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廠的主任,聽後就暗自慶幸自己沒收稻穀,要不就是自己要自掏腰包補上了。
他倒不是舍不得這點錢,而是覺得白忙活一場,還會被人笑話。
但是顧辭坑爹沒商量:“你要是舍不得,那就把我媽那些東西都給我…”
“你胡說什麽。”顧海華深怕他這些話被外人聽到。
當初亡妻喜歡字畫和金玉首飾這些,出嫁的時候,嫁妝裏就有不少類似的好東西。
主要那時候的楚家有先輩留下的家底,也不缺這些。
哪怕後來楚家對顧海華不滿,也沒說把女兒的嫁妝拿迴來。
這自然是不忍顧辭這個外孫,夾在中間不好做人。
再有就是兒媳娘家也特別有錢,陪嫁的汽車洋房還有傭人。
他們也真不缺女兒的嫁妝,就想著等以後顧辭結婚,再示意顧海華把那些東西給外孫媳婦就好了。
可字畫之類的,前些年顧海華送出去不少,才會一步步走的這麽順利,才能脫穎而出,被選去培訓,學習。
現在顧海華聽到兒子說起這事,心裏能不慌嗎?
當然現在這些東西也是不能明麵上交易的,要是被人知道他家裏有這些,那他就會被定為成富人,就會赴嶽家的後塵。
顧海華立馬打斷顧辭的話:“過幾天就把錢和票都給你匯過去。”
顧辭擔心時間久了會有變故,立馬道:“我相信你的能力,後天能給我匯過來。”
“我這邊不能拖。”
顧辭心裏很明白,錢和票不到自己手裏,那就不是自己的。
他更擔心時間久了,未來嶽父或者是楚紅,又會改變心意。
他就想趁熱打鐵,先把婚事定下來,才能安心。
但是顧海華卻誤會了,他不愧是醫生,第一個反應就是懷疑顧辭‘鬧出’人命,才會被女方那捏著要高價彩禮。
他倒吸一口涼氣,怒道:“行了,算老子欠你的,後兒就給你匯過去。”
這事肯定不能在電話裏說,擔心會被人聽見。
“好,匯過來快,二十五就能到了,正好到時我得來醫院。”顧辭聽到他答應自己了,也不介意被他罵幾句,反正他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會往心裏去。
顧辭不會和他客氣:“對了,天也要熱起來了,麻煩你們把我舊衣服都寄過來。”
顧海華都懷疑顧辭有病:“你留在家的大都是八歲以前穿的小衣服,寄過去有什麽用?”
顧辭又不能明說,我請人改改,就可以給表弟表妹穿。
他就含糊的道:“等以後可以做尿片,以後也可以留給我的孩子穿。”
未雨綢繆也是很重要的。
等自己和楚紅結婚,肯定會有兒女,那不就能用的上了嗎?
還不忘提醒他:“你不要的舊衣服也寄過來,我幹活可以穿,布料布票也給我寄點。”
迴應顧辭的,是電話掛斷的聲音。
顧海華是深怕他說出自己不想聽的話,才當機立斷的掛斷電話。
他就知道,顧辭是被楚家人寵壞了,膽大妄為。
這還沒結婚呢,孩子都有了。
他敢說,自己還不敢聽呢?
因此他才當成自己沒聽懂。
但是顧辭要的彩禮他卻不敢克扣了。
要不然那些眼光短淺的鄉下人,鬧起來,不僅是顧辭要吃花生米,還會連累他這親爸。
這一刻,顧海華心裏都在琢磨,要不要登報和顧辭解除父子關係?
要不然總擔心會被他連累。
不過很快被他否決。
真要惹惱了顧辭,誰知道他會幹出什麽瘋狂的事來。
他憋屈的發現,自己真的惹不起。
當然迴到家後,麵對劉佳玲,他也有所隱瞞:“既然顧辭決定在鄉下結婚了,把他房間裏那些舊衣服全都收拾了,給他寄過去。”
“還有咱們瑞瑞和小雪穿不下的舊衣服,也給寄過去。”
雖然顧辭的房間,也早就是顧瑞在住了,房間裏的舊東西不是挪到樓下雜物間裏了,就是被她扔了,或者是送人了。
她也不知道還能不能找得到,但卻不妨礙她先一口答應下來:“好的,等下我就去找。”
她兒子女兒穿不到的舊衣服,以前都是給她媽拿走的。
不過既然她開口了,她也隻能去找幾件出來。
她從兜裏掏出票,有些為難的道:“我問了好幾個科室,就借了收音機和縫紉機的票。”
顧海華接過票,淡淡的道:“剩下的你不用去借了,我已經和院長打過招唿了。”
他們醫院是申城最有名的人民醫院,待遇也很好。
不過三轉一響的票,也不是每個醫生都能分到的。
也是人多票少,隻能是看手氣抽簽。
但是院長和副院長,每年都能分到票,他先前就知道劉佳玲肯定湊不齊,已經和院長開口了。
當然他也不可能是白拿的,而是迴房取了兩百塊錢,還拿了兩條煙和兩瓶酒塞進黑色的手提包裏:“晚飯我在外麵吃,不用等我了。”
劉佳玲笑著答應,等他離開家門後,才自言自語:“顧辭你可一定要順利結婚啊,等你在鄉下結婚了,家裏的一切就都是我兒子的了。”
她想到還沒見過麵的兒媳,覺得鄉下人好打發,還真難得大方,從自己衣櫃裏挑了些不喜歡的舊衣服出來。
其實他們醫生上班的時候,都要穿白大褂,因此裏麵的衣服很少有破損的。
都說縫縫補補又三年,可他們一家人,就沒穿過打過補丁的衣褲。
鄉下的楚紅可不知道,顧辭的便宜繼母還給自己準備衣裳呢。
他們終於把瑕疵臉盆都換成了稻穀。
還有四個臉盆掉了點漆,他們家就自己留著用了。
正好姐妹三一人一個新臉盆。
這一次楚紅家的收獲也不少。
有近千斤碎米,這還不算給宋二叔家兩袋碎米,有一百三十多斤。
還給了楚老他們五十斤碎米。
他們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有碎米吃就很好了。
還有五百來斤穀糠,宋二叔家也拿了兩袋穀糠,還有他們用牛車也不是白用的,也給了近三百斤穀糠。
另外還有兩百多斤稻穀。
這是楚紅算著夠了,就沒拿去加工廠。
稻穀不會長米蟲,但要是加工成大米了,等時間久了,很容易長蟲。
他倒不是舍不得這點錢,而是覺得白忙活一場,還會被人笑話。
但是顧辭坑爹沒商量:“你要是舍不得,那就把我媽那些東西都給我…”
“你胡說什麽。”顧海華深怕他這些話被外人聽到。
當初亡妻喜歡字畫和金玉首飾這些,出嫁的時候,嫁妝裏就有不少類似的好東西。
主要那時候的楚家有先輩留下的家底,也不缺這些。
哪怕後來楚家對顧海華不滿,也沒說把女兒的嫁妝拿迴來。
這自然是不忍顧辭這個外孫,夾在中間不好做人。
再有就是兒媳娘家也特別有錢,陪嫁的汽車洋房還有傭人。
他們也真不缺女兒的嫁妝,就想著等以後顧辭結婚,再示意顧海華把那些東西給外孫媳婦就好了。
可字畫之類的,前些年顧海華送出去不少,才會一步步走的這麽順利,才能脫穎而出,被選去培訓,學習。
現在顧海華聽到兒子說起這事,心裏能不慌嗎?
當然現在這些東西也是不能明麵上交易的,要是被人知道他家裏有這些,那他就會被定為成富人,就會赴嶽家的後塵。
顧海華立馬打斷顧辭的話:“過幾天就把錢和票都給你匯過去。”
顧辭擔心時間久了會有變故,立馬道:“我相信你的能力,後天能給我匯過來。”
“我這邊不能拖。”
顧辭心裏很明白,錢和票不到自己手裏,那就不是自己的。
他更擔心時間久了,未來嶽父或者是楚紅,又會改變心意。
他就想趁熱打鐵,先把婚事定下來,才能安心。
但是顧海華卻誤會了,他不愧是醫生,第一個反應就是懷疑顧辭‘鬧出’人命,才會被女方那捏著要高價彩禮。
他倒吸一口涼氣,怒道:“行了,算老子欠你的,後兒就給你匯過去。”
這事肯定不能在電話裏說,擔心會被人聽見。
“好,匯過來快,二十五就能到了,正好到時我得來醫院。”顧辭聽到他答應自己了,也不介意被他罵幾句,反正他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會往心裏去。
顧辭不會和他客氣:“對了,天也要熱起來了,麻煩你們把我舊衣服都寄過來。”
顧海華都懷疑顧辭有病:“你留在家的大都是八歲以前穿的小衣服,寄過去有什麽用?”
顧辭又不能明說,我請人改改,就可以給表弟表妹穿。
他就含糊的道:“等以後可以做尿片,以後也可以留給我的孩子穿。”
未雨綢繆也是很重要的。
等自己和楚紅結婚,肯定會有兒女,那不就能用的上了嗎?
還不忘提醒他:“你不要的舊衣服也寄過來,我幹活可以穿,布料布票也給我寄點。”
迴應顧辭的,是電話掛斷的聲音。
顧海華是深怕他說出自己不想聽的話,才當機立斷的掛斷電話。
他就知道,顧辭是被楚家人寵壞了,膽大妄為。
這還沒結婚呢,孩子都有了。
他敢說,自己還不敢聽呢?
因此他才當成自己沒聽懂。
但是顧辭要的彩禮他卻不敢克扣了。
要不然那些眼光短淺的鄉下人,鬧起來,不僅是顧辭要吃花生米,還會連累他這親爸。
這一刻,顧海華心裏都在琢磨,要不要登報和顧辭解除父子關係?
要不然總擔心會被他連累。
不過很快被他否決。
真要惹惱了顧辭,誰知道他會幹出什麽瘋狂的事來。
他憋屈的發現,自己真的惹不起。
當然迴到家後,麵對劉佳玲,他也有所隱瞞:“既然顧辭決定在鄉下結婚了,把他房間裏那些舊衣服全都收拾了,給他寄過去。”
“還有咱們瑞瑞和小雪穿不下的舊衣服,也給寄過去。”
雖然顧辭的房間,也早就是顧瑞在住了,房間裏的舊東西不是挪到樓下雜物間裏了,就是被她扔了,或者是送人了。
她也不知道還能不能找得到,但卻不妨礙她先一口答應下來:“好的,等下我就去找。”
她兒子女兒穿不到的舊衣服,以前都是給她媽拿走的。
不過既然她開口了,她也隻能去找幾件出來。
她從兜裏掏出票,有些為難的道:“我問了好幾個科室,就借了收音機和縫紉機的票。”
顧海華接過票,淡淡的道:“剩下的你不用去借了,我已經和院長打過招唿了。”
他們醫院是申城最有名的人民醫院,待遇也很好。
不過三轉一響的票,也不是每個醫生都能分到的。
也是人多票少,隻能是看手氣抽簽。
但是院長和副院長,每年都能分到票,他先前就知道劉佳玲肯定湊不齊,已經和院長開口了。
當然他也不可能是白拿的,而是迴房取了兩百塊錢,還拿了兩條煙和兩瓶酒塞進黑色的手提包裏:“晚飯我在外麵吃,不用等我了。”
劉佳玲笑著答應,等他離開家門後,才自言自語:“顧辭你可一定要順利結婚啊,等你在鄉下結婚了,家裏的一切就都是我兒子的了。”
她想到還沒見過麵的兒媳,覺得鄉下人好打發,還真難得大方,從自己衣櫃裏挑了些不喜歡的舊衣服出來。
其實他們醫生上班的時候,都要穿白大褂,因此裏麵的衣服很少有破損的。
都說縫縫補補又三年,可他們一家人,就沒穿過打過補丁的衣褲。
鄉下的楚紅可不知道,顧辭的便宜繼母還給自己準備衣裳呢。
他們終於把瑕疵臉盆都換成了稻穀。
還有四個臉盆掉了點漆,他們家就自己留著用了。
正好姐妹三一人一個新臉盆。
這一次楚紅家的收獲也不少。
有近千斤碎米,這還不算給宋二叔家兩袋碎米,有一百三十多斤。
還給了楚老他們五十斤碎米。
他們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有碎米吃就很好了。
還有五百來斤穀糠,宋二叔家也拿了兩袋穀糠,還有他們用牛車也不是白用的,也給了近三百斤穀糠。
另外還有兩百多斤稻穀。
這是楚紅算著夠了,就沒拿去加工廠。
稻穀不會長米蟲,但要是加工成大米了,等時間久了,很容易長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