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陰山來客
我的探墓筆記:1949 作者:靈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們一路輾轉迴到北平的時候已經四月份了,這時候春暖花開,春意盎然。
一下迴到了自己的家鄉,那種親切感油然而生。
街坊們見到我都來問候,還送來了一些吃的用的,不得不說,街坊們還是挺夠意思的。
榮寶齋確實生意不錯,現在北平一下來了很多外國人,都住在北平飯店。他們之中還有不少假洋鬼子,就是陸英俊那樣的人,本來是中國種,結果加入了洋人的國籍,成了這種假洋鬼子。
這群玩意不幹好事,整天幹著投機倒白的買賣。
外國人突然喜歡上了中國的瓷器,中國的字畫,中國的漆器,還喜歡紫砂壺,這外國人也不怎麽了,啥都想要。
偏偏國家現在最缺的就是外匯,於是國家想了個辦法,允許這些洋鬼子來我們這裏自由交易,讓他們用英鎊,用法郎,用美金換人民幣,然後再來交易。
這下,國家不就有外匯了嘛!
這群家夥見啥都買,隻要是老東西,都有興趣,我們整個榮寶齋都快被他們給買空了,我們迴來的時候,整個店裏就剩下一個清朝的瓷尿壺了。這東西就沒打算賣,二叔還留著自己用呢。
買賣做這樣也是夠慘的,二叔打算讓我們出去收點東西,管他是明朝之前的銅錢啊,清朝的瓷瓶啊,亂七八糟的什麽都行,但就是不讓我們收字畫,就算是唐伯虎的也不要,那玩意容易砸手裏。
字畫這東西沒有個品勁兒,說是真的就是真的,說是假的就是假的,一幅字畫擺在這裏,怎麽證明是唐伯虎他老人家的真跡呢?說白了,誰也證明不了。
這還不如瓷器呢,起碼擺在這裏,一看就差不多。不過據說現在瓷器也有很多作假的,用老的底,接上一個現在的身子,冒充是官窯的。
北平城還真的有不少官窯的好東西,都是大清快亡了的時候,太監和宮女從紫禁城裏順出來的。
這玩意也不知道能值多少,前兩年都餓的不行,都拿出來換糧食了。現在據說一件清朝的官窯,能換一座宅子,也不知道真假。
不過我們不打算弄這些東西,就算是真的,不就是個瓶子嘛!
我們就弄一些雜項吧,比如弄一些香爐之類的,弄點佛像之類的,這東西在市麵上好收也好賣,雖然賺不了多少錢,但是薄利多銷,主要就是賺個人氣。
我們也不是靠著開店賺錢呢,開這個店,主要還是經營金銀首飾。
外國人對金銀首飾一點興趣都沒有,專門買那些破銅爛鐵,一群傻帽兒!
開始的時候,我們也不去外麵收,就在潘家園兒收一些小玩意。
我不太懂真假,書生懂。總之,潘家園兒還是有些好東西的,真假摻半,要是不懂的,還真的被他們懵錢。
隨著這生意越來越好做,潘家園兒的真貨越來越少了,整個舊貨市場也挑不出五件好貨來,後來我們幹脆也不去了。
但是榮寶齋總空著也不行啊,我們就想著去長安進點貨,長安秦磚漢瓦的還是有些好東西,從秦朝到唐朝好幾代都是都城,那邊不知道埋了多少皇帝和大臣。土夫子從地底下也確實挖出來不少好東西。
不過去舊貨市場別想找到好東西,我打算啊,去了直接找趙霞,讓她給我們牽線搭橋,收一批貨迴來裝裝門麵。
就在我們要出門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老鄉,懷裏夾著一個上海牌的人造革包。我剛出家門就遇到他了,他上來就問我:“你們收不收老貨。”
我看看他,穿著藍製服,戴著綠軍帽,臉上全是麻子,吃得倒是挺胖,肥頭大耳的。我說:“收啊,你有啥好東西?”
“全是老物件,就看你們給不給得上價格了。”
我說:“我看看。”
這大哥左右看看,很為難。
我說:“進屋吧。”
我帶著大哥上了二樓,三小兒正在二樓掃地擦桌子呢,我大聲說:“三小兒,去把書生叫來。”
書生噔噔噔上了樓,手裏拿著一把折扇,也戴著一個綠軍帽,顯得不倫不類的。
不過現在大家都戴這個,不戴的話,就顯得跟不上形勢了。
我頭上也戴著綠軍帽,前麵有個紅五星,戴著這個出去,就覺得心裏踏實。我還在帽子裏塞了用紙折疊的帽圈,這樣帽子就會被撐起來,顯得很有型。
我摘了帽子,對三小兒說:“給大哥泡茶!”
我有一種感覺,大哥可能真的有點好東西。
我問:“大哥哪裏來的?”
“陰山,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那個陰山。”
我說:“在北平西邊吧。”
“西北方向,不遠。”
書生說:“也不算近,當然了,比遠的地方還是近的多,大哥,你到底有啥子寶貝嘛!”
大哥先拿出來一根馬鞭,這馬鞭是銅手柄,手柄上有龍紋,握柄後麵是一顆很大的紅寶石珠子。書生拿過去,用放大鏡看看後說:“是老東西,這東西估計是明朝的。看款式應該是皇室的東西,搞不好是哪一位皇子用過的馬鞭。”
大哥豎起大拇指說:“好眼力。”
書生擺著手說:“談不上,隻要用心都能看得出來,這種馬鞭市麵上也不少見,那時候馬鞭是實用器,出門必須帶著的東西,所以存世的也不少。”
大哥隨後從包裏拽出來一個鈴鐺,銅的,上麵也是有龍紋。
書生拿過來,用放大鏡看著說:“這鈴鐺是馬脖子上的,和馬鞭應該是一套。”
大哥接著又把手伸進了包裏,從裏麵拿出來了一套衣服。
我說:“咋還有衣服啊!”
“祖上傳下來的,看看這個值錢不值錢。”
書生拎起來衣服,展開,他說:“錦衣衛的飛魚服。這衣服的級別可是不低啊,這是錦衣衛指揮使的飛魚服。大哥,你祖上是做啥子的哦!”
他嘿嘿一笑說:“這你就別管了。”
接著,他又把手伸進了包裏,拿出來一個小木盒子,打開之後,裏麵露出來一個金燦燦的小老虎。
他伸手拿起來,用手一搓,金老虎分成兩半,他把兩半放在了桌子上。
“知道這是什麽嗎?”
書生一看大驚失色,說:“這是,這是虎符,是皇帝用來調兵用的。”
書生拿起來,用放大鏡看了又看,他說:“這個是唐朝的虎符,使用痕跡明顯,難道是唐朝的虎符,用在了明代皇帝的手裏?大哥,你祖上該不會姓朱吧!”
大哥點頭說:“我沒錯,我姓朱。你就說吧,這幾件東西,給多少錢?”
這可不好給價了,這些可都是貨真價實的好東西啊!
書生不善於做買賣,我也不太會,隻能讓三小兒把二叔和蕭安都叫了來。
蕭安坐下就笑著說:“大哥,您這些東西啊,我們都喜歡,您說吧,打算多少錢出?”
我拿起來虎符,這虎符分左右,書生小聲說:“右邊一半是皇帝拿著的,左邊一半是給大元帥用的。符合,就是這東西合起來才能調兵。皇帝要指揮大元帥,必須拿著右邊這一半過去,兩邊符合了,才能調動大軍。虎符大多是銅的,金的也有,少之又少。這個大概率是李世明用過的那一枚金符。”
我小聲說:“這金符和飛魚服到了一起,還有馬鞭,鈴鐺,這是不是證明這些都是皇帝用過的啊!”
書生點頭說:“八九不離十啊,隻是不知道,這東西怎麽會到陰山呢?還是錦衣衛帶著虎符到了陰山,這錦衣衛該不會在陰山被人殺了吧。”
我說:“這麽說,大哥不是皇室後裔,更像是土匪的後裔。”
書生點頭說:“咋可能是皇室後裔嘛,這明顯就是把人搶了。留下來了這幾件東西。”
我這時候問了一句:“大哥,家住哪裏?”
大哥說:“我們談的是買賣,你問我家在哪裏做啥?”
我說:“交個朋友嘛,怎麽?難道這東西來路不正?”
“告訴你也無妨,黃羊縣,十八裏碑,鳳凰山下楊莊。”
我一聽鳳凰山三個字,腦袋一激靈。我心說他娘的,這一夥土匪該不會是截了建文皇帝吧!是不是錦衣衛護送著建文皇帝打算度過陰山的時候,被他們給截了啊!這才得到了這些東西。難道隻有這些東西嗎?
我看了一下蕭安,蕭安心領神會,她說:“家裏隻有這些嗎?大哥,你要是有好東西,盡管帶來。”
“家裏好東西多得很,隻是這麽遠,我不敢多拿。先別說別的,這幾件東西,你們能出多少錢。”
其實大哥也不知道應該怎麽開價,我們也不知道應該怎麽給價,一下就尷尬住了。
一下迴到了自己的家鄉,那種親切感油然而生。
街坊們見到我都來問候,還送來了一些吃的用的,不得不說,街坊們還是挺夠意思的。
榮寶齋確實生意不錯,現在北平一下來了很多外國人,都住在北平飯店。他們之中還有不少假洋鬼子,就是陸英俊那樣的人,本來是中國種,結果加入了洋人的國籍,成了這種假洋鬼子。
這群玩意不幹好事,整天幹著投機倒白的買賣。
外國人突然喜歡上了中國的瓷器,中國的字畫,中國的漆器,還喜歡紫砂壺,這外國人也不怎麽了,啥都想要。
偏偏國家現在最缺的就是外匯,於是國家想了個辦法,允許這些洋鬼子來我們這裏自由交易,讓他們用英鎊,用法郎,用美金換人民幣,然後再來交易。
這下,國家不就有外匯了嘛!
這群家夥見啥都買,隻要是老東西,都有興趣,我們整個榮寶齋都快被他們給買空了,我們迴來的時候,整個店裏就剩下一個清朝的瓷尿壺了。這東西就沒打算賣,二叔還留著自己用呢。
買賣做這樣也是夠慘的,二叔打算讓我們出去收點東西,管他是明朝之前的銅錢啊,清朝的瓷瓶啊,亂七八糟的什麽都行,但就是不讓我們收字畫,就算是唐伯虎的也不要,那玩意容易砸手裏。
字畫這東西沒有個品勁兒,說是真的就是真的,說是假的就是假的,一幅字畫擺在這裏,怎麽證明是唐伯虎他老人家的真跡呢?說白了,誰也證明不了。
這還不如瓷器呢,起碼擺在這裏,一看就差不多。不過據說現在瓷器也有很多作假的,用老的底,接上一個現在的身子,冒充是官窯的。
北平城還真的有不少官窯的好東西,都是大清快亡了的時候,太監和宮女從紫禁城裏順出來的。
這玩意也不知道能值多少,前兩年都餓的不行,都拿出來換糧食了。現在據說一件清朝的官窯,能換一座宅子,也不知道真假。
不過我們不打算弄這些東西,就算是真的,不就是個瓶子嘛!
我們就弄一些雜項吧,比如弄一些香爐之類的,弄點佛像之類的,這東西在市麵上好收也好賣,雖然賺不了多少錢,但是薄利多銷,主要就是賺個人氣。
我們也不是靠著開店賺錢呢,開這個店,主要還是經營金銀首飾。
外國人對金銀首飾一點興趣都沒有,專門買那些破銅爛鐵,一群傻帽兒!
開始的時候,我們也不去外麵收,就在潘家園兒收一些小玩意。
我不太懂真假,書生懂。總之,潘家園兒還是有些好東西的,真假摻半,要是不懂的,還真的被他們懵錢。
隨著這生意越來越好做,潘家園兒的真貨越來越少了,整個舊貨市場也挑不出五件好貨來,後來我們幹脆也不去了。
但是榮寶齋總空著也不行啊,我們就想著去長安進點貨,長安秦磚漢瓦的還是有些好東西,從秦朝到唐朝好幾代都是都城,那邊不知道埋了多少皇帝和大臣。土夫子從地底下也確實挖出來不少好東西。
不過去舊貨市場別想找到好東西,我打算啊,去了直接找趙霞,讓她給我們牽線搭橋,收一批貨迴來裝裝門麵。
就在我們要出門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老鄉,懷裏夾著一個上海牌的人造革包。我剛出家門就遇到他了,他上來就問我:“你們收不收老貨。”
我看看他,穿著藍製服,戴著綠軍帽,臉上全是麻子,吃得倒是挺胖,肥頭大耳的。我說:“收啊,你有啥好東西?”
“全是老物件,就看你們給不給得上價格了。”
我說:“我看看。”
這大哥左右看看,很為難。
我說:“進屋吧。”
我帶著大哥上了二樓,三小兒正在二樓掃地擦桌子呢,我大聲說:“三小兒,去把書生叫來。”
書生噔噔噔上了樓,手裏拿著一把折扇,也戴著一個綠軍帽,顯得不倫不類的。
不過現在大家都戴這個,不戴的話,就顯得跟不上形勢了。
我頭上也戴著綠軍帽,前麵有個紅五星,戴著這個出去,就覺得心裏踏實。我還在帽子裏塞了用紙折疊的帽圈,這樣帽子就會被撐起來,顯得很有型。
我摘了帽子,對三小兒說:“給大哥泡茶!”
我有一種感覺,大哥可能真的有點好東西。
我問:“大哥哪裏來的?”
“陰山,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那個陰山。”
我說:“在北平西邊吧。”
“西北方向,不遠。”
書生說:“也不算近,當然了,比遠的地方還是近的多,大哥,你到底有啥子寶貝嘛!”
大哥先拿出來一根馬鞭,這馬鞭是銅手柄,手柄上有龍紋,握柄後麵是一顆很大的紅寶石珠子。書生拿過去,用放大鏡看看後說:“是老東西,這東西估計是明朝的。看款式應該是皇室的東西,搞不好是哪一位皇子用過的馬鞭。”
大哥豎起大拇指說:“好眼力。”
書生擺著手說:“談不上,隻要用心都能看得出來,這種馬鞭市麵上也不少見,那時候馬鞭是實用器,出門必須帶著的東西,所以存世的也不少。”
大哥隨後從包裏拽出來一個鈴鐺,銅的,上麵也是有龍紋。
書生拿過來,用放大鏡看著說:“這鈴鐺是馬脖子上的,和馬鞭應該是一套。”
大哥接著又把手伸進了包裏,從裏麵拿出來了一套衣服。
我說:“咋還有衣服啊!”
“祖上傳下來的,看看這個值錢不值錢。”
書生拎起來衣服,展開,他說:“錦衣衛的飛魚服。這衣服的級別可是不低啊,這是錦衣衛指揮使的飛魚服。大哥,你祖上是做啥子的哦!”
他嘿嘿一笑說:“這你就別管了。”
接著,他又把手伸進了包裏,拿出來一個小木盒子,打開之後,裏麵露出來一個金燦燦的小老虎。
他伸手拿起來,用手一搓,金老虎分成兩半,他把兩半放在了桌子上。
“知道這是什麽嗎?”
書生一看大驚失色,說:“這是,這是虎符,是皇帝用來調兵用的。”
書生拿起來,用放大鏡看了又看,他說:“這個是唐朝的虎符,使用痕跡明顯,難道是唐朝的虎符,用在了明代皇帝的手裏?大哥,你祖上該不會姓朱吧!”
大哥點頭說:“我沒錯,我姓朱。你就說吧,這幾件東西,給多少錢?”
這可不好給價了,這些可都是貨真價實的好東西啊!
書生不善於做買賣,我也不太會,隻能讓三小兒把二叔和蕭安都叫了來。
蕭安坐下就笑著說:“大哥,您這些東西啊,我們都喜歡,您說吧,打算多少錢出?”
我拿起來虎符,這虎符分左右,書生小聲說:“右邊一半是皇帝拿著的,左邊一半是給大元帥用的。符合,就是這東西合起來才能調兵。皇帝要指揮大元帥,必須拿著右邊這一半過去,兩邊符合了,才能調動大軍。虎符大多是銅的,金的也有,少之又少。這個大概率是李世明用過的那一枚金符。”
我小聲說:“這金符和飛魚服到了一起,還有馬鞭,鈴鐺,這是不是證明這些都是皇帝用過的啊!”
書生點頭說:“八九不離十啊,隻是不知道,這東西怎麽會到陰山呢?還是錦衣衛帶著虎符到了陰山,這錦衣衛該不會在陰山被人殺了吧。”
我說:“這麽說,大哥不是皇室後裔,更像是土匪的後裔。”
書生點頭說:“咋可能是皇室後裔嘛,這明顯就是把人搶了。留下來了這幾件東西。”
我這時候問了一句:“大哥,家住哪裏?”
大哥說:“我們談的是買賣,你問我家在哪裏做啥?”
我說:“交個朋友嘛,怎麽?難道這東西來路不正?”
“告訴你也無妨,黃羊縣,十八裏碑,鳳凰山下楊莊。”
我一聽鳳凰山三個字,腦袋一激靈。我心說他娘的,這一夥土匪該不會是截了建文皇帝吧!是不是錦衣衛護送著建文皇帝打算度過陰山的時候,被他們給截了啊!這才得到了這些東西。難道隻有這些東西嗎?
我看了一下蕭安,蕭安心領神會,她說:“家裏隻有這些嗎?大哥,你要是有好東西,盡管帶來。”
“家裏好東西多得很,隻是這麽遠,我不敢多拿。先別說別的,這幾件東西,你們能出多少錢。”
其實大哥也不知道應該怎麽開價,我們也不知道應該怎麽給價,一下就尷尬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