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雖然林堇知道參天大樹都是由幼小的種子慢慢長起來的,像她這樣,走慢慢積累的穩健的路子,是對的。但看著圖書館裏那一排排書架上的書,她有的時候真的很著急,要知道,其它諸如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她都還沒拿出來,就連數學,深度也才剛到高中。
迴到家,看到大門內,外院儀門外候著很多鹽商派來送禮的奴仆,家中的大管家李和一麵收禮單,一麵帶著男仆搬搬抬抬,歸納東西,忙得很,看到林堇,趕忙停下手裏的活,向她問安。
林堇掃了一眼幾乎擺滿院子的箱子和壇壇罐罐,笑道:“這才九月末,連臘月都沒到,離過年更是還遠著呢,怎麽這麽早就開始有人送年禮來了?”
李和笑嗬嗬的答道:“大爺,過兩天就是寒衣節,然後再過半個月就是下元節。這兩個節日都是要供祖的,雖然比不上過年時祭祖來得正式盛大,但既然要祭祀祖先,可不敢有半點怠慢。這幫子鹽商送的是這兩個節的節禮。”
來到古代之後,林堇才知道,不僅每個月都有節日,而且都頗有講究。這些節日,除了像春節、端午、中秋、重陽這樣全國都要過的傳統節日,其餘的節日,根據各家習慣來決定是否過。
但隻要是做官的,不管這節日你家過,還是不過,外麵的商家都會打著節日名號來送禮。像林如海擔任巡鹽禦史這種卡著鹽商脖子的官,鹽商為了討好和巴結他,就算沒名目,還千方百計的找名目來送禮,又怎麽可能放過這些節日?
聽了管家的話,林堇明白是怎麽迴事了之後,看了看眼前擺著的各色禮品,又看看了等在外麵,拿著禮單的各鹽商家的奴仆,對著李和說了一句“你忙”就走開了。
邁步走進東院,她掀開簾子進屋。
屋裏林姑媽正和楊琳坐在塌上猜棋子玩,斜對麵的楊婉坐在炕桌旁一臉苦大仇深的對著一摞帳本在寫寫算算。
看到她,楊婉的雙眼唰的一下亮了起來,放下手裏的筆,將帳本往對麵一推,對著林堇招手道:“堇哥兒,你迴來的正好,趕緊把這些賬幫我理一理。這一上午,擺弄這勞什子弄得我頭昏腦漲的。”
其實在閨中作為宗婦培養長大的楊婉,帳算得不錯,隻是她不是很耐煩弄這個。自從林堇在數算上展露“非凡的天分”之後,她毫不猶豫的將這一攤推給了林堇,隻有林堇不在的時候,才會伸手理一理。
林姑媽聽了她這話,吐槽道:“什麽頭昏腦漲,我看你分明是犯了懶筋。堇哥兒,別理你母親,讓她自己算。”
對外祖母和母親之間這樣類似的嘴仗,林堇早已經習以為常,抿嘴笑了一下,聰明的沒摻和進去,在楊婉對麵坐下來,翻開帳本,拿起筆,開始算起帳來。
雖然把帳本交給了林堇,但楊婉也沒閑著,將各家的禮單拿了過來,攤開紙筆,對有些送禮來,自家需要迴禮的人家,初擬迴禮的單子。
“咦,這家姓嚴的鹽商今年大手筆,竟然送了四壇罐頭過來,其中一壇竟然還是荔枝的……”
聽出楊婉的驚訝和欣喜,林堇手一歪,幸好反應夠快,趕緊把筆挪放到硯台上,不然墨點就滴在紙上了。
沒穿越之前,林堇對罐頭這種食品並不怎麽感冒,幾乎不怎麽吃,特別是水果罐頭,在一年四季都有很多新鮮水果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她更是碰都不碰。
但這輩子,哪怕她出生在林家,家裏有錢又有勢,可在吃這塊,若論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自然是無法和現代比;但要論種類的選擇,特別是冬天,遠遠無法和後世相比。畢竟,這個時代的運輸速度和儲藏方式遠遠落後於後世。
別看賈家吃一個茄子,都需要十幾雞來配它,顯得很是奢侈的模樣,其實林家,在林如海作巡鹽禦史之後,生活的奢侈程度比起賈家來不予多讓。
要知道,出於與官府交際及商務應酬的需要,加之及時行樂的思想,一些鹽商“衣服屋宇,窮極華靡;飲食器具,備求工巧;俳優伎樂,恆舞酣歌;宴會戲遊,殆無虛日……驕奢淫佚夏季菜肴,相習成風。各處鹽商皆然,而淮、揚為尤甚。”
比如,鹽商讓庖人用參、術、耆、棗研末來飼養母雞,待雞長成之後,吃的卻不是雞,而是這雞所生之蛋。據說這種雞蛋每枚價值白銀一兩,這絕對是一種明明是豪奢,但如果不點破,看似儉樸的的一種“超水平”享受。
鹽商在享受的同時,自然不會忘記孝敬林如海這個握著他們命喉的關鍵人物。
他們知道林如海行事作風和他們不同,作為官,又是讀書人出身,講究低調,因此在送給林如海的食物,固然有駝峰、熊掌、鮑魚之類的山珍海味,但更多的是像之前說的那種喂人參等名貴藥材喂養長大的母雞生的蛋這種不顯山,不露水的食材。
可是就算生活奢侈到這個程度,像水果這種時令性強,保存期限大部分都很短的食物,一旦過了上市的季節,受限於現實因素,鹽商們想要再吃,都隻能等下一年。
這個水果罐頭和曬鹽法一樣,也是林堇拿出來的。她拿出這個來,並不是為了她的口腹之欲,也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給長時間出海的海員補充維生素,避免他們得壞血病之類的病症。
做罐頭的技術,其實並不高,難的是如何做到密封。
在林堇的印象裏,這個作用是由橡膠來完成的,但根據她從圖書館中查到的記載得知,直到十九世紀初,我國才引進橡膠樹。幸好,她又從圖書館中查到杜仲膠是天然橡膠之一,不然,罐頭就會因為密封的問題而失敗。
在罐頭容器的選擇上,林堇放棄了後世的玻璃,采用本土方式,用陶器或瓷器來裝。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現在拿出來玻璃的製法,憑商會現在的力量,根本保不住。
頭兩年,因為沒經驗,罐頭的產量並不大,除了供應海員之外,剩下的那點都被商會拿去打通門路去了,哪怕林如海這個壓在鹽商頭上的“大佬”都沒份,不過林堇在林如海的上司兩淮鹽運使府上做客的時候見過。
當時,兩淮鹽運使府請吃年酒,林堇去赴宴的時候,看到每張桌子上擺了一碟葡萄罐頭,按照人頭,一人兩顆。雖然少,甚至都不夠讓客人嚐個味,但依然收獲不少豔羨的目光,因為獨一無二,別人家都沒有。
當時,林堇看到席上眾人的眼神,聽到大家的議論,就有頗多感慨。此時,在看到原本在後世,她根本不在意,隨處可見的水果罐頭,竟然被當成非常稀罕的重禮送到家來;而從楊婉的表現來看,儼然也認可它的珍貴價值。對此,她真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
看到賈家送過來的禮單,楊婉忍不住搖頭道:“嘖嘖,真真不知道該讓人說什麽才好。雖然大姑娘是被送到賈家去了,但按照時間和行程算,這會兒應該還沒地方呢吧?可是賈家今年送來的‘立冬’的節禮,這也……”
她實在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來形容賈家的行為了。不僅僅是一下子縮水好幾倍的問題,還很敷衍,如果不是有送林如海的東西撐著,這禮單看起來真簡薄寒酸。
將那張禮單隨手往桌上一丟,楊婉歎道:“就算是‘過河拆橋’也沒有這麽快的,難道說,在賈家的人眼中,隻有黛玉和老爺才配和他們來往,而我們都不配不成?”
因為力氣過大,那禮單並沒有落到桌子上,而是飄到了哄楊琳玩的林姑媽身邊。她趕在楊琳伸手夠到之前,將其拿起,掃了一眼,露出一個一言難盡的表情,道:“這應該是覺得反正黛玉去了他家,就不用和我們虛與委蛇了?”
“誰知道?”楊婉語帶不屑的道:“哼,就賈家這副做派,這個德行,當初太太還想把黛玉嫁迴娘家。幸好老爺沒答應,不然,可就坑了黛玉一輩子。”
旋即想起什麽似的問道:“媽,你說老爺答應將黛玉送到賈家,會不會是有將她嫁迴太太娘家的意思?”
林姑媽眯著眼睛想了一下,語氣堅定的否決:“不可能。賈敏過世時,都沒再提起這個話題,可見她知道,就算說了也沒用,海哥兒不會同意。
賈敏的娘家和黛玉年紀合適的,隻有二房那個名為寶玉的哥兒,但是那邊雖然也是官,卻隻是京中工部一個不起眼的員外郎。抬頭嫁女,低頭娶婦,兩家門第相差太大,不般配。
那個寶玉要是才華出眾,像海哥兒當年一樣,年紀輕輕就能在科舉上出頭,倒還有那麽一絲可能。不過那都是好幾年之後的事了,現在海哥兒沒那個心思,隻是單純的將黛玉送去由她外祖母教養。”
</p>
雖然林堇知道參天大樹都是由幼小的種子慢慢長起來的,像她這樣,走慢慢積累的穩健的路子,是對的。但看著圖書館裏那一排排書架上的書,她有的時候真的很著急,要知道,其它諸如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她都還沒拿出來,就連數學,深度也才剛到高中。
迴到家,看到大門內,外院儀門外候著很多鹽商派來送禮的奴仆,家中的大管家李和一麵收禮單,一麵帶著男仆搬搬抬抬,歸納東西,忙得很,看到林堇,趕忙停下手裏的活,向她問安。
林堇掃了一眼幾乎擺滿院子的箱子和壇壇罐罐,笑道:“這才九月末,連臘月都沒到,離過年更是還遠著呢,怎麽這麽早就開始有人送年禮來了?”
李和笑嗬嗬的答道:“大爺,過兩天就是寒衣節,然後再過半個月就是下元節。這兩個節日都是要供祖的,雖然比不上過年時祭祖來得正式盛大,但既然要祭祀祖先,可不敢有半點怠慢。這幫子鹽商送的是這兩個節的節禮。”
來到古代之後,林堇才知道,不僅每個月都有節日,而且都頗有講究。這些節日,除了像春節、端午、中秋、重陽這樣全國都要過的傳統節日,其餘的節日,根據各家習慣來決定是否過。
但隻要是做官的,不管這節日你家過,還是不過,外麵的商家都會打著節日名號來送禮。像林如海擔任巡鹽禦史這種卡著鹽商脖子的官,鹽商為了討好和巴結他,就算沒名目,還千方百計的找名目來送禮,又怎麽可能放過這些節日?
聽了管家的話,林堇明白是怎麽迴事了之後,看了看眼前擺著的各色禮品,又看看了等在外麵,拿著禮單的各鹽商家的奴仆,對著李和說了一句“你忙”就走開了。
邁步走進東院,她掀開簾子進屋。
屋裏林姑媽正和楊琳坐在塌上猜棋子玩,斜對麵的楊婉坐在炕桌旁一臉苦大仇深的對著一摞帳本在寫寫算算。
看到她,楊婉的雙眼唰的一下亮了起來,放下手裏的筆,將帳本往對麵一推,對著林堇招手道:“堇哥兒,你迴來的正好,趕緊把這些賬幫我理一理。這一上午,擺弄這勞什子弄得我頭昏腦漲的。”
其實在閨中作為宗婦培養長大的楊婉,帳算得不錯,隻是她不是很耐煩弄這個。自從林堇在數算上展露“非凡的天分”之後,她毫不猶豫的將這一攤推給了林堇,隻有林堇不在的時候,才會伸手理一理。
林姑媽聽了她這話,吐槽道:“什麽頭昏腦漲,我看你分明是犯了懶筋。堇哥兒,別理你母親,讓她自己算。”
對外祖母和母親之間這樣類似的嘴仗,林堇早已經習以為常,抿嘴笑了一下,聰明的沒摻和進去,在楊婉對麵坐下來,翻開帳本,拿起筆,開始算起帳來。
雖然把帳本交給了林堇,但楊婉也沒閑著,將各家的禮單拿了過來,攤開紙筆,對有些送禮來,自家需要迴禮的人家,初擬迴禮的單子。
“咦,這家姓嚴的鹽商今年大手筆,竟然送了四壇罐頭過來,其中一壇竟然還是荔枝的……”
聽出楊婉的驚訝和欣喜,林堇手一歪,幸好反應夠快,趕緊把筆挪放到硯台上,不然墨點就滴在紙上了。
沒穿越之前,林堇對罐頭這種食品並不怎麽感冒,幾乎不怎麽吃,特別是水果罐頭,在一年四季都有很多新鮮水果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她更是碰都不碰。
但這輩子,哪怕她出生在林家,家裏有錢又有勢,可在吃這塊,若論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自然是無法和現代比;但要論種類的選擇,特別是冬天,遠遠無法和後世相比。畢竟,這個時代的運輸速度和儲藏方式遠遠落後於後世。
別看賈家吃一個茄子,都需要十幾雞來配它,顯得很是奢侈的模樣,其實林家,在林如海作巡鹽禦史之後,生活的奢侈程度比起賈家來不予多讓。
要知道,出於與官府交際及商務應酬的需要,加之及時行樂的思想,一些鹽商“衣服屋宇,窮極華靡;飲食器具,備求工巧;俳優伎樂,恆舞酣歌;宴會戲遊,殆無虛日……驕奢淫佚夏季菜肴,相習成風。各處鹽商皆然,而淮、揚為尤甚。”
比如,鹽商讓庖人用參、術、耆、棗研末來飼養母雞,待雞長成之後,吃的卻不是雞,而是這雞所生之蛋。據說這種雞蛋每枚價值白銀一兩,這絕對是一種明明是豪奢,但如果不點破,看似儉樸的的一種“超水平”享受。
鹽商在享受的同時,自然不會忘記孝敬林如海這個握著他們命喉的關鍵人物。
他們知道林如海行事作風和他們不同,作為官,又是讀書人出身,講究低調,因此在送給林如海的食物,固然有駝峰、熊掌、鮑魚之類的山珍海味,但更多的是像之前說的那種喂人參等名貴藥材喂養長大的母雞生的蛋這種不顯山,不露水的食材。
可是就算生活奢侈到這個程度,像水果這種時令性強,保存期限大部分都很短的食物,一旦過了上市的季節,受限於現實因素,鹽商們想要再吃,都隻能等下一年。
這個水果罐頭和曬鹽法一樣,也是林堇拿出來的。她拿出這個來,並不是為了她的口腹之欲,也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給長時間出海的海員補充維生素,避免他們得壞血病之類的病症。
做罐頭的技術,其實並不高,難的是如何做到密封。
在林堇的印象裏,這個作用是由橡膠來完成的,但根據她從圖書館中查到的記載得知,直到十九世紀初,我國才引進橡膠樹。幸好,她又從圖書館中查到杜仲膠是天然橡膠之一,不然,罐頭就會因為密封的問題而失敗。
在罐頭容器的選擇上,林堇放棄了後世的玻璃,采用本土方式,用陶器或瓷器來裝。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現在拿出來玻璃的製法,憑商會現在的力量,根本保不住。
頭兩年,因為沒經驗,罐頭的產量並不大,除了供應海員之外,剩下的那點都被商會拿去打通門路去了,哪怕林如海這個壓在鹽商頭上的“大佬”都沒份,不過林堇在林如海的上司兩淮鹽運使府上做客的時候見過。
當時,兩淮鹽運使府請吃年酒,林堇去赴宴的時候,看到每張桌子上擺了一碟葡萄罐頭,按照人頭,一人兩顆。雖然少,甚至都不夠讓客人嚐個味,但依然收獲不少豔羨的目光,因為獨一無二,別人家都沒有。
當時,林堇看到席上眾人的眼神,聽到大家的議論,就有頗多感慨。此時,在看到原本在後世,她根本不在意,隨處可見的水果罐頭,竟然被當成非常稀罕的重禮送到家來;而從楊婉的表現來看,儼然也認可它的珍貴價值。對此,她真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
看到賈家送過來的禮單,楊婉忍不住搖頭道:“嘖嘖,真真不知道該讓人說什麽才好。雖然大姑娘是被送到賈家去了,但按照時間和行程算,這會兒應該還沒地方呢吧?可是賈家今年送來的‘立冬’的節禮,這也……”
她實在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來形容賈家的行為了。不僅僅是一下子縮水好幾倍的問題,還很敷衍,如果不是有送林如海的東西撐著,這禮單看起來真簡薄寒酸。
將那張禮單隨手往桌上一丟,楊婉歎道:“就算是‘過河拆橋’也沒有這麽快的,難道說,在賈家的人眼中,隻有黛玉和老爺才配和他們來往,而我們都不配不成?”
因為力氣過大,那禮單並沒有落到桌子上,而是飄到了哄楊琳玩的林姑媽身邊。她趕在楊琳伸手夠到之前,將其拿起,掃了一眼,露出一個一言難盡的表情,道:“這應該是覺得反正黛玉去了他家,就不用和我們虛與委蛇了?”
“誰知道?”楊婉語帶不屑的道:“哼,就賈家這副做派,這個德行,當初太太還想把黛玉嫁迴娘家。幸好老爺沒答應,不然,可就坑了黛玉一輩子。”
旋即想起什麽似的問道:“媽,你說老爺答應將黛玉送到賈家,會不會是有將她嫁迴太太娘家的意思?”
林姑媽眯著眼睛想了一下,語氣堅定的否決:“不可能。賈敏過世時,都沒再提起這個話題,可見她知道,就算說了也沒用,海哥兒不會同意。
賈敏的娘家和黛玉年紀合適的,隻有二房那個名為寶玉的哥兒,但是那邊雖然也是官,卻隻是京中工部一個不起眼的員外郎。抬頭嫁女,低頭娶婦,兩家門第相差太大,不般配。
那個寶玉要是才華出眾,像海哥兒當年一樣,年紀輕輕就能在科舉上出頭,倒還有那麽一絲可能。不過那都是好幾年之後的事了,現在海哥兒沒那個心思,隻是單純的將黛玉送去由她外祖母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