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冽的寒風鑽進蕭妍的袖口,蕭妍將懷裏的湯婆子抱得更緊了些,“如今這香囊已經在欣答應的身上,倘若找人驗了,誰能證明這東西是悅貴人贈與香囊時,便已經在裏麵的?”
“娘娘是說,這香囊裏的東西可能是欣答應自己加進去的?”毋越登時睜大了眼睛,不安地抿了抿嘴唇。
蕭妍將目光投向廊上的燈籠,接著道:“連你都知道這些時日裏是悅貴人和欣答應所承雨露最多,難道欣答應會不知?她今日來將這些告訴本宮,無非就是想讓本宮起疑,查查她的香囊,由此罰了悅貴人。”
“可若那東西不是悅貴人放的...”毋越說著,不自覺皺起了眉頭,試探著往下繼續說道:“悅貴人會因為受了責罰而懷恨在心,也會恨上娘娘您。”
蕭妍點了點頭,走到廊下的搖椅上坐下,一爐香,一盞茶,實在愜意。
毋越將爐火搬到蕭妍身邊,避免蕭妍受寒氣所侵,“所以娘娘才不理會欣答應。”
蕭妍喝了一口手邊的熱茶:“她在本宮這兒沒做成的事,自然會再想辦法,你猜,她會怎麽做?”
毋越立在蕭妍身邊,發髻上簪著兩朵梅花樣式的絨花,增了些俏皮之感,“欣答應會去皇上跟前告狀?”
蕭妍淺淺點頭,“咱們的皇上多疑,自然想得到這些,隻是欣答應這麽做,會不會招惹猜忌上身,本宮就不得而知了。”
景離不是覺得他的寵妃單純善良嗎?
蕭妍想著,不由地勾起了唇角。
轉眼便是除夕夜宴了,內務府給每個宮裏都送了過年的新衣裳,蕭妍白皙纖長的手指在鳳袍上輕撫著,新做的紅色蔻丹晶瑩飽滿。
“娘娘,時候差不多了。”
蕭妍與毋越一起入了內寢,換上了新的鳳袍,去雨花台赴宴了。
雨花台被布置的極為富麗,除了窗花和燈籠外,殿內還擺了許多盆紅梅,盆中的土上還覆著白雪,應景之餘,別出心裁。
豫王身著朝服,腿上蓋著一張墨綠的裘皮,看著極為華貴。
“咱們兄弟也是許久沒有聚齊了!”說著,景離起身,一隻手負在身後,一隻手向豫王、端王和嘉王舉杯。
豫王將杯中酒飲盡,“臣弟許久不來宮中,竟不知皇兄的後宮,又添了佳人。”
“三哥不常與咱們相聚,消息確實確實不如臣弟們靈通啊。”
豫王頷首笑笑,沒有答話。
“豫王爺的裘皮色澤真不錯,看著不像是咱們京裏的東西。”裕嬪看了一眼豫王腿上的裘皮,不禁歎道。
豫王低頭看了一眼腿上的裘皮,眸光一沉,“裕嬪娘娘慧眼,此物是西寧之物,裕嬪娘娘是西寧人,想必也見過不少裘皮了。”
蕭妍喝茶之際,不動聲色地又看了一眼那裘皮,毛皮密集,光澤油潤亮潔,實在是個稀罕物。
酒過三巡,蕭妍有些悶了,壓低聲音向正在欣賞歌舞的景離道了一句:“皇上,臣妾要去更衣,去去便迴。”
景離握住蕭妍的手,摩挲了兩下,溫柔的目光看向蕭妍,輕輕點頭後。便放蕭妍離開了。
離開雨花台,蕭妍長長舒了一口氣。
“主子自小便不喜歡這樣的場合,如今也是難為了。”毋越站在蕭妍身後,忍不住歎道。
“坐上了那鳳座,不得已太多。”蕭妍說著,指了指雨花台後麵不遠處的迴廊,“陪本宮去那廊下坐坐吧。”
毋越攙扶著蕭妍到了廊下,蕭妍深深吸了一口冬日裏帶著梅花香氣的清冽味道,才斂了衣裙坐下身。
蕭妍才剛坐下,不遠處便響起了車轍似的聲音。
“皇後娘娘的步搖與娘娘並不相稱。”
車轍聲在蕭妍的麵前停下,豫王自己搖著輪椅到了廊下,笑意盈盈。
蕭妍登時斂了笑容,冷然道:“豫王不在殿中的宴席上,為何會來此處?”
豫王並不惱,雙手交叉放在身前,隻是淡淡迴了一句:“皇後娘娘不是去更衣嗎,怎麽倒來了這廊下?”
墨綠的裘皮在月光下的光澤比殿內是更加亮潔,襯得豫王更加穩重高雅,他嘴角噙著笑,看著蕭妍的目光中帶著柔情。
蕭妍眸色一黯,沒再迴話,揚手得毋越攙扶後,徑直從豫王身邊走過,又聞到了曾幾何時熟悉的蘭花香。
“阿妍。”豫王微微轉頭,輕喚了一聲。
那聲音似是唿喚,卻也好似帶著幾分哀求。
“豫王失禮了,”蕭妍停下腳步,冷冷道:“本宮已經是你皇兄的嫡妻,是他的皇後,按規矩,豫王應該稱唿本宮一聲皇嫂。”
蕭妍重重地吐出皇嫂兩字的一瞬,豫王的臉色瞬間陰沉下去。
“你與本王,不必如此。”豫王熟練地調轉了輪椅的方向,看著蕭妍纖細的背影:“你選了皇兄,本王並不怨你,你也不必與我這般生分。”
豫王說著,手中緊緊握著一支蘭花玉簪,那玉簪通體便是一支蘭花的形狀,觸手生溫,而不知為何,豫王拿在手裏,卻覺得好似握住了一塊寒冰。
蕭妍轉過頭,月光在她白皙的臉上添了一抹寒光:“不是選擇,本宮的心裏,自始至終,隻有皇上一人。”
說完,蕭妍頭也不迴地離開了。
蕭妍迴到雨花台時,豫王還沒迴到殿中,蕭妍在景離的身側坐下身,微微頷首整理著袖口的雲紋之時,餘光卻看見景離看著豫王的席位,眸底結上了一層冰。
席間絲竹聲不斷,沒多久,豫王也迴了殿中,如一切都不曾發生一般,麵上帶著自如的笑意,與身邊的端王和嘉王飲酒談笑。
宴會結束後,景離沒有迴紫宸殿歇息,而是來了鳳儀宮。
景離方一入殿,便覆上了蕭妍的唇,細密又炙熱的吻落下。
宮人們見狀趕忙將帷幔放下,關上門,退出了寢殿外。
那一夜,景離對蕭妍的占有欲達到了頂峰,要了她四次後,才緊緊低摟著蕭妍安心地睡去。
景離唿吸間將溫熱的酒氣噴灑在蕭妍的脖頸處,直到確認景離已經睡熟,蕭妍才側過頭去,看著蠟燭上的火光,不由地落下了一行淚來。
“娘娘是說,這香囊裏的東西可能是欣答應自己加進去的?”毋越登時睜大了眼睛,不安地抿了抿嘴唇。
蕭妍將目光投向廊上的燈籠,接著道:“連你都知道這些時日裏是悅貴人和欣答應所承雨露最多,難道欣答應會不知?她今日來將這些告訴本宮,無非就是想讓本宮起疑,查查她的香囊,由此罰了悅貴人。”
“可若那東西不是悅貴人放的...”毋越說著,不自覺皺起了眉頭,試探著往下繼續說道:“悅貴人會因為受了責罰而懷恨在心,也會恨上娘娘您。”
蕭妍點了點頭,走到廊下的搖椅上坐下,一爐香,一盞茶,實在愜意。
毋越將爐火搬到蕭妍身邊,避免蕭妍受寒氣所侵,“所以娘娘才不理會欣答應。”
蕭妍喝了一口手邊的熱茶:“她在本宮這兒沒做成的事,自然會再想辦法,你猜,她會怎麽做?”
毋越立在蕭妍身邊,發髻上簪著兩朵梅花樣式的絨花,增了些俏皮之感,“欣答應會去皇上跟前告狀?”
蕭妍淺淺點頭,“咱們的皇上多疑,自然想得到這些,隻是欣答應這麽做,會不會招惹猜忌上身,本宮就不得而知了。”
景離不是覺得他的寵妃單純善良嗎?
蕭妍想著,不由地勾起了唇角。
轉眼便是除夕夜宴了,內務府給每個宮裏都送了過年的新衣裳,蕭妍白皙纖長的手指在鳳袍上輕撫著,新做的紅色蔻丹晶瑩飽滿。
“娘娘,時候差不多了。”
蕭妍與毋越一起入了內寢,換上了新的鳳袍,去雨花台赴宴了。
雨花台被布置的極為富麗,除了窗花和燈籠外,殿內還擺了許多盆紅梅,盆中的土上還覆著白雪,應景之餘,別出心裁。
豫王身著朝服,腿上蓋著一張墨綠的裘皮,看著極為華貴。
“咱們兄弟也是許久沒有聚齊了!”說著,景離起身,一隻手負在身後,一隻手向豫王、端王和嘉王舉杯。
豫王將杯中酒飲盡,“臣弟許久不來宮中,竟不知皇兄的後宮,又添了佳人。”
“三哥不常與咱們相聚,消息確實確實不如臣弟們靈通啊。”
豫王頷首笑笑,沒有答話。
“豫王爺的裘皮色澤真不錯,看著不像是咱們京裏的東西。”裕嬪看了一眼豫王腿上的裘皮,不禁歎道。
豫王低頭看了一眼腿上的裘皮,眸光一沉,“裕嬪娘娘慧眼,此物是西寧之物,裕嬪娘娘是西寧人,想必也見過不少裘皮了。”
蕭妍喝茶之際,不動聲色地又看了一眼那裘皮,毛皮密集,光澤油潤亮潔,實在是個稀罕物。
酒過三巡,蕭妍有些悶了,壓低聲音向正在欣賞歌舞的景離道了一句:“皇上,臣妾要去更衣,去去便迴。”
景離握住蕭妍的手,摩挲了兩下,溫柔的目光看向蕭妍,輕輕點頭後。便放蕭妍離開了。
離開雨花台,蕭妍長長舒了一口氣。
“主子自小便不喜歡這樣的場合,如今也是難為了。”毋越站在蕭妍身後,忍不住歎道。
“坐上了那鳳座,不得已太多。”蕭妍說著,指了指雨花台後麵不遠處的迴廊,“陪本宮去那廊下坐坐吧。”
毋越攙扶著蕭妍到了廊下,蕭妍深深吸了一口冬日裏帶著梅花香氣的清冽味道,才斂了衣裙坐下身。
蕭妍才剛坐下,不遠處便響起了車轍似的聲音。
“皇後娘娘的步搖與娘娘並不相稱。”
車轍聲在蕭妍的麵前停下,豫王自己搖著輪椅到了廊下,笑意盈盈。
蕭妍登時斂了笑容,冷然道:“豫王不在殿中的宴席上,為何會來此處?”
豫王並不惱,雙手交叉放在身前,隻是淡淡迴了一句:“皇後娘娘不是去更衣嗎,怎麽倒來了這廊下?”
墨綠的裘皮在月光下的光澤比殿內是更加亮潔,襯得豫王更加穩重高雅,他嘴角噙著笑,看著蕭妍的目光中帶著柔情。
蕭妍眸色一黯,沒再迴話,揚手得毋越攙扶後,徑直從豫王身邊走過,又聞到了曾幾何時熟悉的蘭花香。
“阿妍。”豫王微微轉頭,輕喚了一聲。
那聲音似是唿喚,卻也好似帶著幾分哀求。
“豫王失禮了,”蕭妍停下腳步,冷冷道:“本宮已經是你皇兄的嫡妻,是他的皇後,按規矩,豫王應該稱唿本宮一聲皇嫂。”
蕭妍重重地吐出皇嫂兩字的一瞬,豫王的臉色瞬間陰沉下去。
“你與本王,不必如此。”豫王熟練地調轉了輪椅的方向,看著蕭妍纖細的背影:“你選了皇兄,本王並不怨你,你也不必與我這般生分。”
豫王說著,手中緊緊握著一支蘭花玉簪,那玉簪通體便是一支蘭花的形狀,觸手生溫,而不知為何,豫王拿在手裏,卻覺得好似握住了一塊寒冰。
蕭妍轉過頭,月光在她白皙的臉上添了一抹寒光:“不是選擇,本宮的心裏,自始至終,隻有皇上一人。”
說完,蕭妍頭也不迴地離開了。
蕭妍迴到雨花台時,豫王還沒迴到殿中,蕭妍在景離的身側坐下身,微微頷首整理著袖口的雲紋之時,餘光卻看見景離看著豫王的席位,眸底結上了一層冰。
席間絲竹聲不斷,沒多久,豫王也迴了殿中,如一切都不曾發生一般,麵上帶著自如的笑意,與身邊的端王和嘉王飲酒談笑。
宴會結束後,景離沒有迴紫宸殿歇息,而是來了鳳儀宮。
景離方一入殿,便覆上了蕭妍的唇,細密又炙熱的吻落下。
宮人們見狀趕忙將帷幔放下,關上門,退出了寢殿外。
那一夜,景離對蕭妍的占有欲達到了頂峰,要了她四次後,才緊緊低摟著蕭妍安心地睡去。
景離唿吸間將溫熱的酒氣噴灑在蕭妍的脖頸處,直到確認景離已經睡熟,蕭妍才側過頭去,看著蠟燭上的火光,不由地落下了一行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