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京城太極宮北辰殿,大覃繼位沒幾年的第五代正熙皇帝正在批閱奏折。將手中的奏折用朱筆在當下看的奏折中批了一個“閱”字之後,他將它放到書案的另一批已經看過的奏折當中,又拿起一本新的看了起來。


    接連看了好幾份奏折,沒一個好消息,正熙帝不由得煩躁的歎了一口氣,放下手中的筆,右手捏上眉心,心中暗歎:當日做皇子的時候,隻覺得做皇帝好,大權在握,一言九鼎,天下的事似乎盡在他的手中;但是等費盡心思終於爭到皇位,坐上來之後,雖然風光是風光了,但是如果想當個明君的話,這個位子還真不好做。


    這麽大的一個國家,千頭萬緒,不是這旱了,就是那澇了,好不容易有個地方風調雨順豐收了,還要防著穀賤傷農,要麽就是河水決堤,衝了哪……反正都是事。整個天下,似乎除了京畿這一片風平浪靜,沒什麽事之外,其它各地就沒個太平的時候,讓人有操不完的心,因此自從坐了皇帝,原本隻有三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他,覺得好像平白一下子老了好幾歲。


    偏偏他頭上還壓著個上皇,是了,人家皇帝登基,一般都是作為父親的上一任皇帝死了,身為兒子才能做皇帝,但是到了他這裏,原本是皇帝的父親還活得好好的,隻不過是退位做了“太上皇”而已。


    更糟糕的是,原本上皇當初退位,是因為中風。當時上皇中風比較嚴重,對上皇來說,他怕死,但是更怕因為中風而導致半身不遂,口歪眼斜那種不堪的形象,因此他效仿上古聖皇堯舜,將皇位禪讓給了六兒子。


    但是上皇退位之後,跑到湯山行宮休養,在太醫的精心診治下,又嚴格控製飲食,如今的他除了左手有點用不上氣力之外,其他方麵都和正常人一樣。如果不說,不知道的,根本看不出他曾經有中風的症狀。


    上皇身體變好,其實對新任皇帝並不是一個好消息。俗話說“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按道理說,如今上皇禪位,新的天下之主應該是正熙帝才對,但是上皇做了那麽多年的皇帝,積威甚重,而且滿朝文武,絕大部分都是他的臣子,而且上皇在養好身體之後,不甘心退位之後,過頤養天年,不問朝政的日子,因此,表麵上大覃的皇帝是正熙帝,但不管是前朝,還是後宮,都知道如今做主的依然是上皇、


    正因為正熙帝這個皇帝有名無實,所以,朝中當初爭位的幾個兄弟並不安分,一直對他屁股下麵這把龍椅虎視眈眈。在他們看來,就算他現在是皇帝又如何?隻要上皇一句話,照樣能將他從龍椅上拉下來,所以本就因為朝堂上沒有幾個屬於自己的臣子而行事艱難的正熙帝,因為幾個兄弟的掣肘,日子越發難過起來。


    ……


    就在正熙帝迴想著自己當皇帝之後的苦悶的時候,他這邊的首領太監陳安向他稟報道:“皇上,福郡王來了。”


    福郡王封號為“義福郡王”,乃是跟著上皇當年追封廢太子的“義忠親王”而來,但是福郡王和廢太子不對付,在無法更改的情況下,隻讓人喊他“福郡王”,要是不知道的,喊他一聲“義福郡王”,他能記一輩子的仇。


    隨著正熙帝的一聲“宣”,十七八歲的福郡王從外麵走了進來,行過參拜大禮之後,在皇帝斜下方的椅子上坐下。


    正熙帝和福郡王雖然不同母,但是因為福郡王的母親出身異族番邦,在被送進宮之後,被封為順美人,並不怎麽得寵,住在正熙帝的姨母靜太嬪宮室的側殿,之後生的福郡王,由靜太嬪撫養,因此,從小到大一直跟在六皇子的正熙帝身後當“小尾巴”。


    福郡王因為母親的身份,天然就失去了競爭皇位的資格,再加上他生的晚,又是靜嬪撫養長大,所以,正熙帝不吝惜對這個不僅不會和他爭,還對他表示友好,支持他的十九弟表示一下兄弟之情,因而,久而久之,兩人的關係甚至一母的同胞兄弟關係還好。


    雖然正熙帝待福郡王甚厚,但是福郡王不是沒有腦子的,在他這個六哥登基之後,非常識時務,表麵看上去和正熙帝相處沒什麽太大變化,該開玩笑依然開玩笑,該耍賴依然耍賴,但是仔細品查他的言行,就會發現他並沒有逾越了自己作為臣子的身份。


    看到下麵表麵上正襟危坐,實則一雙眼睛自從進了北辰殿,就骨碌骨碌轉個不停的,不知道心裏在打什麽鬼主意的福郡王,正熙帝有些頭疼的問道:“我聽說前幾天工部尚書去拜見你,結果被你給打出來了,這事鬧得沸沸揚揚,因為什麽?”


    福郡王不以為意的道:“也不是什麽大事。那個老家夥,不是負責水利、土木和工程的呢嗎,有些事擺弄不開,因此找我算一些東西,我嫌他煩,就沒應他,偏他不識趣,一直在我耳邊叨叨,我一氣之下,就讓下人拿掃帚將他打了出去。”


    因為知道自己和皇位無緣,不想引起幾位兄弟的忌憚,所以福郡王在入學之後,將字認全了之後,漢學這塊幾乎就丟開了手,一頭紮進了“雜學”裏麵。他和京城的西洋人關係很好,能說好幾種外語,而且數算的造詣很高。


    得知理由,正熙帝很是不悅的訓斥道:“人家好歹是一部尚書,正二品大員,親自上門拜見你這麽一個有爵無職的郡王,你怎麽能這麽掃他的麵子?你知不知道,因為這事,有多少人彈劾參奏你?若不是我將其全都壓了下來,你絕對吃不了兜著走!你也老大不小了,怎麽就不能讓人省點心呢!”


    福郡王撇了撇嘴,道:“我也不想的,隻是誰讓那個家夥沒點眼色呢。本是上門求我幫忙,結果還嫌棄我的學問。合著除了詩詞歌賦和經義那些東西是學問,我學的數算就不是學問了?如果不是的話,那工部、戶部還有兵部,有本事就別用數算這門學問。


    一麵求著我,一麵還鄙視我,那爺還不伺候了,哪涼快讓他哪呆著去!至於彈劾?那些大臣們吃飽了撐的,願意參奏就參奏吧,反正我也沒打算入朝,準備抱著郡王的爵位混吃等死算了,因此不管怎麽彈劾和參奏,爺都不在乎。”


    “你是誰的‘爺’?”乾德帝不滿的斥了一句,想了一下道:“眼看都二十的人了,怎麽還一副小孩子毛躁脾氣?朕像你這麽大的時候,膝下都有了三個孩子了,你不小了,也該成家了。昨天我碰到你母親和姨母,她們還和我說起你的婚事……”


    “打住,打住!”福郡王開口打斷他:“我現在還不想成家。就我這個命格,娶妻那不是害人嗎,算了,我還是等等吧。”


    雖然古代男子二十歲為弱冠之年,表示這個年紀可以娶妻了,但事實上,絕大部分男子,在二十歲之前,不僅早已經完成了終身大事,而且都已經做爹了。特別是皇家的子嗣,根本不愁婚嫁。但福郡王這個年紀還沒有娶妻,是有緣由的。


    他之前曾經說過三門婚事,兩門是上皇給定的,一門是今上給選的,但是都沒等過門,未來的郡王妃就逝去了。因此,不僅世人覺得他“克妻”,就連皇家內部都這樣想,為此他原本封號的後一個字特地被改為“福”字,希望能借此壓一壓他的煞氣。


    趕在皇帝開口前,他搶先道:“你也別長篇大論的勸我。我不想娶妻,不是不想害了人家姑娘,而是想再逍遙幾年,同樣也是為皇兄你著想。我已經被封了郡王,按道理說,其實應該出宮建府了,但是皇兄你不提這個茬,我舍不得父皇、母妃還有皇兄,因此也不急著出宮。


    但是一旦我娶妻了,無論如何都要出宮了。可是皇兄你準備好我的安家銀子和郡王府了嗎?在我後麵,挨肩的幾個弟弟,比我小不了幾歲,也都到了娶妻成家的年齡,隻不過長幼有序,我這個做哥哥的沒成家,因此他們也不能越過我去。


    一旦我成家了,他們的婚事也該操辦起來了,之後出宮,這筆安家銀子和封爵的住處,皇兄你準備從哪出?我可是知道,如今戶部存錢的倉庫都快要跑耗子了。當日,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皇兄你的登基大典是刪減再刪減,最後辦的還沒有當年廢太子被立為太子的時候風光。


    那個寒酸樣,我都不好意思再提。我這個人雖然不怎麽樣,但是娶王妃是我一輩子的大事,我是一定要辦得風風光光,不過就戶部現在這個模樣,恐怕還要等幾年才行,所以我還是等幾年再娶妻吧。”


    雖然正熙帝一直說他登基大典辦得那麽節儉,是因為上皇還在,不好鋪張浪費,但事實上,就算他想大辦,也沒那個可能,因為戶部沒錢,而內庫在上皇的手中,並沒有交出來,所以他隻能“量力而行”。


    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他都登基改年了,下麵的一些低級官員,還是在看抵報時才知道換了皇帝,可見他這個登基大典的存在感有多低。一輩子一次的大事這麽寒酸,正熙帝不憋屈嗎?可是不管怎麽憋屈,在沒把頭上的大山搬開之前,都隻能忍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殊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糊塗魚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糊塗魚餅並收藏紅樓之殊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