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夜半笑聲
我的探墓筆記:1949 作者:靈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月穀的穀口,我穿上了一身新買的藍製服,這一身藍製服還是我和蕭安去供銷社買電風扇的時候買的,一直就沒舍得穿。
出門的時候我就帶上了,這是我第一次穿。
這藍製服是卡其布的,特別結實,顏色也漂亮,穿在身上別提多精神了。
在我們麵前是一條幽深的古道,古道全是用石板鋪就,石板的縫隙裏長滿了雜草,一看就有年頭沒有人走過了。
這裏的墳和北方的墳是有區別的,北平那邊的墳就是一個土堆,錐形的,在土堆前麵在豎起一塊石碑就行了。
現在有了水泥,有人為了省錢,也會豎起一塊水泥碑。
這裏不一樣,普遍都在墳前磊起一道迎麵牆,在牆上還修了石門。從這麵牆的寬度能分出幾室來,要是三室的,那就是一個墓主人加兩位夫人。
石門有高有矮,石門裏麵是房間一樣的陰宅。這裏都是用墓室的模式下葬的,而不是北方直接把棺材埋上。
墳墓都是帶挑空的,棺材是從門抬進去的。
大戶人家的墳就會高大一些,小門小戶的人家,墓就會矮小一些。但是都不影響製式。
所以,我們往裏走的時候,看到的更像是一戶戶的人家,隻不過這些人家隻有門,沒有窗戶。
霧氣很大,我們隻能看到十米內的東西,所以我們也隻能跟著腳下的小路前進。
就這樣我們一直走到了中午的時候,我們還是在這月穀的小路上,周圍的景色似乎總是一成不變。
大家此時都感覺到了不對勁。
蕭安說:“書生,你的羅盤到底行不行哦,我咋覺得我們一直在原地轉圈圈呢?”
書生拖著羅盤不停地轉,他說:“按理說不應該噻!”
建群說:“會不會遇上鬼遮眼了?我公公說過,在山裏一旦遇上鬼遮眼,我們就看不到正確的路,會一直在原地轉圈圈。”
我說:“那是鬼打牆吧!”
書生說:“鬼打牆是麵前出現一堵黑牆,你怎麽都走不過去。”
書生把羅盤收了,看著周圍說:“大白天的,咋會這樣?按理說不應該啊,我們一直在往東北方向走,不會錯的噻!”
建群說:“也許我們很快就能走出去了。”
蕭安這時候小聲說:“守仁,我怎麽覺得前麵有人呢?”
我立即大聲說:“真的假的。”
我朝著前麵看過去,除了霧氣,什麽都沒有。
建群這時候拿出來柴刀,在路邊的樹上砍了一個十字交叉的記號出來。
吃了飯之後我們繼續趕路,到了下午四點半的時候,我們果然又迴到了原點。建群砍的那個記號清晰可見。
我們一邊往前走,都砍了不少記號,再往前走,記號都在。
我大聲說:“他娘的,真的遇上鬼遮眼了。”
書生說:“這麽大的霧,我們迷路也不奇怪。我奇怪的是,我這羅盤怎麽不好使了呢?”
他繼續拿著羅盤亂轉,一直想找到什麽答案,很明顯,從他氣急敗壞的樣子來看,他失敗了。
蕭安一屁股坐在了路邊的墳前,這裏的地麵平整,鋪了厚厚的石板,而且石板的縫隙裏沒有長出一根草,很明顯,在石板的下麵應該是鋪了石灰。
這樣的地方實在是太適合紮營了。
蕭安說:“既然走不脫,幹脆就不走了嘛!我就不信這霧它不散,我們幹脆等霧散了再走。”
我說:“這霧啥時候散嘛!”
蕭安說:“等風噻!你是豬兒嗎?”
建群說:“這月穀周圍全是山,就怕這風吹不到這裏哦,你看這裏的竹子嘛,長得都這麽小,還有這裏的樹葉和草,普遍都比外麵的小,說明這裏見不到陽光。也就是說,這裏的霧也許常年不散!”
書生搖著頭說:“總有那麽幾天會散的,這世上就沒有什麽東西是永恆的。比如下雨的時候,就不會有霧了噻!”
我立即學著書生他們的口音說:“是噻,我們就等雨好了噻!”
這墓主人姓馬,看墓碑上的介紹,是宋朝人,這說明在宋朝的時候,在月穀內是有一個部落的。
我往前走看了幾座大墓,這裏的人全都姓馬,起碼在宋朝之前,這裏生活著一個馬氏部落。並不是隻有姓黎的和姓蚩的生活在這裏。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這馬氏都搬走了。留下來的隻有這一大片墳在訴說著往事。
我們虔誠地在老馬的墳前拜了三下,然後在這裏安營紮寨。
最先要做的就是找柴火,我們打算點一堆火。
但是又不敢走的太遠,一旦走遠了,迴不來就麻煩了。
所以,我們隻是在最近的地方砍了一些幹枯的竹子迴來。
為了防止燒竹子的時候爆炸,建群用柴刀把竹子劈開。
點了火之後開始燉肉,說心裏話,隻要吃得好,住的好,在這裏就算是住上一年半載又有何妨?
尤其是老馬的墳前特別寬敞,人家是五室的大墓,看來老馬有四位夫人,太享福了。看得出來,老馬活著的時候一定風光無限。家裏有錢,修的墳就大,這墳前的廣場就像是打穀場似的。
我剛好在這裏訓練我的步伐,雖然彈跳讓人看起來更好看,但我覺得這不適合大體重的人,我覺得簡簡單單的前滑步和後滑步更適合我。但是不代表我不會彈跳移動身形,我照樣可以練,這也是在訓練自己的靈活性嘛!
每天挑著擔子趕路,一旦卸下擔子,人就像是要起飛一樣,動作做起來水到渠成。腦袋裏想到,腳下就能做到。這種感覺簡直太舒服了。
雖然卸下了擔子,但我還是在腳上綁了二斤的沙袋,兩隻腳帶著四斤沙袋訓練步伐,事半功倍。
沙袋不要太重,重了也沒什麽用,二斤一個剛剛好。
包括我訓練基本功,直拳,擺拳,勾拳,側閃,搖閃的時候,也都是拿著二斤的小啞鈴在練,二斤一個的啞鈴練拳剛剛好。
天黑之後,我們四個都鑽進來帳篷,外麵的火還在燒著。
這火燒著,周圍的霧氣退出去有十五六米的樣子。
在火堆上麵架著一口鍋,在鍋裏咕嘟嘟煮著一鍋肉,香氣四溢。等火滅了,肉就在肉湯裏泡著,一晚上入味,明天再燒一個開,再吃的話,別提多香了。
這些天我拉屎特別暢快,飯量大增,睡眠也特別好,一閉眼就著。
我心裏清楚,我的身體在發生著質變,很可能,我將突破一個瓶頸期,來到另一個境界。
這天晚上我什麽夢都沒做,一直睡得特別香。我怕晚上被尿憋醒,特意在睡前把所有的尿都擠了出去,並且過了六點,我就不敢喝水了。我就想睡個好覺。
但是,我還是被吵醒了。我睡著覺,就聽到外麵有女人咯咯笑的聲音,不是一個人,是一群。
當我起來掀開帳篷的窗簾往外看的時候,外麵卻什麽都沒有。但是女人的笑聲一直在繼續。
出門的時候我就帶上了,這是我第一次穿。
這藍製服是卡其布的,特別結實,顏色也漂亮,穿在身上別提多精神了。
在我們麵前是一條幽深的古道,古道全是用石板鋪就,石板的縫隙裏長滿了雜草,一看就有年頭沒有人走過了。
這裏的墳和北方的墳是有區別的,北平那邊的墳就是一個土堆,錐形的,在土堆前麵在豎起一塊石碑就行了。
現在有了水泥,有人為了省錢,也會豎起一塊水泥碑。
這裏不一樣,普遍都在墳前磊起一道迎麵牆,在牆上還修了石門。從這麵牆的寬度能分出幾室來,要是三室的,那就是一個墓主人加兩位夫人。
石門有高有矮,石門裏麵是房間一樣的陰宅。這裏都是用墓室的模式下葬的,而不是北方直接把棺材埋上。
墳墓都是帶挑空的,棺材是從門抬進去的。
大戶人家的墳就會高大一些,小門小戶的人家,墓就會矮小一些。但是都不影響製式。
所以,我們往裏走的時候,看到的更像是一戶戶的人家,隻不過這些人家隻有門,沒有窗戶。
霧氣很大,我們隻能看到十米內的東西,所以我們也隻能跟著腳下的小路前進。
就這樣我們一直走到了中午的時候,我們還是在這月穀的小路上,周圍的景色似乎總是一成不變。
大家此時都感覺到了不對勁。
蕭安說:“書生,你的羅盤到底行不行哦,我咋覺得我們一直在原地轉圈圈呢?”
書生拖著羅盤不停地轉,他說:“按理說不應該噻!”
建群說:“會不會遇上鬼遮眼了?我公公說過,在山裏一旦遇上鬼遮眼,我們就看不到正確的路,會一直在原地轉圈圈。”
我說:“那是鬼打牆吧!”
書生說:“鬼打牆是麵前出現一堵黑牆,你怎麽都走不過去。”
書生把羅盤收了,看著周圍說:“大白天的,咋會這樣?按理說不應該啊,我們一直在往東北方向走,不會錯的噻!”
建群說:“也許我們很快就能走出去了。”
蕭安這時候小聲說:“守仁,我怎麽覺得前麵有人呢?”
我立即大聲說:“真的假的。”
我朝著前麵看過去,除了霧氣,什麽都沒有。
建群這時候拿出來柴刀,在路邊的樹上砍了一個十字交叉的記號出來。
吃了飯之後我們繼續趕路,到了下午四點半的時候,我們果然又迴到了原點。建群砍的那個記號清晰可見。
我們一邊往前走,都砍了不少記號,再往前走,記號都在。
我大聲說:“他娘的,真的遇上鬼遮眼了。”
書生說:“這麽大的霧,我們迷路也不奇怪。我奇怪的是,我這羅盤怎麽不好使了呢?”
他繼續拿著羅盤亂轉,一直想找到什麽答案,很明顯,從他氣急敗壞的樣子來看,他失敗了。
蕭安一屁股坐在了路邊的墳前,這裏的地麵平整,鋪了厚厚的石板,而且石板的縫隙裏沒有長出一根草,很明顯,在石板的下麵應該是鋪了石灰。
這樣的地方實在是太適合紮營了。
蕭安說:“既然走不脫,幹脆就不走了嘛!我就不信這霧它不散,我們幹脆等霧散了再走。”
我說:“這霧啥時候散嘛!”
蕭安說:“等風噻!你是豬兒嗎?”
建群說:“這月穀周圍全是山,就怕這風吹不到這裏哦,你看這裏的竹子嘛,長得都這麽小,還有這裏的樹葉和草,普遍都比外麵的小,說明這裏見不到陽光。也就是說,這裏的霧也許常年不散!”
書生搖著頭說:“總有那麽幾天會散的,這世上就沒有什麽東西是永恆的。比如下雨的時候,就不會有霧了噻!”
我立即學著書生他們的口音說:“是噻,我們就等雨好了噻!”
這墓主人姓馬,看墓碑上的介紹,是宋朝人,這說明在宋朝的時候,在月穀內是有一個部落的。
我往前走看了幾座大墓,這裏的人全都姓馬,起碼在宋朝之前,這裏生活著一個馬氏部落。並不是隻有姓黎的和姓蚩的生活在這裏。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這馬氏都搬走了。留下來的隻有這一大片墳在訴說著往事。
我們虔誠地在老馬的墳前拜了三下,然後在這裏安營紮寨。
最先要做的就是找柴火,我們打算點一堆火。
但是又不敢走的太遠,一旦走遠了,迴不來就麻煩了。
所以,我們隻是在最近的地方砍了一些幹枯的竹子迴來。
為了防止燒竹子的時候爆炸,建群用柴刀把竹子劈開。
點了火之後開始燉肉,說心裏話,隻要吃得好,住的好,在這裏就算是住上一年半載又有何妨?
尤其是老馬的墳前特別寬敞,人家是五室的大墓,看來老馬有四位夫人,太享福了。看得出來,老馬活著的時候一定風光無限。家裏有錢,修的墳就大,這墳前的廣場就像是打穀場似的。
我剛好在這裏訓練我的步伐,雖然彈跳讓人看起來更好看,但我覺得這不適合大體重的人,我覺得簡簡單單的前滑步和後滑步更適合我。但是不代表我不會彈跳移動身形,我照樣可以練,這也是在訓練自己的靈活性嘛!
每天挑著擔子趕路,一旦卸下擔子,人就像是要起飛一樣,動作做起來水到渠成。腦袋裏想到,腳下就能做到。這種感覺簡直太舒服了。
雖然卸下了擔子,但我還是在腳上綁了二斤的沙袋,兩隻腳帶著四斤沙袋訓練步伐,事半功倍。
沙袋不要太重,重了也沒什麽用,二斤一個剛剛好。
包括我訓練基本功,直拳,擺拳,勾拳,側閃,搖閃的時候,也都是拿著二斤的小啞鈴在練,二斤一個的啞鈴練拳剛剛好。
天黑之後,我們四個都鑽進來帳篷,外麵的火還在燒著。
這火燒著,周圍的霧氣退出去有十五六米的樣子。
在火堆上麵架著一口鍋,在鍋裏咕嘟嘟煮著一鍋肉,香氣四溢。等火滅了,肉就在肉湯裏泡著,一晚上入味,明天再燒一個開,再吃的話,別提多香了。
這些天我拉屎特別暢快,飯量大增,睡眠也特別好,一閉眼就著。
我心裏清楚,我的身體在發生著質變,很可能,我將突破一個瓶頸期,來到另一個境界。
這天晚上我什麽夢都沒做,一直睡得特別香。我怕晚上被尿憋醒,特意在睡前把所有的尿都擠了出去,並且過了六點,我就不敢喝水了。我就想睡個好覺。
但是,我還是被吵醒了。我睡著覺,就聽到外麵有女人咯咯笑的聲音,不是一個人,是一群。
當我起來掀開帳篷的窗簾往外看的時候,外麵卻什麽都沒有。但是女人的笑聲一直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