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兒子死了,以賈敏的年紀以及她現在的狀態,再生一個的可能性非常低。這麽一來,林堇這個庶長子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原本林如海想將林堇送到上房去養,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林堇的身份,更是為了安慰沉浸在失子之痛走不出來的賈敏。
如今,因為賈敏擔心將來黛玉沒有兄弟可以依靠,起了將黛玉嫁迴娘家的想法,讓他覺得更應該將林堇送到上房來。
在林如海眼中,林堇和瑁哥兒都是他的兒子。雖然瑁哥兒因為嫡子的身份更貴重一點,但是林堇並不是普通妾侍生的,而且是他期盼多年之後得的第一個兒子。雖然平時礙於賈敏和瑁哥兒的存在,以及要維持做父親的威嚴,讓林如海對林堇的態度一般,但是實際上,在他心裏,林堇和瑁哥兒的份量差不多,隻是因為嫡庶有別,怕賈敏多心,後宅不穩,因而沒表露出來。
在賈敏眼中,一百個林堇加起來也比不上她的瑁哥兒。況且她這邊兒子剛死不久,林如海就想讓她養庶子,等於是在她心口紮刀,因此不管林如海給出什麽樣的理由,哪怕都關係到了黛玉,賈敏仍然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老爺,玉姐兒的身子不好,我這邊要照顧她,又要打理家事,我這陣子精神也短,實在是沒辦法再養一個孩子。”
知道林如海一定會再勸她,她趕在他開口之前道:“我知道老爺想說什麽,隻是養孩子,可不僅僅是管吃管喝就行,如果那樣的話,隻要有丫鬟婆子伺候就行了,何必還要我們做父母的操心呢。”
林堇擔心她和楊婉站在外麵偷聽,被這院子裏的迴過頭來上前伺候的丫鬟婆子們看見不好,因此拉著楊婉離開,沒有繼續聽下去。
屋裏,賈敏雖然拒絕養林堇,但是卻將林如海說的讓林堇和黛玉培養感情的話聽了進去,心隨念轉,道:“雖然還有一個琳哥兒,但是他成了楊家人,因此我們府裏的擔子都落在了堇哥兒身上。
我聽說婉妹妹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教堇哥兒識字了,既然這樣,不如正經給堇哥兒請個好老師,讓他正式開始讀書吧。”
林如海想了一下,點頭道:“夫人說的有理,迴頭我就打聽先生去。”要請一位博學多才的好先生來任教才行。
賈敏小心翼翼的試探道:“既然準備讓堇哥兒讀書,是不是讓他從東院婉妹妹處搬出來?縱使不搬到前院去,也該讓他單獨一個院子,沒個還在後院內帷廝混的道理。”
“是該搬出來。”林如海對她的提議表示讚同,但是在安排住處的時候,遲疑了,“堇哥兒的年紀搬到前院去,稍微小了一點,可是繼續住在後院的話,你覺得住哪合適?”
賈敏笑著建議道:“不如住在雨花閣?那是離前院最近的住處了,方便他向老爺請教。”
“唔,也行。”林如海思量了一下,覺得很合適,這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
雖然楊婉舍不得讓林堇從東院搬走,但是這事沒有她反對的餘地,所以隻能無奈的將林堇的東西收拾出來,並再三叮囑其身邊伺候的人,讓她們好好服侍林堇。
林堇對自己搬到雨花閣,獨自住一個院子並沒有什麽異議,但是在聽到林如海為她擇師的時候,有那麽一點想法,因為她想到了原本黛玉的老師賈雨村。
賈雨村這個人,在林堇看來,除了在嬌杏身上表現出那麽一點點好之外,其他時候就是一個自私、虛偽、貪婪、冷酷,忘恩負義,……的大奸大惡之徒。
林堇並不想跟他學習,不僅僅是不屑於他的為人,而是因為在這個時代,師生關係是非常密切,不次於父母的一種關係。等他成年之後,步入官場,因為這層師生關係,這輩子都不要想和賈雨村撕擄開了。
按照儒家“天地君親師”的說法,隻有老師不認弟子,將其驅逐出門牆的,卻很少有弟子敢不認老師的,因為這行為屬於“欺師滅祖”,世人不僅不認同,而且一旦有人這麽做了,不管道理在他與否,都意味著他將會被驅逐去主流社會。
隻是不想歸不想,如果真有人介紹賈雨村來府上任教,林堇卻沒辦法說自己不跟他學。
在現代,人們提起秀才這一功名,好像根本不值什麽,而且不管是古代的話本,還是現在的影視劇裏動都不動就是中狀元和考取探花,好像科舉比較容易似的,但是等林堇來到這個世界,才知道,不要說狀元和探花,就算是秀才這個功名,也不是那麽好考取的。
不知道有多少讀書人為成為秀才而蹉跎科場,從少年郎變為垂垂老者。就拿考秀才中的第一步,童生試的名額來說,各縣、府的名額不過二三十人,其慘烈程度,讓林堇想到現代考清大和北大。
盡管後世大學擴招了,但是每年各省縣市能夠考上清大和北大的莘莘學子當中,又有幾人能步入這兩所國家最高學府?依然是寥寥數人。
即使早早通過了童生試,鄉試也未必能過,鄉試的錄取率更低,各省名額不定。比如,明朝兩京一十三省,除兩京鄉試的名額維持在一百多人外,其他諸省皆未滿百。拿南京所在南直隸來講,每科鄉試參加考試的生員多達兩萬多人,為爭那一百來人的錄取名額是何等慘烈。
進士三年一考,每次大約錄取三百人左右,平均三年三百人,也就是一年一百人。
以六千萬人口來算,男性三千萬。就算古代讀書人百裏挑一,那也是三十萬人競爭三百個名額。按照錄取率來說,是千分之一,比我們高考最嚴的時候,也就是六七十年代考清大和北大還要難得多。
這種情況下,林如海請來一位進士來給她當蒙學老師,哪裏有林堇不願意的份?偏偏關於賈雨村品行不好這事,她還不能說。所以,林堇隻能寄希望縹緲無蹤的神佛身上,在心中暗自祈禱,希望自己的老師千萬不要是賈雨村那個家夥。
可是劇情的力量實在是太過強大,在林如海身邊的長隨請她去書房,說給她請的老師來了之後,林堇到了書房,聽林如海介紹之後,隻覺得眼前一黑,她的祈禱沒起作用,眼前這位正是賈雨村。
不過慶幸的是,林如海雖然是請賈雨村來教她,但是並沒有讓她拜師,和賈雨村並沒有定下師生名分。這種情況類似於賈家的族學雖然是由賈代善負責,並且由他來教導族裏的學生,這些人也稱他為一聲老師,但是並不能算是他的弟子。
林堇後來也想明白為什麽林如海不讓她拜師了,她作為男子,是要出仕的。作為儒家子弟的一員,林如海又怎麽會不明白這個時代的師生關係有多重要,在不完全了解賈雨村的情況下,怎麽可能讓她隨便拜師?
在知道林如海將老師請迴來之後,賈敏就和他商量:“我知道老爺對堇哥兒寄予厚望,所以專門請了進士出身的賈先生過府任教。
按道理說,應該選幾個伴讀跟堇哥兒一起讀書,大家互相督促,你追我趕的,這書讀著才有意思。”
林如海歎道:“你說的有道理,隻是我林家支庶不盛,人丁有限,雖有幾門,與我這一房關係比較遠,俱是堂族,沒甚親支嫡派。而我又剛到任不久,這邊的官場還不熟悉,因此也不敢讓他家的孩子過府讀書。”
賈敏含笑道:“既然這樣,那就讓玉姐兒跟著堇哥兒一起讀書吧。雖然女子無才就是德,但是到底不能做個睜眼瞎,不然,將來當家理事,連帳本都看不明白,被下人糊弄了怎麽辦?”
林如海其實並不認同女子無才就是德這句話,而且他知道,賈敏對這句話也嗤之以鼻,因此對她拿這句話來給黛玉做為讀書的理由,有些奇怪。
看到賈敏緊張的看著自己,他想明白她的真實意圖了,不過是借此讓黛玉和林堇培養感情罷了。他沉吟片刻,衡量了一下利弊,最終點頭答應下來。
……
知道黛玉將和自己一起跟著賈雨村讀書,林堇不免有些緊張,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天資不如黛玉。所以為了不被黛玉比得一無是處,她私下很是勤奮。
對此,林如海很是滿意,覺得答應讓黛玉和林堇一起讀書這件事,沒做錯。
埋首於功課中的林堇不免忽略了消息的收集,還是從黛玉的那知道了榮寧兩府最近發生的兩件大事:一件是寧國府敬大奶奶掙紮著生下一個女孩,起名惜春,在洗三那天將女兒托付給賈母之後就逝去了;一件是榮國府的元春在大選失敗之後,走小選的路子進宮去了。
對前一件事,林堇除了慨歎生命無常以及惜春的苦命之外,再無其他感想。但是對後一件事,她非常好奇,好奇護短的賈敏在林如海麵前是怎麽圓的。可惜黛玉不知道,她又不好去問林如海和賈敏,因此這事在她這裏,就成了謎。
</p>
兒子死了,以賈敏的年紀以及她現在的狀態,再生一個的可能性非常低。這麽一來,林堇這個庶長子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原本林如海想將林堇送到上房去養,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林堇的身份,更是為了安慰沉浸在失子之痛走不出來的賈敏。
如今,因為賈敏擔心將來黛玉沒有兄弟可以依靠,起了將黛玉嫁迴娘家的想法,讓他覺得更應該將林堇送到上房來。
在林如海眼中,林堇和瑁哥兒都是他的兒子。雖然瑁哥兒因為嫡子的身份更貴重一點,但是林堇並不是普通妾侍生的,而且是他期盼多年之後得的第一個兒子。雖然平時礙於賈敏和瑁哥兒的存在,以及要維持做父親的威嚴,讓林如海對林堇的態度一般,但是實際上,在他心裏,林堇和瑁哥兒的份量差不多,隻是因為嫡庶有別,怕賈敏多心,後宅不穩,因而沒表露出來。
在賈敏眼中,一百個林堇加起來也比不上她的瑁哥兒。況且她這邊兒子剛死不久,林如海就想讓她養庶子,等於是在她心口紮刀,因此不管林如海給出什麽樣的理由,哪怕都關係到了黛玉,賈敏仍然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老爺,玉姐兒的身子不好,我這邊要照顧她,又要打理家事,我這陣子精神也短,實在是沒辦法再養一個孩子。”
知道林如海一定會再勸她,她趕在他開口之前道:“我知道老爺想說什麽,隻是養孩子,可不僅僅是管吃管喝就行,如果那樣的話,隻要有丫鬟婆子伺候就行了,何必還要我們做父母的操心呢。”
林堇擔心她和楊婉站在外麵偷聽,被這院子裏的迴過頭來上前伺候的丫鬟婆子們看見不好,因此拉著楊婉離開,沒有繼續聽下去。
屋裏,賈敏雖然拒絕養林堇,但是卻將林如海說的讓林堇和黛玉培養感情的話聽了進去,心隨念轉,道:“雖然還有一個琳哥兒,但是他成了楊家人,因此我們府裏的擔子都落在了堇哥兒身上。
我聽說婉妹妹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教堇哥兒識字了,既然這樣,不如正經給堇哥兒請個好老師,讓他正式開始讀書吧。”
林如海想了一下,點頭道:“夫人說的有理,迴頭我就打聽先生去。”要請一位博學多才的好先生來任教才行。
賈敏小心翼翼的試探道:“既然準備讓堇哥兒讀書,是不是讓他從東院婉妹妹處搬出來?縱使不搬到前院去,也該讓他單獨一個院子,沒個還在後院內帷廝混的道理。”
“是該搬出來。”林如海對她的提議表示讚同,但是在安排住處的時候,遲疑了,“堇哥兒的年紀搬到前院去,稍微小了一點,可是繼續住在後院的話,你覺得住哪合適?”
賈敏笑著建議道:“不如住在雨花閣?那是離前院最近的住處了,方便他向老爺請教。”
“唔,也行。”林如海思量了一下,覺得很合適,這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
雖然楊婉舍不得讓林堇從東院搬走,但是這事沒有她反對的餘地,所以隻能無奈的將林堇的東西收拾出來,並再三叮囑其身邊伺候的人,讓她們好好服侍林堇。
林堇對自己搬到雨花閣,獨自住一個院子並沒有什麽異議,但是在聽到林如海為她擇師的時候,有那麽一點想法,因為她想到了原本黛玉的老師賈雨村。
賈雨村這個人,在林堇看來,除了在嬌杏身上表現出那麽一點點好之外,其他時候就是一個自私、虛偽、貪婪、冷酷,忘恩負義,……的大奸大惡之徒。
林堇並不想跟他學習,不僅僅是不屑於他的為人,而是因為在這個時代,師生關係是非常密切,不次於父母的一種關係。等他成年之後,步入官場,因為這層師生關係,這輩子都不要想和賈雨村撕擄開了。
按照儒家“天地君親師”的說法,隻有老師不認弟子,將其驅逐出門牆的,卻很少有弟子敢不認老師的,因為這行為屬於“欺師滅祖”,世人不僅不認同,而且一旦有人這麽做了,不管道理在他與否,都意味著他將會被驅逐去主流社會。
隻是不想歸不想,如果真有人介紹賈雨村來府上任教,林堇卻沒辦法說自己不跟他學。
在現代,人們提起秀才這一功名,好像根本不值什麽,而且不管是古代的話本,還是現在的影視劇裏動都不動就是中狀元和考取探花,好像科舉比較容易似的,但是等林堇來到這個世界,才知道,不要說狀元和探花,就算是秀才這個功名,也不是那麽好考取的。
不知道有多少讀書人為成為秀才而蹉跎科場,從少年郎變為垂垂老者。就拿考秀才中的第一步,童生試的名額來說,各縣、府的名額不過二三十人,其慘烈程度,讓林堇想到現代考清大和北大。
盡管後世大學擴招了,但是每年各省縣市能夠考上清大和北大的莘莘學子當中,又有幾人能步入這兩所國家最高學府?依然是寥寥數人。
即使早早通過了童生試,鄉試也未必能過,鄉試的錄取率更低,各省名額不定。比如,明朝兩京一十三省,除兩京鄉試的名額維持在一百多人外,其他諸省皆未滿百。拿南京所在南直隸來講,每科鄉試參加考試的生員多達兩萬多人,為爭那一百來人的錄取名額是何等慘烈。
進士三年一考,每次大約錄取三百人左右,平均三年三百人,也就是一年一百人。
以六千萬人口來算,男性三千萬。就算古代讀書人百裏挑一,那也是三十萬人競爭三百個名額。按照錄取率來說,是千分之一,比我們高考最嚴的時候,也就是六七十年代考清大和北大還要難得多。
這種情況下,林如海請來一位進士來給她當蒙學老師,哪裏有林堇不願意的份?偏偏關於賈雨村品行不好這事,她還不能說。所以,林堇隻能寄希望縹緲無蹤的神佛身上,在心中暗自祈禱,希望自己的老師千萬不要是賈雨村那個家夥。
可是劇情的力量實在是太過強大,在林如海身邊的長隨請她去書房,說給她請的老師來了之後,林堇到了書房,聽林如海介紹之後,隻覺得眼前一黑,她的祈禱沒起作用,眼前這位正是賈雨村。
不過慶幸的是,林如海雖然是請賈雨村來教她,但是並沒有讓她拜師,和賈雨村並沒有定下師生名分。這種情況類似於賈家的族學雖然是由賈代善負責,並且由他來教導族裏的學生,這些人也稱他為一聲老師,但是並不能算是他的弟子。
林堇後來也想明白為什麽林如海不讓她拜師了,她作為男子,是要出仕的。作為儒家子弟的一員,林如海又怎麽會不明白這個時代的師生關係有多重要,在不完全了解賈雨村的情況下,怎麽可能讓她隨便拜師?
在知道林如海將老師請迴來之後,賈敏就和他商量:“我知道老爺對堇哥兒寄予厚望,所以專門請了進士出身的賈先生過府任教。
按道理說,應該選幾個伴讀跟堇哥兒一起讀書,大家互相督促,你追我趕的,這書讀著才有意思。”
林如海歎道:“你說的有道理,隻是我林家支庶不盛,人丁有限,雖有幾門,與我這一房關係比較遠,俱是堂族,沒甚親支嫡派。而我又剛到任不久,這邊的官場還不熟悉,因此也不敢讓他家的孩子過府讀書。”
賈敏含笑道:“既然這樣,那就讓玉姐兒跟著堇哥兒一起讀書吧。雖然女子無才就是德,但是到底不能做個睜眼瞎,不然,將來當家理事,連帳本都看不明白,被下人糊弄了怎麽辦?”
林如海其實並不認同女子無才就是德這句話,而且他知道,賈敏對這句話也嗤之以鼻,因此對她拿這句話來給黛玉做為讀書的理由,有些奇怪。
看到賈敏緊張的看著自己,他想明白她的真實意圖了,不過是借此讓黛玉和林堇培養感情罷了。他沉吟片刻,衡量了一下利弊,最終點頭答應下來。
……
知道黛玉將和自己一起跟著賈雨村讀書,林堇不免有些緊張,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天資不如黛玉。所以為了不被黛玉比得一無是處,她私下很是勤奮。
對此,林如海很是滿意,覺得答應讓黛玉和林堇一起讀書這件事,沒做錯。
埋首於功課中的林堇不免忽略了消息的收集,還是從黛玉的那知道了榮寧兩府最近發生的兩件大事:一件是寧國府敬大奶奶掙紮著生下一個女孩,起名惜春,在洗三那天將女兒托付給賈母之後就逝去了;一件是榮國府的元春在大選失敗之後,走小選的路子進宮去了。
對前一件事,林堇除了慨歎生命無常以及惜春的苦命之外,再無其他感想。但是對後一件事,她非常好奇,好奇護短的賈敏在林如海麵前是怎麽圓的。可惜黛玉不知道,她又不好去問林如海和賈敏,因此這事在她這裏,就成了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