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正熙帝將福郡王叫到處理政務的北辰殿,不是和他談他的婚事的,聽到福郡王把話題扯到了朝廷沒錢上,忙道:“既然知道朝廷沒錢,可見我這個皇帝當得有多辛苦,作為我的兄弟,你是不是該站出來幫幫我?”
“我幫你?”福郡王被他的話嚇了一大跳,食指反指向自己,看著正熙帝,見他一臉嚴肅認真,幹笑道:“嗬嗬,六哥,你是在我和我開玩笑吧?”
“朕沒和你說笑。”正熙帝歎了一口氣道:“朝中如今不是父親的老臣,就是老三和老五的黨羽,屬於朕的人沒幾個。俗話說‘三年不改父道’,更何況,如今父皇隻是退位,所以那些跟隨父皇的老臣朕動不得;可老三和老五的人,如果朕就這麽聽之任之的話,估計迴頭坐在這個位子上就該他倆當中的某一個了。
但真要和老三老五對上,以他們在朝廷多年的經營,朕不親自下場,贏不了,可朕的身份又讓朕不能親自出麵,所以這個和他們打擂台的人選必須是朕的人,而且隻能是和他們地位相當的皇子。剩下的幾個兄弟當中,朕最信任的人就是你了……”
福郡王不想摻和到這些波譎雲詭的權力之爭中,因此極力推辭:“多謝皇兄的信任,隻是我真不是那塊料,而且我之前也從來都沒辦過差。”
“放心,有朕在你身後……”就在正熙帝一力勸說福郡王為他出力的時候,總管太監高世恩迴話,說戶部尚書陳大人求見。
正熙帝讓福郡王到旁邊等候,等他見過陳大人之後,兩人在繼續剛才的話題,然後將陳大人叫了進來。
戶部尚書陳大人苦著一張臉進了北辰殿。去年,哪怕他竭盡全力,恨不得把每個銅板都掰成兩半花,各個部門報到他那裏的開支,哪怕是救災這樣重要的事,他雖然沒有像其它支出一樣給砍掉一半,但依然沒有給全額,隻同意了七成。就這樣,他拆東牆,補西牆,再加上正熙帝在後宮一再儉省,最後兩人沒辦法了,幹脆抹下臉來,聯合福郡王從宮裏帶出一些東西變賣,這才勉強把朝廷的各項花銷給支撐下來。
但將宮裏的東西拿出去變賣,並不是長久之計。畢竟,他們賣得並不是特別珍貴的物品,隻是將一些禦用的諸如布匹、瓷器、胭脂、……這些日常之物拿出去變賣。
不是他們不想賣珍貴的物件,而是很多珍貴的物件,比如古董和名家字畫什麽的,雖然珍貴,但件數少,大多都隻有一兩件,因此看著單價高,其實不如賣布匹這樣大多數有點錢的人家都能買得到,價錢相對低廉,靠走量取勝的大路貨總價值高;再者,對這些東西在皇室,大家心裏都有數,所以拿出一兩件出來變賣還可以,數量一大,就不行了,會引起懷疑。
但就算這樣,買賣也做不長久,市麵上偶爾出現大批量的禦製用品,大家並不以為然,可這種情況常常出現,大家就會感到奇怪了。
世家大族都有門路,隻要稍微用點心,雖然不能百分百的確定,可是根據一些蛛絲馬跡,這些人就能判斷出是皇家的手筆。那個時候,皇室可就丟臉了。
這個時代,商人的地位是極為低廉的,世家大族要麽像四大家族當中的賈王史三家一樣,找一戶商家作為他們的“錢袋子”;要麽就是由家裏的仆役來經商,反正他們自己是不會親身上陣的。對士人來說,是恥於談錢的。好像由他們名下的仆從從事商業,就能將他們和金錢以及商業割裂開來,依然保持住他們世家大族的名門風範一樣。
皇室作為士族的最高代表,處於金子塔的最高層,自然也要保持“清高”的形象,所以一旦正熙帝為了錢,幹出賣皇家禦品的事被揭露,必然對他的名聲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屆時,還不知道他那幾個不安分的兄弟們借題發揮,會做出什麽事來,影響到他的皇位甚至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他現在雖然是皇帝,可是並沒有坐穩這個位子,因此,那些兄弟看出有拉他下來的可能,所以在他登基之後,表現得並不怎麽乖順。
再者,禦品能夠賣出高價,是因為它有一個“皇家”的名頭,所以世人才會覺得稀罕,覺得珍貴,但一旦這些東西變多了,那麽必然會影響到人們對禦製用品的印象,從而影響到價錢,畢竟,東西多了,不值錢了,這個道理世人還是懂得的。
正德帝看著陳大人交上來的近十年的江南賦稅單子,看到上麵的鹽稅在最近五六年裏呈遞減的狀態,滿心疑惑的問道:“陳愛卿,丁稅連年增加,說明我大覃的人口也在逐年增加,既然這樣,這鹽稅怎麽還會逐年下降?據朕所知,鹽價從十年前開始就沒變過,所以並不存在老百姓吃不起鹽的可能,那這是怎麽迴事?難道這多出來的人都不吃鹽嗎?”
陳尚書麵帶無奈的道:“迴陛下,臣曾和陛下提過過私鹽泛濫的問題。鹽稅之所以逐年降低,就是因為官鹽在私鹽的衝擊下,賣不動。”
雖然之前林堇要求鄔九宮,不允許商會做私鹽買賣,就是怕引起朝廷的注意。但是私鹽的利潤實在是太高了,特別是在林堇拿出了曬鹽法之後,利用這個辦法製鹽,可以說,在這個人力不能算進成本的世界,幾乎沒有成本。
這樣一本萬利,而且近乎無本的好生意,而且生產市場又被搬到了呂宋這個遠離神州大地的地界,在資本的驅使下,商會如今每次做海貿生意,迴航的時候,不管是否順路,都會在呂宋的碼頭停靠一下,將壓艙石全變成了一袋袋的鹽之後,再上路,迴大覃。
因此,除了將生產鹽的地界,從大覃變為呂宋的那一個月,鹽稅稍微有迴升之外,其它時間,朝廷收上的鹽稅是越來越低。
官鹽賣不出去,雖然商會裏的鹽商,以及沒有加入商會的其它地界鹽商,還是會掏些錢,買鹽引,但是數額也大幅度的下降。以前朝廷找鹽商討要捐獻,雖然鹽商會哭窮,可是最後掏出來的錢,數額不僅不會減少,甚至還有多的。但是如今鹽商哭窮,是確確實實在哭窮,因為他們明麵上官鹽確實賣得不多,所以捐獻的數額也開始逐漸下降。
其實陳尚書知道,市麵上百分之九十的私鹽都是從鹽商的手中流出去的,因此那些“哭窮”的鹽商不僅不窮,甚至因為販賣私鹽,賺得比往前還要多,但是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卻一直沒有證據證明鹽商同樣也在販賣私鹽。
要知道,雖然鹽商在朝廷眼裏是一幫待宰的豬,但是這豬也不是說宰就宰的,他們靠著手中握有的資財,在朝中找了不少靠山,因此,還是有人幫他們說話的。
正熙帝不解的道:“自從官鹽出現之後,就一直有私鹽的存在。但是除非是王朝末期,不然,絕對不會出現私鹽超過官鹽的情況?現在會出現這種情況,難道朕其實是一個將要斷送祖宗基業的昏君嗎?”
雖然正熙帝後麵一句話是調侃,但是陳尚書卻嚇壞了,忙誠惶誠恐的跪下來請罪,“臣絕對沒有那個意思。迴陛下,私鹽之所以會超出官鹽,是有原因的。”
說著,他懇請正熙帝派人到外麵等他的仆人那裏去取一樣東西迴來。
等一名小太監捧著一個巴掌大的小盒子進來之後,陳尚書接過盒子,打開,將它展示給正熙帝看。
這個盒子裏麵從中間被隔開,裏麵左邊裝著雪白,沒有一絲雜質,細膩的私鹽;右邊裝著的則是官鹽,隻是賣相則遠遠比不上私鹽的,不僅顆粒大,而且大小不一,顏色渾濁不清,並有雜質。
“皇上,你請看,這右邊的是官鹽,左邊的則是私鹽,而且私鹽售賣的價錢還不到官鹽的三成。”
正熙帝聞言怔住了,好半晌才道:“陳愛卿,你是不是記錯了,這左邊的才是官鹽。”
陳尚書苦笑了一下,道:“陛下,臣雖然有了一定的年紀,但是還沒有老糊塗到那個地步。說句實話,當初臣第一眼看到市麵上的私鹽時,臣也是不敢置信,但是這就是事實。再說句惹陛下你生氣的話,臣如今家裏用的都是私鹽,而且據臣所知,這種情況不僅僅是老臣一家,甚至連內務府采購的都是這種私鹽。”所以,陛下,你應該能明白,為什麽鹽稅收不上來了吧?
不管下麵的臣子和陳尚書在上奏的時候,在奏折裏,關於私鹽要優於官鹽這事,有理有據的說多少,都沒有陳尚書這種將實物拿出來展示給正熙帝看來的衝擊大。他看著眼前兩種品質天差地下的鹽半晌,抬眼看了看站在一旁摒心靜氣的陳尚書,讓他將這兩種鹽留下,退了下去。
</p>
正熙帝將福郡王叫到處理政務的北辰殿,不是和他談他的婚事的,聽到福郡王把話題扯到了朝廷沒錢上,忙道:“既然知道朝廷沒錢,可見我這個皇帝當得有多辛苦,作為我的兄弟,你是不是該站出來幫幫我?”
“我幫你?”福郡王被他的話嚇了一大跳,食指反指向自己,看著正熙帝,見他一臉嚴肅認真,幹笑道:“嗬嗬,六哥,你是在我和我開玩笑吧?”
“朕沒和你說笑。”正熙帝歎了一口氣道:“朝中如今不是父親的老臣,就是老三和老五的黨羽,屬於朕的人沒幾個。俗話說‘三年不改父道’,更何況,如今父皇隻是退位,所以那些跟隨父皇的老臣朕動不得;可老三和老五的人,如果朕就這麽聽之任之的話,估計迴頭坐在這個位子上就該他倆當中的某一個了。
但真要和老三老五對上,以他們在朝廷多年的經營,朕不親自下場,贏不了,可朕的身份又讓朕不能親自出麵,所以這個和他們打擂台的人選必須是朕的人,而且隻能是和他們地位相當的皇子。剩下的幾個兄弟當中,朕最信任的人就是你了……”
福郡王不想摻和到這些波譎雲詭的權力之爭中,因此極力推辭:“多謝皇兄的信任,隻是我真不是那塊料,而且我之前也從來都沒辦過差。”
“放心,有朕在你身後……”就在正熙帝一力勸說福郡王為他出力的時候,總管太監高世恩迴話,說戶部尚書陳大人求見。
正熙帝讓福郡王到旁邊等候,等他見過陳大人之後,兩人在繼續剛才的話題,然後將陳大人叫了進來。
戶部尚書陳大人苦著一張臉進了北辰殿。去年,哪怕他竭盡全力,恨不得把每個銅板都掰成兩半花,各個部門報到他那裏的開支,哪怕是救災這樣重要的事,他雖然沒有像其它支出一樣給砍掉一半,但依然沒有給全額,隻同意了七成。就這樣,他拆東牆,補西牆,再加上正熙帝在後宮一再儉省,最後兩人沒辦法了,幹脆抹下臉來,聯合福郡王從宮裏帶出一些東西變賣,這才勉強把朝廷的各項花銷給支撐下來。
但將宮裏的東西拿出去變賣,並不是長久之計。畢竟,他們賣得並不是特別珍貴的物品,隻是將一些禦用的諸如布匹、瓷器、胭脂、……這些日常之物拿出去變賣。
不是他們不想賣珍貴的物件,而是很多珍貴的物件,比如古董和名家字畫什麽的,雖然珍貴,但件數少,大多都隻有一兩件,因此看著單價高,其實不如賣布匹這樣大多數有點錢的人家都能買得到,價錢相對低廉,靠走量取勝的大路貨總價值高;再者,對這些東西在皇室,大家心裏都有數,所以拿出一兩件出來變賣還可以,數量一大,就不行了,會引起懷疑。
但就算這樣,買賣也做不長久,市麵上偶爾出現大批量的禦製用品,大家並不以為然,可這種情況常常出現,大家就會感到奇怪了。
世家大族都有門路,隻要稍微用點心,雖然不能百分百的確定,可是根據一些蛛絲馬跡,這些人就能判斷出是皇家的手筆。那個時候,皇室可就丟臉了。
這個時代,商人的地位是極為低廉的,世家大族要麽像四大家族當中的賈王史三家一樣,找一戶商家作為他們的“錢袋子”;要麽就是由家裏的仆役來經商,反正他們自己是不會親身上陣的。對士人來說,是恥於談錢的。好像由他們名下的仆從從事商業,就能將他們和金錢以及商業割裂開來,依然保持住他們世家大族的名門風範一樣。
皇室作為士族的最高代表,處於金子塔的最高層,自然也要保持“清高”的形象,所以一旦正熙帝為了錢,幹出賣皇家禦品的事被揭露,必然對他的名聲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屆時,還不知道他那幾個不安分的兄弟們借題發揮,會做出什麽事來,影響到他的皇位甚至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他現在雖然是皇帝,可是並沒有坐穩這個位子,因此,那些兄弟看出有拉他下來的可能,所以在他登基之後,表現得並不怎麽乖順。
再者,禦品能夠賣出高價,是因為它有一個“皇家”的名頭,所以世人才會覺得稀罕,覺得珍貴,但一旦這些東西變多了,那麽必然會影響到人們對禦製用品的印象,從而影響到價錢,畢竟,東西多了,不值錢了,這個道理世人還是懂得的。
正德帝看著陳大人交上來的近十年的江南賦稅單子,看到上麵的鹽稅在最近五六年裏呈遞減的狀態,滿心疑惑的問道:“陳愛卿,丁稅連年增加,說明我大覃的人口也在逐年增加,既然這樣,這鹽稅怎麽還會逐年下降?據朕所知,鹽價從十年前開始就沒變過,所以並不存在老百姓吃不起鹽的可能,那這是怎麽迴事?難道這多出來的人都不吃鹽嗎?”
陳尚書麵帶無奈的道:“迴陛下,臣曾和陛下提過過私鹽泛濫的問題。鹽稅之所以逐年降低,就是因為官鹽在私鹽的衝擊下,賣不動。”
雖然之前林堇要求鄔九宮,不允許商會做私鹽買賣,就是怕引起朝廷的注意。但是私鹽的利潤實在是太高了,特別是在林堇拿出了曬鹽法之後,利用這個辦法製鹽,可以說,在這個人力不能算進成本的世界,幾乎沒有成本。
這樣一本萬利,而且近乎無本的好生意,而且生產市場又被搬到了呂宋這個遠離神州大地的地界,在資本的驅使下,商會如今每次做海貿生意,迴航的時候,不管是否順路,都會在呂宋的碼頭停靠一下,將壓艙石全變成了一袋袋的鹽之後,再上路,迴大覃。
因此,除了將生產鹽的地界,從大覃變為呂宋的那一個月,鹽稅稍微有迴升之外,其它時間,朝廷收上的鹽稅是越來越低。
官鹽賣不出去,雖然商會裏的鹽商,以及沒有加入商會的其它地界鹽商,還是會掏些錢,買鹽引,但是數額也大幅度的下降。以前朝廷找鹽商討要捐獻,雖然鹽商會哭窮,可是最後掏出來的錢,數額不僅不會減少,甚至還有多的。但是如今鹽商哭窮,是確確實實在哭窮,因為他們明麵上官鹽確實賣得不多,所以捐獻的數額也開始逐漸下降。
其實陳尚書知道,市麵上百分之九十的私鹽都是從鹽商的手中流出去的,因此那些“哭窮”的鹽商不僅不窮,甚至因為販賣私鹽,賺得比往前還要多,但是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卻一直沒有證據證明鹽商同樣也在販賣私鹽。
要知道,雖然鹽商在朝廷眼裏是一幫待宰的豬,但是這豬也不是說宰就宰的,他們靠著手中握有的資財,在朝中找了不少靠山,因此,還是有人幫他們說話的。
正熙帝不解的道:“自從官鹽出現之後,就一直有私鹽的存在。但是除非是王朝末期,不然,絕對不會出現私鹽超過官鹽的情況?現在會出現這種情況,難道朕其實是一個將要斷送祖宗基業的昏君嗎?”
雖然正熙帝後麵一句話是調侃,但是陳尚書卻嚇壞了,忙誠惶誠恐的跪下來請罪,“臣絕對沒有那個意思。迴陛下,私鹽之所以會超出官鹽,是有原因的。”
說著,他懇請正熙帝派人到外麵等他的仆人那裏去取一樣東西迴來。
等一名小太監捧著一個巴掌大的小盒子進來之後,陳尚書接過盒子,打開,將它展示給正熙帝看。
這個盒子裏麵從中間被隔開,裏麵左邊裝著雪白,沒有一絲雜質,細膩的私鹽;右邊裝著的則是官鹽,隻是賣相則遠遠比不上私鹽的,不僅顆粒大,而且大小不一,顏色渾濁不清,並有雜質。
“皇上,你請看,這右邊的是官鹽,左邊的則是私鹽,而且私鹽售賣的價錢還不到官鹽的三成。”
正熙帝聞言怔住了,好半晌才道:“陳愛卿,你是不是記錯了,這左邊的才是官鹽。”
陳尚書苦笑了一下,道:“陛下,臣雖然有了一定的年紀,但是還沒有老糊塗到那個地步。說句實話,當初臣第一眼看到市麵上的私鹽時,臣也是不敢置信,但是這就是事實。再說句惹陛下你生氣的話,臣如今家裏用的都是私鹽,而且據臣所知,這種情況不僅僅是老臣一家,甚至連內務府采購的都是這種私鹽。”所以,陛下,你應該能明白,為什麽鹽稅收不上來了吧?
不管下麵的臣子和陳尚書在上奏的時候,在奏折裏,關於私鹽要優於官鹽這事,有理有據的說多少,都沒有陳尚書這種將實物拿出來展示給正熙帝看來的衝擊大。他看著眼前兩種品質天差地下的鹽半晌,抬眼看了看站在一旁摒心靜氣的陳尚書,讓他將這兩種鹽留下,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