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策淩知道,若是塔什幹的順國主力部隊與大明主力部隊之間爆發戰鬥,那就意味著大明與順國的正式戰爭開始了,雙方的關係就再也沒有調和的餘地了。
朱簡烜同樣知道,全麵戰爭即將開始,大明也拖不下去了。
朝廷一直在宣傳順國、俄國、奧斯曼的罪惡,但是卻始終不動手懲戒和征伐,時間長了有損於朝廷的威信。
讓普通百姓和海外小國以為,大明朝廷就是光說不練,隻會耍嘴皮子而已。
歐洲的大規模戰爭結束到現在已經過了七年,大明朝廷和地方上也已經完成了休養和整頓。
有充沛的精力開啟新一輪的大規模戰爭了。
所以在陳化成率軍抵達塔什幹城下的時候,朱簡烜也安排使者去了順國、俄國、奧斯曼三國宮廷,給他們發最後通牒。
在德裏城中,李策淩雖然安排在自己的王宮正殿接見大明使者,但是卻沒有讓太多的普通官員進來。
現場隻有李策淩和兩個最信任的兒子,以及幾個最為重要和可信的內閣官員。
李策淩想先看大明的要求,再決定是否公開相關的消息。
李策淩收到報告的時候還不知道,大明使者來了之後會不會要求自己跪下接旨。
如果自己下跪,就會折損自己的威望。
如果自己不跪,就是放棄了最後的轉圜餘地,以後與大明就是徹底不死不休了。
大明的使者是鴻臚寺右丞馬衛國,也就是此前在波斯當大臣的前西廠檔頭。
馬衛國進殿之後,首先環顧周圍稀稀拉拉的幾個人,然後抬頭看上麵坐著的那個老頭。
馬衛國心知道那老頭就是李策淩,但還是首先大聲問:
“順王李策淩何在?”
這是要儀式性的確認身份,表明自己將詔書送到了。
李策淩的心情很不爽,就算是按照自己在大明的地位,至少也是郡王甚至親王的爵位。
這些普通官員見到自己,至少是要恭恭敬敬的行禮的,是不能直唿自己的名字的。
現在對方這姿態,不像是麵對一個大明的郡王,反而像是對草民甚至犯人。
李策淩板著臉,語氣冷漠的迴了一句:
“我是李策淩。”
李策淩也不提自己是大明順王了。
大明鴻臚寺右丞馬衛國點頭,算是確認了李策淩的身份。
然後轉身,打開自己隨從手中的木盒,雙手捧出一份大明鴻臚寺的官方公文。
是公文而不是聖旨,所以不需要特別恭謹。
馬衛國自己雙手打開公文,將上麵的內容現場念給李策淩聽。
文件內容比較長,但沒有用駢四儷六的拗口辭藻,而是用頗為通俗的白話,曆數了自順國自李自成以來的事情。
站在大明朝廷的角度,重新將李自成及以後的順國君臣,全部列為叛逆、反賊、流寇。
文件的最後,就是正式的最後通告,要求李策淩立刻投降。
大明現在可以給他一個全屍,可以給李策淩後代一個活路,可以將他們分散流放到非洲去。
如果仍然抗拒天兵,那抄家滅門誅九族之禍不遠了。
馬衛國念得非常大聲,抑揚頓挫的格外有力,李策淩和自己身邊的兒子和大臣們,聽完了都是嘴角忍不住直抽抽。
這最後通牒真的隻是最後通牒,而不是最後一次的正式談判了。
“可以留全屍”這算是什麽條件?
任何有點勢力的軍閥,隻要現在還沒真的死到臨頭,就不可能接受這種威脅。
順國君臣覺得,大明朝廷現在根本沒有任何“誠意”,根本沒有將順國放在心上,根本沒有準備與順國談判的自姿態。
大明與順國之間已經徹底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了。
李策淩在明白了現實情況,同時怒氣上衝的狀態下,忍不住開口迴懟了幾句:
“那你也給我迴去告訴朱簡烜,我大順將繼承太祖高皇帝遺誌,從今往後與暴明昏君勢不兩立。
“他朱簡烜現在束手就擒,獻國投誠,我還可以給他留個全屍,全家流放去草原。
“若是繼續倒行逆施,待大順天兵再入順天府之時,格殺勿論。”
馬衛國聽完直接氣笑了:
“真的是井底之蛙,你們已經死到臨頭了,卻仍然在妄自尊大。
“等到戰爭真正開始之後,你們就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了!”
李策淩也是上頭了,同時也知道大明短時間內沒辦法把自己怎麽樣,所以直接針尖對麥芒的懟了迴去:
“原話奉還給伱們,現在是最後的機會,若不趕緊倒戈卸甲來降,滅國大禍不日將至。”
馬衛國這下子算是徹底無語了,現在看著李策淩像是看一個死人一樣:
“算了,我不屑於與你爭論,詔書已經送到,告辭。”
李策淩板著臉擺手,讓人把馬衛國趕出宮去。
然後與自己的主要親信大臣開會,象征性的討論一下已經推演過無數次的戰爭規劃。
與此同時,聖彼得堡的俄國君主亞曆山大,伊斯坦布爾的奧斯曼君主塞利姆,也都收到了大明使者送來的類似通告。
大明朝廷以公文的形式,曆數了斥責了他們的罪惡,並正式要求兩國君主徹底投降。
俄國和奧斯曼兩國收到的通告,與順國的那封略微有些不同,大明還真的給他們稍微開了一點條件。
到目前為止,大明並未與俄國有過正式的直接衝突,大明與奧斯曼此前簽訂過停戰協議,所以現在給他們一個最後的機會。
允許羅曼諾夫家族擁有一個莫斯科公爵頭銜,以後作為大明的藩國繼續統治莫斯科周圍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奧斯曼蘇丹可以獲得一個安卡拉公爵頭銜,以後作為大明藩國統治安卡拉周圍的土地。
不過同時也警告他們,這是最後通牒和最後的條件,他們隻能選接受或者拒絕,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若是兩國君主拒絕這份最後通牒,那大明將在三日後對兩國正式發動全麵進攻。
雙方的戰爭正式開始後,大明就不再接受他們的投降了。
在俄國人和奧斯曼人看來,這其實是一封宣戰通知,約定三日後正式開戰。
那個莫斯科公爵和安卡拉公爵,與現在的地位相差實在太遠,他們是根本不可能直接接受的。
俄國君主亞曆山大和奧斯曼君主塞利姆,聽完通告之後送大明的使者出宮,然後不約而同的問自己身邊的近臣。
自己是否應該離開首都,到內陸地區去指揮作戰。
原因也很簡單,他們都知道大明的海軍非常強大,而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和奧斯曼首都伊斯坦布爾,都是沿海的港口城市。
戰爭一旦爆發,這種港口城市都將直接麵臨大明的艦炮威脅。
雖然兩個城市都在海灣和內海深處,不至於被從外部公海直接襲擊,但是他們不太確定自己的海軍能阻攔大明海軍多久。
他們在這幾年都專門了解和分析過,大明軍隊在過去二十年內的曆次戰爭行動。在北伐滅清的戰爭中,當時還是吳王的朱簡烜,就直接指揮海軍從海路出發,突然襲擊了清國的沿海港口。
占領清國主要港口,封鎖了清國的出海通道,然後直接用船送陸軍登陸,包圍了清國國都,最終迫使清國皇帝直接投降。
在對葡萄牙的戰爭中,大明也是用海軍直接襲擊占領了港口,然後迫使葡萄牙國王投降。
在後續的美洲和歐洲戰爭中,大明都習慣於采用以海製陸的策略,采用襲擊控製港口進而控製內陸的戰術。
大明還有一種特殊的飛行騎士,能夠在空中偵察並直接發動進攻。
這種飛騎士協助海軍和陸軍,讓大明的進攻手段更加的豐富多樣,更加的難以對抗。
所以過去的這幾年,俄國和奧斯曼君臣都做好了放棄首都的心理準備,也做好了遷都內陸的準備。
俄國人準備還都莫斯科,奧斯曼準備遷都安卡拉。
不過,他們現在也隻是做好了準備,卻並沒有提前遷都內陸。
同時在麵對大明的“宣戰通知”的時候,也隻是考慮遷都,並沒有立刻動身。
這說明他們對大明軍隊的認知仍然頗為有限,根本不清楚他們與大明軍隊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實際上,他們三國現在沒有直接投降,也隻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大明有多強大。
現在大明主力軍隊的總體水平,放在二戰時代都算是先進的。
步兵製式武器,是高水平的栓動步槍,普遍列裝了重型機槍和班用輕機槍,特殊部隊還有衝鋒槍。
軍隊中有大量的兩輪和四輪機動車輛,有大量專門的貨車和運兵車,有大量的飛機和火炮支援作戰,還有各種裝甲戰車。
主力部隊普遍列裝了戰場電話設備,分支部隊大麵積使用無線電報設備,戰車、飛機、炮兵都有無線電。
無論是火力強度、機動能力、指揮效率、偵察能力,全都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時代。
沒有直接跟大明軍隊交手之前,其他國家的統治者和軍官們,根本不知道現在的大明是一個什麽樣的對手。
甚至就算是交過手了,隻要稍微過了幾年,大明軍隊就又是另一種形態了。
比如說與大明打過仗的奧斯曼,當初在北非的交手經驗反而會形成誤導,讓他們覺得自己現在與大明的差距並不大。
雖然當初他們打不過大明,但是在那之後他們也完成了一輪改革,建立了一批新式的軍隊。
以前奧斯曼擋不住俄國的進攻,現在新軍麵對俄國能打出優勢。
那麽麵對大明的時候,就算仍然是相對弱勢,但也應該不會有特別大的差距了。
單純用於本土防禦的話,應該能夠擋住大明的進攻。
與此同時,在美洲和歐洲戰爭的時候,大明隻有少數幾艘排水量一萬五千噸的航空母艦,是以偵察為目的建造的。
現在已經有了一批排水量四萬噸的航空母艦,還是專門為了作戰設計建造的攻擊性航母。
單艘航母搭載的飛機數量,也從二三十架直接跳到了八十到一百架之多。
當時大明海軍的飛機總共隻有一百多架,現在大明一艘航母就能搭載一百架飛機,海軍的飛機總數已經超過了一千架。
關鍵是飛機本身的性能也都有了顛覆式的提升,發動機功率已經從兩百馬力提升到了一千馬力。
最大平飛速度都從每小時兩三百公裏,提升到了五六百公裏。
航程也提升到了將近兩千公裏。
就算是讓當初的西班牙人和法國人出來,再次麵對大明的攻擊性飛機,也會大吃一驚的。
實際上拿破侖已經驚呆了。
波蘭境內的東西貫穿鐵路修建的同時,大明就在波蘭東部邊境修建軍用機場,同時源源不斷的向當地輸送作戰飛機。
從幾噸重的小型飛機,到幾十噸重的大型飛機,總數量迅速突破了五千架。
後續幾年的備戰過程中,大明的飛機產能完全鋪開,又陸續補充了五千架飛機進來,現在數量已經達到了一萬架。
單純這個數量就讓拿破侖感到驚恐了。
大明的飛機不可能隻放在波蘭,巴爾幹戰場肯定也會有,天方戰場上、印度戰場上、西域戰場上肯定都有。
波蘭和東歐戰場上就有整整一萬架飛機了,大明在整場戰爭總投入了多少架飛機?
怎麽也得有三萬架吧?誇張一點五萬架也正常……
拿破侖知道大明有飛行機器,有操作飛行機器在空中作戰的飛行騎士。
在意大利和德意誌的戰場上,拿破侖法國的將領和士兵們,都麵對過這種神奇的飛行騎兵。
但當時大明隻有少量飛機,整個戰場上隻有幾十架幾百架。
因為太過神奇,讓拿破侖以下的法國將領和士兵都覺得,那肯定是非常複雜的難以量產的特殊裝備。
結果短短幾年之後,飛行機器就變成了“數以萬計”的量產貨了。
放在幾十年前,一個歐洲國家能有一萬個地麵上的正式騎兵,就已經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了。
大明這是幾萬個飛行騎兵啊!
他們是真的來去如風,幾個小時就能往返上千公裏,能夠控製周圍上千公裏的戰場,能夠帶著大炮和機槍從天空中攻擊。
城牆、壕溝、炮台、護城河,這些傳統防禦力量,在天空中的攻擊麵前,都變得沒有意義了。
單就看這些飛機,就已經是一股能夠毀滅任何歐洲大國的力量了。
拿破侖和手下的將領經常會在心中感歎,幸虧當初跟大明妥協了,幸虧加入了大明的藩國係統。
如果當時的戰爭繼續打下去,那他們就要麵對這些飛行騎士的單方麵碾壓了。
現在,拿破侖隻想知道,俄國人在開戰之後能堅持多久。
大明空軍是大明將領直接管理和指揮的,拿破侖隻能拿自己的作戰計劃要求他們配合行動,沒有辦法直接命令他們。
拿破侖現在並不知道,大明的飛機數量雖然在暴漲,但是飛行員數量卻不夠。
大明的航空工業發展的太快了,是朝廷力量硬拽著強行拉起來的,現在生產出來的飛行機器,也全部歸朝廷和軍隊使用。
民間沒有飛機,也沒有形成任何飛行氛圍,自然也沒有潛在的飛行員可以選。
現在跟著這些飛機抵達前線的“飛行騎士”們,其實絕大部分都是航空學校速成班出來的新手。
他們隻是學會了開著飛機上天,學會了操作投彈和俯衝掃射而已。
不過他們暫時也不需要學別的東西。
他們現在沒有對位的敵人,他們上戰場就是單方麵的碾壓,隻要會駕駛和投彈就能上戰場,開的多了就熟練了。
除了大明之外,全世界的敵人都沒有可用的飛機,所以大明現在也沒有專職的空戰用戰鬥機。
所有的大中小型作戰飛機的設計思路,都是傾向於多掛載和多機炮的攻擊機。
大型飛機專職轟炸,小型飛機兼任戰場支援飛機,負責偵察敵情並壓製敵人的地麵力量。
(本章完)
朱簡烜同樣知道,全麵戰爭即將開始,大明也拖不下去了。
朝廷一直在宣傳順國、俄國、奧斯曼的罪惡,但是卻始終不動手懲戒和征伐,時間長了有損於朝廷的威信。
讓普通百姓和海外小國以為,大明朝廷就是光說不練,隻會耍嘴皮子而已。
歐洲的大規模戰爭結束到現在已經過了七年,大明朝廷和地方上也已經完成了休養和整頓。
有充沛的精力開啟新一輪的大規模戰爭了。
所以在陳化成率軍抵達塔什幹城下的時候,朱簡烜也安排使者去了順國、俄國、奧斯曼三國宮廷,給他們發最後通牒。
在德裏城中,李策淩雖然安排在自己的王宮正殿接見大明使者,但是卻沒有讓太多的普通官員進來。
現場隻有李策淩和兩個最信任的兒子,以及幾個最為重要和可信的內閣官員。
李策淩想先看大明的要求,再決定是否公開相關的消息。
李策淩收到報告的時候還不知道,大明使者來了之後會不會要求自己跪下接旨。
如果自己下跪,就會折損自己的威望。
如果自己不跪,就是放棄了最後的轉圜餘地,以後與大明就是徹底不死不休了。
大明的使者是鴻臚寺右丞馬衛國,也就是此前在波斯當大臣的前西廠檔頭。
馬衛國進殿之後,首先環顧周圍稀稀拉拉的幾個人,然後抬頭看上麵坐著的那個老頭。
馬衛國心知道那老頭就是李策淩,但還是首先大聲問:
“順王李策淩何在?”
這是要儀式性的確認身份,表明自己將詔書送到了。
李策淩的心情很不爽,就算是按照自己在大明的地位,至少也是郡王甚至親王的爵位。
這些普通官員見到自己,至少是要恭恭敬敬的行禮的,是不能直唿自己的名字的。
現在對方這姿態,不像是麵對一個大明的郡王,反而像是對草民甚至犯人。
李策淩板著臉,語氣冷漠的迴了一句:
“我是李策淩。”
李策淩也不提自己是大明順王了。
大明鴻臚寺右丞馬衛國點頭,算是確認了李策淩的身份。
然後轉身,打開自己隨從手中的木盒,雙手捧出一份大明鴻臚寺的官方公文。
是公文而不是聖旨,所以不需要特別恭謹。
馬衛國自己雙手打開公文,將上麵的內容現場念給李策淩聽。
文件內容比較長,但沒有用駢四儷六的拗口辭藻,而是用頗為通俗的白話,曆數了自順國自李自成以來的事情。
站在大明朝廷的角度,重新將李自成及以後的順國君臣,全部列為叛逆、反賊、流寇。
文件的最後,就是正式的最後通告,要求李策淩立刻投降。
大明現在可以給他一個全屍,可以給李策淩後代一個活路,可以將他們分散流放到非洲去。
如果仍然抗拒天兵,那抄家滅門誅九族之禍不遠了。
馬衛國念得非常大聲,抑揚頓挫的格外有力,李策淩和自己身邊的兒子和大臣們,聽完了都是嘴角忍不住直抽抽。
這最後通牒真的隻是最後通牒,而不是最後一次的正式談判了。
“可以留全屍”這算是什麽條件?
任何有點勢力的軍閥,隻要現在還沒真的死到臨頭,就不可能接受這種威脅。
順國君臣覺得,大明朝廷現在根本沒有任何“誠意”,根本沒有將順國放在心上,根本沒有準備與順國談判的自姿態。
大明與順國之間已經徹底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了。
李策淩在明白了現實情況,同時怒氣上衝的狀態下,忍不住開口迴懟了幾句:
“那你也給我迴去告訴朱簡烜,我大順將繼承太祖高皇帝遺誌,從今往後與暴明昏君勢不兩立。
“他朱簡烜現在束手就擒,獻國投誠,我還可以給他留個全屍,全家流放去草原。
“若是繼續倒行逆施,待大順天兵再入順天府之時,格殺勿論。”
馬衛國聽完直接氣笑了:
“真的是井底之蛙,你們已經死到臨頭了,卻仍然在妄自尊大。
“等到戰爭真正開始之後,你們就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了!”
李策淩也是上頭了,同時也知道大明短時間內沒辦法把自己怎麽樣,所以直接針尖對麥芒的懟了迴去:
“原話奉還給伱們,現在是最後的機會,若不趕緊倒戈卸甲來降,滅國大禍不日將至。”
馬衛國這下子算是徹底無語了,現在看著李策淩像是看一個死人一樣:
“算了,我不屑於與你爭論,詔書已經送到,告辭。”
李策淩板著臉擺手,讓人把馬衛國趕出宮去。
然後與自己的主要親信大臣開會,象征性的討論一下已經推演過無數次的戰爭規劃。
與此同時,聖彼得堡的俄國君主亞曆山大,伊斯坦布爾的奧斯曼君主塞利姆,也都收到了大明使者送來的類似通告。
大明朝廷以公文的形式,曆數了斥責了他們的罪惡,並正式要求兩國君主徹底投降。
俄國和奧斯曼兩國收到的通告,與順國的那封略微有些不同,大明還真的給他們稍微開了一點條件。
到目前為止,大明並未與俄國有過正式的直接衝突,大明與奧斯曼此前簽訂過停戰協議,所以現在給他們一個最後的機會。
允許羅曼諾夫家族擁有一個莫斯科公爵頭銜,以後作為大明的藩國繼續統治莫斯科周圍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奧斯曼蘇丹可以獲得一個安卡拉公爵頭銜,以後作為大明藩國統治安卡拉周圍的土地。
不過同時也警告他們,這是最後通牒和最後的條件,他們隻能選接受或者拒絕,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若是兩國君主拒絕這份最後通牒,那大明將在三日後對兩國正式發動全麵進攻。
雙方的戰爭正式開始後,大明就不再接受他們的投降了。
在俄國人和奧斯曼人看來,這其實是一封宣戰通知,約定三日後正式開戰。
那個莫斯科公爵和安卡拉公爵,與現在的地位相差實在太遠,他們是根本不可能直接接受的。
俄國君主亞曆山大和奧斯曼君主塞利姆,聽完通告之後送大明的使者出宮,然後不約而同的問自己身邊的近臣。
自己是否應該離開首都,到內陸地區去指揮作戰。
原因也很簡單,他們都知道大明的海軍非常強大,而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和奧斯曼首都伊斯坦布爾,都是沿海的港口城市。
戰爭一旦爆發,這種港口城市都將直接麵臨大明的艦炮威脅。
雖然兩個城市都在海灣和內海深處,不至於被從外部公海直接襲擊,但是他們不太確定自己的海軍能阻攔大明海軍多久。
他們在這幾年都專門了解和分析過,大明軍隊在過去二十年內的曆次戰爭行動。在北伐滅清的戰爭中,當時還是吳王的朱簡烜,就直接指揮海軍從海路出發,突然襲擊了清國的沿海港口。
占領清國主要港口,封鎖了清國的出海通道,然後直接用船送陸軍登陸,包圍了清國國都,最終迫使清國皇帝直接投降。
在對葡萄牙的戰爭中,大明也是用海軍直接襲擊占領了港口,然後迫使葡萄牙國王投降。
在後續的美洲和歐洲戰爭中,大明都習慣於采用以海製陸的策略,采用襲擊控製港口進而控製內陸的戰術。
大明還有一種特殊的飛行騎士,能夠在空中偵察並直接發動進攻。
這種飛騎士協助海軍和陸軍,讓大明的進攻手段更加的豐富多樣,更加的難以對抗。
所以過去的這幾年,俄國和奧斯曼君臣都做好了放棄首都的心理準備,也做好了遷都內陸的準備。
俄國人準備還都莫斯科,奧斯曼準備遷都安卡拉。
不過,他們現在也隻是做好了準備,卻並沒有提前遷都內陸。
同時在麵對大明的“宣戰通知”的時候,也隻是考慮遷都,並沒有立刻動身。
這說明他們對大明軍隊的認知仍然頗為有限,根本不清楚他們與大明軍隊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實際上,他們三國現在沒有直接投降,也隻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大明有多強大。
現在大明主力軍隊的總體水平,放在二戰時代都算是先進的。
步兵製式武器,是高水平的栓動步槍,普遍列裝了重型機槍和班用輕機槍,特殊部隊還有衝鋒槍。
軍隊中有大量的兩輪和四輪機動車輛,有大量專門的貨車和運兵車,有大量的飛機和火炮支援作戰,還有各種裝甲戰車。
主力部隊普遍列裝了戰場電話設備,分支部隊大麵積使用無線電報設備,戰車、飛機、炮兵都有無線電。
無論是火力強度、機動能力、指揮效率、偵察能力,全都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時代。
沒有直接跟大明軍隊交手之前,其他國家的統治者和軍官們,根本不知道現在的大明是一個什麽樣的對手。
甚至就算是交過手了,隻要稍微過了幾年,大明軍隊就又是另一種形態了。
比如說與大明打過仗的奧斯曼,當初在北非的交手經驗反而會形成誤導,讓他們覺得自己現在與大明的差距並不大。
雖然當初他們打不過大明,但是在那之後他們也完成了一輪改革,建立了一批新式的軍隊。
以前奧斯曼擋不住俄國的進攻,現在新軍麵對俄國能打出優勢。
那麽麵對大明的時候,就算仍然是相對弱勢,但也應該不會有特別大的差距了。
單純用於本土防禦的話,應該能夠擋住大明的進攻。
與此同時,在美洲和歐洲戰爭的時候,大明隻有少數幾艘排水量一萬五千噸的航空母艦,是以偵察為目的建造的。
現在已經有了一批排水量四萬噸的航空母艦,還是專門為了作戰設計建造的攻擊性航母。
單艘航母搭載的飛機數量,也從二三十架直接跳到了八十到一百架之多。
當時大明海軍的飛機總共隻有一百多架,現在大明一艘航母就能搭載一百架飛機,海軍的飛機總數已經超過了一千架。
關鍵是飛機本身的性能也都有了顛覆式的提升,發動機功率已經從兩百馬力提升到了一千馬力。
最大平飛速度都從每小時兩三百公裏,提升到了五六百公裏。
航程也提升到了將近兩千公裏。
就算是讓當初的西班牙人和法國人出來,再次麵對大明的攻擊性飛機,也會大吃一驚的。
實際上拿破侖已經驚呆了。
波蘭境內的東西貫穿鐵路修建的同時,大明就在波蘭東部邊境修建軍用機場,同時源源不斷的向當地輸送作戰飛機。
從幾噸重的小型飛機,到幾十噸重的大型飛機,總數量迅速突破了五千架。
後續幾年的備戰過程中,大明的飛機產能完全鋪開,又陸續補充了五千架飛機進來,現在數量已經達到了一萬架。
單純這個數量就讓拿破侖感到驚恐了。
大明的飛機不可能隻放在波蘭,巴爾幹戰場肯定也會有,天方戰場上、印度戰場上、西域戰場上肯定都有。
波蘭和東歐戰場上就有整整一萬架飛機了,大明在整場戰爭總投入了多少架飛機?
怎麽也得有三萬架吧?誇張一點五萬架也正常……
拿破侖知道大明有飛行機器,有操作飛行機器在空中作戰的飛行騎士。
在意大利和德意誌的戰場上,拿破侖法國的將領和士兵們,都麵對過這種神奇的飛行騎兵。
但當時大明隻有少量飛機,整個戰場上隻有幾十架幾百架。
因為太過神奇,讓拿破侖以下的法國將領和士兵都覺得,那肯定是非常複雜的難以量產的特殊裝備。
結果短短幾年之後,飛行機器就變成了“數以萬計”的量產貨了。
放在幾十年前,一個歐洲國家能有一萬個地麵上的正式騎兵,就已經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了。
大明這是幾萬個飛行騎兵啊!
他們是真的來去如風,幾個小時就能往返上千公裏,能夠控製周圍上千公裏的戰場,能夠帶著大炮和機槍從天空中攻擊。
城牆、壕溝、炮台、護城河,這些傳統防禦力量,在天空中的攻擊麵前,都變得沒有意義了。
單就看這些飛機,就已經是一股能夠毀滅任何歐洲大國的力量了。
拿破侖和手下的將領經常會在心中感歎,幸虧當初跟大明妥協了,幸虧加入了大明的藩國係統。
如果當時的戰爭繼續打下去,那他們就要麵對這些飛行騎士的單方麵碾壓了。
現在,拿破侖隻想知道,俄國人在開戰之後能堅持多久。
大明空軍是大明將領直接管理和指揮的,拿破侖隻能拿自己的作戰計劃要求他們配合行動,沒有辦法直接命令他們。
拿破侖現在並不知道,大明的飛機數量雖然在暴漲,但是飛行員數量卻不夠。
大明的航空工業發展的太快了,是朝廷力量硬拽著強行拉起來的,現在生產出來的飛行機器,也全部歸朝廷和軍隊使用。
民間沒有飛機,也沒有形成任何飛行氛圍,自然也沒有潛在的飛行員可以選。
現在跟著這些飛機抵達前線的“飛行騎士”們,其實絕大部分都是航空學校速成班出來的新手。
他們隻是學會了開著飛機上天,學會了操作投彈和俯衝掃射而已。
不過他們暫時也不需要學別的東西。
他們現在沒有對位的敵人,他們上戰場就是單方麵的碾壓,隻要會駕駛和投彈就能上戰場,開的多了就熟練了。
除了大明之外,全世界的敵人都沒有可用的飛機,所以大明現在也沒有專職的空戰用戰鬥機。
所有的大中小型作戰飛機的設計思路,都是傾向於多掛載和多機炮的攻擊機。
大型飛機專職轟炸,小型飛機兼任戰場支援飛機,負責偵察敵情並壓製敵人的地麵力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