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牛頭山
我的探墓筆記:1949 作者:靈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寧拿著美刀去銀行換人民幣簡直太輕鬆了,國家恨不得所有的華人都帶著美刀迴來。我們實在是太卻少美刀了。
我們國家現在百廢待興,沒有工業基礎,什麽都需要買。但是人家根本就不認我們的錢,因為我們的錢在國際上沒什麽用,我們能生產的東西也就那幾樣,瓷器,茶葉,絲綢。
現在是工業時代了,這些東西已經不吃香了。現在我們需要的是暖水瓶,自行車和縫紉機。
一大筆人民幣兌換迴來之後,就鎖到了我們的保險櫃裏。
一個保險櫃裝不下,楊寧出麵去向供銷社申請了一個大保險櫃,總算是裝下了。
朱泉不放心,還用鐵鏈把兩個保險櫃焊一起了,我們的比較小,他怕被人給搬走。
現在的治安很不好,保不齊出什麽事。
接下來朱泉開始在夫子廟的黑市上找貨源,零零散散收了幾十塊,雖然也算是有收獲,但是這點東西實在是不解渴啊!
楊寧說:“這麽收可不行,還不夠我那些錢的利息呢。”
我說:“利息肯定夠了,這東西以後肯定值錢。這東西不隻是有實用價值,而且是藝術品。”
我拿著這二十多個銀元說:“看到了吧,竟然還有法蘭西人製造的銀元。不管哪裏造的銀元,隻要是銀的,分量足,就一定值錢。”
書生說:“這東西最後肯定會物以稀為貴,被炒作成藝術品。”
朱泉說:“其實我一直不想去找麻六。這小子好像有門路。但是他總拿捏我,不肯告訴我。看來我得去找這小子一趟,看看他到底從哪裏弄來的貨。”
楊寧說:“該找就找啊,太沒效率了,我們需要大量收購,爭取快點把事情辦完。”
我說:“你怎麽那麽著急?”
楊寧說:“國內條件太差了,我著急迴去。”
我說:“你就迴去吧,這裏的事情交給我。”
“交給你?你要是糊弄我怎麽辦?”
我頓時瞪圓了眼睛說:“我王守仁是那樣人嗎?”
“以前不是,現在不一樣了,畢竟這麽多年沒見了,你變了。”
我說:“我變也是變好了。”
楊寧歎口氣說:“人是最經不住考驗的東西了,尤其是感情和金錢,千萬別用這兩樣東西區考驗人,我再忍忍吧。現在這世道也是艱難,有錢也買不到東西。不過東西倒是不貴。”
蕭安說:“能保障最基本的生活就不錯了,國內現在都不好過。”
外出收銀元的事情都交給朱泉了,朱泉也確實去找麻六了,麻六說給他供貨那人失去聯係了,已經有大半年沒來金陵了。
麻六這小子也在拖拉機廠上班,他是電工班的,這小子每天吊兒郎當,沒啥事,他爸爸好像和廠長是戰友,生死兄弟。廠長特別照顧他。
不過這小子知道我們的路數,也不敢跟我們炸刺。這次一問,還就說了。還說他也想去看看咋迴事呢,他說:“王哥,我知道那家夥地址,我們有書信往來的。後來我的信都被打迴來了,說是查無此人了。”
我說:“搬家了吧!”
麻六說:“郵遞員也不知道咋迴事啊!隔著十萬八千裏呢,人家是漢水的。”
我一聽漢水,心說這可是在四川和陝西交接了,秦嶺北邊,這地方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有現大洋還真的不奇怪。
我說:“是個啥人啊?”
這時候,有人喊麻六。
“麻六,電閘燒了。”
麻六說:“王哥,我先去忙,等下迴來和你說。”
麻六很快迴來了,他罵罵咧咧地說:“連電了,電纜老化,也不換,連電就燒保險。”
朱泉說:“你說一下這人啥底細吧。”
“也沒啥底細,二十多歲,是個姑娘。”
我吃驚地說:“姑娘?”
“沒想到吧!大圓臉,長得不醜,大手大腳的,適合當老婆。不過人家看不上我,隻想和我做生意。他隻要來金陵就直接找我,九塊八毛一塊銀元給我,我十塊錢出,一塊我賺兩毛錢。以前她大概一個月來一次,一次帶二百塊,我每個月都能穩定賺四十塊錢。最後一次是半年前了,然後就不來了,我以為她家裏出了啥急事沒來,結果左等不來,右等也不來,後來我寫了兩封信過去,都退迴來了。”
我說:“一個姑娘,跑這麽遠來找你出銀元,這還真有點奇怪,她為啥不去長安呢?”
“我也問過,她說不想去長安。應該是有難言之隱吧。”
朱泉說:“太近了,怕走漏風聲吧!”
書生點頭說:“沒錯,有這個可能。”
我說:“麻六,我們去一趟漢水。看看這姑娘到底怎麽迴事。”
姑娘姓五,據說以前是姓第五的,老家是五陵原的,後來搬家來了漢水,改姓五了,麻六一直管這姑娘叫五姑娘。
五姑娘大名叫五芳華,個子和蕭安差不多,但是骨頭比蕭安大,是個大骨架,大臉盤,大屁股的姑娘。
麻六對這姑娘念念不忘,隻要一提起來就眼冒金光。
五芳華的家在一個叫八裏鋪牛頭山的地方,書生在地圖上找了一下,找到了八裏鋪,不過這地圖隻能顯示鎮子級別的,到村就沒了。
要想知道五芳華到底怎麽了,看來必須親自跑一趟才行。
我們五個請了假,第二天就準備準備出發了。
我們先坐火車到了長安,再從長安坐公共汽車到了漢水。到漢水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住了一晚上招待所,然後坐上了一輛老鄉的驢車,去八裏鋪。
驢車拉的是小豬仔,我們是和小豬仔一起到的八裏鋪的,到了八裏鋪打聽牛頭山,鎮子裏的人一聽連連搖頭。
我們這才得知,牛頭山是個小村子,一共五戶人家,都姓五。
這是一個家族,都是從五陵原搬來的。本來姓第五,是被劉邦發配來的齊國王室成員,本姓田。劉邦不允許他們姓田了,他們是第五潑發配到這邊的,賜他們姓第五。
他們到了這裏之後,就到了牛頭山那個地方安頓了下來,他們是在清朝末年時候搬過來的。到了這裏也就是幾十年。
就在半年前,牛頭山著了一場大火,整個的牛頭山都燒了個幹幹淨淨,這牛頭山的這五戶人也不知去向了。
麻六一聽立即說:“不會燒死了吧!”
和我們聊天的老者擺著手說:“沒得沒得,我們發現了羊,發現了牛,還發現了狗的屍體,就是沒有人的屍體。”
麻六鬆了一口氣說:“那還好。”
告別了老者,我們按照老者的指示,直奔牛頭山。
我們國家現在百廢待興,沒有工業基礎,什麽都需要買。但是人家根本就不認我們的錢,因為我們的錢在國際上沒什麽用,我們能生產的東西也就那幾樣,瓷器,茶葉,絲綢。
現在是工業時代了,這些東西已經不吃香了。現在我們需要的是暖水瓶,自行車和縫紉機。
一大筆人民幣兌換迴來之後,就鎖到了我們的保險櫃裏。
一個保險櫃裝不下,楊寧出麵去向供銷社申請了一個大保險櫃,總算是裝下了。
朱泉不放心,還用鐵鏈把兩個保險櫃焊一起了,我們的比較小,他怕被人給搬走。
現在的治安很不好,保不齊出什麽事。
接下來朱泉開始在夫子廟的黑市上找貨源,零零散散收了幾十塊,雖然也算是有收獲,但是這點東西實在是不解渴啊!
楊寧說:“這麽收可不行,還不夠我那些錢的利息呢。”
我說:“利息肯定夠了,這東西以後肯定值錢。這東西不隻是有實用價值,而且是藝術品。”
我拿著這二十多個銀元說:“看到了吧,竟然還有法蘭西人製造的銀元。不管哪裏造的銀元,隻要是銀的,分量足,就一定值錢。”
書生說:“這東西最後肯定會物以稀為貴,被炒作成藝術品。”
朱泉說:“其實我一直不想去找麻六。這小子好像有門路。但是他總拿捏我,不肯告訴我。看來我得去找這小子一趟,看看他到底從哪裏弄來的貨。”
楊寧說:“該找就找啊,太沒效率了,我們需要大量收購,爭取快點把事情辦完。”
我說:“你怎麽那麽著急?”
楊寧說:“國內條件太差了,我著急迴去。”
我說:“你就迴去吧,這裏的事情交給我。”
“交給你?你要是糊弄我怎麽辦?”
我頓時瞪圓了眼睛說:“我王守仁是那樣人嗎?”
“以前不是,現在不一樣了,畢竟這麽多年沒見了,你變了。”
我說:“我變也是變好了。”
楊寧歎口氣說:“人是最經不住考驗的東西了,尤其是感情和金錢,千萬別用這兩樣東西區考驗人,我再忍忍吧。現在這世道也是艱難,有錢也買不到東西。不過東西倒是不貴。”
蕭安說:“能保障最基本的生活就不錯了,國內現在都不好過。”
外出收銀元的事情都交給朱泉了,朱泉也確實去找麻六了,麻六說給他供貨那人失去聯係了,已經有大半年沒來金陵了。
麻六這小子也在拖拉機廠上班,他是電工班的,這小子每天吊兒郎當,沒啥事,他爸爸好像和廠長是戰友,生死兄弟。廠長特別照顧他。
不過這小子知道我們的路數,也不敢跟我們炸刺。這次一問,還就說了。還說他也想去看看咋迴事呢,他說:“王哥,我知道那家夥地址,我們有書信往來的。後來我的信都被打迴來了,說是查無此人了。”
我說:“搬家了吧!”
麻六說:“郵遞員也不知道咋迴事啊!隔著十萬八千裏呢,人家是漢水的。”
我一聽漢水,心說這可是在四川和陝西交接了,秦嶺北邊,這地方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有現大洋還真的不奇怪。
我說:“是個啥人啊?”
這時候,有人喊麻六。
“麻六,電閘燒了。”
麻六說:“王哥,我先去忙,等下迴來和你說。”
麻六很快迴來了,他罵罵咧咧地說:“連電了,電纜老化,也不換,連電就燒保險。”
朱泉說:“你說一下這人啥底細吧。”
“也沒啥底細,二十多歲,是個姑娘。”
我吃驚地說:“姑娘?”
“沒想到吧!大圓臉,長得不醜,大手大腳的,適合當老婆。不過人家看不上我,隻想和我做生意。他隻要來金陵就直接找我,九塊八毛一塊銀元給我,我十塊錢出,一塊我賺兩毛錢。以前她大概一個月來一次,一次帶二百塊,我每個月都能穩定賺四十塊錢。最後一次是半年前了,然後就不來了,我以為她家裏出了啥急事沒來,結果左等不來,右等也不來,後來我寫了兩封信過去,都退迴來了。”
我說:“一個姑娘,跑這麽遠來找你出銀元,這還真有點奇怪,她為啥不去長安呢?”
“我也問過,她說不想去長安。應該是有難言之隱吧。”
朱泉說:“太近了,怕走漏風聲吧!”
書生點頭說:“沒錯,有這個可能。”
我說:“麻六,我們去一趟漢水。看看這姑娘到底怎麽迴事。”
姑娘姓五,據說以前是姓第五的,老家是五陵原的,後來搬家來了漢水,改姓五了,麻六一直管這姑娘叫五姑娘。
五姑娘大名叫五芳華,個子和蕭安差不多,但是骨頭比蕭安大,是個大骨架,大臉盤,大屁股的姑娘。
麻六對這姑娘念念不忘,隻要一提起來就眼冒金光。
五芳華的家在一個叫八裏鋪牛頭山的地方,書生在地圖上找了一下,找到了八裏鋪,不過這地圖隻能顯示鎮子級別的,到村就沒了。
要想知道五芳華到底怎麽了,看來必須親自跑一趟才行。
我們五個請了假,第二天就準備準備出發了。
我們先坐火車到了長安,再從長安坐公共汽車到了漢水。到漢水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住了一晚上招待所,然後坐上了一輛老鄉的驢車,去八裏鋪。
驢車拉的是小豬仔,我們是和小豬仔一起到的八裏鋪的,到了八裏鋪打聽牛頭山,鎮子裏的人一聽連連搖頭。
我們這才得知,牛頭山是個小村子,一共五戶人家,都姓五。
這是一個家族,都是從五陵原搬來的。本來姓第五,是被劉邦發配來的齊國王室成員,本姓田。劉邦不允許他們姓田了,他們是第五潑發配到這邊的,賜他們姓第五。
他們到了這裏之後,就到了牛頭山那個地方安頓了下來,他們是在清朝末年時候搬過來的。到了這裏也就是幾十年。
就在半年前,牛頭山著了一場大火,整個的牛頭山都燒了個幹幹淨淨,這牛頭山的這五戶人也不知去向了。
麻六一聽立即說:“不會燒死了吧!”
和我們聊天的老者擺著手說:“沒得沒得,我們發現了羊,發現了牛,還發現了狗的屍體,就是沒有人的屍體。”
麻六鬆了一口氣說:“那還好。”
告別了老者,我們按照老者的指示,直奔牛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