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鐵證如山
偷聽心聲後,一家炮灰都成了大佬 作者:心動小島先到先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爹?娘?
滿院子人心中都是一個激靈,臉上掩蓋不住的驚訝。
“這……這這白家的孩子都是駙馬的野種?”
“不是白氏偷人?是兩人早就勾結在一起了?”
“我的天!竟然瞞著公主生了三個孽障!”
魏嬌嬌聽到這話,受了刺激大吼道:
“我才不是野種!”
“我娘也沒有偷人!”
“我娘才沒有偷人!”
她又麵向元昭,大聲喊道:“都是你!都是你這個壞女人!”
“我爹娘早就在一起了,如果不是你插一腳,我爹娘才是恩愛夫妻!”
“我娘才應該是魏府的女主人!”
“你搶了我娘的丈夫!搶了我爹!”
“你這個壞女人!”
“你該去死!”
……
魏嬌嬌再如何得到上天眷顧,現在也隻是個七八歲的孩子。
在這樣的大事前顯然亂了分寸,什麽話都說出了口。
元昭站在原地,聽著她對自己的咒罵,搖搖欲墜。
“早就在一起了……”
“早就在一起了……”
她隻是重複著這句話,立在原地如遭雷劈。
眾人麵麵相覷。
“白如月的孩子都姓魏……這真的是巧合嗎?”
“先前就聽說那魏天賜頗有魏少卿的風範,莫不是……”
“我還以為是公主好心收留她們一家人在府上,白氏趁機勾引駙馬……原來他們這對早就暗中勾結了?”
“對了!白如月也是揚州人,先前駙馬在揚州任職,是不是那時候就……”
大家話都沒有說盡,都隻是在猜測。
這時,從來到偏院就一直沒說話的臨安侯夫人站了出來,她頂著眾人的目光開口道:
“年前在揚州時,揚州魏府鬧過一樁失竊案,庫房裏的東西都不翼而飛,大多數都是京城給公主的賞賜,還有封地的上貢……”
大家不知這會兒臨安侯夫人站出來湊什麽熱鬧,但又聽到說的是揚州魏府的事,都豎起耳朵聽。
臨安侯夫人眼神複雜看了元昭一眼。
她今日之所以帶著薑家人早早前來,並不全是因為魏婉雪。
是因為昨夜有人給她遞了信。
信上隻有一句話:做揚州證人,擺脫魏婉雪。
彼時侯夫人並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麽意思,也不知是誰遞來的信。
所以今日一早前來,想要一探究竟。
來了後,先是在門口就看了大戲,後麵又是魏婉雪的醜事,再到現在駙馬醜聞。
她一直不明白那句“揚州證人”是什麽意思。
直到方才有人提到了“揚州”,她豁然開朗。
現下她大概明白了,這信,或許是公主遞來的……
所以今日這場大戲,都是公主一手安排的?
侯夫人心中這般猜測,她腦子轉得很快,既然現在和元昭站到了統一戰線上,那就把握機會!
反正魏婉雪這尊大佛,臨安侯府是容不下了。
若是能趁機在元昭麵前賣個臉,對臨安侯府沒有壞處。
於是她清了清嗓,繼續道:
“後來府衙的人在白夫人家找到了贓物,十幾箱金銀財寶,一一查驗過全都是公主的物件,當時以為是偷的……”
眾人明白過來,這……多半都是魏少卿搬了公主的財物去養別的女人!
“在揚州參加宴會,臣婦也時常見白夫人到場,戴的都是珍貴寶石頭麵,穿的也是極好的衣料。”
“那時聽揚州的夫人們說,因著白夫人的長子魏天賜是個天才,時常得駙馬大人的稱讚誇獎,所以白夫人在揚州也是風生水起。”
“不過一直都有人奇怪,從來沒見過白夫人的夫君,她總誇耀自己夫君對自己多好,可那夫君從不露麵……”
臨安侯夫人說完這些,就退了一步。
剩下的,不用說也就明白了。
從來沒出現過的夫君,就是的確不能見人的魏少卿。
白如月聽到這話,指著臨安侯夫人,“你這是胡說八道!是栽贓!誣陷!”
可她的辯駁一點可信度都沒有。
她和魏少卿被公然捉奸、她的孩子喊魏少卿“爹爹”、她的孩子都姓魏、魏天賜還和魏少卿幾成相似……
這一樣樣事實擺在眼前,匯集下來都是鐵證如山。
“可是我記得……那個叫魏天賜的少年,年紀可是比公主殿下的長子都要大一兩歲……”
一圈人看向元昭的眼神充滿了同情。
這……
當年可是都說公主駙馬神仙眷侶,恩愛非常。
所以十多年的恩愛都是假的?
也有人看向元成,太子殿下會如何做?
魏少卿有些絕望地閉了閉眼,但還是沒有放棄。
他跪在地上往前挪動,想要抓住元昭的裙擺。
隻要他求元昭,元昭心軟,一定會原諒他的!
感受到他的靠近,元昭隻是連連後退,她滿臉是淚,隻怒喊一聲:
“別碰我!!”
她是真的嫌髒。
魏少卿怔愣在原地,元昭低頭看著他,捂著臉絕望問:
“都是真的嗎?”
“不!不是!昭兒你聽我說!我們十幾年夫妻,你信我!”
元昭看他一眼,滿眼都是悲涼。
這是她幾個月前想問他的話。
答案她也早已經知道。
卻沒想到這樣的時候,魏少卿的第一反應還是否定。
他真的敢做不敢當。
她後退一步,直直往下跌去。
“昭昭!”
“殿下!”
“娘親!”
霍衍、元成和沈家兄弟同時動了,元成和霍衍同時接住了她。
霍衍收迴了手,隻是站在一旁。
沈家人也圍了上來。
元成抱起元昭,俯視著跪在地上的魏少卿,眼神裏掩蓋不住的陰鷙:
“魏少卿,欺君罔上,以下犯上,藐視皇室,杖刑三十!”
“魏少卿之妹,僭越逾製,大不敬,同杖刑三十。”
說完,他抱著元昭大步離開。
沈家兄弟緊隨其後,沈雲舟拉上元南安,抱起元知知。
沈意風涼涼看了魏少卿一眼,袖子一甩,最後隻留下一句:
“魏大人,你好自為之,明日朝堂上見。”
滿院子人心中都是一個激靈,臉上掩蓋不住的驚訝。
“這……這這白家的孩子都是駙馬的野種?”
“不是白氏偷人?是兩人早就勾結在一起了?”
“我的天!竟然瞞著公主生了三個孽障!”
魏嬌嬌聽到這話,受了刺激大吼道:
“我才不是野種!”
“我娘也沒有偷人!”
“我娘才沒有偷人!”
她又麵向元昭,大聲喊道:“都是你!都是你這個壞女人!”
“我爹娘早就在一起了,如果不是你插一腳,我爹娘才是恩愛夫妻!”
“我娘才應該是魏府的女主人!”
“你搶了我娘的丈夫!搶了我爹!”
“你這個壞女人!”
“你該去死!”
……
魏嬌嬌再如何得到上天眷顧,現在也隻是個七八歲的孩子。
在這樣的大事前顯然亂了分寸,什麽話都說出了口。
元昭站在原地,聽著她對自己的咒罵,搖搖欲墜。
“早就在一起了……”
“早就在一起了……”
她隻是重複著這句話,立在原地如遭雷劈。
眾人麵麵相覷。
“白如月的孩子都姓魏……這真的是巧合嗎?”
“先前就聽說那魏天賜頗有魏少卿的風範,莫不是……”
“我還以為是公主好心收留她們一家人在府上,白氏趁機勾引駙馬……原來他們這對早就暗中勾結了?”
“對了!白如月也是揚州人,先前駙馬在揚州任職,是不是那時候就……”
大家話都沒有說盡,都隻是在猜測。
這時,從來到偏院就一直沒說話的臨安侯夫人站了出來,她頂著眾人的目光開口道:
“年前在揚州時,揚州魏府鬧過一樁失竊案,庫房裏的東西都不翼而飛,大多數都是京城給公主的賞賜,還有封地的上貢……”
大家不知這會兒臨安侯夫人站出來湊什麽熱鬧,但又聽到說的是揚州魏府的事,都豎起耳朵聽。
臨安侯夫人眼神複雜看了元昭一眼。
她今日之所以帶著薑家人早早前來,並不全是因為魏婉雪。
是因為昨夜有人給她遞了信。
信上隻有一句話:做揚州證人,擺脫魏婉雪。
彼時侯夫人並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麽意思,也不知是誰遞來的信。
所以今日一早前來,想要一探究竟。
來了後,先是在門口就看了大戲,後麵又是魏婉雪的醜事,再到現在駙馬醜聞。
她一直不明白那句“揚州證人”是什麽意思。
直到方才有人提到了“揚州”,她豁然開朗。
現下她大概明白了,這信,或許是公主遞來的……
所以今日這場大戲,都是公主一手安排的?
侯夫人心中這般猜測,她腦子轉得很快,既然現在和元昭站到了統一戰線上,那就把握機會!
反正魏婉雪這尊大佛,臨安侯府是容不下了。
若是能趁機在元昭麵前賣個臉,對臨安侯府沒有壞處。
於是她清了清嗓,繼續道:
“後來府衙的人在白夫人家找到了贓物,十幾箱金銀財寶,一一查驗過全都是公主的物件,當時以為是偷的……”
眾人明白過來,這……多半都是魏少卿搬了公主的財物去養別的女人!
“在揚州參加宴會,臣婦也時常見白夫人到場,戴的都是珍貴寶石頭麵,穿的也是極好的衣料。”
“那時聽揚州的夫人們說,因著白夫人的長子魏天賜是個天才,時常得駙馬大人的稱讚誇獎,所以白夫人在揚州也是風生水起。”
“不過一直都有人奇怪,從來沒見過白夫人的夫君,她總誇耀自己夫君對自己多好,可那夫君從不露麵……”
臨安侯夫人說完這些,就退了一步。
剩下的,不用說也就明白了。
從來沒出現過的夫君,就是的確不能見人的魏少卿。
白如月聽到這話,指著臨安侯夫人,“你這是胡說八道!是栽贓!誣陷!”
可她的辯駁一點可信度都沒有。
她和魏少卿被公然捉奸、她的孩子喊魏少卿“爹爹”、她的孩子都姓魏、魏天賜還和魏少卿幾成相似……
這一樣樣事實擺在眼前,匯集下來都是鐵證如山。
“可是我記得……那個叫魏天賜的少年,年紀可是比公主殿下的長子都要大一兩歲……”
一圈人看向元昭的眼神充滿了同情。
這……
當年可是都說公主駙馬神仙眷侶,恩愛非常。
所以十多年的恩愛都是假的?
也有人看向元成,太子殿下會如何做?
魏少卿有些絕望地閉了閉眼,但還是沒有放棄。
他跪在地上往前挪動,想要抓住元昭的裙擺。
隻要他求元昭,元昭心軟,一定會原諒他的!
感受到他的靠近,元昭隻是連連後退,她滿臉是淚,隻怒喊一聲:
“別碰我!!”
她是真的嫌髒。
魏少卿怔愣在原地,元昭低頭看著他,捂著臉絕望問:
“都是真的嗎?”
“不!不是!昭兒你聽我說!我們十幾年夫妻,你信我!”
元昭看他一眼,滿眼都是悲涼。
這是她幾個月前想問他的話。
答案她也早已經知道。
卻沒想到這樣的時候,魏少卿的第一反應還是否定。
他真的敢做不敢當。
她後退一步,直直往下跌去。
“昭昭!”
“殿下!”
“娘親!”
霍衍、元成和沈家兄弟同時動了,元成和霍衍同時接住了她。
霍衍收迴了手,隻是站在一旁。
沈家人也圍了上來。
元成抱起元昭,俯視著跪在地上的魏少卿,眼神裏掩蓋不住的陰鷙:
“魏少卿,欺君罔上,以下犯上,藐視皇室,杖刑三十!”
“魏少卿之妹,僭越逾製,大不敬,同杖刑三十。”
說完,他抱著元昭大步離開。
沈家兄弟緊隨其後,沈雲舟拉上元南安,抱起元知知。
沈意風涼涼看了魏少卿一眼,袖子一甩,最後隻留下一句:
“魏大人,你好自為之,明日朝堂上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