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尾的廢話
三國誌之劉備有子劉封 作者:溫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洛陽這一卷寫得不好,引得朋友議論紛紛,正好後麵有一章發錯,就改為這一卷的小小解答吧。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太好與讀者互動,嗬嗬……
先引用一個朋友的疑問:
樓主真的有通讀三國誌麽...毒囊之類的東西姑且不論,漢靈帝就那麽輕鬆給個侯爵不肉痛?yogomove[01-0322:18]
下麵是我的廢話:
毒囊這玩意兒確實是武俠了點,當時我寫的時候也沒多想,聽朋友你這麽一說,我想想換成咬舌自盡或者自已抹脖子可能合適些,不過這也是想想就算了,畢竟咬舌不一定馬上就會死,抹脖子還有個來不及的時候,嗬嗬……
那個侯爵就確實是有點問題了,原本我構想中在洛陽這卷是要重重的書寫一筆的,多點關於各勢力門閥之間陰謀詭計之類的事件。在這裏,要給劉封一個活動的舞台,必然要有個夠重量的身份,就給劉封一個很比較突兀的爵位。
後來很多朋友反應說洛陽這部分情節有點磨了,能省則省。我想想最後還是略過了。大家可以看到洛陽這一卷收尾很是突然,寫著寫著一不小心的劉宏就掛了,劉辯也莫名其妙的把劉封扔在一邊半年不聞不問(這麽寫主要也是讓劉封有個舍棄劉辯逃離洛陽的理由,畢竟是劉辯當皇帝的時候根本就把他那個原來的太子舍人給忘了,君以眾人待我,我眾人報君,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君,讓劉辯棄君逃離洛陽不會招來唾罵,可以說,洛陽這一卷確實是失敗之筆)
曆史上的漢靈帝劉宏這個人如何,我個人感覺還真不好說。雖然他也是賣官有貪錢之名,不過貌似他賣的官都用來充實國庫,而不是自己揮霍了,至於他自已的荒唐事,可能也就讓皇宮女子穿開檔褲比較有創意吧,其他的,貌似也沒有什麽出閣的。後來的晉武帝司馬炎也賣官,不過他的大臣們卻指責皇帝陛下連漢靈帝都不如,因漢靈帝賣官入國庫以充國用,而晉武帝賣官卻是入私庫供自已揮霍,嗬嗬。
至於劉宏寵信閹官,東漢的莊園經濟達到了極致,當時整個帝國地方都是士大夫階層把持著,中央政令難以直達地方,宦官大都仗著皇帝權勢為非作歹的,但士大夫階層又有幾個好鳥呢(當然這個比率肯定比宦官那一邊要大得多)?西漢本就亡於外戚,東漢的士大夫階層又一再的圍著外戚轉,作為皇帝他能完全信任的,也隻能是依附於自己的家奴的。
其實東漢之亡,並非亡於婦寺幹政,而是亡於莊園經濟的空前發展,地方勢力極度膨脹以致於脫離中央掌控,一旦有了個合適的借口(董卓亂政),地方勢力紛紛各自為政,這才導致了諸侯混戰三國之亂。如易中天在《品三國》裏所提及的,各地諸侯都是地方勢力的代理人。各路英雄的起兵,無一不有地方豪強勢力的身影,雄武的曹操,就因為得罪了地方勢力差點讓呂布給滅了。
而周瑜與魯肅的相識,也起緣於周瑜軍中乏糧,上門去找魯肅借糧,魯肅大手一揮將家裏的存糧捐了一半出來。看《三國誌?周瑜魯肅呂蒙傳》似乎魯肅家世並不怎麽顯赫,也就一個的普通的地方豪強,父祖都不曾在書上留下名字。年少時因為學擊劍騎騎,族中父老居然說:“魯氏世哀,乃生此狂兒”。就是這樣的一個小豪強,他家一半的存糧就已經足給軍用,其他名門世族更是可想而知。
本來我是想把漢靈帝寫成一個有心中興漢室卻能力不足,隻能縱情於聲色以求麻醉自已的末世君王,也同樣因為洛陽卷的匆匆結尾,最後一筆讓他死掉了。唉,說實在的,漏過漢靈帝沒寫全,我自已都覺得惋惜……
</p>
洛陽這一卷寫得不好,引得朋友議論紛紛,正好後麵有一章發錯,就改為這一卷的小小解答吧。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太好與讀者互動,嗬嗬……
先引用一個朋友的疑問:
樓主真的有通讀三國誌麽...毒囊之類的東西姑且不論,漢靈帝就那麽輕鬆給個侯爵不肉痛?yogomove[01-0322:18]
下麵是我的廢話:
毒囊這玩意兒確實是武俠了點,當時我寫的時候也沒多想,聽朋友你這麽一說,我想想換成咬舌自盡或者自已抹脖子可能合適些,不過這也是想想就算了,畢竟咬舌不一定馬上就會死,抹脖子還有個來不及的時候,嗬嗬……
那個侯爵就確實是有點問題了,原本我構想中在洛陽這卷是要重重的書寫一筆的,多點關於各勢力門閥之間陰謀詭計之類的事件。在這裏,要給劉封一個活動的舞台,必然要有個夠重量的身份,就給劉封一個很比較突兀的爵位。
後來很多朋友反應說洛陽這部分情節有點磨了,能省則省。我想想最後還是略過了。大家可以看到洛陽這一卷收尾很是突然,寫著寫著一不小心的劉宏就掛了,劉辯也莫名其妙的把劉封扔在一邊半年不聞不問(這麽寫主要也是讓劉封有個舍棄劉辯逃離洛陽的理由,畢竟是劉辯當皇帝的時候根本就把他那個原來的太子舍人給忘了,君以眾人待我,我眾人報君,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君,讓劉辯棄君逃離洛陽不會招來唾罵,可以說,洛陽這一卷確實是失敗之筆)
曆史上的漢靈帝劉宏這個人如何,我個人感覺還真不好說。雖然他也是賣官有貪錢之名,不過貌似他賣的官都用來充實國庫,而不是自己揮霍了,至於他自已的荒唐事,可能也就讓皇宮女子穿開檔褲比較有創意吧,其他的,貌似也沒有什麽出閣的。後來的晉武帝司馬炎也賣官,不過他的大臣們卻指責皇帝陛下連漢靈帝都不如,因漢靈帝賣官入國庫以充國用,而晉武帝賣官卻是入私庫供自已揮霍,嗬嗬。
至於劉宏寵信閹官,東漢的莊園經濟達到了極致,當時整個帝國地方都是士大夫階層把持著,中央政令難以直達地方,宦官大都仗著皇帝權勢為非作歹的,但士大夫階層又有幾個好鳥呢(當然這個比率肯定比宦官那一邊要大得多)?西漢本就亡於外戚,東漢的士大夫階層又一再的圍著外戚轉,作為皇帝他能完全信任的,也隻能是依附於自己的家奴的。
其實東漢之亡,並非亡於婦寺幹政,而是亡於莊園經濟的空前發展,地方勢力極度膨脹以致於脫離中央掌控,一旦有了個合適的借口(董卓亂政),地方勢力紛紛各自為政,這才導致了諸侯混戰三國之亂。如易中天在《品三國》裏所提及的,各地諸侯都是地方勢力的代理人。各路英雄的起兵,無一不有地方豪強勢力的身影,雄武的曹操,就因為得罪了地方勢力差點讓呂布給滅了。
而周瑜與魯肅的相識,也起緣於周瑜軍中乏糧,上門去找魯肅借糧,魯肅大手一揮將家裏的存糧捐了一半出來。看《三國誌?周瑜魯肅呂蒙傳》似乎魯肅家世並不怎麽顯赫,也就一個的普通的地方豪強,父祖都不曾在書上留下名字。年少時因為學擊劍騎騎,族中父老居然說:“魯氏世哀,乃生此狂兒”。就是這樣的一個小豪強,他家一半的存糧就已經足給軍用,其他名門世族更是可想而知。
本來我是想把漢靈帝寫成一個有心中興漢室卻能力不足,隻能縱情於聲色以求麻醉自已的末世君王,也同樣因為洛陽卷的匆匆結尾,最後一筆讓他死掉了。唉,說實在的,漏過漢靈帝沒寫全,我自已都覺得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