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大西北的端午
穿越古代黃土高原種田養家日常 作者:半坡散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她這具身子的本能讓她很快適應了這裏的生活,包括說話、行為方式,就好像她就是以前古代的那個紀永靈。
但是一旦涉及到醫療方麵,她那根深蒂固的學院思維又占據上風,好像她還是後世那個在醫院救死扶傷的紀永靈。
她反複在心裏默念,這是古代,這是古代,這是皇權至上、以地主階級為統治基礎的中央集權時代。
.......
不知不覺,端午節也到了。
五月端午這天,天還沒亮,楊氏等人就已經下炕,清掃庭院,給各個窯洞打掃除塵。
紀老爺子將新鮮的艾葉和柳條懸掛在各個窯洞的門框上,連豬圈也都享受到了同等待遇。
楊氏拿出雄黃灑在“耍活子”(香包)和花花繩上,然後給家裏幾個孩子一一佩戴。
雖然生活不富裕,但是美好期許還是要有。佩戴“耍活子”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祛邪納福,保佑孩子健康平安長大,樸素而原始。
紀永靈和紀永寧兩兄弟算是大孩子了,除了腳腕和手腕上佩戴花花繩以外,胸前隻被楊氏掛了幾個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蛤蟆、老鼠、蛇形狀的“耍活子”。
而紀永安和紀永茹兩個小孩子,屬於被偏愛和被照顧的,衣服前襟後背都掛上了百獸百蟲百禽模型的“耍活子”,寓意百毒不侵。
紀永茹背著一身的“耍活子”,給這個顯擺顯擺,給那個炫耀炫耀,那一直抿著的小嘴巴,配著翹著的小下巴,簡直美得不行。
紀永靈作為大姑娘,額外還得到了一個“五毒”裹肚(肚兜),就是肚兜上繡了“蛇、蜈蚣、蠍子、蚰蜒、蟾”五種毒蟲,寓意辟邪祛邪。
雖然她是不會穿這個肚兜的,但是不妨礙她欣賞,這些五毒蟲不像後世那種平麵刺繡,它們都是用“破破”(碎布)捏成毒蟲形狀,再繡的上去的,所以很是立體形象。
這裏的端午不像南方,既沒有熱鬧的賽龍舟,也沒有敲鑼打鼓,更沒有規定森嚴的拜祭宗祠。但是村裏的孩子額頭上、耳背後都抹著一片兒淡淡的雄黃,手上腳上戴著五彩花花繩,身上掛著濃濃香草味兒的“耍活子”,在村裏跑來躥去,也算是另外一種熱鬧吧。
由於過節,老紀家總算吃到了除野菜疙瘩、洋芋疙瘩、麵疙瘩、野菜糊糊、麵糊糊之外的東西——黃米燜飯。
這黃米燜飯相當於後世的粽子,隻是北方不產大米,現今糯米又很貴,所以普通人家也就不包粽子,用清涼爽口的燜飯代替。
這燜飯是一種叫糜子的農作物,碾出來的黃米做成的,很黏很香甜,尤其楊氏大方地給上麵倒了一些蜂蜜,涼涼甜甜的,和後世的粽子之間就差了一道粽葉的香氣。
雖然黃米燜飯也就一大碗,一家人兩筷子就夾完了,可是大家還是吃得很滿足。
另外紀永靈今天額外還有兩個荷包蛋,因為今天是她整十歲的“歲歲”(生日)。過完今天,按這裏的計算方法,她對外的年齡就是十二(虛歲)了。
說起這個年齡算法,真是讓紀永靈哭笑不得,明明她才整十歲,但是家裏人說過個年加一歲,過完“歲歲”再加一歲,所以就是十二。
十二就十二吧,反正她的芯子都要三十了。
這讓她想起以前出診,遇到一個抱著幾個月大孩子的奶奶,她問孩子多大,孩子奶奶說兩歲。她看著明明才剛會坐的孩子,無語地問這年齡是怎麽算的,孩子奶奶說,“在娘肚子裏算一歲,剛過完年,又長一歲,所以是兩歲,沒毛病。”
一家人都笑吟吟地看著紀永靈,等著她吃荷包蛋,尤其紀永茹,眼睛亮亮地說:“靈兒姐,這個雞蛋還是我昨兒在牆上的雞窩裏發現的,上麵還沾著雞屎,是我拿草給擦幹淨,特意留給你的。”
紀永靈知道現在雞蛋金貴,一般人家養雞下蛋都舍不得吃,得攢著賣錢換鹽。
她感覺手裏的筷子似有千斤重,那個蛋怎麽都夾不到嘴裏,她放下筷子說:“茹兒,這個蛋給你吃吧,姐不想吃蛋。”
紀永茹頭搖得像撥浪鼓:“雞蛋這麽好吃,你怎麽會不想吃呢?我也有的,不信你看!”
說著,紀永茹的小肉手從捧著的衣襟裏拿出一個水煮蛋,蛋好像還有些燙手,她忙把蛋放在桌子上,用嘴吹吹自己的小手。
楊氏笑著說:“快吃吧。今兒是你歲歲,這蛋是必須要吃的。永寧幾個,我給每人也煮了一個蛋。”
紀老爺子也道:“你這娃娃是個有福的,生在這個時候,夏糧馬上下來,不怕挨餓。像有些娃娃生在青黃不接的時候,真是養不活。”
端午節一過,就到夏至時節了。
夏至是這裏割麥子的標誌性時節,有農諺道:夏至夏至,麥子不能活!
前幾日,紀滿川和紀滿慶去了川裏幫他大姐紀水草家割麥子,迴來時人直接瘦了一圈,曬的焦紅焦紅的。
這個時代貧苦莊稼人缺少勞力和畜力,農忙季節,收、種、碾、打,困難重重,於是大家利用不同區域麥子成熟的時間差異,形成了塬上和川裏“換活路”(也叫換工)的生產習俗。
川裏地勢低,麥子成熟早,塬上地勢高,麥子貪青晚熟,所以大家川塬相幫、親鄰互助,集中力量抓緊搶收,不誤農時。
不過今年紀老爺子隻讓紀滿川和紀滿慶去紀水草家幫忙,卻不讓餘豐收父子來塬上還工,因為前段時間餘豐收生病,紀老爺子擔心連著收麥子會把他再給累倒了。
昨日紀滿川和紀滿慶剛從川裏迴來,今兒紀滿慶就被派去買肉和豆腐。
因為收麥子連著種秋,搶收搶種是最忙最累、體力消耗最大的時候,也是最需要油水的時候,家家戶戶哪裏平時再如何舍不得,這個時候都會勒緊褲腰帶準備點好的吃食,備點油水,熬過這個最辛苦的時節。
不過依然還是有很多莊稼人吃不起肉、沒肉吃,所以一場夏收下來,一個村裏總會熬得病倒幾個。
老紀家今年有了進項,這次楊氏很是舍得,她瀟灑的掏了一大把銀錢塞進紀滿慶懷裏,讓他全都拿去買肉。
但是一旦涉及到醫療方麵,她那根深蒂固的學院思維又占據上風,好像她還是後世那個在醫院救死扶傷的紀永靈。
她反複在心裏默念,這是古代,這是古代,這是皇權至上、以地主階級為統治基礎的中央集權時代。
.......
不知不覺,端午節也到了。
五月端午這天,天還沒亮,楊氏等人就已經下炕,清掃庭院,給各個窯洞打掃除塵。
紀老爺子將新鮮的艾葉和柳條懸掛在各個窯洞的門框上,連豬圈也都享受到了同等待遇。
楊氏拿出雄黃灑在“耍活子”(香包)和花花繩上,然後給家裏幾個孩子一一佩戴。
雖然生活不富裕,但是美好期許還是要有。佩戴“耍活子”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祛邪納福,保佑孩子健康平安長大,樸素而原始。
紀永靈和紀永寧兩兄弟算是大孩子了,除了腳腕和手腕上佩戴花花繩以外,胸前隻被楊氏掛了幾個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蛤蟆、老鼠、蛇形狀的“耍活子”。
而紀永安和紀永茹兩個小孩子,屬於被偏愛和被照顧的,衣服前襟後背都掛上了百獸百蟲百禽模型的“耍活子”,寓意百毒不侵。
紀永茹背著一身的“耍活子”,給這個顯擺顯擺,給那個炫耀炫耀,那一直抿著的小嘴巴,配著翹著的小下巴,簡直美得不行。
紀永靈作為大姑娘,額外還得到了一個“五毒”裹肚(肚兜),就是肚兜上繡了“蛇、蜈蚣、蠍子、蚰蜒、蟾”五種毒蟲,寓意辟邪祛邪。
雖然她是不會穿這個肚兜的,但是不妨礙她欣賞,這些五毒蟲不像後世那種平麵刺繡,它們都是用“破破”(碎布)捏成毒蟲形狀,再繡的上去的,所以很是立體形象。
這裏的端午不像南方,既沒有熱鬧的賽龍舟,也沒有敲鑼打鼓,更沒有規定森嚴的拜祭宗祠。但是村裏的孩子額頭上、耳背後都抹著一片兒淡淡的雄黃,手上腳上戴著五彩花花繩,身上掛著濃濃香草味兒的“耍活子”,在村裏跑來躥去,也算是另外一種熱鬧吧。
由於過節,老紀家總算吃到了除野菜疙瘩、洋芋疙瘩、麵疙瘩、野菜糊糊、麵糊糊之外的東西——黃米燜飯。
這黃米燜飯相當於後世的粽子,隻是北方不產大米,現今糯米又很貴,所以普通人家也就不包粽子,用清涼爽口的燜飯代替。
這燜飯是一種叫糜子的農作物,碾出來的黃米做成的,很黏很香甜,尤其楊氏大方地給上麵倒了一些蜂蜜,涼涼甜甜的,和後世的粽子之間就差了一道粽葉的香氣。
雖然黃米燜飯也就一大碗,一家人兩筷子就夾完了,可是大家還是吃得很滿足。
另外紀永靈今天額外還有兩個荷包蛋,因為今天是她整十歲的“歲歲”(生日)。過完今天,按這裏的計算方法,她對外的年齡就是十二(虛歲)了。
說起這個年齡算法,真是讓紀永靈哭笑不得,明明她才整十歲,但是家裏人說過個年加一歲,過完“歲歲”再加一歲,所以就是十二。
十二就十二吧,反正她的芯子都要三十了。
這讓她想起以前出診,遇到一個抱著幾個月大孩子的奶奶,她問孩子多大,孩子奶奶說兩歲。她看著明明才剛會坐的孩子,無語地問這年齡是怎麽算的,孩子奶奶說,“在娘肚子裏算一歲,剛過完年,又長一歲,所以是兩歲,沒毛病。”
一家人都笑吟吟地看著紀永靈,等著她吃荷包蛋,尤其紀永茹,眼睛亮亮地說:“靈兒姐,這個雞蛋還是我昨兒在牆上的雞窩裏發現的,上麵還沾著雞屎,是我拿草給擦幹淨,特意留給你的。”
紀永靈知道現在雞蛋金貴,一般人家養雞下蛋都舍不得吃,得攢著賣錢換鹽。
她感覺手裏的筷子似有千斤重,那個蛋怎麽都夾不到嘴裏,她放下筷子說:“茹兒,這個蛋給你吃吧,姐不想吃蛋。”
紀永茹頭搖得像撥浪鼓:“雞蛋這麽好吃,你怎麽會不想吃呢?我也有的,不信你看!”
說著,紀永茹的小肉手從捧著的衣襟裏拿出一個水煮蛋,蛋好像還有些燙手,她忙把蛋放在桌子上,用嘴吹吹自己的小手。
楊氏笑著說:“快吃吧。今兒是你歲歲,這蛋是必須要吃的。永寧幾個,我給每人也煮了一個蛋。”
紀老爺子也道:“你這娃娃是個有福的,生在這個時候,夏糧馬上下來,不怕挨餓。像有些娃娃生在青黃不接的時候,真是養不活。”
端午節一過,就到夏至時節了。
夏至是這裏割麥子的標誌性時節,有農諺道:夏至夏至,麥子不能活!
前幾日,紀滿川和紀滿慶去了川裏幫他大姐紀水草家割麥子,迴來時人直接瘦了一圈,曬的焦紅焦紅的。
這個時代貧苦莊稼人缺少勞力和畜力,農忙季節,收、種、碾、打,困難重重,於是大家利用不同區域麥子成熟的時間差異,形成了塬上和川裏“換活路”(也叫換工)的生產習俗。
川裏地勢低,麥子成熟早,塬上地勢高,麥子貪青晚熟,所以大家川塬相幫、親鄰互助,集中力量抓緊搶收,不誤農時。
不過今年紀老爺子隻讓紀滿川和紀滿慶去紀水草家幫忙,卻不讓餘豐收父子來塬上還工,因為前段時間餘豐收生病,紀老爺子擔心連著收麥子會把他再給累倒了。
昨日紀滿川和紀滿慶剛從川裏迴來,今兒紀滿慶就被派去買肉和豆腐。
因為收麥子連著種秋,搶收搶種是最忙最累、體力消耗最大的時候,也是最需要油水的時候,家家戶戶哪裏平時再如何舍不得,這個時候都會勒緊褲腰帶準備點好的吃食,備點油水,熬過這個最辛苦的時節。
不過依然還是有很多莊稼人吃不起肉、沒肉吃,所以一場夏收下來,一個村裏總會熬得病倒幾個。
老紀家今年有了進項,這次楊氏很是舍得,她瀟灑的掏了一大把銀錢塞進紀滿慶懷裏,讓他全都拿去買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