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各抒己見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樣了 作者:立在山峰的太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承宗入閣以後主要負責兵部的事務,前線的急遞由他先看更合乎規矩,再則大夥兒都知道王化貞是葉向高的弟子門生,為了避嫌,首輔大人也不會搶著看自己學生呈奏的公文。
這些不成文的規定看似迂腐,卻也不無道理,從客觀上加強了閣臣對自身行為的約束,至少在表麵上維護了決策流程的公正性。
可惜後世沒有將好的傳統轉變為明確的行為規範,反倒被西方文明學了去,而自己則把糟粕保留了下來,還奉之為圭臬,屬實很可笑。
比如直到今天,某些大學在評審研究生論文時仍舊不采用迴避製度,讓導師直接參與自己學生的論文評定,這不是在變相鼓勵滋生學閥利益集團嗎?
女學生為什麽心甘情願陪導師睡覺?這個問題恐怕不能簡單的概括為女孩子不知廉恥吧。
所以時至今日還會有各種各樣的朝代粉就不奇怪,因為在某一段時期內,文明不總是一直在進步,大開曆史倒車的情況時有發生,今不如昔就是文明在衰退的直觀表現。
話扯遠了,言歸正傳。
孫承宗看完後將信紙遞給了葉向高,苦笑道:“肖乾說的都是肺腑之言,哎……難辦啊。”
“嗬嗬,遼事何時好辦過?”葉向高展開信紙也看了一遍,又交給到劉一燝手中,道:“大家一起拿個主意吧。”
幾天前朝廷收到了葛家堡大捷的軍報,上至皇帝下到群臣無不歡欣鼓舞,令王化貞在朝中的聲望陡升,被一眾清流冠以“儒帥”的雅稱。
不過他上報的立功請賞名單卻受到一小撮禦史的質疑,進而引起了一番爭論,給團結的局麵製造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特別是首功周寧,次日便連遭三封彈劾,被幾位禦史稱為“肆意散漫的不學無術之徒”,應查驗其功績的真實性。
“肆意散漫”指的是帶女人上前線,“不學無術”暗指沒有科舉功名,這兩條都沒亂說,是有真憑實據的。
孫承宗不得不站出來說幾句公道話,才將風波平息下去,但他原想將周寧升遷至從七品主簿的打算隻能先擱置一旁,改升為從八品左清紀郎。
左清紀郎不是常設官職,也沒啥具體的工作職責,詹事府已有幾十年沒任命過該職務了,這樣的升遷沒多少實際意義,隻能說聊勝於無。
如此一來也算是給幾位禦史做了讓步,免得再爭執不休。
其實孫承宗早已從鹿善繼的書信中得知,周寧帶了兩個丫鬟去前線,其後他還派人去暗中調查了一番,又發現這兩個丫鬟竟是李如柏的孫女,這讓孫閣老不知道說什麽好。
本來一個不參與作戰的文官帶兩個丫鬟去前線算不得什麽大事,有危險也是人家自個兒承擔,又沒占用軍隊資源提供額外的保護,犯得著上綱上線嗎?
可讓禦史言官盯上就得另說了。
禦史言官可以風聞奏事,他們想咬誰就咬誰,根本不需要證據,連皇帝都攔不住,臉皮薄的官員哪裏經得起這幫噴子折騰。
孫承宗想把周寧招至麾下慢慢培養,誰知這才剛做到九品小吏,就被禦史給盯上了,那往後還不知道會遇到多少糟心事。
禦史言官都以參劾高官為榮,能參倒一名高官比升職加薪還開心,那是足以揚名立萬的事跡,因而低級官員的過失一般很難進他們的法眼。
可周寧才區區九品,嚴格的說還沒入流,就招惹上了禦史,以後要升官隻怕倍加艱難,以至於讓堂堂帝師都覺得有點頭疼。
而今王化貞的急遞中再次出現了周寧的名字,雖然隻是夾在鹿善繼和徐光啟之後,那也同樣容易被禦史找茬兒,還是改一改吧。
這裏稍微解釋一下,各衙門和地方上呈的公文一般都先送到內閣,閣臣閱覽後可以在原文上添加處理意見或內閣的建議,又將改過的公文轉呈司禮監。
司禮監將公文呈給皇上禦覽,由皇上給出最終決定,然後秉筆太監根據皇上的意見用紅筆作出批示,再將改好的公文謄抄一遍,交給掌印太監蓋章生效。
在公文上添加意見或建議的行為叫作擬票,改好的公文叫作票擬,秉筆太監加注批示的行為即是批紅,之所以必須在原文上改是為了讓皇帝了解具體的實情,不致遭受蒙蔽。
不過內閣與司禮監若是相互勾結,那皇帝便看不到朝野內外的真實情況了,比如張居正和馮寶這樣的組合就能辦到。
王化貞的書信在閣臣間傳閱完,大夥兒開始逐一表態。
朱國祚是無黨派人士,他能入閣全靠光宗朱常洛的提拔,而今在一眾閣臣中屬於打醬油的角色,便率先表明態度:“若能自給自足生產紅夷大炮自然是好事,不過引進葡夷的工匠是否也要封匠官?”
封不封匠官關係到朝廷製度要不要開先例,以前隻有藩屬國朝鮮人能入朝做官,大明還未曾吸納過從海上來的洋夷為官。
朱國祚管著禮部,便從禮部的角度出發說事,別的用不著他操心,他也懶得過問。
劉一燝道:“無妨,匠官不涉朝廷根本,封與不封都說得過去,隻是籌建鑄炮廠的所耗不菲呀。”
韓爌皺著眉頭附和了一句:“要建爐采礦,還要雇傭工匠,這些算下來少說也得七八萬兩銀子,若再加上其餘輔料的采購,恐怕沒有十幾萬兩銀子辦不成此事。”
孫承宗微微頷首道:“十幾萬兩銀子隻是開了個頭,後續還需要承擔一筆長期開支。不過若能守住廣寧,那倒也值得。”
朝廷每年要在遼東投入二百多萬兩軍費開支,這還沒加上殺敵的賞銀和陣亡將士的撫恤金,可幾座重鎮卻已經丟得差不多了,僅剩一個廣寧能作為明軍在關外的立足點。
若廣寧再被女真人奪了去,帝國的東麵就會承受更大的軍事壓力,每年要支出的軍費必然也會大幅增加。
如果再多花十幾萬兩銀子就能守住廣寧,那肯定很劃算。
既然是國土之爭,成本就是次要問題,一切能想到的法子都應該用上,江山社稷豈能用銀子來衡量。
問題是銀子從哪兒來?
這些不成文的規定看似迂腐,卻也不無道理,從客觀上加強了閣臣對自身行為的約束,至少在表麵上維護了決策流程的公正性。
可惜後世沒有將好的傳統轉變為明確的行為規範,反倒被西方文明學了去,而自己則把糟粕保留了下來,還奉之為圭臬,屬實很可笑。
比如直到今天,某些大學在評審研究生論文時仍舊不采用迴避製度,讓導師直接參與自己學生的論文評定,這不是在變相鼓勵滋生學閥利益集團嗎?
女學生為什麽心甘情願陪導師睡覺?這個問題恐怕不能簡單的概括為女孩子不知廉恥吧。
所以時至今日還會有各種各樣的朝代粉就不奇怪,因為在某一段時期內,文明不總是一直在進步,大開曆史倒車的情況時有發生,今不如昔就是文明在衰退的直觀表現。
話扯遠了,言歸正傳。
孫承宗看完後將信紙遞給了葉向高,苦笑道:“肖乾說的都是肺腑之言,哎……難辦啊。”
“嗬嗬,遼事何時好辦過?”葉向高展開信紙也看了一遍,又交給到劉一燝手中,道:“大家一起拿個主意吧。”
幾天前朝廷收到了葛家堡大捷的軍報,上至皇帝下到群臣無不歡欣鼓舞,令王化貞在朝中的聲望陡升,被一眾清流冠以“儒帥”的雅稱。
不過他上報的立功請賞名單卻受到一小撮禦史的質疑,進而引起了一番爭論,給團結的局麵製造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特別是首功周寧,次日便連遭三封彈劾,被幾位禦史稱為“肆意散漫的不學無術之徒”,應查驗其功績的真實性。
“肆意散漫”指的是帶女人上前線,“不學無術”暗指沒有科舉功名,這兩條都沒亂說,是有真憑實據的。
孫承宗不得不站出來說幾句公道話,才將風波平息下去,但他原想將周寧升遷至從七品主簿的打算隻能先擱置一旁,改升為從八品左清紀郎。
左清紀郎不是常設官職,也沒啥具體的工作職責,詹事府已有幾十年沒任命過該職務了,這樣的升遷沒多少實際意義,隻能說聊勝於無。
如此一來也算是給幾位禦史做了讓步,免得再爭執不休。
其實孫承宗早已從鹿善繼的書信中得知,周寧帶了兩個丫鬟去前線,其後他還派人去暗中調查了一番,又發現這兩個丫鬟竟是李如柏的孫女,這讓孫閣老不知道說什麽好。
本來一個不參與作戰的文官帶兩個丫鬟去前線算不得什麽大事,有危險也是人家自個兒承擔,又沒占用軍隊資源提供額外的保護,犯得著上綱上線嗎?
可讓禦史言官盯上就得另說了。
禦史言官可以風聞奏事,他們想咬誰就咬誰,根本不需要證據,連皇帝都攔不住,臉皮薄的官員哪裏經得起這幫噴子折騰。
孫承宗想把周寧招至麾下慢慢培養,誰知這才剛做到九品小吏,就被禦史給盯上了,那往後還不知道會遇到多少糟心事。
禦史言官都以參劾高官為榮,能參倒一名高官比升職加薪還開心,那是足以揚名立萬的事跡,因而低級官員的過失一般很難進他們的法眼。
可周寧才區區九品,嚴格的說還沒入流,就招惹上了禦史,以後要升官隻怕倍加艱難,以至於讓堂堂帝師都覺得有點頭疼。
而今王化貞的急遞中再次出現了周寧的名字,雖然隻是夾在鹿善繼和徐光啟之後,那也同樣容易被禦史找茬兒,還是改一改吧。
這裏稍微解釋一下,各衙門和地方上呈的公文一般都先送到內閣,閣臣閱覽後可以在原文上添加處理意見或內閣的建議,又將改過的公文轉呈司禮監。
司禮監將公文呈給皇上禦覽,由皇上給出最終決定,然後秉筆太監根據皇上的意見用紅筆作出批示,再將改好的公文謄抄一遍,交給掌印太監蓋章生效。
在公文上添加意見或建議的行為叫作擬票,改好的公文叫作票擬,秉筆太監加注批示的行為即是批紅,之所以必須在原文上改是為了讓皇帝了解具體的實情,不致遭受蒙蔽。
不過內閣與司禮監若是相互勾結,那皇帝便看不到朝野內外的真實情況了,比如張居正和馮寶這樣的組合就能辦到。
王化貞的書信在閣臣間傳閱完,大夥兒開始逐一表態。
朱國祚是無黨派人士,他能入閣全靠光宗朱常洛的提拔,而今在一眾閣臣中屬於打醬油的角色,便率先表明態度:“若能自給自足生產紅夷大炮自然是好事,不過引進葡夷的工匠是否也要封匠官?”
封不封匠官關係到朝廷製度要不要開先例,以前隻有藩屬國朝鮮人能入朝做官,大明還未曾吸納過從海上來的洋夷為官。
朱國祚管著禮部,便從禮部的角度出發說事,別的用不著他操心,他也懶得過問。
劉一燝道:“無妨,匠官不涉朝廷根本,封與不封都說得過去,隻是籌建鑄炮廠的所耗不菲呀。”
韓爌皺著眉頭附和了一句:“要建爐采礦,還要雇傭工匠,這些算下來少說也得七八萬兩銀子,若再加上其餘輔料的采購,恐怕沒有十幾萬兩銀子辦不成此事。”
孫承宗微微頷首道:“十幾萬兩銀子隻是開了個頭,後續還需要承擔一筆長期開支。不過若能守住廣寧,那倒也值得。”
朝廷每年要在遼東投入二百多萬兩軍費開支,這還沒加上殺敵的賞銀和陣亡將士的撫恤金,可幾座重鎮卻已經丟得差不多了,僅剩一個廣寧能作為明軍在關外的立足點。
若廣寧再被女真人奪了去,帝國的東麵就會承受更大的軍事壓力,每年要支出的軍費必然也會大幅增加。
如果再多花十幾萬兩銀子就能守住廣寧,那肯定很劃算。
既然是國土之爭,成本就是次要問題,一切能想到的法子都應該用上,江山社稷豈能用銀子來衡量。
問題是銀子從哪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