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臨淵郡許敬之
心聲泄露,攜係統同闖架空王朝 作者:素箋淡墨ZL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鳳卿雲頓了頓,繼續道『放榜那日,他望著榜單上自己的名字,淚水模糊了雙眼。
然後,他沒有絲毫猶豫,特意主動請求迴到臨淵郡任職。
他對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滿懷眷戀與熱忱。
在他的心中,臨淵郡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他的童年迴憶,每一條街道都印刻著他和父親的足跡。
他一心想要憑借自己的能力,讓臨淵郡發展得越來越好。
讓家鄉的百姓過上富足安穩的生活,讓這片土地綻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覃芊落目光緊緊鎖住那徐徐展開的畫麵,似是被其中的情節深深吸引。
她那修長的手指無意識動了動,片刻後,微微頷首『這看起來倒也順遂,許大人仕途順遂,榮登郡守之位。
一家人曆經諸多磨難,也算是苦盡甘來。』
說著,她秀眉輕蹙,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上下打量著光幕中許大人的模樣。
繼續道『看許大人的衣著,樸素而不失莊重,全然不似那些貪圖享樂、沉迷奢靡之人。』
言罷,她頓了頓,目光中滿是探尋,『後麵又發生了什麽嗎?』
朝堂之上,諸位大臣聽聞相關事宜後,先是麵麵相覷,隨後紛紛點頭,臉上滿是認同之色。
“是啊,這不是很好嘛。”一位年長的大臣小聲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
“許大人既能陪伴家人,又能將臨淵郡治理得如此出色,魚與熊掌兼得,實在是難得。”
其他人也小聲附和,一時間,朝堂之上滿是輕聲的讚同。
迴顧過往,許顧之一直以來都是公認的優秀官員。
每年述職時,他所呈上的臨淵郡治理情況報告,無論是民生改善、經濟發展。
還是治安穩定,各項數據都十分亮眼,成果顯著。
他推行的一係列利民政策,切實為百姓帶來了福祉,深受當地民眾的愛戴與擁護。
在眾人眼中,許顧之是勤政愛民的典範,是值得他們學習與敬重的楷模。
然而,此刻聽聞還有隱情,眾人心中不禁泛起層層疑惑。
“怎麽會有大瓜呢?”一位年輕的官員小聲嘀咕道,眼中滿是好奇與不解。
“莫非許顧之是個陽奉陰違之人?”另一位大臣皺著眉頭,大膽猜測道。
“表麵上一心為民,背地裏卻貪圖享受?”這個猜測一出口,聽到的臣子皆是一驚。
若真是如此,那許顧之的偽裝也太過於高明了。
這麽多年來,他在眾人麵前展現出的清正廉潔、勤勉奉公的形象,難道全是假象?
一時間,朝堂上眾臣的臉上都寫滿了震驚與狐疑,大家都在暗自揣測。
在巍峨莊嚴的金鑾殿內,燭火明滅閃爍,跳躍的光影在雕梁畫棟間肆意遊弋。
皇上端坐在那張象征著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神色原本平靜如水,宛如一汪深不見底的幽潭。
可當覃芊落的心聲傳入耳中,他的麵龐上不禁泛起一絲疑惑。
他微微抬眸,那深邃如淵的目光,先是穩穩地落在覃家小丫頭頭頂那散發著柔和微光的光幕上。
光幕之中,許顧之治理臨淵郡的景象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絕美畫卷。
農田裏,繁茂的莊稼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世人展示著豐收的希望。
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叫賣聲、歡笑聲交織在一起,熱鬧非凡。
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安居樂業的滿足神情,處處彰顯著一片繁榮昌盛的太平盛世模樣。
緊接著,皇上的視線緩緩轉移,不緊不慢地定格在下方垂手而立的許顧之身上。
隻見許顧之身姿筆挺,宛如一棵蒼鬆,神色恭謹,舉手投足間盡顯穩重與從容。
無論是那謙遜的神態,還是條理清晰的應答,無論從哪個角度去審視,都挑不出一絲毛病。
皇上眉頭漸漸擰成了一個“川”字,目光如炬,仔仔細細、反反複複地打量了許久。
不放過許顧之臉上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化,也未曾在他的言行舉止間捕捉到絲毫可疑之處。
可心底那抹疑慮卻如野草般瘋狂生長,愈發濃重。
若這臨淵郡的郡守當真是個陽奉陰違的偽君子,皇上心中暗自思忖,思緒如一團亂麻。
那他這偽裝的本事,簡直堪稱登峰造極,這麽多年來,竟連朕都被蒙在鼓裏,毫無察覺。
念及此處,皇上的眸色瞬間一冷,寒意自眼底深處毫無遮掩地蔓延開來,周身散發著讓人膽寒的威嚴氣場。
在這朝堂之上,帝王之怒,猶如雷霆萬鈞,一旦發作,必將伏屍百萬、血流成河。
若許顧之真的心懷不軌,做出有負朝廷與天下百姓之事,他絕對不會有半分姑息,心狠手辣便是對背叛者最好的迴應。
皇上不禁迴想起過往,能讓鳳卿雲如此激動的事情,實在是屈指可數。
當初前吏部尚書犯下的驚天大案,那可是震動朝野,攪得整個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那樁案子,從最初的蛛絲馬跡被發現,到後來真相一步步浮出水麵,其間牽扯出的利益糾葛、權力爭鬥。
猶如一張錯綜複雜的大網,讓無數人深陷其中。
如今,時過境遷,除了那件事之外,也就隻有許顧之這件事能在這朝堂之上掀起這般驚濤駭浪了。
皇上的手指不自覺地輕輕敲擊著龍椅的扶手,發出清脆而有節奏的聲響,聲音雖不大,卻讓人有些心慌。
每一聲都仿佛重錘一般,重重地敲在眾人的心上,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莫名地緊張起來。
大臣們個個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出,眼神中滿是忐忑與不安,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觸怒了龍顏。
整個金鑾殿內,突然彌漫著一股壓抑得讓人窒息的氣氛,所有人都在等待著那個未知的真相被揭開。
許顧之,這位被推至風口浪尖的主角,此刻滿心都是茫然無措。
他的雙眼,像是被磁石吸引,死死地盯著錦瑞昭王頭頂那片奇異的光幕。
光幕之上,自己過往的經曆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曆史長卷,清晰地浮現出來。
那初入官場時的意氣風發,治理臨淵郡時的殫精竭慮,與家人相處的溫馨時刻。
每一個場景、每一個細節,都無比真切,仿佛時光倒流,將他重新拉迴那些逝去的歲月。
就在許顧之沉浸在往昔迴憶之時,那個神秘的童聲毫無征兆地再度響起。
聲音清脆空靈,在大殿內悠悠迴蕩,卻又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神秘,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這聲音撞進許顧之耳中,他的瞳孔猛地一縮,整個人像被定住一般。
他下意識地看向錦瑞昭王,然而,映入眼簾的是昭王緊閉的雙唇,絲毫沒有開合的跡象。
不僅如此,他還迅速掃視了一圈昭王身旁,視野範圍內,竟不見有任何孩童的身影。
刹那間,一股寒意從許顧之的脊梁骨猛地躥上頭頂,他隻覺頭皮發麻,全身的寒毛都豎了起來。
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湧上心頭,腦海中不受控製地冒出一個念頭:“莫不是撞見鬼了?”
這個念頭一旦出現,便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迅速蔓延。
他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原本就緊張的唿吸愈發急促起來。
胸膛劇烈地起伏著,雙手也不自覺地微微顫抖,連指尖都泛著青白。
就在他驚恐萬分,幾乎要失聲驚叫之時,眼角的餘光瞥見洛祁安正神色焦急地給自己使著眼色。
與此同時,身旁的李陽明像是心有靈犀一般,在同一時刻迅速上前一步,伸出手不著痕跡地拉了拉他的胳膊。
同時將聲音壓得極低,急促說道:“許大人,莫慌!這是錦瑞昭王殿下的神通,並非鬼怪作祟。”
聽聞此言,許顧之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緊繃的神經瞬間放鬆了些許。
他猛地迴過神來,這才如夢初醒般意識到自己正身處莊嚴肅穆的金鑾殿,雙腿一軟,膝蓋微微彎曲,差點站立不穩。
他趕忙低下頭,試圖藏起臉上那難掩的驚惶與失措。
隻是,他的好奇心終究還是戰勝了恐懼,時不時偷偷地抬起頭。
朝著錦瑞昭王的方向快速地瞥上一眼,眼神中帶著一絲敬畏與探尋。
隨後又忍不住將目光投向那神秘的光幕,看著裏頭不斷變換的影像。
那些熟悉的場景勾起了他對往昔歲月的懷念與感慨,眼中閃過一絲溫情,轉瞬又被疑惑所取代。
待確認眼前的一切並非鬼怪作祟後,許顧之的情緒漸漸平複,內心也慢慢冷靜下來。
他在心底暗自思忖,自己這麽多年來,行事一直光明磊落,從未有過任何有愧於心的事情。
如此一想,他便也不再過分擔憂那童聲口中所謂的“大瓜”。
隻是,滿心的疑惑卻如同潮水一般,怎麽也退不下去。
他實在猜不透,究竟發生了什麽與自己緊密相關,卻又完全不為自己所知的事情。
這份未知,讓他的心中既充滿了好奇,又隱隱有些不安。
他的目光在大殿內遊移,試圖從眾人的神色中尋得一絲線索,可得到的隻有同樣的迷茫與猜測。
金鑾殿上,氣氛凝重又壓抑,群臣和皇上的目光像聚光燈一樣,緊緊鎖定在許顧之身上。
不放過他任何細微的表情變化和肢體動作。
隻見許顧之麵容雖白了幾分,但神色坦然,不見絲毫慌亂與心虛,舉手投足間依舊沉穩。
眾人本以為會從他臉上捕捉到一絲破綻,借此窺探到一二。
如今這般毫無收獲的結果,反而讓他們心中的疑惑如同被點燃的野火,迅速蔓延,燒得人心裏直發慌。
大臣們心裏就像貓抓一樣,恨不得立刻知曉後續到底是怎樣的。
然後,他沒有絲毫猶豫,特意主動請求迴到臨淵郡任職。
他對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滿懷眷戀與熱忱。
在他的心中,臨淵郡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他的童年迴憶,每一條街道都印刻著他和父親的足跡。
他一心想要憑借自己的能力,讓臨淵郡發展得越來越好。
讓家鄉的百姓過上富足安穩的生活,讓這片土地綻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覃芊落目光緊緊鎖住那徐徐展開的畫麵,似是被其中的情節深深吸引。
她那修長的手指無意識動了動,片刻後,微微頷首『這看起來倒也順遂,許大人仕途順遂,榮登郡守之位。
一家人曆經諸多磨難,也算是苦盡甘來。』
說著,她秀眉輕蹙,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上下打量著光幕中許大人的模樣。
繼續道『看許大人的衣著,樸素而不失莊重,全然不似那些貪圖享樂、沉迷奢靡之人。』
言罷,她頓了頓,目光中滿是探尋,『後麵又發生了什麽嗎?』
朝堂之上,諸位大臣聽聞相關事宜後,先是麵麵相覷,隨後紛紛點頭,臉上滿是認同之色。
“是啊,這不是很好嘛。”一位年長的大臣小聲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
“許大人既能陪伴家人,又能將臨淵郡治理得如此出色,魚與熊掌兼得,實在是難得。”
其他人也小聲附和,一時間,朝堂之上滿是輕聲的讚同。
迴顧過往,許顧之一直以來都是公認的優秀官員。
每年述職時,他所呈上的臨淵郡治理情況報告,無論是民生改善、經濟發展。
還是治安穩定,各項數據都十分亮眼,成果顯著。
他推行的一係列利民政策,切實為百姓帶來了福祉,深受當地民眾的愛戴與擁護。
在眾人眼中,許顧之是勤政愛民的典範,是值得他們學習與敬重的楷模。
然而,此刻聽聞還有隱情,眾人心中不禁泛起層層疑惑。
“怎麽會有大瓜呢?”一位年輕的官員小聲嘀咕道,眼中滿是好奇與不解。
“莫非許顧之是個陽奉陰違之人?”另一位大臣皺著眉頭,大膽猜測道。
“表麵上一心為民,背地裏卻貪圖享受?”這個猜測一出口,聽到的臣子皆是一驚。
若真是如此,那許顧之的偽裝也太過於高明了。
這麽多年來,他在眾人麵前展現出的清正廉潔、勤勉奉公的形象,難道全是假象?
一時間,朝堂上眾臣的臉上都寫滿了震驚與狐疑,大家都在暗自揣測。
在巍峨莊嚴的金鑾殿內,燭火明滅閃爍,跳躍的光影在雕梁畫棟間肆意遊弋。
皇上端坐在那張象征著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神色原本平靜如水,宛如一汪深不見底的幽潭。
可當覃芊落的心聲傳入耳中,他的麵龐上不禁泛起一絲疑惑。
他微微抬眸,那深邃如淵的目光,先是穩穩地落在覃家小丫頭頭頂那散發著柔和微光的光幕上。
光幕之中,許顧之治理臨淵郡的景象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絕美畫卷。
農田裏,繁茂的莊稼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世人展示著豐收的希望。
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叫賣聲、歡笑聲交織在一起,熱鬧非凡。
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安居樂業的滿足神情,處處彰顯著一片繁榮昌盛的太平盛世模樣。
緊接著,皇上的視線緩緩轉移,不緊不慢地定格在下方垂手而立的許顧之身上。
隻見許顧之身姿筆挺,宛如一棵蒼鬆,神色恭謹,舉手投足間盡顯穩重與從容。
無論是那謙遜的神態,還是條理清晰的應答,無論從哪個角度去審視,都挑不出一絲毛病。
皇上眉頭漸漸擰成了一個“川”字,目光如炬,仔仔細細、反反複複地打量了許久。
不放過許顧之臉上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化,也未曾在他的言行舉止間捕捉到絲毫可疑之處。
可心底那抹疑慮卻如野草般瘋狂生長,愈發濃重。
若這臨淵郡的郡守當真是個陽奉陰違的偽君子,皇上心中暗自思忖,思緒如一團亂麻。
那他這偽裝的本事,簡直堪稱登峰造極,這麽多年來,竟連朕都被蒙在鼓裏,毫無察覺。
念及此處,皇上的眸色瞬間一冷,寒意自眼底深處毫無遮掩地蔓延開來,周身散發著讓人膽寒的威嚴氣場。
在這朝堂之上,帝王之怒,猶如雷霆萬鈞,一旦發作,必將伏屍百萬、血流成河。
若許顧之真的心懷不軌,做出有負朝廷與天下百姓之事,他絕對不會有半分姑息,心狠手辣便是對背叛者最好的迴應。
皇上不禁迴想起過往,能讓鳳卿雲如此激動的事情,實在是屈指可數。
當初前吏部尚書犯下的驚天大案,那可是震動朝野,攪得整個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那樁案子,從最初的蛛絲馬跡被發現,到後來真相一步步浮出水麵,其間牽扯出的利益糾葛、權力爭鬥。
猶如一張錯綜複雜的大網,讓無數人深陷其中。
如今,時過境遷,除了那件事之外,也就隻有許顧之這件事能在這朝堂之上掀起這般驚濤駭浪了。
皇上的手指不自覺地輕輕敲擊著龍椅的扶手,發出清脆而有節奏的聲響,聲音雖不大,卻讓人有些心慌。
每一聲都仿佛重錘一般,重重地敲在眾人的心上,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莫名地緊張起來。
大臣們個個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出,眼神中滿是忐忑與不安,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觸怒了龍顏。
整個金鑾殿內,突然彌漫著一股壓抑得讓人窒息的氣氛,所有人都在等待著那個未知的真相被揭開。
許顧之,這位被推至風口浪尖的主角,此刻滿心都是茫然無措。
他的雙眼,像是被磁石吸引,死死地盯著錦瑞昭王頭頂那片奇異的光幕。
光幕之上,自己過往的經曆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曆史長卷,清晰地浮現出來。
那初入官場時的意氣風發,治理臨淵郡時的殫精竭慮,與家人相處的溫馨時刻。
每一個場景、每一個細節,都無比真切,仿佛時光倒流,將他重新拉迴那些逝去的歲月。
就在許顧之沉浸在往昔迴憶之時,那個神秘的童聲毫無征兆地再度響起。
聲音清脆空靈,在大殿內悠悠迴蕩,卻又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神秘,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這聲音撞進許顧之耳中,他的瞳孔猛地一縮,整個人像被定住一般。
他下意識地看向錦瑞昭王,然而,映入眼簾的是昭王緊閉的雙唇,絲毫沒有開合的跡象。
不僅如此,他還迅速掃視了一圈昭王身旁,視野範圍內,竟不見有任何孩童的身影。
刹那間,一股寒意從許顧之的脊梁骨猛地躥上頭頂,他隻覺頭皮發麻,全身的寒毛都豎了起來。
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湧上心頭,腦海中不受控製地冒出一個念頭:“莫不是撞見鬼了?”
這個念頭一旦出現,便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迅速蔓延。
他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原本就緊張的唿吸愈發急促起來。
胸膛劇烈地起伏著,雙手也不自覺地微微顫抖,連指尖都泛著青白。
就在他驚恐萬分,幾乎要失聲驚叫之時,眼角的餘光瞥見洛祁安正神色焦急地給自己使著眼色。
與此同時,身旁的李陽明像是心有靈犀一般,在同一時刻迅速上前一步,伸出手不著痕跡地拉了拉他的胳膊。
同時將聲音壓得極低,急促說道:“許大人,莫慌!這是錦瑞昭王殿下的神通,並非鬼怪作祟。”
聽聞此言,許顧之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緊繃的神經瞬間放鬆了些許。
他猛地迴過神來,這才如夢初醒般意識到自己正身處莊嚴肅穆的金鑾殿,雙腿一軟,膝蓋微微彎曲,差點站立不穩。
他趕忙低下頭,試圖藏起臉上那難掩的驚惶與失措。
隻是,他的好奇心終究還是戰勝了恐懼,時不時偷偷地抬起頭。
朝著錦瑞昭王的方向快速地瞥上一眼,眼神中帶著一絲敬畏與探尋。
隨後又忍不住將目光投向那神秘的光幕,看著裏頭不斷變換的影像。
那些熟悉的場景勾起了他對往昔歲月的懷念與感慨,眼中閃過一絲溫情,轉瞬又被疑惑所取代。
待確認眼前的一切並非鬼怪作祟後,許顧之的情緒漸漸平複,內心也慢慢冷靜下來。
他在心底暗自思忖,自己這麽多年來,行事一直光明磊落,從未有過任何有愧於心的事情。
如此一想,他便也不再過分擔憂那童聲口中所謂的“大瓜”。
隻是,滿心的疑惑卻如同潮水一般,怎麽也退不下去。
他實在猜不透,究竟發生了什麽與自己緊密相關,卻又完全不為自己所知的事情。
這份未知,讓他的心中既充滿了好奇,又隱隱有些不安。
他的目光在大殿內遊移,試圖從眾人的神色中尋得一絲線索,可得到的隻有同樣的迷茫與猜測。
金鑾殿上,氣氛凝重又壓抑,群臣和皇上的目光像聚光燈一樣,緊緊鎖定在許顧之身上。
不放過他任何細微的表情變化和肢體動作。
隻見許顧之麵容雖白了幾分,但神色坦然,不見絲毫慌亂與心虛,舉手投足間依舊沉穩。
眾人本以為會從他臉上捕捉到一絲破綻,借此窺探到一二。
如今這般毫無收獲的結果,反而讓他們心中的疑惑如同被點燃的野火,迅速蔓延,燒得人心裏直發慌。
大臣們心裏就像貓抓一樣,恨不得立刻知曉後續到底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