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陛下,終究是變了啊
說好敗家子,比朕都有錢? 作者:漫步風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91章 陛下,終究是變了啊
這些鹽商就跟瘋了一樣,一個個激動無比。
沈一水和祝由風他們三人,算是冷靜的,腦子裏已經是在想法子了。
有人問道:“總知府大人,這可怎麽辦?”
司徒元轉過身來,掃了他們一眼:“這是林大人最新送到本官這裏來的,本官還沒來得及發出去,讓各州縣官府發告示,但本官知道,這要是發出去,江南省,恐怕是要地震了。”
沈一水沉聲道:“如果放開鹽引,任何人都能購買並且轉運,那就會完全混亂了,此前我們積累的優勢蕩然無存。”
“這個敗家子,是真要砸了我們的飯碗!”
“問題是,現在怎麽辦?”
有人道:“上書吧,動用朝廷力量,還有江南道禦史,必須要請朝廷大人們為我等說話。”
沈一水內心一動,不由道:“司徒大人,要不,去請示一下琅琊王?琅琊王應當是能說上話的。”
司徒元淡淡道:“這點你不用操心,本官喊你們過來,是讓你們做個準備,另外雖然林塵放開了鹽引,采取重新發票,但本官認為,你們仍然有優勢,你們浸淫轉運這麽多年,航道、打點,還有船多人多,這些多事優勢,如此一來,你們就可以轉運更多的食鹽。”
“但賺得沒之前多。”
司徒元道:“這也沒有法子,能有得賺就不錯了,本官也去走動走動,看看能否上書,向朝廷奏明情況,不然真讓這敗家子弄下去,江南省也要被像東山省一樣,弄得亂七八糟。”
……
林塵這第二道文書,簡直就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當告示出現在各州縣時,每一處告示麵前,幾乎都是站滿了百姓。
“這告示上說的是什麽?”
一旁識字的捕快道:“告示內容很簡單,從今日起,江南省任何人,隻要是有戶籍在冊的,都可以到官府購買票據,你們拿著票據到鹽場買鹽,等納稅之後,就可以運鹽出場,再將這些鹽運到指定的口岸銷售即可。”
一個百姓睜大眼睛:“什麽?我們也能賣鹽了?”
“這,這不可能吧。”
“我記得此前,隻有那些大家族沈家、蘇家他們,才能賣鹽,說什麽朝廷的鹽引隻有他們才有,現在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也能賣了?”
“天啊,若是我等也能賣鹽,那豈不是能賺更多?”
無數百姓頓時就是沸騰起來,而最為激動的,則是江南省那些中小型家族,他們發展比較晚,沒有拿到鹽引,而現在林塵這個政策,相當於讓江南鹽場重新洗牌,他們自然也就有上桌的資格了。
葉家。
葉家所有人都激動無比。
“查過了嗎?告示屬實嗎?”
“屬實,我看到曾家、常家他們都開始行動了,在采購船隻,招募人手,並且籌集資金,去鹽場買鹽。”
“我們葉家也不能落下,抓住這一次機會,未必不能像蘇家沈家他們那般。”
不過短短幾日,江南省各處鹽場,就是排滿了人。
湖州城外的鹽場,原本是較為荒涼,可官道因為這幾日來的人多,都硬生生給拓寬了,鹽場之外還修建起了不少客棧,還配備了專門的文書人員,在負責登記、記錄。
江南省的印刷坊,也是開足了馬力,都快刷冒煙了,那些票據在不斷生產出來,然後交給官府。
實際上,縱然司徒元內心不願按照林塵所說的做,可他知道改變不了什麽,因為林塵是巡撫,就是江南省權利最大之人。
很快,從江南省,便是有無數封信,送往京師。
京師。
皇宮之內,太子最近的生活,倒是豐富無比,他經常往返京師大學堂,如饑似渴在學習。
當然,每天也會前往太極殿和任天鼎一起處理政務。
禦書房,任天鼎沉聲道:“林塵還沒發書信過來,江南省的彈劾倒是先來了。”
太子笑道:“父皇,又有彈劾?”
“他哪一次的彈劾還少了?在京師有彈劾,去了東山省有彈劾,現在下江南,又是彈劾。”
太子道:“這彈劾信,是都察院提交的吧?”
“嗯,上麵所寫,是林塵在江南省,胡作非為,改變此前的鹽政轉運體係,取消鹽引製,從而推動所謂的票鹽製,不再局限於此前的那些鹽商,而是任何人,都能轉運食鹽。”
太子道:“是好事啊。”
“可這彈劾信裏,是將林塵說得十惡不赦,若是此前,朕還真就被唬住了。果然啊,朕當時就沒看錯他,唯有林塵,能一往無前。”
任天鼎感慨完了之後:“你去英國公府上,看看安樂,陪他們去說說話,也陪英國公說說話。”
“是。”
等太子走後,任天鼎自言自語:“鹽政改革,這阻力看起來,可不小啊。”
太監呂進也是碎步走了過來:“陛下,外麵趙相求見。”
“不見,朕知道他要說什麽,告訴他,江南省的事情,都是朕授意的,林塵下江南,所作所為,皆代表朕意,先斬後奏。”
呂進都愣了一下,但很快應了一聲是,出去轉告去了。
趙德林站在外麵,等到呂進出來。
“呂公公,陛下怎麽說?”
呂進歎了口氣:“趙相,陛下有些生氣,您還是別為江南說話了,陛下說了,林塵所作所為,都是陛下授意,這鹽政改革,也是如此。”
趙相皺眉:“可是……”
“沒有可是,趙相,你迴去吧。”
等到大門關上,趙德林看著這緊閉的禦書房,不由歎了口氣,作揖行禮,這才轉身離開。
陛下,終究是變了啊。
而在江南省,隨著林塵的的告示,就是完全變了天。
陳家這一邊,因為林塵早早告知,所以他們早就準備好了人手與船隻,所以在票鹽放開的第一天,他們就是準備了資金,一口氣采購了足足上千鬥的食鹽進行轉運,這樣就能在各地建立自家的轉運隊伍和體係。
司徒元見到不是辦法,也是隻能去找琅琊王了。
王府之內,司徒元見到琅琊王,而後行禮。
“下官司徒元,見過琅琊王。”
這些鹽商就跟瘋了一樣,一個個激動無比。
沈一水和祝由風他們三人,算是冷靜的,腦子裏已經是在想法子了。
有人問道:“總知府大人,這可怎麽辦?”
司徒元轉過身來,掃了他們一眼:“這是林大人最新送到本官這裏來的,本官還沒來得及發出去,讓各州縣官府發告示,但本官知道,這要是發出去,江南省,恐怕是要地震了。”
沈一水沉聲道:“如果放開鹽引,任何人都能購買並且轉運,那就會完全混亂了,此前我們積累的優勢蕩然無存。”
“這個敗家子,是真要砸了我們的飯碗!”
“問題是,現在怎麽辦?”
有人道:“上書吧,動用朝廷力量,還有江南道禦史,必須要請朝廷大人們為我等說話。”
沈一水內心一動,不由道:“司徒大人,要不,去請示一下琅琊王?琅琊王應當是能說上話的。”
司徒元淡淡道:“這點你不用操心,本官喊你們過來,是讓你們做個準備,另外雖然林塵放開了鹽引,采取重新發票,但本官認為,你們仍然有優勢,你們浸淫轉運這麽多年,航道、打點,還有船多人多,這些多事優勢,如此一來,你們就可以轉運更多的食鹽。”
“但賺得沒之前多。”
司徒元道:“這也沒有法子,能有得賺就不錯了,本官也去走動走動,看看能否上書,向朝廷奏明情況,不然真讓這敗家子弄下去,江南省也要被像東山省一樣,弄得亂七八糟。”
……
林塵這第二道文書,簡直就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當告示出現在各州縣時,每一處告示麵前,幾乎都是站滿了百姓。
“這告示上說的是什麽?”
一旁識字的捕快道:“告示內容很簡單,從今日起,江南省任何人,隻要是有戶籍在冊的,都可以到官府購買票據,你們拿著票據到鹽場買鹽,等納稅之後,就可以運鹽出場,再將這些鹽運到指定的口岸銷售即可。”
一個百姓睜大眼睛:“什麽?我們也能賣鹽了?”
“這,這不可能吧。”
“我記得此前,隻有那些大家族沈家、蘇家他們,才能賣鹽,說什麽朝廷的鹽引隻有他們才有,現在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也能賣了?”
“天啊,若是我等也能賣鹽,那豈不是能賺更多?”
無數百姓頓時就是沸騰起來,而最為激動的,則是江南省那些中小型家族,他們發展比較晚,沒有拿到鹽引,而現在林塵這個政策,相當於讓江南鹽場重新洗牌,他們自然也就有上桌的資格了。
葉家。
葉家所有人都激動無比。
“查過了嗎?告示屬實嗎?”
“屬實,我看到曾家、常家他們都開始行動了,在采購船隻,招募人手,並且籌集資金,去鹽場買鹽。”
“我們葉家也不能落下,抓住這一次機會,未必不能像蘇家沈家他們那般。”
不過短短幾日,江南省各處鹽場,就是排滿了人。
湖州城外的鹽場,原本是較為荒涼,可官道因為這幾日來的人多,都硬生生給拓寬了,鹽場之外還修建起了不少客棧,還配備了專門的文書人員,在負責登記、記錄。
江南省的印刷坊,也是開足了馬力,都快刷冒煙了,那些票據在不斷生產出來,然後交給官府。
實際上,縱然司徒元內心不願按照林塵所說的做,可他知道改變不了什麽,因為林塵是巡撫,就是江南省權利最大之人。
很快,從江南省,便是有無數封信,送往京師。
京師。
皇宮之內,太子最近的生活,倒是豐富無比,他經常往返京師大學堂,如饑似渴在學習。
當然,每天也會前往太極殿和任天鼎一起處理政務。
禦書房,任天鼎沉聲道:“林塵還沒發書信過來,江南省的彈劾倒是先來了。”
太子笑道:“父皇,又有彈劾?”
“他哪一次的彈劾還少了?在京師有彈劾,去了東山省有彈劾,現在下江南,又是彈劾。”
太子道:“這彈劾信,是都察院提交的吧?”
“嗯,上麵所寫,是林塵在江南省,胡作非為,改變此前的鹽政轉運體係,取消鹽引製,從而推動所謂的票鹽製,不再局限於此前的那些鹽商,而是任何人,都能轉運食鹽。”
太子道:“是好事啊。”
“可這彈劾信裏,是將林塵說得十惡不赦,若是此前,朕還真就被唬住了。果然啊,朕當時就沒看錯他,唯有林塵,能一往無前。”
任天鼎感慨完了之後:“你去英國公府上,看看安樂,陪他們去說說話,也陪英國公說說話。”
“是。”
等太子走後,任天鼎自言自語:“鹽政改革,這阻力看起來,可不小啊。”
太監呂進也是碎步走了過來:“陛下,外麵趙相求見。”
“不見,朕知道他要說什麽,告訴他,江南省的事情,都是朕授意的,林塵下江南,所作所為,皆代表朕意,先斬後奏。”
呂進都愣了一下,但很快應了一聲是,出去轉告去了。
趙德林站在外麵,等到呂進出來。
“呂公公,陛下怎麽說?”
呂進歎了口氣:“趙相,陛下有些生氣,您還是別為江南說話了,陛下說了,林塵所作所為,都是陛下授意,這鹽政改革,也是如此。”
趙相皺眉:“可是……”
“沒有可是,趙相,你迴去吧。”
等到大門關上,趙德林看著這緊閉的禦書房,不由歎了口氣,作揖行禮,這才轉身離開。
陛下,終究是變了啊。
而在江南省,隨著林塵的的告示,就是完全變了天。
陳家這一邊,因為林塵早早告知,所以他們早就準備好了人手與船隻,所以在票鹽放開的第一天,他們就是準備了資金,一口氣采購了足足上千鬥的食鹽進行轉運,這樣就能在各地建立自家的轉運隊伍和體係。
司徒元見到不是辦法,也是隻能去找琅琊王了。
王府之內,司徒元見到琅琊王,而後行禮。
“下官司徒元,見過琅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