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真假大墓
我的探墓筆記:1949 作者:靈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先生帶著我們去了後院,在這裏,石像生擺放成了方陣,整整齊齊。
張先生說:“曹莊的人都同意把這些東西放在我這裏,知道為什麽嗎?這些東西擺在村子裏,著實有些嚇人。尤其是晚上,能把小孩嚇得哭鬧不止。自從把這些東西搬到這裏,孩子們都不哭不鬧了。就是這麽靈!”
書生說:“現在你承認村裏的主路還有村前的古道是司馬道了吧。”
“你說是就是,我們不懂什麽叫司馬道,什麽叫神道。”
書生這時候擺著手說:“不不不,張先生,你不僅懂,而且還很精通。從你做的遷墳的舉措就看得出來,你是一個高手。我要不是登上了龜山,我根本就看不出來村子裏有一條司馬道。另外,能住在司馬道兩邊的人,一定就是守陵人。曹莊,其實是一個守陵家族,我說的沒錯吧。”
張先生瞪圓了眼睛說:“你說的這些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曹家是不是守陵家族,我一個姓張的也不可能知道,你倒是不如去問問我嶽父。他也許知道的更多。不過你們一說這司馬道,石像生,我倒是也感覺到了一些什麽,難道村裏的路真的是司馬道?”
他開始裝瘋賣傻了。
我們也不想再和他多做糾纏,現在問,也問不出什麽了。
我和書生離開了學堂。
學堂離著我們住的地方隻有二百米左右,我們出了學堂往右轉,往北走,路過曹家祠堂再走五十米左右,就到了我們住的地方。
剛迴來,朱泉和兩位女同誌就把我倆圍住了,我們一起進了堂屋,坐下之後關上門。
我剛要說一下情況,楊大哥推門進來了。
他問我:“守仁到底發生啥事了?咋還不讓我們出去了?”
我說:“曹家人表麵上看起來對我們客客氣氣,但是人心隔肚皮,楊大哥,小心無大錯。”
書生說:“沒錯,小心駛得萬年船!”
楊大哥點點頭,但是他心裏一定還是不解,他一定在想,過得好好的,咋突然搞得這麽緊張呢?難道你們偷了別人家的娘子?
隨便楊大哥怎麽想吧,他走後,我們幾個商量了一下,也沒有什麽好主意。人家不承認,我們能有什麽辦法?
朱泉說:“實在不行我們就報官,挖出來一個士兵的遺骸,這種事官府肯定要管的吧。”
我說:“關鍵是現在我們出不去。”
朱泉說:“怎麽出不去?我可以翻出去,一路走到公社報官。天無絕人之路,我們現在不是人走不出去,是車走不出去。這北方的山,實在是太好走了,如履平地噻。”
書生看著我說:“你覺得呢?”
我搖著頭說:“要是這骸骨和曹莊沒有任何關係呢?我們一旦報官,曹莊豈不是很冤枉嗎?”
楊寧說:“我們隻說事實,至於官府怎麽做,是官府的事情。”
我說:“話隨這麽說,但是恐怕會給曹莊帶來滅頂之災。好歹也是一千多人的大村子,一旦被查抄,沒收非法所得,曹莊的人得多恨我們啊!我現在懷疑曹莊的人監守自盜,盜了自家老祖宗的墳。但是殺人這種事,尤其還是殺害軍人這種事,我覺得曹莊人不一定幹得出來。”
書生說:“幹脆我們去找族長,探探虛實。”
我嗯了一聲,我說:“我們天黑後再去,免得人多眼雜。”
天黑之後,刮著小風,涼快得很。我和書生去了族長家裏。
族長就是那個雜毛老頭,他叫曹旺,他爺爺活著的時候就是曹莊的族長,後來他爸爸也是族長,現在他是族長。
這族長的位置是世襲製,都有嫡係長子繼承。要是嫡係長子身亡,就由嫡係長孫繼承。
小兒子是無論如何沒有權利做這個組長的。
這倒是符合明朝的祖製,也是朱允炆能當上皇帝的根本原因。
曹旺見到我們的時候,他讓自家兒媳婦關了大門,然後又關了屋門和窗戶,我知道,這是防止被人偷聽。
看來曹旺對我們的到來,有心理準備。
他歎了口氣說:“你們是為了司馬道的事情而來吧,張先生和我說過了。”
我說:“其實曹莊是不是守陵人這種事我們並不在乎,我們也不在乎你們在守著的是誰的大墓。”
曹旺有些吃驚,他瞪圓了眼睛說:“那你們是為何而來?”
我說:“我們在槐樹林發現了一副骸骨,是一名革命軍人,身邊有一杆槍,有一枚帽徽,別的沒什麽了。據我們估算,他埋在那裏大概十年左右。曹大叔,你知道這件事嗎?”
曹旺搖著頭說:“我不知道啊!槐樹林裏怎麽會埋著外鄉人呢?呢是我們曹家的墳地啊,外姓人根本就不允許埋到裏麵,就算是張先生死後,都是要埋到北山的。”
曹旺想了想站了起來,說:“骸骨何在?”
書生也站了起來:“就在我們住的地方。”
曹旺用拐杖指著說:“帶我去看看。”
曹旺的兒子和曹旺一起來到了我們住的那一棟大宅子,曹旺看到骸骨的時候,明顯很害怕。
駭然之色,油然而生。他說話都哆嗦了,說:“怎麽會這樣?我們村怎麽會有軍人的屍體!”
我說:“村裏沒打過仗吧!?”
曹旺搖著頭說:“沒有,我們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又不是什麽戰略要地,以往就算是大兵過境,最多就是在河邊灌點水,根本就沒有大兵進過村。”
我嗯了一聲說:“那還是挺幸運的。”
書生捏著自己的下巴說:“那就奇怪了,這戰士又是怎麽死在曹莊的呢?”
接著,書生給曹旺指了一下骸骨的傷口,他說:“很明顯,這兄弟是被人害死的。”
曹旺直目瞪眼地看著書生說:“難道你們懷疑是我們曹莊人害了這當兵的?”
書生盯著曹旺不說話。
曹旺又看向了我說:“難道你也這麽認為?”
曹旺的兒子說:“我們咋可能害當兵的嘛,借給我們十個膽子也不敢。我們最多就是欺負一下外鄉人。”
書生這時候歪著頭看著曹旺說:“我還有一事請教。”
“但說無妨,老朽我一定知無不言。”
書生說:“你們為啥子那麽排除外鄉人呢?”
曹旺歎口氣說:“事已至此,我不說怕是你們也猜到了,我們曹莊啊,的確是守陵人,這座大墓是齊王劉肥的大墓。而我們曹莊人,就是守陵人。”
書生說:“劉肥的大墓怎麽會在這裏?不應該在齊國嗎?”
曹旺歎口氣說:“你們都是讀書人,應該明白,劉肥是劉邦長子,無奈是庶出。有一年迴了長安,和皇帝弟弟稱兄道弟,把酒言歡,惹惱了呂後。呂後要誅殺劉肥,嚇得劉肥趕快表忠心,送出了不少的封地才算是了解的此事。他在臨死的時候在想,怕是以後要被翻舊賬,幹脆就來了個真假大墓。假的葬在了齊國,其實那隻是衣冠塚。真的大墓,埋在了此地。而我們曹家,就是這座大墓的守陵人。”
書生點頭說:“原來如此,怪不得你們不願意外鄉人進村。”
曹旺盯著桌子上的骸骨說:“但是這骸骨又是怎麽迴事啊!會不會是有心人在外麵殺了人,然後故意埋下了我們的墳地裏啊!”
我立即說:“曹大叔說的也有些道理,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張先生說:“曹莊的人都同意把這些東西放在我這裏,知道為什麽嗎?這些東西擺在村子裏,著實有些嚇人。尤其是晚上,能把小孩嚇得哭鬧不止。自從把這些東西搬到這裏,孩子們都不哭不鬧了。就是這麽靈!”
書生說:“現在你承認村裏的主路還有村前的古道是司馬道了吧。”
“你說是就是,我們不懂什麽叫司馬道,什麽叫神道。”
書生這時候擺著手說:“不不不,張先生,你不僅懂,而且還很精通。從你做的遷墳的舉措就看得出來,你是一個高手。我要不是登上了龜山,我根本就看不出來村子裏有一條司馬道。另外,能住在司馬道兩邊的人,一定就是守陵人。曹莊,其實是一個守陵家族,我說的沒錯吧。”
張先生瞪圓了眼睛說:“你說的這些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曹家是不是守陵家族,我一個姓張的也不可能知道,你倒是不如去問問我嶽父。他也許知道的更多。不過你們一說這司馬道,石像生,我倒是也感覺到了一些什麽,難道村裏的路真的是司馬道?”
他開始裝瘋賣傻了。
我們也不想再和他多做糾纏,現在問,也問不出什麽了。
我和書生離開了學堂。
學堂離著我們住的地方隻有二百米左右,我們出了學堂往右轉,往北走,路過曹家祠堂再走五十米左右,就到了我們住的地方。
剛迴來,朱泉和兩位女同誌就把我倆圍住了,我們一起進了堂屋,坐下之後關上門。
我剛要說一下情況,楊大哥推門進來了。
他問我:“守仁到底發生啥事了?咋還不讓我們出去了?”
我說:“曹家人表麵上看起來對我們客客氣氣,但是人心隔肚皮,楊大哥,小心無大錯。”
書生說:“沒錯,小心駛得萬年船!”
楊大哥點點頭,但是他心裏一定還是不解,他一定在想,過得好好的,咋突然搞得這麽緊張呢?難道你們偷了別人家的娘子?
隨便楊大哥怎麽想吧,他走後,我們幾個商量了一下,也沒有什麽好主意。人家不承認,我們能有什麽辦法?
朱泉說:“實在不行我們就報官,挖出來一個士兵的遺骸,這種事官府肯定要管的吧。”
我說:“關鍵是現在我們出不去。”
朱泉說:“怎麽出不去?我可以翻出去,一路走到公社報官。天無絕人之路,我們現在不是人走不出去,是車走不出去。這北方的山,實在是太好走了,如履平地噻。”
書生看著我說:“你覺得呢?”
我搖著頭說:“要是這骸骨和曹莊沒有任何關係呢?我們一旦報官,曹莊豈不是很冤枉嗎?”
楊寧說:“我們隻說事實,至於官府怎麽做,是官府的事情。”
我說:“話隨這麽說,但是恐怕會給曹莊帶來滅頂之災。好歹也是一千多人的大村子,一旦被查抄,沒收非法所得,曹莊的人得多恨我們啊!我現在懷疑曹莊的人監守自盜,盜了自家老祖宗的墳。但是殺人這種事,尤其還是殺害軍人這種事,我覺得曹莊人不一定幹得出來。”
書生說:“幹脆我們去找族長,探探虛實。”
我嗯了一聲,我說:“我們天黑後再去,免得人多眼雜。”
天黑之後,刮著小風,涼快得很。我和書生去了族長家裏。
族長就是那個雜毛老頭,他叫曹旺,他爺爺活著的時候就是曹莊的族長,後來他爸爸也是族長,現在他是族長。
這族長的位置是世襲製,都有嫡係長子繼承。要是嫡係長子身亡,就由嫡係長孫繼承。
小兒子是無論如何沒有權利做這個組長的。
這倒是符合明朝的祖製,也是朱允炆能當上皇帝的根本原因。
曹旺見到我們的時候,他讓自家兒媳婦關了大門,然後又關了屋門和窗戶,我知道,這是防止被人偷聽。
看來曹旺對我們的到來,有心理準備。
他歎了口氣說:“你們是為了司馬道的事情而來吧,張先生和我說過了。”
我說:“其實曹莊是不是守陵人這種事我們並不在乎,我們也不在乎你們在守著的是誰的大墓。”
曹旺有些吃驚,他瞪圓了眼睛說:“那你們是為何而來?”
我說:“我們在槐樹林發現了一副骸骨,是一名革命軍人,身邊有一杆槍,有一枚帽徽,別的沒什麽了。據我們估算,他埋在那裏大概十年左右。曹大叔,你知道這件事嗎?”
曹旺搖著頭說:“我不知道啊!槐樹林裏怎麽會埋著外鄉人呢?呢是我們曹家的墳地啊,外姓人根本就不允許埋到裏麵,就算是張先生死後,都是要埋到北山的。”
曹旺想了想站了起來,說:“骸骨何在?”
書生也站了起來:“就在我們住的地方。”
曹旺用拐杖指著說:“帶我去看看。”
曹旺的兒子和曹旺一起來到了我們住的那一棟大宅子,曹旺看到骸骨的時候,明顯很害怕。
駭然之色,油然而生。他說話都哆嗦了,說:“怎麽會這樣?我們村怎麽會有軍人的屍體!”
我說:“村裏沒打過仗吧!?”
曹旺搖著頭說:“沒有,我們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又不是什麽戰略要地,以往就算是大兵過境,最多就是在河邊灌點水,根本就沒有大兵進過村。”
我嗯了一聲說:“那還是挺幸運的。”
書生捏著自己的下巴說:“那就奇怪了,這戰士又是怎麽死在曹莊的呢?”
接著,書生給曹旺指了一下骸骨的傷口,他說:“很明顯,這兄弟是被人害死的。”
曹旺直目瞪眼地看著書生說:“難道你們懷疑是我們曹莊人害了這當兵的?”
書生盯著曹旺不說話。
曹旺又看向了我說:“難道你也這麽認為?”
曹旺的兒子說:“我們咋可能害當兵的嘛,借給我們十個膽子也不敢。我們最多就是欺負一下外鄉人。”
書生這時候歪著頭看著曹旺說:“我還有一事請教。”
“但說無妨,老朽我一定知無不言。”
書生說:“你們為啥子那麽排除外鄉人呢?”
曹旺歎口氣說:“事已至此,我不說怕是你們也猜到了,我們曹莊啊,的確是守陵人,這座大墓是齊王劉肥的大墓。而我們曹莊人,就是守陵人。”
書生說:“劉肥的大墓怎麽會在這裏?不應該在齊國嗎?”
曹旺歎口氣說:“你們都是讀書人,應該明白,劉肥是劉邦長子,無奈是庶出。有一年迴了長安,和皇帝弟弟稱兄道弟,把酒言歡,惹惱了呂後。呂後要誅殺劉肥,嚇得劉肥趕快表忠心,送出了不少的封地才算是了解的此事。他在臨死的時候在想,怕是以後要被翻舊賬,幹脆就來了個真假大墓。假的葬在了齊國,其實那隻是衣冠塚。真的大墓,埋在了此地。而我們曹家,就是這座大墓的守陵人。”
書生點頭說:“原來如此,怪不得你們不願意外鄉人進村。”
曹旺盯著桌子上的骸骨說:“但是這骸骨又是怎麽迴事啊!會不會是有心人在外麵殺了人,然後故意埋下了我們的墳地裏啊!”
我立即說:“曹大叔說的也有些道理,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