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樣了 作者:立在山峰的太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處理藩屬國的國書雖然是比較嚴肅的外交事務,但與大明的內政比起來就算不得有多要緊了,拖上三五個月也很正常。
特別是到了萬曆朝後期,連皇帝自個兒都長期曠工,那閣臣和內廷偶爾開個小差又能叫什麽事兒?
即便真的造成了一些不好的政治影響,責任人被追究下來也不過是挨頓訓斥,一般都不會上綱上線。
可既然客印月出麵過問了此事,那就不能再等閑視之,因為誰都知道女人的心眼向來比較小,今天你若敢怠慢她一時,她保管能忌恨你一世。
經過三天的縝密調查,魏忠賢終於在沒有打草驚蛇的情況下查出了對國書做手腳的人:司禮監秉筆太監高時明和杜茂。
二位公公在給皇帝呈覽奏疏時,故意將朝鮮國書放在最下麵,而朱由校又沒那個閑心一封一封仔細看,便順理成章的“疏漏”掉了。
當然他們也不敢真的把國書隱瞞下來,隻是想拖延到年底再讓皇帝知曉,因而並沒有太大風險。
這裏有必要點明一下:高時明和杜茂以前是王安的得力助手,與東林黨人走得比較近。
魏忠賢對這兩個人自然沒啥好感,不過他倒沒有冒然動手,而是連夜出宮去找周寧商量。
二更未到,米市口巷子內已無行人,一台小轎落於街邊,身披紅袍的魏公公從轎子裏下來,他向隨從吩咐了幾句之後,快步走到一座小院外敲響了大門……
“賢弟要不要換個住處,這裏也太小了,我侄兒那裏還有兩座宅子空著,都還不錯。”魏忠賢剛一落座就關心起兄弟的住宿條件,他現在有錢了,送座大宅對他來說不算什麽。
周寧笑了笑道:“我家裏沒幾口人,住小院子正合適。”
“誒,跟大哥客氣啥。聽我的,換座大宅子,再請幾個傭人,看起來才像成家立業嘛。”
“哈哈哈,那行,趕明兒我去良卿那裏瞧瞧。對了,大哥這麽晚過來所為何事?”
魏忠賢收起了笑容,正色道:“對朝鮮國書動手腳的是高時明和杜茂。”
“都是司禮監的嗎?”
“嗯,他們都是秉筆,也是王安的心腹。”
周寧疑惑道:“大哥的意思是王安跟此事有關係?不會吧。”
魏忠賢沉吟片刻道:“王安在南直隸,應該與此事無關,不過王安和東林黨是一夥兒的,這兩個人很有可能也是在替東林黨辦事。”
周寧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如果真是東林黨幹的,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
“不知道,賢弟不妨去問一下朝鮮使節想幹什麽?”
“那本國書現在在哪兒?”
“就放在司禮監。”魏忠賢頓了頓又道:“我可以把國書呈給萬歲爺。”
“國書上寫了些什麽?”
“我叫人看過,也沒什麽特別的,不過朝鮮使節提出上朝麵聖的請求。”
周寧搓了搓手背,道:“大哥有沒有辦法弄清楚,到底是誰在背後唆使高時明和杜茂?”
魏忠賢咧嘴笑道:“那還不簡單,把他們抓進東廠一問便知。”
“呃…會不會太草率了?”
“這些狗奴婢竟敢跟萬歲爺耍心眼,打死了也活該。”魏忠賢貌似忘記了他在小皇帝麵前也沒少玩花招。
周寧想了想覺得好像是這麽迴事,故意拖著國書不給皇帝看,說嚴重點就是欺君之罪,抓起來審問的理由很充分。
隻不過他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內閣理應看過這封國書,卻同樣保持緘默。
“大哥,審問幕後主使的事情就辛苦你啦,我明天去和朝鮮使節碰個麵,問清楚他到底想幹什麽。”
……
次日,還是在東江米巷那間茶室內,一番簡單的寒暄之後周寧直接了當的拋出了自己的疑問。
“李兄,貴國的國書很快就會上呈陛下,我想知道你提出上朝麵聖的目的是什麽?”
李植聞言大喜,起身恭敬執禮道:“多謝周大人。李某想請朝廷賜給我們世子一件蟒袍。”
“你為什麽不在國書裏寫明?”
李植麵露難色道:“大人有所不知,敝國的情況很複雜,有一部分臣子對我王心懷不滿,所以…所以……”
“行了行了,你們的內部矛盾不用給我解釋。我隻想知道你打算什麽時候給我軍提供物資?”周寧覺得自己該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剩下的問題是敦促對方盡快履行承諾。
“大人請放心,隻要朝廷同意賞賜世子蟒袍,我國會盡快給明軍運送補給。”
“等等,如果朝廷不賜蟒袍給你們世子,你們就不援助我軍,是這個意思吧?”
李植肅容道:“李某一定能說服皇帝下賜蟒袍。”
周寧聽後倒也不生氣,他此前所做的不過隻是舉手之勞,幾乎沒有支付代價,如果這麽簡單就能讓朝鮮提供數十萬石糧食,那倒真是遇見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了。
他不清楚朝鮮的內政有多複雜,但對明朝的內政還是比較了解的,他深知賜蟒袍這件事可能會觸及多方利益,絕不是皇帝一句話就能擺平的。
既然有人把手伸進了司禮監,那就說明事情沒這麽簡單,此前他就懷疑朝鮮的國書對朝廷的權力格局會有影響,而今更加確信了這一點。
或許朝中大臣並不知道李植麵聖的目的,可為了預防意外,他們肯定會想盡辦法阻止此次覲見,而且即便李植見到了皇帝,就能保證一定可以要到蟒袍嗎?
恐怕沒這麽容易。
周寧笑著起身執了一禮,淡然道:“那就預祝李兄馬到成功,望李兄得到賞賜後能盡快兌現承諾。”
李植鄭重道:“李某絕不會對周大人失言。”
“那在下就告辭了。”
……
一天後高時明、杜茂被送進了東廠大牢,主持審問的官員是魏忠賢的心腹。
兩天後李植以使節身份參加朝會,並在朝堂上慷慨陳詞,不過大明的官員全都冷眼旁觀,無人對他的發言給予迴應。
到了第三天,事情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三位禦史上書彈劾魏忠賢專擅權勢、結黨營私、堵塞言路、侵占百姓田地。
魏忠賢不得不命手下暫停審問高時明和杜茂。
特別是到了萬曆朝後期,連皇帝自個兒都長期曠工,那閣臣和內廷偶爾開個小差又能叫什麽事兒?
即便真的造成了一些不好的政治影響,責任人被追究下來也不過是挨頓訓斥,一般都不會上綱上線。
可既然客印月出麵過問了此事,那就不能再等閑視之,因為誰都知道女人的心眼向來比較小,今天你若敢怠慢她一時,她保管能忌恨你一世。
經過三天的縝密調查,魏忠賢終於在沒有打草驚蛇的情況下查出了對國書做手腳的人:司禮監秉筆太監高時明和杜茂。
二位公公在給皇帝呈覽奏疏時,故意將朝鮮國書放在最下麵,而朱由校又沒那個閑心一封一封仔細看,便順理成章的“疏漏”掉了。
當然他們也不敢真的把國書隱瞞下來,隻是想拖延到年底再讓皇帝知曉,因而並沒有太大風險。
這裏有必要點明一下:高時明和杜茂以前是王安的得力助手,與東林黨人走得比較近。
魏忠賢對這兩個人自然沒啥好感,不過他倒沒有冒然動手,而是連夜出宮去找周寧商量。
二更未到,米市口巷子內已無行人,一台小轎落於街邊,身披紅袍的魏公公從轎子裏下來,他向隨從吩咐了幾句之後,快步走到一座小院外敲響了大門……
“賢弟要不要換個住處,這裏也太小了,我侄兒那裏還有兩座宅子空著,都還不錯。”魏忠賢剛一落座就關心起兄弟的住宿條件,他現在有錢了,送座大宅對他來說不算什麽。
周寧笑了笑道:“我家裏沒幾口人,住小院子正合適。”
“誒,跟大哥客氣啥。聽我的,換座大宅子,再請幾個傭人,看起來才像成家立業嘛。”
“哈哈哈,那行,趕明兒我去良卿那裏瞧瞧。對了,大哥這麽晚過來所為何事?”
魏忠賢收起了笑容,正色道:“對朝鮮國書動手腳的是高時明和杜茂。”
“都是司禮監的嗎?”
“嗯,他們都是秉筆,也是王安的心腹。”
周寧疑惑道:“大哥的意思是王安跟此事有關係?不會吧。”
魏忠賢沉吟片刻道:“王安在南直隸,應該與此事無關,不過王安和東林黨是一夥兒的,這兩個人很有可能也是在替東林黨辦事。”
周寧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如果真是東林黨幹的,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
“不知道,賢弟不妨去問一下朝鮮使節想幹什麽?”
“那本國書現在在哪兒?”
“就放在司禮監。”魏忠賢頓了頓又道:“我可以把國書呈給萬歲爺。”
“國書上寫了些什麽?”
“我叫人看過,也沒什麽特別的,不過朝鮮使節提出上朝麵聖的請求。”
周寧搓了搓手背,道:“大哥有沒有辦法弄清楚,到底是誰在背後唆使高時明和杜茂?”
魏忠賢咧嘴笑道:“那還不簡單,把他們抓進東廠一問便知。”
“呃…會不會太草率了?”
“這些狗奴婢竟敢跟萬歲爺耍心眼,打死了也活該。”魏忠賢貌似忘記了他在小皇帝麵前也沒少玩花招。
周寧想了想覺得好像是這麽迴事,故意拖著國書不給皇帝看,說嚴重點就是欺君之罪,抓起來審問的理由很充分。
隻不過他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內閣理應看過這封國書,卻同樣保持緘默。
“大哥,審問幕後主使的事情就辛苦你啦,我明天去和朝鮮使節碰個麵,問清楚他到底想幹什麽。”
……
次日,還是在東江米巷那間茶室內,一番簡單的寒暄之後周寧直接了當的拋出了自己的疑問。
“李兄,貴國的國書很快就會上呈陛下,我想知道你提出上朝麵聖的目的是什麽?”
李植聞言大喜,起身恭敬執禮道:“多謝周大人。李某想請朝廷賜給我們世子一件蟒袍。”
“你為什麽不在國書裏寫明?”
李植麵露難色道:“大人有所不知,敝國的情況很複雜,有一部分臣子對我王心懷不滿,所以…所以……”
“行了行了,你們的內部矛盾不用給我解釋。我隻想知道你打算什麽時候給我軍提供物資?”周寧覺得自己該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剩下的問題是敦促對方盡快履行承諾。
“大人請放心,隻要朝廷同意賞賜世子蟒袍,我國會盡快給明軍運送補給。”
“等等,如果朝廷不賜蟒袍給你們世子,你們就不援助我軍,是這個意思吧?”
李植肅容道:“李某一定能說服皇帝下賜蟒袍。”
周寧聽後倒也不生氣,他此前所做的不過隻是舉手之勞,幾乎沒有支付代價,如果這麽簡單就能讓朝鮮提供數十萬石糧食,那倒真是遇見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了。
他不清楚朝鮮的內政有多複雜,但對明朝的內政還是比較了解的,他深知賜蟒袍這件事可能會觸及多方利益,絕不是皇帝一句話就能擺平的。
既然有人把手伸進了司禮監,那就說明事情沒這麽簡單,此前他就懷疑朝鮮的國書對朝廷的權力格局會有影響,而今更加確信了這一點。
或許朝中大臣並不知道李植麵聖的目的,可為了預防意外,他們肯定會想盡辦法阻止此次覲見,而且即便李植見到了皇帝,就能保證一定可以要到蟒袍嗎?
恐怕沒這麽容易。
周寧笑著起身執了一禮,淡然道:“那就預祝李兄馬到成功,望李兄得到賞賜後能盡快兌現承諾。”
李植鄭重道:“李某絕不會對周大人失言。”
“那在下就告辭了。”
……
一天後高時明、杜茂被送進了東廠大牢,主持審問的官員是魏忠賢的心腹。
兩天後李植以使節身份參加朝會,並在朝堂上慷慨陳詞,不過大明的官員全都冷眼旁觀,無人對他的發言給予迴應。
到了第三天,事情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三位禦史上書彈劾魏忠賢專擅權勢、結黨營私、堵塞言路、侵占百姓田地。
魏忠賢不得不命手下暫停審問高時明和杜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