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幫一把
被迫嫁給街溜子,懶女她輕鬆拿捏 作者:海裏有美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老婆子頗為健朗地往肩上一披,一邊朝袖口裏伸手,一邊問道:“那邊的東西可收拾好了?我送送你……”
“外麵風大,我自個兒迴去就成。”
“沒事兒,這邊亂糟糟的,我也不耐煩聽她們那些個長舌婦,在這兒胡編亂造,去二房躲躲清靜也好……”
前天迴來的時候,在村口的小賣鋪門口,方老婆子好一通耀武揚威。
誰想才威風了一天,那不要臉的宋家浪蕩女,就在她這張老臉上,也在整個老方家的臉上,狠狠給了一巴掌。
現如今,她最不想看到的,就是那些個陰陽怪氣的長舌婦了。
還不等方雨桐來扶,她就昂首挺胸地走在前頭,一路來到院門口,全程都拉著一張生人勿近的臉。
有幾個長舌婦,原本還想要臊她幾句來著,奈何看到她那張比天兒還冷的臉,誰也沒膽子往前貼。
方雨桐手裏,被大伯娘塞了兩大包迴禮。
按規矩來說,上一個禮是隻有一包的。
但大伯娘會做人,另一包說啥也要她收下,說她和老婆婆分了家,這包讓她提過去陸家長房,給她老婆婆吃的。
方雨桐推辭了幾句,就客氣地收下了。
看在孫女兒手裏提著的兩大包迴禮的份上,方老婆子對大兒媳婦滿腹的怨氣,一下子就消了大半。
甚至,開始自我攻略起來……
這老大媳婦,傻歸傻,眼皮子淺歸眼皮子淺,卻沒啥壞心。
說到底,這事兒也怪不到她身上,早知道會出這事兒,隻怕拿把刀架在她脖子上,逼著她娶宋家的浪蕩女,隻怕她也不能同意。
隻是,苦了大孫子。
可能這一輩子,他都邁不過去這道坎兒了。
看著近在眼前的孫女兒,突然,一個念頭在她腦海中一閃。
出了院門,方老婆子忍了又忍,長長歎出一口氣之後,還是開了口,“雨桐,按理兒來說,我不該開這個口的,隻是現如今這整個家裏,就你一人日子過得好些,縣城離這邊也遠,你承宗哥出了這事兒,隻怕是沒臉在村裏待下去了……”
“你也知道,這麽些娃子當中,我就高看你和他倆人一眼……”
“你承宗哥本質不壞,就是,就是……你…唉!算了,咱不說了,說到底,隻能說是各人有各人的命……”
她原本想讓孫女兒幫大孫子一把,幫他在城裏找條出路。
可一想到大孫子那眼高於頂的樣兒,又有些張不開嘴。
怕大孫子自個兒不爭氣,去了城裏,再和不咋著調的孫女婿合不來。
也怕孫女兒夾在中間為難。
更怕這對本就不算親近的堂兄妹,再鬧出更大的意見。
如果有更合適的辦法,她絕對連嘴都不會張。
可,這不是沒有麽……
方雨桐看著阿奶為難的神色,心驟然一軟。
她知道阿奶想說啥,說實話,大堂哥那一副比爹娘還爹娘的作態,她很是看不慣。
但阿奶幫了她太多太多……
甚至可以說是重新給了她一條命,若是沒有阿奶給的這個玉葫蘆,這個世上還有沒有她方雨桐,都說不準。
大堂哥這事兒,她也知道阿奶沒別的辦法。
大伯和三叔一輩子就沒咋出去過,兩個姑父家條件是還不錯,但兩個姑姑在家裏沒啥話語權,兩個姑父又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大堂姐二堂姐就更不用說了,都是土裏刨食的人家,婆家離石子村不遠,這種爆炸性的八卦,要不了多久,怕是就得傳過去。
至於阿奶的娘家,不要說爹娘,連兄弟差不多都去世了,現如今,可能侄子都當不了家,底下的侄孫子,又有幾個會搭理她這個,無錢無勢的老姑奶呢?
翻來覆去,確實隻有自己,是最合適的人選。
不忍看到阿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她主動接過話題,邀請道:“阿奶,縣城的鋪子,您也知道在哪兒,承宗哥要是實在邁不過去這道坎兒,您便帶他來縣城散散心,若他喜歡在縣城裏待著,也可以在那兒找份活計來做……”
“我承宗哥念了那麽多年的書,能讀又能寫的,他若是能放下身段,想找份活計肯定不難……”
“等過上一年半載,賺了銀錢風風光光地迴石子村,隻怕多的是姑娘想嫁他呢!”
方老婆子眼含熱淚,欣慰地看著孫女兒,哽咽著聲音說道:“雨桐,你是最有孝心的那一個,不枉阿奶疼你一場。”
想到孫子身上的臭毛病,又連聲保證道:“你放心,我會叮囑好他,不會叫你和文且倆人為難……”
方雨桐笑笑,沒再說大堂哥的事兒,隻挽著阿奶的手臂說道:“我還巴不得您能來呢,往後啊,在我們鋪子裏,長長久久地住下去才好……”
心裏卻在想,阿奶對她好,長久住下去她自然沒意見。
但大堂哥是絕對不行,她的底線是一個月,若是他還是像以前那樣,捧著本書滿嘴的之乎者也,她就直接讓陸文且將他丟出去。
方老婆子不知孫女兒的心思,昨兒被石頭壓了一夜的心,總算鬆快了不少。
暗自打算,等大孫子等人從女家迴來,她定要狠狠耳提麵命一番,讓他到了城裏,手腳勤快著些,嘴巴閉緊著些,趕緊把活計找好,最好是過年都不迴家的那種。
迴來幹啥?
讓人家看笑話?
最好是像孫女那樣,等出息了,掙著銀錢了,再風風光光地迴來,讓他們那些個長舌婦,想說啥都不敢張嘴。
再說了,有活做也是好事。
她年輕時就有過經驗,心情不好的時候,最怕自己閑下來,一得閑就會胡思亂想,越想就越沒往下活的勁兒。
要是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兒,累得往床上一躺就能睡著,等過上幾個月迴過頭去看,再難過的坎兒,也不過就那樣兒,咬咬牙,也就過來了。
迴到二房,兩人還沒來得及打開院門,吃完飯的劉氏,也急匆匆趕迴來了。
聽到這次就小女兒一人迴去,婆婆不再跟著去縣城,她心裏總算得勁了一點。
“外麵風大,我自個兒迴去就成。”
“沒事兒,這邊亂糟糟的,我也不耐煩聽她們那些個長舌婦,在這兒胡編亂造,去二房躲躲清靜也好……”
前天迴來的時候,在村口的小賣鋪門口,方老婆子好一通耀武揚威。
誰想才威風了一天,那不要臉的宋家浪蕩女,就在她這張老臉上,也在整個老方家的臉上,狠狠給了一巴掌。
現如今,她最不想看到的,就是那些個陰陽怪氣的長舌婦了。
還不等方雨桐來扶,她就昂首挺胸地走在前頭,一路來到院門口,全程都拉著一張生人勿近的臉。
有幾個長舌婦,原本還想要臊她幾句來著,奈何看到她那張比天兒還冷的臉,誰也沒膽子往前貼。
方雨桐手裏,被大伯娘塞了兩大包迴禮。
按規矩來說,上一個禮是隻有一包的。
但大伯娘會做人,另一包說啥也要她收下,說她和老婆婆分了家,這包讓她提過去陸家長房,給她老婆婆吃的。
方雨桐推辭了幾句,就客氣地收下了。
看在孫女兒手裏提著的兩大包迴禮的份上,方老婆子對大兒媳婦滿腹的怨氣,一下子就消了大半。
甚至,開始自我攻略起來……
這老大媳婦,傻歸傻,眼皮子淺歸眼皮子淺,卻沒啥壞心。
說到底,這事兒也怪不到她身上,早知道會出這事兒,隻怕拿把刀架在她脖子上,逼著她娶宋家的浪蕩女,隻怕她也不能同意。
隻是,苦了大孫子。
可能這一輩子,他都邁不過去這道坎兒了。
看著近在眼前的孫女兒,突然,一個念頭在她腦海中一閃。
出了院門,方老婆子忍了又忍,長長歎出一口氣之後,還是開了口,“雨桐,按理兒來說,我不該開這個口的,隻是現如今這整個家裏,就你一人日子過得好些,縣城離這邊也遠,你承宗哥出了這事兒,隻怕是沒臉在村裏待下去了……”
“你也知道,這麽些娃子當中,我就高看你和他倆人一眼……”
“你承宗哥本質不壞,就是,就是……你…唉!算了,咱不說了,說到底,隻能說是各人有各人的命……”
她原本想讓孫女兒幫大孫子一把,幫他在城裏找條出路。
可一想到大孫子那眼高於頂的樣兒,又有些張不開嘴。
怕大孫子自個兒不爭氣,去了城裏,再和不咋著調的孫女婿合不來。
也怕孫女兒夾在中間為難。
更怕這對本就不算親近的堂兄妹,再鬧出更大的意見。
如果有更合適的辦法,她絕對連嘴都不會張。
可,這不是沒有麽……
方雨桐看著阿奶為難的神色,心驟然一軟。
她知道阿奶想說啥,說實話,大堂哥那一副比爹娘還爹娘的作態,她很是看不慣。
但阿奶幫了她太多太多……
甚至可以說是重新給了她一條命,若是沒有阿奶給的這個玉葫蘆,這個世上還有沒有她方雨桐,都說不準。
大堂哥這事兒,她也知道阿奶沒別的辦法。
大伯和三叔一輩子就沒咋出去過,兩個姑父家條件是還不錯,但兩個姑姑在家裏沒啥話語權,兩個姑父又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大堂姐二堂姐就更不用說了,都是土裏刨食的人家,婆家離石子村不遠,這種爆炸性的八卦,要不了多久,怕是就得傳過去。
至於阿奶的娘家,不要說爹娘,連兄弟差不多都去世了,現如今,可能侄子都當不了家,底下的侄孫子,又有幾個會搭理她這個,無錢無勢的老姑奶呢?
翻來覆去,確實隻有自己,是最合適的人選。
不忍看到阿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她主動接過話題,邀請道:“阿奶,縣城的鋪子,您也知道在哪兒,承宗哥要是實在邁不過去這道坎兒,您便帶他來縣城散散心,若他喜歡在縣城裏待著,也可以在那兒找份活計來做……”
“我承宗哥念了那麽多年的書,能讀又能寫的,他若是能放下身段,想找份活計肯定不難……”
“等過上一年半載,賺了銀錢風風光光地迴石子村,隻怕多的是姑娘想嫁他呢!”
方老婆子眼含熱淚,欣慰地看著孫女兒,哽咽著聲音說道:“雨桐,你是最有孝心的那一個,不枉阿奶疼你一場。”
想到孫子身上的臭毛病,又連聲保證道:“你放心,我會叮囑好他,不會叫你和文且倆人為難……”
方雨桐笑笑,沒再說大堂哥的事兒,隻挽著阿奶的手臂說道:“我還巴不得您能來呢,往後啊,在我們鋪子裏,長長久久地住下去才好……”
心裏卻在想,阿奶對她好,長久住下去她自然沒意見。
但大堂哥是絕對不行,她的底線是一個月,若是他還是像以前那樣,捧著本書滿嘴的之乎者也,她就直接讓陸文且將他丟出去。
方老婆子不知孫女兒的心思,昨兒被石頭壓了一夜的心,總算鬆快了不少。
暗自打算,等大孫子等人從女家迴來,她定要狠狠耳提麵命一番,讓他到了城裏,手腳勤快著些,嘴巴閉緊著些,趕緊把活計找好,最好是過年都不迴家的那種。
迴來幹啥?
讓人家看笑話?
最好是像孫女那樣,等出息了,掙著銀錢了,再風風光光地迴來,讓他們那些個長舌婦,想說啥都不敢張嘴。
再說了,有活做也是好事。
她年輕時就有過經驗,心情不好的時候,最怕自己閑下來,一得閑就會胡思亂想,越想就越沒往下活的勁兒。
要是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兒,累得往床上一躺就能睡著,等過上幾個月迴過頭去看,再難過的坎兒,也不過就那樣兒,咬咬牙,也就過來了。
迴到二房,兩人還沒來得及打開院門,吃完飯的劉氏,也急匆匆趕迴來了。
聽到這次就小女兒一人迴去,婆婆不再跟著去縣城,她心裏總算得勁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