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李植的算盤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樣了 作者:立在山峰的太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朝鮮使臣的偶遇沒有被周寧放在心上,鑒於前世的固有印象,他對棒子國不是太感冒,但對那些超級財閥倒是很向往。
在他看來一旦開啟了工業革命,財閥集團毫無疑問會取代舊有的封建勢力,盤踞在權力結構的頂層。
資產階級未必比地主階級更善良,卻一定會懷柔得多,因為剝削方式更隱蔽一點,給普通人的活路也更多。
不過李植卻把這次偶遇視作天賜良機,甚至可以說是他能否順利完成王命的關鍵。
曆來朝鮮的使臣在大明官員麵前都要低上幾等,區區一個六品的禮部主事,也敢對他這位從三品的外交使節橫挑鼻子豎挑眼,動不動就是一頓嘲諷。
沒辦法,誰叫朝鮮得靠大明罩著呢。
這就好比後世的韓國被美軍掌控著全部國防力量,誠然美軍給韓國政府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可這份保障的前提是受保護者必須要恭順。
這又得說迴對“文明”的定義了。
所謂文明與野蠻隻是一個相對概念。
朝鮮國王得從大明朝廷討來手續,才敢說自己是合法的統治者,這和認爹有什麽區別?
朝鮮的王族女子嫁給大明皇帝頂多得到一個普通嬪妃的封號,天生就矮了半截,即便誕下皇子也絕無問鼎九五之尊的可能,這難道不是歧視嗎?
如此看來美軍還算好的,至少沒讓韓國總統跑去白宮討要委任狀吧。
李植到北京已經三月有餘,雖然隔三差五就往禮部跑,卻連郎中以上的官員都沒見到,更別提侍郎、尚書這些大官了。
他的祖國是沒啥麵子,可一國之君的大事總不能拜托五六品的小官去辦吧?
他們能辦嗎?不能!沒這個能力知道嗎?
但詹事府的小官就不一樣了,這些人看似品級不高,然則全都是皇帝身邊的近臣,沒準兒隨便一句話就能幫上大忙。
況且周寧又是抗擊建奴的英雄,或許受皇帝待見也不一定。
李植出使大明的任務有二:一是平息慶尚道儒生的輿論,二是為世子李祬討一件蟒袍。
平息輿論很好理解,那討蟒袍又是怎麽迴事呢?
大家可以將蟒袍看作是大明朝廷出示的一種身份證明,拿到這個身份證就等同於獲得了皇權背書,理論上明帝國會不惜動用武力來保證其身份地位的合法性,比如給秦良玉和白再香賜蟒鳳袍服就是這個意思。
眾所周知,皇帝穿的是龍袍,那比皇帝低一級的國王自然就該穿蟒袍,畢竟蟒是龍的小弟嘛。
李琿的王位在國內一直備受質疑,他的兒子李祬也麵臨同樣的問題,父子倆將來想要順利的完成權力交接,就必須得到強有力的外部支撐,而宗主國明朝便是唯一能提供這種支撐的勢力。
前文曾說過,帝王也好、君主也罷,他們的權力強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是否能夠自主選擇繼承人。
連繼承人都決定不了的君王與太廟裏的牌位無異,對朝臣而言不過是一尊擺設。
君不見萬曆罷工了幾十年,我大明不一樣活得好好的嗎?
那有沒有實權皇帝對一個強大的帝國真的重要嗎?
想必英女王會笑而不語。
顯然李琿不想和伊麗莎白一樣廢,他多少還有點進取心,因而勢必要給他的世子弄一張大明朝廷頒發的身份證。
但我大明又不是“太平洋辦證集團”,豈能隨隨便便蓋章發證,要拿證得有個說法才行。
通常情況下獲賜蟒袍有四種途徑:軍功、忠勤、納米、進獻。
字麵意思很好理解,這裏就不過多贅述了。
首先李琿肯定沒想過用軍功去搏一件蟒袍,朝鮮軍隊是啥水平,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找女真鐵騎單挑?想啥呢,你咋不去做日本天皇?
其次進獻的難度也不小,狹長的半島上除了人參、皮草,最多的就是銅礦,可明朝又不以銅錢為主要貨幣,銅礦的價值就沒那麽重要了。
拿點山參和獸皮就想要明朝給你做武力背書?開什麽玩笑!
再則納米也不具備可操作性,朝鮮的稻米產區少得可憐,自己的國民都不夠吃,更不可能通過海運送到明朝來。
那最後就隻剩忠勤一條路可走。
如今朝鮮的邊境上盤踞著多達數以十萬計的遼東流民,李琿隻要救助了這些明朝的子民,就足以證明他對天朝上國忠心耿耿,但同時也會招致努爾哈赤的不滿,兵災是躲不了的。
好在明軍剛剛痛擊了女真八旗,扭轉了整個遼東的戰略勢態,直接降低了後金政權對朝鮮的軍事威脅。
此時哪怕跳出來讓八旗兵揍一頓,應該也不會被揍得太慘。
李植認為國王陛下正應該抓住這個時機,向明朝展現出無比忠勤的姿態,而後再討要蟒袍才有拿得上台麵的理由。
否則按以往的老套路,試圖用銀子買通明朝官員來求取封賞的把握太低,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
畢竟現在是東林黨人掌控朝政,這群清流當初數十年如一日的跟萬曆爭國本,對“非長非嫡”的李琿更是極其不待見,而今又怎肯稀裏糊塗就給李祬背書?
政治玩得是陽謀,講的是名正言順,搞蠅營狗苟那套玩意兒行不通。
把陰謀當成無往不利的行為準則,也就村頭的大爺大媽會信以為真。
李植的計劃說來也簡單,先是通過周寧向明朝皇帝傳遞朝鮮國王的恭順之心,製造一種有利於討封的輿論環境,等迴國後立即著手救助遼東流民,待事情辦妥後再光明正大的向明朝要一件世子的蟒袍。
這種方式完全可以擺在台麵上講,東林黨也無法反駁。
清流們不是常常將百姓民生掛在嘴邊嗎?那救助明朝子民就行的是正道。
李植看出周寧今晚有急事,並沒有站在街邊磨嘰個沒完,但他用異乎尋常的熱情贏得了下一次見麵的機會。
麵對朝鮮使節的盛情相邀,周寧也不好意思迴絕,便答應明天下午小聚,然後就滿懷期待的往白再香的行館走去。
迴京兩天了,他想和美麗的土司夫人聊些心裏話。
在他看來一旦開啟了工業革命,財閥集團毫無疑問會取代舊有的封建勢力,盤踞在權力結構的頂層。
資產階級未必比地主階級更善良,卻一定會懷柔得多,因為剝削方式更隱蔽一點,給普通人的活路也更多。
不過李植卻把這次偶遇視作天賜良機,甚至可以說是他能否順利完成王命的關鍵。
曆來朝鮮的使臣在大明官員麵前都要低上幾等,區區一個六品的禮部主事,也敢對他這位從三品的外交使節橫挑鼻子豎挑眼,動不動就是一頓嘲諷。
沒辦法,誰叫朝鮮得靠大明罩著呢。
這就好比後世的韓國被美軍掌控著全部國防力量,誠然美軍給韓國政府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可這份保障的前提是受保護者必須要恭順。
這又得說迴對“文明”的定義了。
所謂文明與野蠻隻是一個相對概念。
朝鮮國王得從大明朝廷討來手續,才敢說自己是合法的統治者,這和認爹有什麽區別?
朝鮮的王族女子嫁給大明皇帝頂多得到一個普通嬪妃的封號,天生就矮了半截,即便誕下皇子也絕無問鼎九五之尊的可能,這難道不是歧視嗎?
如此看來美軍還算好的,至少沒讓韓國總統跑去白宮討要委任狀吧。
李植到北京已經三月有餘,雖然隔三差五就往禮部跑,卻連郎中以上的官員都沒見到,更別提侍郎、尚書這些大官了。
他的祖國是沒啥麵子,可一國之君的大事總不能拜托五六品的小官去辦吧?
他們能辦嗎?不能!沒這個能力知道嗎?
但詹事府的小官就不一樣了,這些人看似品級不高,然則全都是皇帝身邊的近臣,沒準兒隨便一句話就能幫上大忙。
況且周寧又是抗擊建奴的英雄,或許受皇帝待見也不一定。
李植出使大明的任務有二:一是平息慶尚道儒生的輿論,二是為世子李祬討一件蟒袍。
平息輿論很好理解,那討蟒袍又是怎麽迴事呢?
大家可以將蟒袍看作是大明朝廷出示的一種身份證明,拿到這個身份證就等同於獲得了皇權背書,理論上明帝國會不惜動用武力來保證其身份地位的合法性,比如給秦良玉和白再香賜蟒鳳袍服就是這個意思。
眾所周知,皇帝穿的是龍袍,那比皇帝低一級的國王自然就該穿蟒袍,畢竟蟒是龍的小弟嘛。
李琿的王位在國內一直備受質疑,他的兒子李祬也麵臨同樣的問題,父子倆將來想要順利的完成權力交接,就必須得到強有力的外部支撐,而宗主國明朝便是唯一能提供這種支撐的勢力。
前文曾說過,帝王也好、君主也罷,他們的權力強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是否能夠自主選擇繼承人。
連繼承人都決定不了的君王與太廟裏的牌位無異,對朝臣而言不過是一尊擺設。
君不見萬曆罷工了幾十年,我大明不一樣活得好好的嗎?
那有沒有實權皇帝對一個強大的帝國真的重要嗎?
想必英女王會笑而不語。
顯然李琿不想和伊麗莎白一樣廢,他多少還有點進取心,因而勢必要給他的世子弄一張大明朝廷頒發的身份證。
但我大明又不是“太平洋辦證集團”,豈能隨隨便便蓋章發證,要拿證得有個說法才行。
通常情況下獲賜蟒袍有四種途徑:軍功、忠勤、納米、進獻。
字麵意思很好理解,這裏就不過多贅述了。
首先李琿肯定沒想過用軍功去搏一件蟒袍,朝鮮軍隊是啥水平,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找女真鐵騎單挑?想啥呢,你咋不去做日本天皇?
其次進獻的難度也不小,狹長的半島上除了人參、皮草,最多的就是銅礦,可明朝又不以銅錢為主要貨幣,銅礦的價值就沒那麽重要了。
拿點山參和獸皮就想要明朝給你做武力背書?開什麽玩笑!
再則納米也不具備可操作性,朝鮮的稻米產區少得可憐,自己的國民都不夠吃,更不可能通過海運送到明朝來。
那最後就隻剩忠勤一條路可走。
如今朝鮮的邊境上盤踞著多達數以十萬計的遼東流民,李琿隻要救助了這些明朝的子民,就足以證明他對天朝上國忠心耿耿,但同時也會招致努爾哈赤的不滿,兵災是躲不了的。
好在明軍剛剛痛擊了女真八旗,扭轉了整個遼東的戰略勢態,直接降低了後金政權對朝鮮的軍事威脅。
此時哪怕跳出來讓八旗兵揍一頓,應該也不會被揍得太慘。
李植認為國王陛下正應該抓住這個時機,向明朝展現出無比忠勤的姿態,而後再討要蟒袍才有拿得上台麵的理由。
否則按以往的老套路,試圖用銀子買通明朝官員來求取封賞的把握太低,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
畢竟現在是東林黨人掌控朝政,這群清流當初數十年如一日的跟萬曆爭國本,對“非長非嫡”的李琿更是極其不待見,而今又怎肯稀裏糊塗就給李祬背書?
政治玩得是陽謀,講的是名正言順,搞蠅營狗苟那套玩意兒行不通。
把陰謀當成無往不利的行為準則,也就村頭的大爺大媽會信以為真。
李植的計劃說來也簡單,先是通過周寧向明朝皇帝傳遞朝鮮國王的恭順之心,製造一種有利於討封的輿論環境,等迴國後立即著手救助遼東流民,待事情辦妥後再光明正大的向明朝要一件世子的蟒袍。
這種方式完全可以擺在台麵上講,東林黨也無法反駁。
清流們不是常常將百姓民生掛在嘴邊嗎?那救助明朝子民就行的是正道。
李植看出周寧今晚有急事,並沒有站在街邊磨嘰個沒完,但他用異乎尋常的熱情贏得了下一次見麵的機會。
麵對朝鮮使節的盛情相邀,周寧也不好意思迴絕,便答應明天下午小聚,然後就滿懷期待的往白再香的行館走去。
迴京兩天了,他想和美麗的土司夫人聊些心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