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簡烜收到信之後也是忍不住皺眉。


    這種計策確實有傷天和,關鍵是會折損朝廷聲譽。


    在朱簡烜看來,有傷天和、折損陰德,這種顧慮,其實也是有道理的。


    其中的道理不是抽象化的因果報應,而是能夠形成這種觀念的人,他本身的道德水平是比較高的。


    他們因為局勢所限,做了格外殘暴的事情之後,心中會本能的有所愧疚,形成內在的心理壓力,甚至可能變成心理陰影。


    諸葛亮火燒藤甲軍之後記了一輩子。


    同時,能夠形成這種觀念的社會環境,也是總體道德水平普遍較高的。


    整個社會的其他人,會不經意間排斥做過這種事情的人,在整個社會環境和人際圈子中形成壓力。


    內在的心理壓力、心理陰影,外在的社會壓力,都會反過來影響當事人的健康。


    如果一個人本身沒有道德底線,那他就不會有折損陰德的想法。


    如果他所在的社會環境也沒有道德底線,那他也不會在那個社會上受到排斥和壓製。


    那這種人自然也就不會受到情緒反饋和社會壓力的影響了。


    歐美人對亞非拉的殖民統治,對當地土著的長期壓迫和迫害,將亞非拉人當做人形動物。


    將他們關進“人類動物園”展覽,乃至是收集不同類型的土著送去世博會上展覽。


    剛果土著工人采集的橡膠不夠,就可能會被歐洲來的統治者砍掉胳膊,甚至是將整個人肢解。


    命令和決定這些事情的國王,比利時的利奧波德二世在歐洲人氣頗高,因為他調解了歐洲各國的矛盾。


    美國的歐洲移民對原住民的迫害罄竹難書,華盛頓剝美洲原住民的皮做靴子,用敲掉黑人奴隸的牙齒給自己補牙。


    這些在現代社會看來宛如禽獸的事情,也沒有給當時的他們自己造成什麽實際上的負擔。


    總的來說,隻要不把迫害的對象當做人,就不會有心理負擔。


    朱簡烜由於前世的記憶,其實不介意消滅更多的日本人,不覺得消滅日本人有傷天和。


    但是自己手下的大明的軍人,沒有自己前世的那些記憶,他們麵對日本人的時候,肯定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與此同時,朱簡烜現在對朝廷和自己的政治信譽看的非常重要。


    戰場上詐降或者是詐敗誘敵,還可以算是戰場上的策略,與政治信譽是無關的。


    外藩君臣來京朝拜的路上截殺,這就是純粹的折損信譽了。


    執行任務的官員會怎麽想?了解內情的相關人員會怎麽想?


    發現朝廷竟然主動去會做這麽缺德的事情,他們會不會擔心自己和家人未來的安危?


    權力是非常一種微妙的東西,最初建立的時候也許需要依賴暴力的幫助,但要長期運行更多的是依靠互相信任。


    臣子相信效忠君主能得到安全、財富、地位,君主相信臣子會執行自己的命令。


    一旦君臣之間互相猜忌,雙方的信任關係也就不複存在了,那君主的能實際使用的權力也會迅速喪失。


    所以君主要對臣子盡可能講誠信,朝廷也要對百姓盡可能的講誠信。


    大明相對於日本,本來就絕對強勢的一方,就算是敵對也應該以力破巧,在正麵戰場摧枯拉朽的摧毀對手。


    給日本人豎立大明無敵,大明不可戰勝的精神印象,才能更方便的徹底吞並日本。


    更何況現在大明還是日本的宗主國,日本正式接受藩鎮的實際地位之後,現在還沒有明顯犯錯,自己不能不教而誅。


    “等等,犯錯……”


    朱簡烜思路拐到這個地方,忽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日本那個天皇可是徹底的僭越,應該讓日本國王率領日本藩鎮武士們出擊,擒獲這個僭越之主交給大明治罪!”


    朱簡烜比大明的普通官員更清楚,日本的藩鎮跟大明的藩鎮有很大的不同。


    大明的藩鎮其實是軍鎮節度使,本來就是大明朝廷冊封出來的,宗法上都是大明皇帝和朝廷的臣子。


    日本的藩鎮是春秋戰國時代的諸侯國,幕府的將軍不是他們的君主,更加接近春秋時代的盟主,隻是比盟主更加的強勢。


    日本的藩鎮大名和幕府的將軍,名義上都是日本天皇的臣子。


    很多日本的大名都是傳承很多代的世家,日本天皇在這些世家之中還有一定的地位,是很重要的精神象征。


    江戶幕府如果公開宣布廢除天皇,要求藩鎮大名去攻擊甚至是抓捕天皇,那到底會有多少大名跟著去,有多少直接造反呢?


    與此同時,江戶幕府當了大明事實上的藩屬,而不再是搞個藩屬的名義進行朝貢貿易。


    在地方上的日本大名看來,江戶幕府現在已經是朝敵了吧?


    他們有沒有像曆史上那樣,在幕府跟西方人簽條約之後,就開始醞釀倒幕運動了呢?


    無論有沒有,讓幕府去抓天皇,都會激化日本國內的矛盾。


    讓日本國內亂成一團,消耗的差不多了以後,大明天兵再下場控製局勢,同樣能降低傷亡和消耗。


    朱簡烜按照這個思路,給劉彪和田意明寫了一份簡單的批複。


    首先誇獎他們把設想告訴自己。


    然後寫了幾句提醒和教育的邏輯,讓他們知道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應該怎麽應對。


    朝廷、軍隊、行會、廠商、家庭,都要講究信義。


    不教而誅謂之虐,不能用這樣的陰毒之計策對付恭順的藩國、臣子、百姓。


    對於臣民藩屬,朝廷當教導其文明禮儀、尊卑秩序、律法道德,若其悖逆而不尊,乃命六師移之。


    若臣民藩屬有錯,當先小懲大誡,責令其修養改正,若其受教而不改,乃可拘禁誅殺。


    若是對已經正式開戰的敵國,無論是從正麵擊潰,還是布設埋伏圍殺,又或者是海上襲擊客船,都是正常的戰略戰術。


    日本國錯在僭越欺瞞而不忠,令日本國王率日本國諸藩鎮戴罪立功,緝拿日本偽稱天皇之酋首。


    大明駐日本軍團負責壓陣監軍助陣,事後押送日本國王及諸藩鎮攜僭越酋首進京請罪,聽候朝廷發落處置。


    朱簡烜批複後的信件,被加急送迴到朝鮮和日本,讓劉彪和田意明知曉。


    劉彪雖然對朱簡烜的好惡有大概的判斷,但那封信送出去之後內心之中仍然頗為糾結。


    劉彪覺得,太子殿下大概不會準許這種計策。


    但是萬一因為基於戰略考慮批準了呢,畢竟能夠毫不費力的消耗日本藩鎮。


    到時候自己應該怎麽辦?


    這個計策要是真的實行,實際執行人可就是自己啊。


    劉彪可以聽說過,主君讓下屬去做罪大惡極之事,事後下屬還要再給上司背鍋送死以平民怨的。


    劉彪覺得太子殿下不是那種主君。


    但若是批準了這種類型的計策,就有可能會因為形勢所而迫變成那種主君。


    劉彪有些焦急等了四天,收到批複之後馬上拆開了查看。


    看完之後整個人繃著的精神都放鬆下來了。


    “不愧是太子殿下,這才是我們的太子殿下啊,果然是我多慮了。”


    劉彪迅速打起了精神,召集所有參謀過來議事,基於皇太子的思路擬定具體作戰方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不革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子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子虛並收藏大明不革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