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長春宮
偷聽心聲後,一家炮灰都成了大佬 作者:心動小島先到先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恆從臨華殿出來,沒有先出宮,隻是沿著宮中小徑走著,不知不覺走到了一處宮殿。
他仰頭,看見宮門口上懸掛著的牌匾,上麵龍飛鳳舞寫著三個大字:長春宮。
往前一步,殿門上落著一把厚重的鎖。
他繞過主大門,到了另一側的角門,角門沒鎖。
走進宮中,裏麵的陳設依舊,甚至連小花園的景致都沒有改變。
一草一木,花園裏的小秋千,都還保留著先皇後離世時的樣子。
內務府應當是定期派人來打掃,但也架不住時過境遷,處處都能看出荒涼的氣息。
元恆坐在秋千上,陳舊的秋千不時發出“咯吱咯吱”的咿呀聲。
長春宮多年未變,從元昭搬出去後就再也沒有人搬進來住過。
後宮的新人舊人一茬接著一茬,可隻有這裏,一切如舊。
早些年,前朝提過不少次後位空懸,直到有一次,宣帝直接衝提出要封繼後的大臣扔了個墨台。
砸得對麵頭破血流,從此再無人敢提。
足以可見先皇後在宣帝心中的地位。
元恆清楚明白,正因為如此,他母妃才會發了瘋一般想要讓他贏過皇兄。
他從小就知道,母妃厭惡先皇後,與其說厭惡,不如說是嫉妒到極點。
先皇後沈氏,有顯赫的家世,有絕世的美貌,有君王的寵愛,有後宮至尊的地位,還生了一雙才貌雙全的兒女。
這樣的人,在後宮這樣的地方,怎麽能不惹人生厭呢?
元恆從出生時起,就被淑貴妃當作了唯一可以超越沈氏的希望。
他聽到的最多的話就是,
“恆兒,你要給母妃爭氣!一定要比元成更厲害!”
“恆兒,母妃隻有你,你也隻有母妃,母妃能依靠的隻有你。”
“皇後的純良都不過是裝出來的罷了,惺惺作態!”
“憑什麽?為什麽本宮永遠比不過她?!”
……
太陽逐漸西斜,打在元恆的臉上,不灼熱,正好讓人感受到溫暖。
他原本也該厭惡沈氏的,順帶就像母妃所說的那般和元成兄弟殘殺。
可是他做不到。
他被淑貴妃罰跪雨中高燒不退時,是先皇後徹夜未眠照顧他。
他前一夜被逼著讀那些根本讀不懂的文章,第二日上學堂打瞌睡被師傅罰抄書,是元昭專門留下來陪他。
他練箭餓得肚子咕咕叫,是元成主動把自己的餐食分給他一半。
……
他害怕大聲斥責,皇後娘娘永遠是溫溫柔柔帶笑的。
他害怕黑暗,每晚都是元成和元昭拉著他的手把他送迴宮。
他害怕孤獨,去哪元昭都求著父皇發話帶上他。
沈氏對他說,“恆兒是阿成和昭昭的弟弟,自然也一樣是母後的孩子。”
他才知道,原來“母後”這個詞是這樣的溫柔,原來兄弟姐妹之間就該是這般和睦的氛圍。
於那時的元恆而言,長春宮這一方小天地就像是他的桃花源。
在這的一切都是那麽溫暖,才真的像一個真正的“家”。
而每個晚上他離開這裏迴到臨華殿,越靠近臨華殿腳步便越加沉重。
他時常想:自己為什麽不能是皇後娘娘生出來的孩子?
可每每這樣想,迴到殿中看見母妃的眼淚時,他心中又怨恨自己。
後來先皇後因病離世,悲痛的不止元成和元昭。
元恆隻要想到再也見不到那個總對自己溫柔微笑的人了,夜裏就會痛哭流涕。
可在皇姐聽到母妃說先皇後那些話而情緒崩潰時,他卻也無法站出來辯解。
他覺得羞愧又無力。
……
秋千搖啊搖,逐漸變得緩慢。
元恆盯著對麵園圃裏一簇簇盛開的牡丹花,喉間湧上一股苦澀。
長大後,慢慢明白了更多的事。
他與皇兄皇姐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也逐步封住了自己的心。
就像母妃所說的那樣,他開始暗地和元成較勁。
後來發現,隻要給元成捅出點不痛快來,他總能在早朝多看自己幾眼。
他於是樂此不疲。
可許多時候,他都覺得疲累。
在臨華殿,氣氛始終壓抑,像是逃不開的牢籠。
迴到晉王府,那明明是他自己的家,又好像不是。
王妃與他毫無感情,一年到頭有大半年的時間上山禮佛。
偌大的一個晉王府,也好像隻有他一個人。
而他也沒想到,自己還能有再見到皇姐的時候。
知知滿月宴,他不請自去,心中忐忑萬分,害怕又期待和皇姐的重逢,生怕皇姐還在同他生氣。
可元昭沒有,十年未見,她站在那,就讓他一瞬間迴到了幼時的長春宮。
他時常在練武場見到皇兄皇姐的幾個孩子,就像看到從前的他們,總忍不住駐足多觀望一會兒。
在他猶豫該如何和皇姐修複關係時,皇姐帶著孩子們主動上門。
時隔多年,元恆難得又覺得自己多出了歡喜快樂的情緒。
……
太陽已經落山了,一輪新月逐漸亮起來,旁邊的金星不時閃爍。
元恆從秋千上站起來,想到淑貴妃今日以死相逼的話,他眼角滑下一滴淚,喃喃問,
“母後……我該怎麽辦……”
一陣晚風拂過,將他那滴淚帶走,像是誰輕柔的撫摸。
他神色微頓,閉眼感受著這陣風。
……
身後傳來一陣響動,打斷了他的思考。
元恆睜開眼迴頭,和門口正準備進來的人目光相對。
兩人都沒預料到這裏還有其他人,一時之間麵麵相覷。
看清來人,元恆臉上閃過一絲慌張,低低喚了一聲,
“皇兄……”
元成還站在門外,實在是沒想到會在這看到元恆。
他往裏看了眼,見宮內沒什麽變化。
宣帝時常來這他是知道的……怎麽連阿恆也來這?
元恆莫名有些尷尬,他輕咳一聲,向門口走去,
“皇兄自便,臣弟先出宮迴府了。”
說完他往外走,但元成沒進去,反而是轉過身來喚了他一聲,
“三弟,一起走走。”
他仰頭,看見宮門口上懸掛著的牌匾,上麵龍飛鳳舞寫著三個大字:長春宮。
往前一步,殿門上落著一把厚重的鎖。
他繞過主大門,到了另一側的角門,角門沒鎖。
走進宮中,裏麵的陳設依舊,甚至連小花園的景致都沒有改變。
一草一木,花園裏的小秋千,都還保留著先皇後離世時的樣子。
內務府應當是定期派人來打掃,但也架不住時過境遷,處處都能看出荒涼的氣息。
元恆坐在秋千上,陳舊的秋千不時發出“咯吱咯吱”的咿呀聲。
長春宮多年未變,從元昭搬出去後就再也沒有人搬進來住過。
後宮的新人舊人一茬接著一茬,可隻有這裏,一切如舊。
早些年,前朝提過不少次後位空懸,直到有一次,宣帝直接衝提出要封繼後的大臣扔了個墨台。
砸得對麵頭破血流,從此再無人敢提。
足以可見先皇後在宣帝心中的地位。
元恆清楚明白,正因為如此,他母妃才會發了瘋一般想要讓他贏過皇兄。
他從小就知道,母妃厭惡先皇後,與其說厭惡,不如說是嫉妒到極點。
先皇後沈氏,有顯赫的家世,有絕世的美貌,有君王的寵愛,有後宮至尊的地位,還生了一雙才貌雙全的兒女。
這樣的人,在後宮這樣的地方,怎麽能不惹人生厭呢?
元恆從出生時起,就被淑貴妃當作了唯一可以超越沈氏的希望。
他聽到的最多的話就是,
“恆兒,你要給母妃爭氣!一定要比元成更厲害!”
“恆兒,母妃隻有你,你也隻有母妃,母妃能依靠的隻有你。”
“皇後的純良都不過是裝出來的罷了,惺惺作態!”
“憑什麽?為什麽本宮永遠比不過她?!”
……
太陽逐漸西斜,打在元恆的臉上,不灼熱,正好讓人感受到溫暖。
他原本也該厭惡沈氏的,順帶就像母妃所說的那般和元成兄弟殘殺。
可是他做不到。
他被淑貴妃罰跪雨中高燒不退時,是先皇後徹夜未眠照顧他。
他前一夜被逼著讀那些根本讀不懂的文章,第二日上學堂打瞌睡被師傅罰抄書,是元昭專門留下來陪他。
他練箭餓得肚子咕咕叫,是元成主動把自己的餐食分給他一半。
……
他害怕大聲斥責,皇後娘娘永遠是溫溫柔柔帶笑的。
他害怕黑暗,每晚都是元成和元昭拉著他的手把他送迴宮。
他害怕孤獨,去哪元昭都求著父皇發話帶上他。
沈氏對他說,“恆兒是阿成和昭昭的弟弟,自然也一樣是母後的孩子。”
他才知道,原來“母後”這個詞是這樣的溫柔,原來兄弟姐妹之間就該是這般和睦的氛圍。
於那時的元恆而言,長春宮這一方小天地就像是他的桃花源。
在這的一切都是那麽溫暖,才真的像一個真正的“家”。
而每個晚上他離開這裏迴到臨華殿,越靠近臨華殿腳步便越加沉重。
他時常想:自己為什麽不能是皇後娘娘生出來的孩子?
可每每這樣想,迴到殿中看見母妃的眼淚時,他心中又怨恨自己。
後來先皇後因病離世,悲痛的不止元成和元昭。
元恆隻要想到再也見不到那個總對自己溫柔微笑的人了,夜裏就會痛哭流涕。
可在皇姐聽到母妃說先皇後那些話而情緒崩潰時,他卻也無法站出來辯解。
他覺得羞愧又無力。
……
秋千搖啊搖,逐漸變得緩慢。
元恆盯著對麵園圃裏一簇簇盛開的牡丹花,喉間湧上一股苦澀。
長大後,慢慢明白了更多的事。
他與皇兄皇姐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也逐步封住了自己的心。
就像母妃所說的那樣,他開始暗地和元成較勁。
後來發現,隻要給元成捅出點不痛快來,他總能在早朝多看自己幾眼。
他於是樂此不疲。
可許多時候,他都覺得疲累。
在臨華殿,氣氛始終壓抑,像是逃不開的牢籠。
迴到晉王府,那明明是他自己的家,又好像不是。
王妃與他毫無感情,一年到頭有大半年的時間上山禮佛。
偌大的一個晉王府,也好像隻有他一個人。
而他也沒想到,自己還能有再見到皇姐的時候。
知知滿月宴,他不請自去,心中忐忑萬分,害怕又期待和皇姐的重逢,生怕皇姐還在同他生氣。
可元昭沒有,十年未見,她站在那,就讓他一瞬間迴到了幼時的長春宮。
他時常在練武場見到皇兄皇姐的幾個孩子,就像看到從前的他們,總忍不住駐足多觀望一會兒。
在他猶豫該如何和皇姐修複關係時,皇姐帶著孩子們主動上門。
時隔多年,元恆難得又覺得自己多出了歡喜快樂的情緒。
……
太陽已經落山了,一輪新月逐漸亮起來,旁邊的金星不時閃爍。
元恆從秋千上站起來,想到淑貴妃今日以死相逼的話,他眼角滑下一滴淚,喃喃問,
“母後……我該怎麽辦……”
一陣晚風拂過,將他那滴淚帶走,像是誰輕柔的撫摸。
他神色微頓,閉眼感受著這陣風。
……
身後傳來一陣響動,打斷了他的思考。
元恆睜開眼迴頭,和門口正準備進來的人目光相對。
兩人都沒預料到這裏還有其他人,一時之間麵麵相覷。
看清來人,元恆臉上閃過一絲慌張,低低喚了一聲,
“皇兄……”
元成還站在門外,實在是沒想到會在這看到元恆。
他往裏看了眼,見宮內沒什麽變化。
宣帝時常來這他是知道的……怎麽連阿恆也來這?
元恆莫名有些尷尬,他輕咳一聲,向門口走去,
“皇兄自便,臣弟先出宮迴府了。”
說完他往外走,但元成沒進去,反而是轉過身來喚了他一聲,
“三弟,一起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