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府管了那麽大一個盤子,在太子之前沒露出一點馬腳,裏麵肯定都被韋元慶打點好了。而且尤乾陵自己也不能確定這裏麵沒有聖上的意思。
再者,聖上也不能明目張膽包庇,東窗事發了也必定該辦就辦。
從貼子上來看,邢昭在外行走的花費也都在這裏麵。另外還包含了諸多譬如應家送錢在內等許多來曆不明,去向無蹤的錢款。
這種模棱兩可的賬本,麵上辦的是朝廷之事,私底下卻藏著其他的情形,必須得出點大事才行。
閆欣悄悄繞到尤乾陵身後,將那貼子一點點地拽在手裏,然後躲在桌底下看了許久,忽然裏麵一筆錢讓她渾身寒毛炸了起來。
“這是……從祭天台那邊出來的錢?”
祭天台守衛是原先京郊防衛營的人,裏麵有個叫雲長青的巡防營統帥,閆欣查了他很久。
因為這個人就是當年在祭天台建成之後負責駐守祭天台的第一批人。天機閣底塌陷就是他負責上報朝廷,之後也是他一直協助調查那案子。
也是他,最後見到還活著的父親之人。
閆欣站了起來,把帖子往尤乾陵麵前一放說:“能查這個人嗎?”
尤乾陵抬頭看了神情凝重的閆欣一眼,隨即掃了帖子一眼便皺眉。
他是真不喜歡和祭天台打交道,一看到相關人名腦子嗡嗡地說:“我知道他。祭天台每年打點的錢本身就不少。這裏麵所有人,隻有他什麽都查不出來。”
“他能讓心思比針眼細的聖上放心把祭天台交給他管,並且聖上還不放心隔三岔五查他這麽多年屹立不倒。”
“這樣的人,不是他本身沒問題,就是他有能力保持自己身上找不出問題。”
閆欣在喪葬行業混了三年,裏麵的門路油水怎麽來,她早就摸了個遍。雖然尤乾陵這番話有嫌麻煩不想查的意思,但確實也就是這麽迴事。
祭祀相關的行業,是一本萬利。尤其是祭天台,什麽香火錢,供奉金,大戶人家的安置費,祭禮的禮金,橫七豎八,名目要多少就有多少。還沒有商量的餘地。
別人家都得偷偷摸摸的事,到了祭祀上全都是正大光明。
錦衣衛每迴有事想去摸一下人家的底子,全數都給打迴來了,理由正當,滴水不漏。
尤乾陵會討厭他們當真是一點都不冤。
祭天台當真是最刀槍不入,貪起來也是明目張膽也不怕挨罵的地方。
閆欣想的卻和尤乾陵不一樣,她要的不是用大魏律例裏找雲長青的岔子,而是她要找父親身亡的真相。
那就得想辦法在無縫的雞蛋上靠自己鑽個洞出來。
她想了半晌,眼角掃過笑偶,她腦子的千頭萬緒忽然一頓。
對了,瞿青好像是因為癔症才沒了的吧。即便那案子真的和祭天台沒什麽直接關聯,可也不是祭天台一切不管的理由。
她一拍手,說:“有了。”
尤乾陵和張朝同時往她這邊看。閆欣將帖子往尤乾陵麵前一放,說:“既然宮裏的娘娘把這麽大的事交給我們,光我們頂著好像不太合適,找祭天台這種專業人士應該很適合吧。”
尤乾陵略微遲疑,他總在這個餿主意上立馬能跟上閆欣的想法,並且提出疑義。
他說:“祭天台可不一定吃我們這套。”
閆欣說:“吃不吃這套又不是他們說了算。這大魏也不是祭天台當家做主對吧。瞿青的案子他們也還沒了結,沒給聖上一個合理的交代對吧。”
瞿家的案子上看得出來,掌權者也不是對祭天台那麽放心,不然不會讓尤乾陵去查這個和祭天台牽了十萬八千裏遠的案子。
尤乾陵問:“拿這個威脅他們?力道不夠。”
閆欣深思了一會。
“由聖上說呢?郡爺吹耳邊風應該會吧。”
那是尤乾陵認識閆欣後新學的技能,用的好效果卓群。
張朝一聽他們提到祭天台,便說:“關於祭天台,屬下得了消息,說他們因為一直送偃偶的商戶失了聯係,正在找新的商家,可其他家做的偃偶總是差點靈氣,至今也沒找到合心意的。”
尤乾陵道:“那肯定,每年都要用那麽多的偃偶。馬上年底大祭要到了,沒準備好必需品,聖上要坐不住了。”
說完,他朝閆欣說:“你要迴去做老本行嗎?”
閆欣搖頭。
“之前祭天台已經找過我麻煩了,現在再做會出事。”
倒是沒被利衝昏頭腦,尤乾陵心想這要是他,說不定真會上鉤,畢竟他不怕死。
“張朝能借用我幾天嗎?”閆欣說道,“我想再看一陣子,宮裏有三小姐在,想必有什麽消息,她能傳出來,咱們必定也送得進去吧。”
尤乾陵說:“你倒是能給我出難題。”
閆欣道:“郡爺要是不方便,我也有別的辦法。”
也沒什麽不方便,但是尤乾陵對閆欣口中的另有辦法有些興趣,便問:“什麽辦法?”
隻要有目的,方法什麽的閆欣一直習慣多備幾個,這次也不例外。
她也理解尤乾陵。像他這種殺傷力巨大的自爆式武器,用一次效果超群,但損害也很大,想用就需要考慮後果。
找替死鬼比較好。
好在不可惜的替死鬼不在少數。
譬如太子啊,禮部,兵馬府啊,實在不行,找安全點的,像禮部有徐臻,再不濟工部也有……
首當其衝自然是太子,畢竟這事就是他娘給他們找的麻煩,非得讓他明白一點自找苦頭的滋味不可。
“太……”她摩拳擦掌,滿腦子怎麽霍霍太子,剛開了口。
尤乾陵忽然抬手說:“算了,讓你找別人還不如我自己來。”
閆欣信心十足,餿主意已經想好了三五十個,對尤乾陵這種事到臨頭的退堂鼓很不理解,追問:“不是不方便嗎?您放心,我一定能做得讓人看不出來和您有任何關係。”
尤乾陵並不懷疑閆欣給人找事的能力。
但她也不想想,那些都是人精,如何真能任人擺布,要是她被盯上了即便能全身而退,也會惹一身腥。
“信我,還是信外人。”他問。
閆欣:“那還用說。”
尤乾陵被她這理所當然的迴話取悅了,仿佛從千軍萬馬中勝出一般得意。
“需要我怎麽做,說就行。”
閆欣尋思著尤乾陵入局的話,那就不能隨心所欲了:“……好吧。”
張朝若有所思地看著尤乾陵。
尤乾陵這會才發覺他視線中的不解,抬頭問他:“還有事?”
張朝茫然地搖頭——事關郡爺反常的事,還是私底下和元碩確認比較好。
宮內有情況,尤乾陵自然也不能天天窩在尤府。尤三姐也不在府裏,最後他還是把人交托給了景氏。
景氏自從太子生辰宴之後,似乎對尤乾陵處理和朱家有關的事上關切了不少。尤乾陵帶著閆欣過去時,她特地將人留下來,反常地多嘴詢問了尤乾陵要如何處理這次的事。
尤乾陵之前沒將尤三姐帶迴來的消息告訴景氏。景氏這番詢問中看得出來,即便她不知道,也猜到了情況不大樂觀。
思索了一會後,尤乾陵還是將皇後的情況告知了景氏。
景氏麵露憂慮,道:“應媛不是這樣的人,三姐傳迴來的話說她生病了,恐怕並非實情。”
尤乾陵和閆欣看了一眼,閆欣想開口問,被尤乾陵搶先開口打斷了。
尤乾陵道:“我們不太了解她,嬸嬸詳細同我們說一下吧。”
“那就要從我還在公主府時說起……”
景氏並非尋常人家出身,在入長公主府之前,是朝中翰林院長使家的千金。當年也是盛京當中極有名氣的才貌雙全。
當年還曾是七皇子的聖上正妃的熱門人選。
當然也就是人生胡言亂語而已。
“媛媛原本心有所屬,家中對她屬意的那位姑爺也挺滿意,兩家都已經接觸,差一步就要定下親事了。聖上忽然橫插了一腳。”
閆欣即便不關心皇族內部的事,也知道當今聖上年輕那會並沒有後來的權勢滔天,在朱家一幹皇子當中,他性情是最弱一個。
他能橫插一腳是一件讓人極其意外的事。
尤乾陵卻是知道這件事,他掃了一眼一臉茫然的閆欣,說:“早年聖上為了保全自己,挑了身份地位對其他皇子來說都最無害的應家。我母親原本並不讚成。一來應家那時候已經有退意了,對聖上沒什麽幫助,二來,當時的應氏早有屬意對象的事她知道。”
“就是雲家,你盯上的這個雲長青的本家。不過那位對象並非雲長青。嬸嬸比我更清楚。”
景氏對當時的情形要更了解,她點頭道。
“雲家也算是盛京當中有頭有臉的家族,家中出了幾代大儒。那時候雲家才俊輩出,就差一步跨入軍界。應家這門親事,其實算是高攀。連七皇子對當時的雲家來說都要遜色許多。”
尤乾陵道:“這門婚事,應家沒理由毀。不過我記得後來是應氏自己來求長公主,幫忙自己和當時的七皇子,也就是聖上來牽線,這件事才成。”
景氏點頭,說:“確實如此,後來公主府出了事之後,現在大約知道真相的人也沒幾個人了。”
再者,聖上也不能明目張膽包庇,東窗事發了也必定該辦就辦。
從貼子上來看,邢昭在外行走的花費也都在這裏麵。另外還包含了諸多譬如應家送錢在內等許多來曆不明,去向無蹤的錢款。
這種模棱兩可的賬本,麵上辦的是朝廷之事,私底下卻藏著其他的情形,必須得出點大事才行。
閆欣悄悄繞到尤乾陵身後,將那貼子一點點地拽在手裏,然後躲在桌底下看了許久,忽然裏麵一筆錢讓她渾身寒毛炸了起來。
“這是……從祭天台那邊出來的錢?”
祭天台守衛是原先京郊防衛營的人,裏麵有個叫雲長青的巡防營統帥,閆欣查了他很久。
因為這個人就是當年在祭天台建成之後負責駐守祭天台的第一批人。天機閣底塌陷就是他負責上報朝廷,之後也是他一直協助調查那案子。
也是他,最後見到還活著的父親之人。
閆欣站了起來,把帖子往尤乾陵麵前一放說:“能查這個人嗎?”
尤乾陵抬頭看了神情凝重的閆欣一眼,隨即掃了帖子一眼便皺眉。
他是真不喜歡和祭天台打交道,一看到相關人名腦子嗡嗡地說:“我知道他。祭天台每年打點的錢本身就不少。這裏麵所有人,隻有他什麽都查不出來。”
“他能讓心思比針眼細的聖上放心把祭天台交給他管,並且聖上還不放心隔三岔五查他這麽多年屹立不倒。”
“這樣的人,不是他本身沒問題,就是他有能力保持自己身上找不出問題。”
閆欣在喪葬行業混了三年,裏麵的門路油水怎麽來,她早就摸了個遍。雖然尤乾陵這番話有嫌麻煩不想查的意思,但確實也就是這麽迴事。
祭祀相關的行業,是一本萬利。尤其是祭天台,什麽香火錢,供奉金,大戶人家的安置費,祭禮的禮金,橫七豎八,名目要多少就有多少。還沒有商量的餘地。
別人家都得偷偷摸摸的事,到了祭祀上全都是正大光明。
錦衣衛每迴有事想去摸一下人家的底子,全數都給打迴來了,理由正當,滴水不漏。
尤乾陵會討厭他們當真是一點都不冤。
祭天台當真是最刀槍不入,貪起來也是明目張膽也不怕挨罵的地方。
閆欣想的卻和尤乾陵不一樣,她要的不是用大魏律例裏找雲長青的岔子,而是她要找父親身亡的真相。
那就得想辦法在無縫的雞蛋上靠自己鑽個洞出來。
她想了半晌,眼角掃過笑偶,她腦子的千頭萬緒忽然一頓。
對了,瞿青好像是因為癔症才沒了的吧。即便那案子真的和祭天台沒什麽直接關聯,可也不是祭天台一切不管的理由。
她一拍手,說:“有了。”
尤乾陵和張朝同時往她這邊看。閆欣將帖子往尤乾陵麵前一放,說:“既然宮裏的娘娘把這麽大的事交給我們,光我們頂著好像不太合適,找祭天台這種專業人士應該很適合吧。”
尤乾陵略微遲疑,他總在這個餿主意上立馬能跟上閆欣的想法,並且提出疑義。
他說:“祭天台可不一定吃我們這套。”
閆欣說:“吃不吃這套又不是他們說了算。這大魏也不是祭天台當家做主對吧。瞿青的案子他們也還沒了結,沒給聖上一個合理的交代對吧。”
瞿家的案子上看得出來,掌權者也不是對祭天台那麽放心,不然不會讓尤乾陵去查這個和祭天台牽了十萬八千裏遠的案子。
尤乾陵問:“拿這個威脅他們?力道不夠。”
閆欣深思了一會。
“由聖上說呢?郡爺吹耳邊風應該會吧。”
那是尤乾陵認識閆欣後新學的技能,用的好效果卓群。
張朝一聽他們提到祭天台,便說:“關於祭天台,屬下得了消息,說他們因為一直送偃偶的商戶失了聯係,正在找新的商家,可其他家做的偃偶總是差點靈氣,至今也沒找到合心意的。”
尤乾陵道:“那肯定,每年都要用那麽多的偃偶。馬上年底大祭要到了,沒準備好必需品,聖上要坐不住了。”
說完,他朝閆欣說:“你要迴去做老本行嗎?”
閆欣搖頭。
“之前祭天台已經找過我麻煩了,現在再做會出事。”
倒是沒被利衝昏頭腦,尤乾陵心想這要是他,說不定真會上鉤,畢竟他不怕死。
“張朝能借用我幾天嗎?”閆欣說道,“我想再看一陣子,宮裏有三小姐在,想必有什麽消息,她能傳出來,咱們必定也送得進去吧。”
尤乾陵說:“你倒是能給我出難題。”
閆欣道:“郡爺要是不方便,我也有別的辦法。”
也沒什麽不方便,但是尤乾陵對閆欣口中的另有辦法有些興趣,便問:“什麽辦法?”
隻要有目的,方法什麽的閆欣一直習慣多備幾個,這次也不例外。
她也理解尤乾陵。像他這種殺傷力巨大的自爆式武器,用一次效果超群,但損害也很大,想用就需要考慮後果。
找替死鬼比較好。
好在不可惜的替死鬼不在少數。
譬如太子啊,禮部,兵馬府啊,實在不行,找安全點的,像禮部有徐臻,再不濟工部也有……
首當其衝自然是太子,畢竟這事就是他娘給他們找的麻煩,非得讓他明白一點自找苦頭的滋味不可。
“太……”她摩拳擦掌,滿腦子怎麽霍霍太子,剛開了口。
尤乾陵忽然抬手說:“算了,讓你找別人還不如我自己來。”
閆欣信心十足,餿主意已經想好了三五十個,對尤乾陵這種事到臨頭的退堂鼓很不理解,追問:“不是不方便嗎?您放心,我一定能做得讓人看不出來和您有任何關係。”
尤乾陵並不懷疑閆欣給人找事的能力。
但她也不想想,那些都是人精,如何真能任人擺布,要是她被盯上了即便能全身而退,也會惹一身腥。
“信我,還是信外人。”他問。
閆欣:“那還用說。”
尤乾陵被她這理所當然的迴話取悅了,仿佛從千軍萬馬中勝出一般得意。
“需要我怎麽做,說就行。”
閆欣尋思著尤乾陵入局的話,那就不能隨心所欲了:“……好吧。”
張朝若有所思地看著尤乾陵。
尤乾陵這會才發覺他視線中的不解,抬頭問他:“還有事?”
張朝茫然地搖頭——事關郡爺反常的事,還是私底下和元碩確認比較好。
宮內有情況,尤乾陵自然也不能天天窩在尤府。尤三姐也不在府裏,最後他還是把人交托給了景氏。
景氏自從太子生辰宴之後,似乎對尤乾陵處理和朱家有關的事上關切了不少。尤乾陵帶著閆欣過去時,她特地將人留下來,反常地多嘴詢問了尤乾陵要如何處理這次的事。
尤乾陵之前沒將尤三姐帶迴來的消息告訴景氏。景氏這番詢問中看得出來,即便她不知道,也猜到了情況不大樂觀。
思索了一會後,尤乾陵還是將皇後的情況告知了景氏。
景氏麵露憂慮,道:“應媛不是這樣的人,三姐傳迴來的話說她生病了,恐怕並非實情。”
尤乾陵和閆欣看了一眼,閆欣想開口問,被尤乾陵搶先開口打斷了。
尤乾陵道:“我們不太了解她,嬸嬸詳細同我們說一下吧。”
“那就要從我還在公主府時說起……”
景氏並非尋常人家出身,在入長公主府之前,是朝中翰林院長使家的千金。當年也是盛京當中極有名氣的才貌雙全。
當年還曾是七皇子的聖上正妃的熱門人選。
當然也就是人生胡言亂語而已。
“媛媛原本心有所屬,家中對她屬意的那位姑爺也挺滿意,兩家都已經接觸,差一步就要定下親事了。聖上忽然橫插了一腳。”
閆欣即便不關心皇族內部的事,也知道當今聖上年輕那會並沒有後來的權勢滔天,在朱家一幹皇子當中,他性情是最弱一個。
他能橫插一腳是一件讓人極其意外的事。
尤乾陵卻是知道這件事,他掃了一眼一臉茫然的閆欣,說:“早年聖上為了保全自己,挑了身份地位對其他皇子來說都最無害的應家。我母親原本並不讚成。一來應家那時候已經有退意了,對聖上沒什麽幫助,二來,當時的應氏早有屬意對象的事她知道。”
“就是雲家,你盯上的這個雲長青的本家。不過那位對象並非雲長青。嬸嬸比我更清楚。”
景氏對當時的情形要更了解,她點頭道。
“雲家也算是盛京當中有頭有臉的家族,家中出了幾代大儒。那時候雲家才俊輩出,就差一步跨入軍界。應家這門親事,其實算是高攀。連七皇子對當時的雲家來說都要遜色許多。”
尤乾陵道:“這門婚事,應家沒理由毀。不過我記得後來是應氏自己來求長公主,幫忙自己和當時的七皇子,也就是聖上來牽線,這件事才成。”
景氏點頭,說:“確實如此,後來公主府出了事之後,現在大約知道真相的人也沒幾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