裝藥一公斤的地雷,足以炸死炸傷方圓十米的內的目標,一顆地雷足以解決掉一個班的敵人。”
“你這太想當然了,日本人被炸幾次就會用他們的工兵排雷。”
張龍搖頭說道:而且使用鐵殼地雷是很容易被探測器發現的。
我們完全可以轉換一個思路的。
我們沒有必要炸死敵人,隻要把敵人炸傷,尤其是把敵人的腿炸傷,就需要兩個健康的士兵抬著。
還不能扔著不管。
隻要大量給敵人製造傷員,對敵人的打擊比擊殺這麽多的敵人對他們的打擊還要大得多。
關鍵是我們需要大量的地雷。
還有就是關於地雷殼體的問題,傳統觀念都是用鐵做地雷的殼體,可是日本工兵的金屬探測器很容易就能發現。
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將地雷的殼體用瓦罐或者石頭,爆炸起來飛濺的石頭瓦片照樣有不小的殺傷力。”
張龍的話對苟富貴如同醍醐灌頂一般。
“司令,這事情況可以啊!
我們不需要打死他們,隻需要給他們弄殘,效果反而更好。
使用瓦罐做地雷的外殼也沒有任何問題,我們完全可以在地雷周圍再堆上一層小石子,爆炸起來威力同樣不會小。
瓦罐又好做,又不需要質量有多好,幾天我們就能做出第一批。
既然不需要那麽大的威力,我們也就不要那麽多的炸藥,我看三四百克就可以了。
現在又是夏天,進山圍剿我們的日偽軍穿的都是單衣,飛濺的石頭瓦片就有足夠的殺傷力。
我們隻要有足夠的地雷甚至能夠讓進山的日偽軍舉步維艱。”
看著苟富貴一臉興奮的樣子,張龍都有些疑惑要不要把飛雷炮,也就是曆史上我軍的無良心炮提前弄出來。
如今自己的炸藥也就四噸,用來做地雷計劃用去三噸,剩下的一噸炸藥張龍要留著應急,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炸藥來搞飛雷炮。
而且,飛雷炮主要作用是在攻堅上,在這大山裏,張龍認為還是炸藥包的用處大一些。
張龍甚至已經計劃好了要用爆破懸崖的方法,讓大量山崩的沙石將日偽軍掩埋。
這些日子張龍再度走遍了幾乎整個沂蒙山地區。
哪些地方第一設伏,張龍的內心都有了一個大致的想法。
可惜的是張龍手裏的炸藥還是太少。
自己在沂蒙山地區搞出這麽大的陣仗,小鬼子這次肯定會大動幹戈。
而且以小鬼子的秉性,在無法消滅我們主力的情況下,肯定會對沂蒙山地區的老百姓動手。
這些日子,沂蒙縱隊再度對根據地內所有村子的民兵骨幹進行了一遍的加強軍事訓練。
同時,張龍為盡可能加強各村民兵的武裝力量。
每個村子在山裏都有多個避難所。
當然,這都是一個個的大工程。
不同於平原地區,挖地道是真的很方便,各個村子完全能夠在村子下麵再挖出一個村子來。
在山區可就不一樣了,地下都是石頭,挖地道很困難的。
隻能挖一些地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是挖掘有地道的。
那些將村子住在軟底上,能夠挖掘地道的村子,都被建成了堡壘村,也就是說如果日偽軍進駐這樣的村子,沂蒙縱隊是可以在民兵的帶領下,從地道在夜間反殺迴去的。
這也是張龍的反掃蕩作戰計劃的一部分。
時間來到了1939年8月10日,小鬼子把岩崎風太郎的贖金送到白雲山已經快20天了。
再等幾天,岩崎風太郎就要放走了。
隻要岩崎風太郎一迴到日本人的手裏,兗州的日軍第32師團就會直接撲上來。
張龍已經接到我方的情報,此次日軍對沂蒙縱隊的圍剿出動了整整一個師團。
雖然說日軍的第32師團也就是一個乙級的守備師團。
如果小鬼子這個32師團全軍出擊,張龍估計僅僅日軍部隊就會有近兩萬人。
此外還會有人數不少的偽軍協同參戰。
這弄得張龍鬱悶不已。
老子也就五千來人,還有不少是沒有經曆過殘酷大戰的新兵。
張龍感覺,這一仗不好打了。
“十噸磺胺粉。”
“十噸磺胺粉?你們不會全部給弄過來了吧?”
“哪能麽?我們還留了一噸。”
徐周山沒有半點不好意思都沒有。
“畢竟,接下來小鬼子很有可能會集中力量對付我們沂蒙縱隊。我們不留點下來怎麽能行呢?”
徐周山帶著沒有騾馬的運輸隊直接就迴了白馬山。
王德誌要迴來最快都需要三天,他徐周山可是不能在這裏等三天時間的。
徐周山帶著藥品連夜出發,張龍在白雲山也沒有閑著。
知道日軍很快就要進山圍剿,這個時候多做一些準備,到時候底氣就會更足一些。
來到草創的兵工廠,看到兵工廠的十幾個技術人員和幾十個傷殘軍人組成的兵工廠的員工正在忙碌著。
看著張龍跑來視察了,做為兵工廠廠長的苟富貴趕緊起身迎接。
“苟富貴,現在你們有什麽困難,盡管說出來,能解決我立馬給你解決,我解決不了的盡量想辦法解決。”
苟富貴也不客氣,他也知道現在不是客氣的時候。
“司令,我們現在設備比較欠缺,甚至可說什麽都缺。
雖然我們現在有四噸烈性炸藥,那也不耐用的,我們計劃生產裝藥一公斤的地雷,一噸炸藥也就生產一千地雷。
您還要留下一噸炸藥,我們也就隻剩下三噸炸藥,按照每顆地雷一公斤的裝藥,我們也就生產三千顆地雷。
但是我們還需要不少的鐵,雖然我們也能自己煉鐵,但是以我們現在的能力,煉鐵太麻煩,最好是弄一些廢鐵迴來,我們直接迴爐要省事不少的事情。”
“苟廠長,裝藥一公斤會不會太多了點啊!”
張龍還想搞出來上萬的地雷呢。
“司令,裝彈一公斤威力強大啊!”
苟富貴一臉想當然的樣子。
“我們試驗過,一顆裝藥一公斤的地雷,足以炸死炸傷方圓十米的內的目標,一顆地雷足以解決掉一個班的敵人。”
“你這太想當然了,日本人被炸幾次就會用他們的工兵排雷。”
張龍搖頭說道:而且使用鐵殼地雷是很容易被探測器發現的。
我們完全可以轉換一個思路的。
我們沒有必要炸死敵人,隻要把敵人炸傷,尤其是把敵人的腿炸傷,就需要兩個健康的士兵抬著。
還不能扔著不管。
隻要大量給敵人製造傷員,對敵人的打擊比擊殺這麽多的敵人對他們的打擊還要大得多。
關鍵是我們需要大量的地雷。
還有就是關於地雷殼體的問題,傳統觀念都是用鐵做地雷的殼體,可是日本工兵的金屬探測器很容易就能發現。
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將地雷的殼體用瓦罐或者石頭,爆炸起來飛濺的石頭瓦片照樣有不小的殺傷力。”
張龍的話對苟富貴如同醍醐灌頂一般。
“司令,這事情況可以啊!
我們不需要打死他們,隻需要給他們弄殘,效果反而更好。
使用瓦罐做地雷的外殼也沒有任何問題,我們完全可以在地雷周圍再堆上一層小石子,爆炸起來威力同樣不會小。
瓦罐又好做,又不需要質量有多好,幾天我們就能做出第一批。
既然不需要那麽大的威力,我們也就不要那麽多的炸藥,我看三四百克就可以了。
現在又是夏天,進山圍剿我們的日偽軍穿的都是單衣,飛濺的石頭瓦片就有足夠的殺傷力。
我們隻要有足夠的地雷甚至能夠讓進山的日偽軍舉步維艱。”
看著苟富貴一臉興奮的樣子,張龍都有些疑惑要不要把飛雷炮,也就是曆史上我軍的無良心炮提前弄出來。
如今自己的炸藥也就四噸,用來做地雷計劃用去三噸,剩下的一噸炸藥張龍要留著應急,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炸藥來搞飛雷炮。
而且,飛雷炮主要作用是在攻堅上,在這大山裏,張龍認為還是炸藥包的用處大一些。
張龍甚至已經計劃好了要用爆破懸崖的方法,讓大量山崩的沙石將日偽軍掩埋。
這些日子張龍再度走遍了幾乎整個沂蒙山地區。
哪些地方第一設伏,張龍的內心都有了一個大致的想法。
可惜的是張龍手裏的炸藥還是太少。
自己在沂蒙山地區搞出這麽大的陣仗,小鬼子這次肯定會大動幹戈。
而且以小鬼子的秉性,在無法消滅我們主力的情況下,肯定會對沂蒙山地區的老百姓動手。
這些日子,沂蒙縱隊再度對根據地內所有村子的民兵骨幹進行了一遍的加強軍事訓練。
同時,張龍為盡可能加強各村民兵的武裝力量。
每個村子在山裏都有多個避難所。
當然,這都是一個個的大工程。
不同於平原地區,挖地道是真的很方便,各個村子完全能夠在村子下麵再挖出一個村子來。
在山區可就不一樣了,地下都是石頭,挖地道很困難的。
隻能挖一些地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是挖掘有地道的。
那些將村子住在軟底上,能夠挖掘地道的村子,都被建成了堡壘村,也就是說如果日偽軍進駐這樣的村子,沂蒙縱隊是可以在民兵的帶領下,從地道在夜間反殺迴去的。
這也是張龍的反掃蕩作戰計劃的一部分。
時間來到了1939年8月10日,小鬼子把岩崎風太郎的贖金送到白雲山已經快20天了。
再等幾天,岩崎風太郎就要放走了。
隻要岩崎風太郎一迴到日本人的手裏,兗州的日軍第32師團就會直接撲上來。
張龍已經接到我方的情報,此次日軍對沂蒙縱隊的圍剿出動了整整一個師團。
雖然說日軍的第32師團也就是一個乙級的守備師團。
如果小鬼子這個32師團全軍出擊,張龍估計僅僅日軍部隊就會有近兩萬人。
此外還會有人數不少的偽軍協同參戰。
這弄得張龍鬱悶不已。
老子也就五千來人,還有不少是沒有經曆過殘酷大戰的新兵。
張龍感覺,這一仗不好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