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滿月酒
被迫嫁給街溜子,懶女她輕鬆拿捏 作者:海裏有美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別扒拉他。”
方雨桐推開男人的手,一臉後怕道:“等一會兒扒拉醒了,那哭聲吵得我腦仁疼。”
陸文且卻覺得沒啥,“男人嘛,哭聲大點才好,若是哭都哭不響,幹啥都輕手輕腳的,那是做賊的料!我陸文且的兒子,可不能是個畏畏縮縮的主兒,情願做強盜,也別去做那些上不得台麵的小偷小摸………”
“有你這麽當爹的嘛!我去看看江娘子和長平準備的咋樣了?”
穿好衣裳的方雨桐,瞪了他一眼,抬腳出了房門。
等他們幾人迴到陸家村,劉氏帶著兒子兒媳已經到了。
雞鴨挑了兩籠子,正好湊成一擔。
娃子睡的搖床、背娃子用的背帶、小被子啥的,又是滿滿一擔。
冬天烤火用的火籠,尺寸是最大的,娃子尿多,用來烘烤衣裳最是實用。
一對靠背椅,那是給大人抱娃子坐的。
抱著娃子坐在上麵,既不會太高累著腰,又不會太矮累著腿兒。
兩輛學步車,噠噠響的那種,好些都是方鐵柱這個舅舅親手做出來的,除了雞鴨之外,全都堆放在院子裏,供一眾人等參觀。
除此之外,還有方鐵柱兩口子準備的重禮,一對雕刻著龍鳳的金手鐲,正好一個娃子戴一個,分量還不輕,加起來隻怕要二三十兩銀子。
兩個金手鐲一拿出來,可把大家夥兒給鎮住了,紛紛暗暗咋舌。
這十裏八村的,給剛出生的小娃子送金手鐲的,還是頭一份呢。
老林氏接過金手鐲,當即就給小孫女兒戴起來,戴好之後,又把原本膀在手腕上的那根紅繩解下來,笑嗬嗬地說道:“有了金鐲子,咱就不用紅繩捆手了……”
這邊的習俗,小娃子出生後,都要用紅繩捆一段時間的手。
說捆過手的娃子,將來才不會多手多腳,也不會去偷拿別家的東西。
抱著兒子的林氏,見此情景,不由地就垂下了頭。
迴想起自己生過的三個娃子,光滿月酒娘家人就吃了三場。
每次來,都是拿幾十個雞蛋,兩件半新不舊的衣裳,再加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火籠,除此之外,啥也沒了。
算了,不想了!
再想下去,她得嘔死。
正聊著天兒,兩個姑姑也結伴迴來了。
給的禮雖說不輕,但和劉氏他們比起來,就顯得中規中矩了。
方雨桐也沒不高興,人情嘛,都能理解。
大嫂在前,兩個姑姐若是給得重了,大嫂就算麵上不顯,心裏也難免落下不痛快。
陸文且現在出息了,前來道賀的人自然少不了。
整個陸家村,幾乎每家每戶,都帶著東西過來了。
待看到粉藕一般的兩個奶娃子時,好聽話便不要錢似的往外蹦,這個抱完那個抱……
劉氏和老林氏兩親家不錯眼地看著,生怕哪個眼皮子淺的,趁亂渾水摸魚,把小娃子手上的金手鐲擼了去。
一看到兩個娃子打了哈欠,忙從別人手裏搶過來,抱著就進了屋。
好些沒抱上的,都有些可惜,說陸文且那不著調的街溜子真有福氣,娶了個天仙般的媳婦不算,還添了對唇紅齒白的龍鳳胎,跟觀音菩薩座前的金童玉女一個樣兒。
好幾個婦人還暗下嘀咕,早知道陸文且兩口子有此造化,當初他們成親時的團圓包,就該厚著臉皮過來討要一點兒,好歹也能沾沾這兩口子的福氣。
那個四年沒揣上娃子,原本想要跟方雨桐討要團圓包,又被陸家大伯母給勸住了的年輕媳婦兒,此時恨不得把腸子悔青。
有幾個熱心的年長婦人,告訴她,小娃子的童子尿,也算是一個生子偏方,趁著熱乎喝下去,來年極有可能抱上一個白胖小子……
那小媳婦兒聽得意動起來,真就跑到方雨桐麵前,提出想跟她討要一點兒童子尿。
方雨桐得知她用來喝時,整個人都不好了,直言說沒有。
年輕媳婦兒的這一舉動,把一眾老少娘們看得哈哈大笑。
笑過之後,又說陸家大伯娘不幹人事兒,人家原本可以喝糖水的,幾句話下來,害得人家這會兒隻能喝尿了。
陸家大伯娘也來了,也聽到了別人的議論,臉色發燙地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離她不遠的陸家大伯,狠狠瞪了她一眼,愈發覺得這老妻上不來台麵,兒孫都一大把了,還是轉著圈兒地給他丟臉。
族長領著陸文且去了祠堂,把兩個娃子的名字寫在族譜上,還上了三炷香,算是告知了祖宗。
熱熱鬧鬧的一天過去,第二天,方雨桐沒迴縣城,反而去了街上的木匠鋪子裏。
做完月子的女兒,得帶著娃子迴娘家住幾天,俗話叫挪臊窩。
這天,兩個娃子都睡著了,方雨桐獨自出來街上逛逛。
逛到陳記雜貨鋪的時候,正好看到陳家富躺在雜貨鋪門口的躺椅上。
手裏拿著個蒼蠅拍,有一下沒一下地搖晃著。
他身前擺著一張破舊的四方桌子,桌麵可能是許久沒擦拭過,蒙了一層厚厚的灰塵,上麵放著一把水壺和一個茶碗。
莫名地,她又想起了那一抹奇怪的記憶。
記憶裏,作為男人,他對自己可謂是掏心掏肺的好,一向聽老娘話的他,曾三番五次在李氏麵前,為她說話。
還有那兩個兒子,長得和他極像……
“家富。”
她一時沒忍住,就叫出了聲。
剛叫出口,她立馬就反應了過來,趁著陳家富轉頭之前,一個閃身,躲在一棵大樹後麵,不叫他看見自己。
果然,陳家富扭頭過來看了兩眼,怔愣了好一會兒之後,曾又閉上了眼睛,接著搖他的蒼蠅拍。
方雨桐朝他身後的雜貨鋪看去,隻見裏麵黑漆漆的,早已經沒有了往出賣的貨物,看著破敗不堪,不複去年的繁華景象。
去年,記得聽陸文且說過,陳記雜貨鋪要往出賣,看樣子是沒賣成。
就在她打量雜貨鋪的時候,陳大江從鋪子裏走了出來。
對躺在躺椅上的陳家富說道:“你阿娘剛睡著,碼頭那邊來了一批瓦,應該夠我搬半下午……”
方雨桐推開男人的手,一臉後怕道:“等一會兒扒拉醒了,那哭聲吵得我腦仁疼。”
陸文且卻覺得沒啥,“男人嘛,哭聲大點才好,若是哭都哭不響,幹啥都輕手輕腳的,那是做賊的料!我陸文且的兒子,可不能是個畏畏縮縮的主兒,情願做強盜,也別去做那些上不得台麵的小偷小摸………”
“有你這麽當爹的嘛!我去看看江娘子和長平準備的咋樣了?”
穿好衣裳的方雨桐,瞪了他一眼,抬腳出了房門。
等他們幾人迴到陸家村,劉氏帶著兒子兒媳已經到了。
雞鴨挑了兩籠子,正好湊成一擔。
娃子睡的搖床、背娃子用的背帶、小被子啥的,又是滿滿一擔。
冬天烤火用的火籠,尺寸是最大的,娃子尿多,用來烘烤衣裳最是實用。
一對靠背椅,那是給大人抱娃子坐的。
抱著娃子坐在上麵,既不會太高累著腰,又不會太矮累著腿兒。
兩輛學步車,噠噠響的那種,好些都是方鐵柱這個舅舅親手做出來的,除了雞鴨之外,全都堆放在院子裏,供一眾人等參觀。
除此之外,還有方鐵柱兩口子準備的重禮,一對雕刻著龍鳳的金手鐲,正好一個娃子戴一個,分量還不輕,加起來隻怕要二三十兩銀子。
兩個金手鐲一拿出來,可把大家夥兒給鎮住了,紛紛暗暗咋舌。
這十裏八村的,給剛出生的小娃子送金手鐲的,還是頭一份呢。
老林氏接過金手鐲,當即就給小孫女兒戴起來,戴好之後,又把原本膀在手腕上的那根紅繩解下來,笑嗬嗬地說道:“有了金鐲子,咱就不用紅繩捆手了……”
這邊的習俗,小娃子出生後,都要用紅繩捆一段時間的手。
說捆過手的娃子,將來才不會多手多腳,也不會去偷拿別家的東西。
抱著兒子的林氏,見此情景,不由地就垂下了頭。
迴想起自己生過的三個娃子,光滿月酒娘家人就吃了三場。
每次來,都是拿幾十個雞蛋,兩件半新不舊的衣裳,再加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火籠,除此之外,啥也沒了。
算了,不想了!
再想下去,她得嘔死。
正聊著天兒,兩個姑姑也結伴迴來了。
給的禮雖說不輕,但和劉氏他們比起來,就顯得中規中矩了。
方雨桐也沒不高興,人情嘛,都能理解。
大嫂在前,兩個姑姐若是給得重了,大嫂就算麵上不顯,心裏也難免落下不痛快。
陸文且現在出息了,前來道賀的人自然少不了。
整個陸家村,幾乎每家每戶,都帶著東西過來了。
待看到粉藕一般的兩個奶娃子時,好聽話便不要錢似的往外蹦,這個抱完那個抱……
劉氏和老林氏兩親家不錯眼地看著,生怕哪個眼皮子淺的,趁亂渾水摸魚,把小娃子手上的金手鐲擼了去。
一看到兩個娃子打了哈欠,忙從別人手裏搶過來,抱著就進了屋。
好些沒抱上的,都有些可惜,說陸文且那不著調的街溜子真有福氣,娶了個天仙般的媳婦不算,還添了對唇紅齒白的龍鳳胎,跟觀音菩薩座前的金童玉女一個樣兒。
好幾個婦人還暗下嘀咕,早知道陸文且兩口子有此造化,當初他們成親時的團圓包,就該厚著臉皮過來討要一點兒,好歹也能沾沾這兩口子的福氣。
那個四年沒揣上娃子,原本想要跟方雨桐討要團圓包,又被陸家大伯母給勸住了的年輕媳婦兒,此時恨不得把腸子悔青。
有幾個熱心的年長婦人,告訴她,小娃子的童子尿,也算是一個生子偏方,趁著熱乎喝下去,來年極有可能抱上一個白胖小子……
那小媳婦兒聽得意動起來,真就跑到方雨桐麵前,提出想跟她討要一點兒童子尿。
方雨桐得知她用來喝時,整個人都不好了,直言說沒有。
年輕媳婦兒的這一舉動,把一眾老少娘們看得哈哈大笑。
笑過之後,又說陸家大伯娘不幹人事兒,人家原本可以喝糖水的,幾句話下來,害得人家這會兒隻能喝尿了。
陸家大伯娘也來了,也聽到了別人的議論,臉色發燙地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離她不遠的陸家大伯,狠狠瞪了她一眼,愈發覺得這老妻上不來台麵,兒孫都一大把了,還是轉著圈兒地給他丟臉。
族長領著陸文且去了祠堂,把兩個娃子的名字寫在族譜上,還上了三炷香,算是告知了祖宗。
熱熱鬧鬧的一天過去,第二天,方雨桐沒迴縣城,反而去了街上的木匠鋪子裏。
做完月子的女兒,得帶著娃子迴娘家住幾天,俗話叫挪臊窩。
這天,兩個娃子都睡著了,方雨桐獨自出來街上逛逛。
逛到陳記雜貨鋪的時候,正好看到陳家富躺在雜貨鋪門口的躺椅上。
手裏拿著個蒼蠅拍,有一下沒一下地搖晃著。
他身前擺著一張破舊的四方桌子,桌麵可能是許久沒擦拭過,蒙了一層厚厚的灰塵,上麵放著一把水壺和一個茶碗。
莫名地,她又想起了那一抹奇怪的記憶。
記憶裏,作為男人,他對自己可謂是掏心掏肺的好,一向聽老娘話的他,曾三番五次在李氏麵前,為她說話。
還有那兩個兒子,長得和他極像……
“家富。”
她一時沒忍住,就叫出了聲。
剛叫出口,她立馬就反應了過來,趁著陳家富轉頭之前,一個閃身,躲在一棵大樹後麵,不叫他看見自己。
果然,陳家富扭頭過來看了兩眼,怔愣了好一會兒之後,曾又閉上了眼睛,接著搖他的蒼蠅拍。
方雨桐朝他身後的雜貨鋪看去,隻見裏麵黑漆漆的,早已經沒有了往出賣的貨物,看著破敗不堪,不複去年的繁華景象。
去年,記得聽陸文且說過,陳記雜貨鋪要往出賣,看樣子是沒賣成。
就在她打量雜貨鋪的時候,陳大江從鋪子裏走了出來。
對躺在躺椅上的陳家富說道:“你阿娘剛睡著,碼頭那邊來了一批瓦,應該夠我搬半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