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陽光升起之前,荀圭叫醒了大黃,在一片星光之中,下山去了。
霧石道人、清風道人、青鬆子,祖孫三代隱沒身形,站在山門牌坊上,看著荀圭牽著馬遠去。
“師祖,為何不向荀公子言明?卻要用這種方式騙他走?”等到荀圭的身影消失不見,青鬆子才開口問道。
清風道人也很是疑惑,他也問道:“是啊,師父。金靈姑娘雖是鬼身,但得益於大儒遺寶相助,一身修為早已轉為純陽,修煉道法根本無需轉世,何不與荀小友言明?看他也是通情達理的人,不會讓金姑娘隨他走的。”
霧石道人看了看一左一右站在自己身邊的徒弟徒孫,恨鐵不成鋼地說道:“你們啊,還是太年輕!我跟你們說我是身經百戰見得多了,問題不是荀圭肯不肯留下金靈,而是金靈一定會跟荀圭走!”
清風道人更加疑惑:“可是,昨日裏不是金姑娘自己願意留下來的麽?”
霧石道看著荀圭遠去的方向,緩緩說道:“天地之間,常有異人出世,乃是天道顯化,自有福運加身。任何生靈都忍不住與之親近。”
青鬆子瞪大眼睛問道:“荀公子就是那異人?可是,可是這也不是師祖你拆散他倆的理由啊!”
霧石道人冷哼一聲,袍袖一揮,把青鬆子化作一棵鬆樹,立在牌坊邊。霧石道人看著鬆樹說道:“沒大沒小,誰給你的勇氣質疑你師祖我?你就在此思過七日。”
清風道人噤若寒蟬。霧石道人接著說道:“老夫為他們算過一卦,他們二人,隻有恩情,沒有姻緣,早點拆開他們,也是免了一樁爛桃花。荀小子身負氣運,天道雖然保著他,但也推著他去做他必須要做的事情。他決不能有一絲牽掛。”
說完,霧石道人直勾勾地看著清風道人,清風道人會意,急忙作揖問道:“還請師祖賜教,徒兒洗耳恭聽。”
霧石道人嗯了一聲,繼續說道:“荀小子身上天機混沌,不可推算,但根據史書記載,異人出世必有目的,為了完成這個目的,天道會逼著他做出選擇,這一定會牽連到與他最親近的人,所以老夫才強留金靈,免得日後徒留遺憾。”
霧石道人歎了口氣:“昨日老夫給金靈傳音,隻說荀小子身負氣運,不會產生男女之情,這才讓金靈點頭,自願留在我青城山修道。你們倆切勿說漏嘴了。”
“是,掌教。”清風道人嚴肅答應下來。
“對了師祖,我有東西要給金靈姑娘。”一旁的鬆樹說話了。枝葉飄搖間,一個信封落下。霧石道人伸手接住,並未打開,直接透視過去,看見了信的內容。
裏麵沒有別的話,隻有荀圭仿寫的一首詩:
曾慮多情損道行,奈何孤身別青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乾坤不負卿。
霧石道人抬頭看著鬆樹,鬆樹說道:“今早我從崖邊醒來,看見石桌上用一柄劍壓著這一封信。那柄劍我也見過,是荀公子的配劍,從未見他離身。”
說話間,鬆樹把劍送到了霧石道人手中。
霧石道人一手拿劍,一手拿信,歎了一聲“何苦”。接著手一揮,這兩件東西化作一道光,向著雲海之後那座孤峰飛去。送完東西,霧石道人消失在原地。
清風道人看了看鬆樹,搖了搖頭,也轉身走了。隻是他轉身以前,掐起指決,一個光點,朝荀圭走的方向飛去。
······
荀圭走到了半山腰,遠遠地能看見山腳下的小鎮了。荀圭站在那裏一言不發,絲毫沒發現,那個錦囊化作的光點,突然飛過來,一瞬間消失在大黃腦袋裏。大黃嚇了一跳,但又沒感覺到什麽不適,也就沒在意。
荀圭看了一會兒,挑了另一條往北方去的小路,牽著大黃走了過去。
一人一馬走著走著,一路上未發一言,眼見著日升月落幾度更迭,一陣寒風吹來,荀圭冷的一激靈,這才發現,他和大黃好像走了很長一段路。
天色已晚,借著最後一點日光,荀圭遠遠的看見了幾縷炊煙,這才感覺到有些餓了。荀圭深吸一口氣,刺骨的冷空氣,帶著炊煙的氣味差點讓他窒息。
荀圭好不容易適應了突然的降溫,轉頭看著大黃說道:“不知不覺都走了一天了,大黃你一定餓了吧,前麵有村子,我們去找地方借宿吧,也好吃頓暖和的。”
大黃十分無語,雖然它本來也不能說話。它的眼神很複雜,看了看荀圭,大黃的大腦袋晃了晃,示意荀圭看看它背上的包袱。
荀圭順著大黃的眼神看過去,它背上的包袱早已空空如也。荀圭不由得叫道:“沒啦?你一天就吃了這麽多?”
大黃輕輕地蹦了幾下,走到一邊,低頭看著路旁的野草,又抬起前腳指了指那些樹。
荀圭仔細看過去,這邊植被稀疏了不少,草葉兒枯黃,地麵更加幹燥。荀圭又看了看那些樹,那些大為不同的植被,終於讓荀圭明白過來:自己走了很多天了,此時,已然穿過了那座分隔南北的大山,到了北方地界了。
荀圭一時無語,牽起大黃繼續趕路,還是早點到村裏再說。走了一會,荀圭問道:“大黃,到底過了幾天了。”
大黃跟著荀圭快步走著,昂著頭想了想,一下下地點頭,荀圭數著,大黃一共點頭十五下。
荀圭摸了摸大黃的腦袋,小聲說道:“對不起啊,讓你這麽多天沒吃著好東西了。對了,這麽多天,你喝水怎麽解決的?”
大黃停了下來,走到一邊,低下頭做出喝水的動作,然後快步走迴荀圭身邊,如此來迴幾次。荀圭明白了:“你是說,你每次都去自己喝水,然後再快步追上我?”
大黃點點頭。荀圭走過去抱住了大黃的脖子,輕聲說道:“親不親,故鄉人啊。對不起,讓你擔心了。”
大黃努了努嘴,示意荀圭騎上它,然後朝著太陽的方向看去。
荀圭看了看日頭,隻剩下一點點光亮了。荀圭趕緊翻身上馬。大黃這一路守著荀圭,都是慢慢走,憋了了這麽多天了。這下終於可以撒開蹄子飛奔。
村落很是安靜,大黃的馬蹄聲十分明顯,還沒到村口,就聽見一陣陣的狗叫聲。大黃跑到了村口,荀圭一看,路上竟然擺著拒馬。荀圭拍了拍大黃的腦袋,大黃慢慢減速,停了下來。
荀圭下了馬站在地上,剛剛拱手,隻見村裏衝過來幾個青壯,手裏舉著火把,還拿著草叉棍棒之類,在拒馬後麵排好陣型。荀圭正要開口,隻見那幾位青壯讓開道路,走來了一位佝僂著身子的人,荀圭借著火把的光看去,是一位白胡子老者。
荀圭剛要彎腰作揖,隻聽那老人中氣十足,大聲問道:“來者何人!”
荀圭做了個揖,大聲迴話:“學生是遊學的士子,剛剛從山路走出來!路過此地天色已晚,想來借宿一宿!”說著,荀圭掏出了自己的書院身份牌扔了過去,“學生出自楚國鹿山學院,此行···”
荀圭想了一想,先前說著北方幾國被道門讓給了佛門,於是荀圭接著喊道:“此行是去蓮華寺訪友的!”
說完,荀圭等在原地,看著一位年輕人撿起了荀圭的身份牌,拿給那位老者看。荀圭隱約聽見了幾聲“蓮華寺”“鹿山書院在哪兒”的談話聲。
荀圭等了一會,隻見那位老者向左右說了什麽,幾位青壯分出二人搬開拒馬。老者喊道:“公子請過來吧!”
荀圭拱手答禮,牽著大黃慢慢走了過去。走到近前,隻見這幾位雖然穿著樸素,但是神情堅毅,身材精瘦卻有力。那位老者,應該就是這村裏的村長了。
荀圭鬆開韁繩,躬身說道:“學生攪擾了。”
老者也拱手迴禮,說道:“是老朽失禮了,公子請收迴去吧,到我屋裏說話。”說著吧身份牌遞了過去,轉身就走。
荀圭收好身份牌,說了聲“恭敬不如從命”,跟著老者就走。大黃看了看沒人管它,自己跟在荀圭身後。
走了大約半刻鍾,荀圭跟著老者到了一個小院兒,院門關著,屋裏也沒有亮燈。身後有人說話聲傳來,荀圭轉身一看,那幫子青壯走跟在身後,對著大黃指指點點。
老者拍了拍院門,對屋裏喊道:“點上燈,準備茶!不是賊寇,來客人咧!”
荀圭看著物理點起了燈,不多時就有人打開門,屋門打開走出一位老婦,一位年輕姑娘。老者推開院門進去,招唿了一聲“都進來吧!都在外麵吹風做啥呢嘛!”老者說著大步走了進去,荀圭身後一人快步上前,走上前去和那姑娘互相握住雙手,低聲說話。
荀圭心想原來是一家人,也跟了上去。大黃左顧右盼,看向了院子角落裏那個水缸,嘚嗒嘚噠走過去,低下頭就要喝。
荀圭連忙走過去拉住大黃,說道:“這缸裏的水,未必是專用來喂牲口的···啊哎你拱我幹什麽,我不是罵你,哎呀!”
荀圭被大黃拱了一個趔趄,那老者哈哈大笑,走到水缸邊,從旁拿來一個水瓢,要了一瓢水遞到大黃嘴邊,大黃看了看荀圭,荀圭點點頭,大黃才低頭喝了起來。
老者笑著對荀圭說:“公子,你這匹馬,靈性的很咧!”
荀圭也笑了,拱手迴道:“失禮了。在下獨身遠行遊曆,隻有它作伴,是以養的嬌慣了些。”
老漢擺了擺手:“謀似(沒事),哎呀,”老漢說著摸了摸大黃的腦袋,“這麽好的馬,那就是另一條命!嬌慣點也合適的很嘛!”
荀圭轉頭看了看,那群人都進了屋,於是安心在外麵和這老者說話。荀圭問道:“還沒請問,此處是什麽地界?”
老漢見大黃喝完了,放下水瓢,看了看荀圭說道:“你這娃子,果然是從南邊來的,看你這嘴唇,都幹成啥樣子了!你走到秦國了!”
荀圭順著話問道:“學生正要北上,往蓮華寺去訪友,敢問老丈,此去還有多遠?”
老漢走上前來,一把攬住荀圭的肩膀:“你這娃子,忒客氣了,走走走,進屋再說。”說著一手攬住荀圭,一手牽著大黃就往屋裏走。
老漢進了屋,把荀圭按在凳子上,一幫人都轉頭看著他。老漢又招唿著自己婆姨,把大黃牽去後院,喂些草料,又讓那姑娘去準備些飯菜,這才轉身坐在上首。
荀圭逐個拱手打招唿,眾人笑嗬嗬地迴禮,過了一會兒,那小姑娘和老婦端著飯菜出來,荀圭取下葫蘆,給沒人倒了一杯酒,眾人嘻嘻哈哈的吃飽喝足,這才散去。
老婦帶著姑娘先去睡了,老漢和那年輕人陪著荀圭說話。
聊了會兒天,荀圭知道了,此地已經是秦國境內,處在秦、蜀、梁三國交界之地,荀圭隨口一說的蓮華寺,果然如霧石道人所言,是秦國最大最知名的寺院,就在國都鹹陽城外。
三人閑聊了一會兒,各自去睡。老漢父子扯來幾條長凳擺在一起,在正屋裏搭了個臨時的床鋪,把僅剩的一間房讓給荀圭去睡。荀圭推辭不過,隻好依了他們。
第二天一早,荀圭早早起身,躡手躡腳走到了廚房,找出了一個空著的陶罐,把昨晚沒喝完的半葫蘆酒倒了進去,把陶罐放在灶台上顯眼的地方。
想了一下,荀圭拿出一粒霧石道人給的金子,放在了陶罐旁邊。這才輕手輕腳地走去後院,叫醒了大黃。
慢慢打開後院柴門,荀圭騎上大黃,往北而去。
過了半個時辰,老者一家醒來,發現了灶台上的酒和那一粒金子,感慨了一番,老漢追出門去,卻不見荀圭身影,隻好對著北方給早已離去的荀圭鞠了個躬,然後讓兒子去招唿兩位青壯,要去城裏。
老漢很是感慨,這位公子真是仁厚,有了這一粒金子,可以買不少兵器,甚至還能買兩件皮甲,這下,我們村麵對那些流寇,可算多了幾分底氣!
霧石道人、清風道人、青鬆子,祖孫三代隱沒身形,站在山門牌坊上,看著荀圭牽著馬遠去。
“師祖,為何不向荀公子言明?卻要用這種方式騙他走?”等到荀圭的身影消失不見,青鬆子才開口問道。
清風道人也很是疑惑,他也問道:“是啊,師父。金靈姑娘雖是鬼身,但得益於大儒遺寶相助,一身修為早已轉為純陽,修煉道法根本無需轉世,何不與荀小友言明?看他也是通情達理的人,不會讓金姑娘隨他走的。”
霧石道人看了看一左一右站在自己身邊的徒弟徒孫,恨鐵不成鋼地說道:“你們啊,還是太年輕!我跟你們說我是身經百戰見得多了,問題不是荀圭肯不肯留下金靈,而是金靈一定會跟荀圭走!”
清風道人更加疑惑:“可是,昨日裏不是金姑娘自己願意留下來的麽?”
霧石道看著荀圭遠去的方向,緩緩說道:“天地之間,常有異人出世,乃是天道顯化,自有福運加身。任何生靈都忍不住與之親近。”
青鬆子瞪大眼睛問道:“荀公子就是那異人?可是,可是這也不是師祖你拆散他倆的理由啊!”
霧石道人冷哼一聲,袍袖一揮,把青鬆子化作一棵鬆樹,立在牌坊邊。霧石道人看著鬆樹說道:“沒大沒小,誰給你的勇氣質疑你師祖我?你就在此思過七日。”
清風道人噤若寒蟬。霧石道人接著說道:“老夫為他們算過一卦,他們二人,隻有恩情,沒有姻緣,早點拆開他們,也是免了一樁爛桃花。荀小子身負氣運,天道雖然保著他,但也推著他去做他必須要做的事情。他決不能有一絲牽掛。”
說完,霧石道人直勾勾地看著清風道人,清風道人會意,急忙作揖問道:“還請師祖賜教,徒兒洗耳恭聽。”
霧石道人嗯了一聲,繼續說道:“荀小子身上天機混沌,不可推算,但根據史書記載,異人出世必有目的,為了完成這個目的,天道會逼著他做出選擇,這一定會牽連到與他最親近的人,所以老夫才強留金靈,免得日後徒留遺憾。”
霧石道人歎了口氣:“昨日老夫給金靈傳音,隻說荀小子身負氣運,不會產生男女之情,這才讓金靈點頭,自願留在我青城山修道。你們倆切勿說漏嘴了。”
“是,掌教。”清風道人嚴肅答應下來。
“對了師祖,我有東西要給金靈姑娘。”一旁的鬆樹說話了。枝葉飄搖間,一個信封落下。霧石道人伸手接住,並未打開,直接透視過去,看見了信的內容。
裏麵沒有別的話,隻有荀圭仿寫的一首詩:
曾慮多情損道行,奈何孤身別青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乾坤不負卿。
霧石道人抬頭看著鬆樹,鬆樹說道:“今早我從崖邊醒來,看見石桌上用一柄劍壓著這一封信。那柄劍我也見過,是荀公子的配劍,從未見他離身。”
說話間,鬆樹把劍送到了霧石道人手中。
霧石道人一手拿劍,一手拿信,歎了一聲“何苦”。接著手一揮,這兩件東西化作一道光,向著雲海之後那座孤峰飛去。送完東西,霧石道人消失在原地。
清風道人看了看鬆樹,搖了搖頭,也轉身走了。隻是他轉身以前,掐起指決,一個光點,朝荀圭走的方向飛去。
······
荀圭走到了半山腰,遠遠地能看見山腳下的小鎮了。荀圭站在那裏一言不發,絲毫沒發現,那個錦囊化作的光點,突然飛過來,一瞬間消失在大黃腦袋裏。大黃嚇了一跳,但又沒感覺到什麽不適,也就沒在意。
荀圭看了一會兒,挑了另一條往北方去的小路,牽著大黃走了過去。
一人一馬走著走著,一路上未發一言,眼見著日升月落幾度更迭,一陣寒風吹來,荀圭冷的一激靈,這才發現,他和大黃好像走了很長一段路。
天色已晚,借著最後一點日光,荀圭遠遠的看見了幾縷炊煙,這才感覺到有些餓了。荀圭深吸一口氣,刺骨的冷空氣,帶著炊煙的氣味差點讓他窒息。
荀圭好不容易適應了突然的降溫,轉頭看著大黃說道:“不知不覺都走了一天了,大黃你一定餓了吧,前麵有村子,我們去找地方借宿吧,也好吃頓暖和的。”
大黃十分無語,雖然它本來也不能說話。它的眼神很複雜,看了看荀圭,大黃的大腦袋晃了晃,示意荀圭看看它背上的包袱。
荀圭順著大黃的眼神看過去,它背上的包袱早已空空如也。荀圭不由得叫道:“沒啦?你一天就吃了這麽多?”
大黃輕輕地蹦了幾下,走到一邊,低頭看著路旁的野草,又抬起前腳指了指那些樹。
荀圭仔細看過去,這邊植被稀疏了不少,草葉兒枯黃,地麵更加幹燥。荀圭又看了看那些樹,那些大為不同的植被,終於讓荀圭明白過來:自己走了很多天了,此時,已然穿過了那座分隔南北的大山,到了北方地界了。
荀圭一時無語,牽起大黃繼續趕路,還是早點到村裏再說。走了一會,荀圭問道:“大黃,到底過了幾天了。”
大黃跟著荀圭快步走著,昂著頭想了想,一下下地點頭,荀圭數著,大黃一共點頭十五下。
荀圭摸了摸大黃的腦袋,小聲說道:“對不起啊,讓你這麽多天沒吃著好東西了。對了,這麽多天,你喝水怎麽解決的?”
大黃停了下來,走到一邊,低下頭做出喝水的動作,然後快步走迴荀圭身邊,如此來迴幾次。荀圭明白了:“你是說,你每次都去自己喝水,然後再快步追上我?”
大黃點點頭。荀圭走過去抱住了大黃的脖子,輕聲說道:“親不親,故鄉人啊。對不起,讓你擔心了。”
大黃努了努嘴,示意荀圭騎上它,然後朝著太陽的方向看去。
荀圭看了看日頭,隻剩下一點點光亮了。荀圭趕緊翻身上馬。大黃這一路守著荀圭,都是慢慢走,憋了了這麽多天了。這下終於可以撒開蹄子飛奔。
村落很是安靜,大黃的馬蹄聲十分明顯,還沒到村口,就聽見一陣陣的狗叫聲。大黃跑到了村口,荀圭一看,路上竟然擺著拒馬。荀圭拍了拍大黃的腦袋,大黃慢慢減速,停了下來。
荀圭下了馬站在地上,剛剛拱手,隻見村裏衝過來幾個青壯,手裏舉著火把,還拿著草叉棍棒之類,在拒馬後麵排好陣型。荀圭正要開口,隻見那幾位青壯讓開道路,走來了一位佝僂著身子的人,荀圭借著火把的光看去,是一位白胡子老者。
荀圭剛要彎腰作揖,隻聽那老人中氣十足,大聲問道:“來者何人!”
荀圭做了個揖,大聲迴話:“學生是遊學的士子,剛剛從山路走出來!路過此地天色已晚,想來借宿一宿!”說著,荀圭掏出了自己的書院身份牌扔了過去,“學生出自楚國鹿山學院,此行···”
荀圭想了一想,先前說著北方幾國被道門讓給了佛門,於是荀圭接著喊道:“此行是去蓮華寺訪友的!”
說完,荀圭等在原地,看著一位年輕人撿起了荀圭的身份牌,拿給那位老者看。荀圭隱約聽見了幾聲“蓮華寺”“鹿山書院在哪兒”的談話聲。
荀圭等了一會,隻見那位老者向左右說了什麽,幾位青壯分出二人搬開拒馬。老者喊道:“公子請過來吧!”
荀圭拱手答禮,牽著大黃慢慢走了過去。走到近前,隻見這幾位雖然穿著樸素,但是神情堅毅,身材精瘦卻有力。那位老者,應該就是這村裏的村長了。
荀圭鬆開韁繩,躬身說道:“學生攪擾了。”
老者也拱手迴禮,說道:“是老朽失禮了,公子請收迴去吧,到我屋裏說話。”說著吧身份牌遞了過去,轉身就走。
荀圭收好身份牌,說了聲“恭敬不如從命”,跟著老者就走。大黃看了看沒人管它,自己跟在荀圭身後。
走了大約半刻鍾,荀圭跟著老者到了一個小院兒,院門關著,屋裏也沒有亮燈。身後有人說話聲傳來,荀圭轉身一看,那幫子青壯走跟在身後,對著大黃指指點點。
老者拍了拍院門,對屋裏喊道:“點上燈,準備茶!不是賊寇,來客人咧!”
荀圭看著物理點起了燈,不多時就有人打開門,屋門打開走出一位老婦,一位年輕姑娘。老者推開院門進去,招唿了一聲“都進來吧!都在外麵吹風做啥呢嘛!”老者說著大步走了進去,荀圭身後一人快步上前,走上前去和那姑娘互相握住雙手,低聲說話。
荀圭心想原來是一家人,也跟了上去。大黃左顧右盼,看向了院子角落裏那個水缸,嘚嗒嘚噠走過去,低下頭就要喝。
荀圭連忙走過去拉住大黃,說道:“這缸裏的水,未必是專用來喂牲口的···啊哎你拱我幹什麽,我不是罵你,哎呀!”
荀圭被大黃拱了一個趔趄,那老者哈哈大笑,走到水缸邊,從旁拿來一個水瓢,要了一瓢水遞到大黃嘴邊,大黃看了看荀圭,荀圭點點頭,大黃才低頭喝了起來。
老者笑著對荀圭說:“公子,你這匹馬,靈性的很咧!”
荀圭也笑了,拱手迴道:“失禮了。在下獨身遠行遊曆,隻有它作伴,是以養的嬌慣了些。”
老漢擺了擺手:“謀似(沒事),哎呀,”老漢說著摸了摸大黃的腦袋,“這麽好的馬,那就是另一條命!嬌慣點也合適的很嘛!”
荀圭轉頭看了看,那群人都進了屋,於是安心在外麵和這老者說話。荀圭問道:“還沒請問,此處是什麽地界?”
老漢見大黃喝完了,放下水瓢,看了看荀圭說道:“你這娃子,果然是從南邊來的,看你這嘴唇,都幹成啥樣子了!你走到秦國了!”
荀圭順著話問道:“學生正要北上,往蓮華寺去訪友,敢問老丈,此去還有多遠?”
老漢走上前來,一把攬住荀圭的肩膀:“你這娃子,忒客氣了,走走走,進屋再說。”說著一手攬住荀圭,一手牽著大黃就往屋裏走。
老漢進了屋,把荀圭按在凳子上,一幫人都轉頭看著他。老漢又招唿著自己婆姨,把大黃牽去後院,喂些草料,又讓那姑娘去準備些飯菜,這才轉身坐在上首。
荀圭逐個拱手打招唿,眾人笑嗬嗬地迴禮,過了一會兒,那小姑娘和老婦端著飯菜出來,荀圭取下葫蘆,給沒人倒了一杯酒,眾人嘻嘻哈哈的吃飽喝足,這才散去。
老婦帶著姑娘先去睡了,老漢和那年輕人陪著荀圭說話。
聊了會兒天,荀圭知道了,此地已經是秦國境內,處在秦、蜀、梁三國交界之地,荀圭隨口一說的蓮華寺,果然如霧石道人所言,是秦國最大最知名的寺院,就在國都鹹陽城外。
三人閑聊了一會兒,各自去睡。老漢父子扯來幾條長凳擺在一起,在正屋裏搭了個臨時的床鋪,把僅剩的一間房讓給荀圭去睡。荀圭推辭不過,隻好依了他們。
第二天一早,荀圭早早起身,躡手躡腳走到了廚房,找出了一個空著的陶罐,把昨晚沒喝完的半葫蘆酒倒了進去,把陶罐放在灶台上顯眼的地方。
想了一下,荀圭拿出一粒霧石道人給的金子,放在了陶罐旁邊。這才輕手輕腳地走去後院,叫醒了大黃。
慢慢打開後院柴門,荀圭騎上大黃,往北而去。
過了半個時辰,老者一家醒來,發現了灶台上的酒和那一粒金子,感慨了一番,老漢追出門去,卻不見荀圭身影,隻好對著北方給早已離去的荀圭鞠了個躬,然後讓兒子去招唿兩位青壯,要去城裏。
老漢很是感慨,這位公子真是仁厚,有了這一粒金子,可以買不少兵器,甚至還能買兩件皮甲,這下,我們村麵對那些流寇,可算多了幾分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