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你覺得宋家那丫頭如何?
捐功勳!敗家產!掀翻假死夫君棺材板 作者:君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事便不勞三弟操心了。”
安王打斷寧王,麵上帶著溫和的笑,“既然三弟的身子這般弱,還是安心在王府養傷,莫要到處走動的好。
畢竟那一箭傷及心脈,非同小可,若不好好調理將來怕是會留下病根。”
他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儼然一副好哥哥模樣。
寧王扯了扯唇角,笑意卻不達眼底,“二哥瑣事繁忙,就不必為本王的病費心了。”
他迴頭望了眼禦書房方向,幽幽提醒道:“本王若是二哥,便會立即同永川侯割席,以免繼續惹得父皇不快。”
安王眸色微沉,麵上卻仍舊帶笑,“三弟與其擔心本王,倒不如擔心一下自己的身體。
你若再這麽修養下去,王府的門客怕是要跑光了。”
寧王垂眸,臉上帶著病態的蒼白,似自嘲道:“是我身子不爭氣,大半年了一直也不見好,白白浪費父皇差人在各地尋找的珍惜草藥。”
他說的哪裏是草藥,卻分明是在炫耀宣德帝如何對他的偏疼。
京中誰人不知,自春獵寧王禦前救駕後,宣德帝對他關心備至,甚至隱隱有了要超過此前對錦王的疼愛。
而他舍命救父的美名,更是被編纂成冊傳揚的大安上下人盡皆知。
隻是眾人提及時,不免感歎。
寧王殿下哪兒都挺好,隻可惜是個病秧子。
安王起初聽到這話時是高興的,畢竟一國儲君,怎麽輪也不可能輪到一個病秧子。
但很快,他就不這麽想了。
因為他這個看似不爭不搶的弟弟,名義上 是在家中養病,可暗中小動作不斷,朝堂之上的事更是一點沒耽擱。
在有些事情上,消息甚至比他這個每日上朝的人還要清楚。
安王麵上笑容不變,藏在寬大袖子裏的手卻緊緊攥著,殺心漸起。
若早知他是個這麽不肯安分的,他便不該顧忌那一點所謂的兄弟情,心軟放他一馬。
該趁他病,要他命。
瞥見他眼底一閃而過的冷意,寧王笑了笑道:“外頭風大,我身子受不住,就不陪著二哥在這吹風了。”
他說著又是兩聲輕咳,麵色慘白如紙。
一看便是短命之相。
安王看在眼裏,眼底的笑意更是真誠了幾分,關切道:“你身子弱,快些迴去歇著吧,為兄還要著人繼續去查老五的下落。”
寧王點點頭,虛弱地笑了笑道:“老五的事,便勞煩二哥了,一有消息還望二哥遣人相告。”
他頓了頓,眼神變得意味深長。
“老五這麽多年一向命硬,兩年前迴京時隻剩一口氣都被救活了,想來此次也定能逢兇化吉平安歸來。”
安王眸光閃了閃,道:“借你吉言。”
*
禦書房內,宣德帝疲憊地閉上了眼睛,沉聲問:“人到哪兒了?”
旁邊的朱公公忙上前為他揉捏太陽穴,恭敬道:“迴陛下的話,算算腳程,德公公應該這兩日就能抵達邊城,與徐將軍等人匯合。”
怕宣德帝生氣,他又道:“陛下不必太擔心,永安郡主醫術高超,錦王殿下身邊有她照顧必能化險為夷。”
“你說宋家那丫頭?”
宣德帝冷哼一聲,聲音聽不出喜怒,“麗妃前一陣同朕說她性子倔,瞧著是個有主意的,沒想到她竟是個主意這麽大的。”
朱公公在一旁想說話,又摸不準他的心思,不敢貿然接話。
隻是如果非要他說,他覺得永安郡主是個重情義的奇女子。
旁的不說,單是她得知錦王殿下遇險,不顧自身安危深入梁軍腹地一事,便能看出端倪。
邊城那些個將軍,或顧全大局或膽怯,竟隻有一個程將軍帶人前去接應。
一群大男人,膽魄竟還不如一個女子,平白的惹人笑話。
朱公公心中腹誹著,手上的動作竟不知何時停了。
他正覺氣憤,忽聽有人問:“你也覺得那丫頭膽識過人,該賞?”
“那是自然。”
迴答的話脫口而出,朱公公方才意識到自己闖下塌天大禍,忙跪了下來自扇嘴巴。
一邊扇一邊道:“奴才該死,還望陛下饒命。”
待他扇了十數個巴掌,才聽得宣德帝道:“行了,起來吧,瞧你那出息。”
朱公公瑟瑟發抖,哪敢真的起身。
幹爹可都說了,聖心難測,多挨幾巴掌總好過被猜忌生了什麽不該生的心思,因此平白丟了小命。
不過幾息的功夫,朱公公全身已經被冷汗打濕,身體也控製不住的瑟瑟發抖。
宣德帝見狀,更是無奈。
“你幹爹走的時候沒告訴過你,不要忤逆朕?”
忤逆二字一出,朱公公更是大唿不敢。
宣德帝被他這膽怯的模樣逗笑,直言道:“今日若是你幹爹那個老油條在,肯定狠狠給你兩腳,罵你丟了他的臉。”
“行了,朕恕你無罪。”
得到確切的話,朱公公這才敢站起身,起到一半又腿軟差點跪了下去。
知道自己這模樣太沒出息,朱公公趕緊硬著頭皮站了起來,看著都快哭了。
宣德帝道:“今日之事,傳不到你幹爹耳中。”
幹爹這個稱唿,本就是宮中無根之人用作互相慰藉的,壓根上不得台麵。
宮中那些主子對此,也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眼下從宣德帝嘴裏說出來,朱公公隻覺得脊背發涼,恍惚之間都能看到自己腦袋掉下來的情形。
他狠掐了自己一把,強穩住身形便要跪下。
卻聽得宣德帝忽然問:“你覺得宋家那丫頭如何?”
“永安郡主身份尊貴,奴才怎敢妄議。”
“朕允你妄議。”
*
梁國與大安雖風俗不同,可年節放炮竹煙花這一點,卻是相同的。
青花鎮雖小,卻也對年節格外重視,家家戶戶都提前換上了嶄新的紅燈籠,街上洋溢著喜氣。
隻是這些,藏身於地窖的二人是看不到的。
駐紮在青花鎮上的梁軍並未撤退,大有搜不到人便死磕到底的架勢。
羅一刀怕他們在底下呆不住,托人買了套圍棋送下來,正好供他們消磨時間。
不知是墨錦川故意放水,還是宋言汐的棋藝進步飛快,她已經由原先偶爾下成平局到三局兩勝。
在她今日第十次贏了之後,她反手合上了棋盒。
墨錦川眉梢微挑,一雙黑眸在燭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亮,俊眉微挑,“膩了?”
安王打斷寧王,麵上帶著溫和的笑,“既然三弟的身子這般弱,還是安心在王府養傷,莫要到處走動的好。
畢竟那一箭傷及心脈,非同小可,若不好好調理將來怕是會留下病根。”
他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儼然一副好哥哥模樣。
寧王扯了扯唇角,笑意卻不達眼底,“二哥瑣事繁忙,就不必為本王的病費心了。”
他迴頭望了眼禦書房方向,幽幽提醒道:“本王若是二哥,便會立即同永川侯割席,以免繼續惹得父皇不快。”
安王眸色微沉,麵上卻仍舊帶笑,“三弟與其擔心本王,倒不如擔心一下自己的身體。
你若再這麽修養下去,王府的門客怕是要跑光了。”
寧王垂眸,臉上帶著病態的蒼白,似自嘲道:“是我身子不爭氣,大半年了一直也不見好,白白浪費父皇差人在各地尋找的珍惜草藥。”
他說的哪裏是草藥,卻分明是在炫耀宣德帝如何對他的偏疼。
京中誰人不知,自春獵寧王禦前救駕後,宣德帝對他關心備至,甚至隱隱有了要超過此前對錦王的疼愛。
而他舍命救父的美名,更是被編纂成冊傳揚的大安上下人盡皆知。
隻是眾人提及時,不免感歎。
寧王殿下哪兒都挺好,隻可惜是個病秧子。
安王起初聽到這話時是高興的,畢竟一國儲君,怎麽輪也不可能輪到一個病秧子。
但很快,他就不這麽想了。
因為他這個看似不爭不搶的弟弟,名義上 是在家中養病,可暗中小動作不斷,朝堂之上的事更是一點沒耽擱。
在有些事情上,消息甚至比他這個每日上朝的人還要清楚。
安王麵上笑容不變,藏在寬大袖子裏的手卻緊緊攥著,殺心漸起。
若早知他是個這麽不肯安分的,他便不該顧忌那一點所謂的兄弟情,心軟放他一馬。
該趁他病,要他命。
瞥見他眼底一閃而過的冷意,寧王笑了笑道:“外頭風大,我身子受不住,就不陪著二哥在這吹風了。”
他說著又是兩聲輕咳,麵色慘白如紙。
一看便是短命之相。
安王看在眼裏,眼底的笑意更是真誠了幾分,關切道:“你身子弱,快些迴去歇著吧,為兄還要著人繼續去查老五的下落。”
寧王點點頭,虛弱地笑了笑道:“老五的事,便勞煩二哥了,一有消息還望二哥遣人相告。”
他頓了頓,眼神變得意味深長。
“老五這麽多年一向命硬,兩年前迴京時隻剩一口氣都被救活了,想來此次也定能逢兇化吉平安歸來。”
安王眸光閃了閃,道:“借你吉言。”
*
禦書房內,宣德帝疲憊地閉上了眼睛,沉聲問:“人到哪兒了?”
旁邊的朱公公忙上前為他揉捏太陽穴,恭敬道:“迴陛下的話,算算腳程,德公公應該這兩日就能抵達邊城,與徐將軍等人匯合。”
怕宣德帝生氣,他又道:“陛下不必太擔心,永安郡主醫術高超,錦王殿下身邊有她照顧必能化險為夷。”
“你說宋家那丫頭?”
宣德帝冷哼一聲,聲音聽不出喜怒,“麗妃前一陣同朕說她性子倔,瞧著是個有主意的,沒想到她竟是個主意這麽大的。”
朱公公在一旁想說話,又摸不準他的心思,不敢貿然接話。
隻是如果非要他說,他覺得永安郡主是個重情義的奇女子。
旁的不說,單是她得知錦王殿下遇險,不顧自身安危深入梁軍腹地一事,便能看出端倪。
邊城那些個將軍,或顧全大局或膽怯,竟隻有一個程將軍帶人前去接應。
一群大男人,膽魄竟還不如一個女子,平白的惹人笑話。
朱公公心中腹誹著,手上的動作竟不知何時停了。
他正覺氣憤,忽聽有人問:“你也覺得那丫頭膽識過人,該賞?”
“那是自然。”
迴答的話脫口而出,朱公公方才意識到自己闖下塌天大禍,忙跪了下來自扇嘴巴。
一邊扇一邊道:“奴才該死,還望陛下饒命。”
待他扇了十數個巴掌,才聽得宣德帝道:“行了,起來吧,瞧你那出息。”
朱公公瑟瑟發抖,哪敢真的起身。
幹爹可都說了,聖心難測,多挨幾巴掌總好過被猜忌生了什麽不該生的心思,因此平白丟了小命。
不過幾息的功夫,朱公公全身已經被冷汗打濕,身體也控製不住的瑟瑟發抖。
宣德帝見狀,更是無奈。
“你幹爹走的時候沒告訴過你,不要忤逆朕?”
忤逆二字一出,朱公公更是大唿不敢。
宣德帝被他這膽怯的模樣逗笑,直言道:“今日若是你幹爹那個老油條在,肯定狠狠給你兩腳,罵你丟了他的臉。”
“行了,朕恕你無罪。”
得到確切的話,朱公公這才敢站起身,起到一半又腿軟差點跪了下去。
知道自己這模樣太沒出息,朱公公趕緊硬著頭皮站了起來,看著都快哭了。
宣德帝道:“今日之事,傳不到你幹爹耳中。”
幹爹這個稱唿,本就是宮中無根之人用作互相慰藉的,壓根上不得台麵。
宮中那些主子對此,也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眼下從宣德帝嘴裏說出來,朱公公隻覺得脊背發涼,恍惚之間都能看到自己腦袋掉下來的情形。
他狠掐了自己一把,強穩住身形便要跪下。
卻聽得宣德帝忽然問:“你覺得宋家那丫頭如何?”
“永安郡主身份尊貴,奴才怎敢妄議。”
“朕允你妄議。”
*
梁國與大安雖風俗不同,可年節放炮竹煙花這一點,卻是相同的。
青花鎮雖小,卻也對年節格外重視,家家戶戶都提前換上了嶄新的紅燈籠,街上洋溢著喜氣。
隻是這些,藏身於地窖的二人是看不到的。
駐紮在青花鎮上的梁軍並未撤退,大有搜不到人便死磕到底的架勢。
羅一刀怕他們在底下呆不住,托人買了套圍棋送下來,正好供他們消磨時間。
不知是墨錦川故意放水,還是宋言汐的棋藝進步飛快,她已經由原先偶爾下成平局到三局兩勝。
在她今日第十次贏了之後,她反手合上了棋盒。
墨錦川眉梢微挑,一雙黑眸在燭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亮,俊眉微挑,“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