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是石頭節,也稱老鼠娶親日,這一天不準搬動石頭和碾、磨、石臼等石器。


    而在我們這裏卻有個獨特的習俗——“填鼠洞”!


    這個傳統的含義非常有趣,它意味著要將家裏的鼠洞填平。


    為什麽呢?因為這樣做可以讓老鼠無處藏身,從而保證一年之中家裏不會受到老鼠的侵害。


    想象一下,如果家裏到處都是老鼠洞,那該多讓人頭疼啊!


    所以,人們選擇在這一天把鼠洞填滿,希望能夠趕走這些惱人的小動物,保護家庭的安寧和衛生。


    這個簡單而又有趣的習俗,不僅體現了人們對生活環境的關注,更反映出他們對於幸福、健康生活的追求。


    通過填平鼠洞,人們期望著新的一年裏沒有鼠患之憂,可以安心地享受寧靜與和諧。


    名曰:填鼠洞,實則不是真的用物什填鼠洞,而是這一天中午要吃一種獨特的麵食“抿尖”。


    這種麵食,乃是我們山西中部地區民間傳統麵食,口感爽滑勁道、麵香四溢。


    製作時將和好的麵團放在特製的抿床或壓瓢上,通過擠壓形成細短的麵條,形似老鼠尾巴,因此得名“抿尖”。


    抿床是在木製框架中間安放打滿小孔的凹型鐵皮。


    這些小孔均勻地分布在鐵皮上,形成了一個密集的網格狀結構。


    小孔的直徑通常較小,但足夠讓食材通過。


    當需要使用抿床時,將和好的麵放在抿床上,然後用工具抿拐(製作抿尖的專用工具)輕輕碾壓或摩擦食材,使其通過小孔。


    同時,小孔的設計也使得食材能夠均勻地通過,避免出現堵塞或不均勻的情況。


    每當正月初十來臨,家家戶戶都會忙碌起來準備製作抿尖。


    母親早早地和好麵,準備製作這特別的美食。


    她熟練地將麵團放在抿床上,用力擠壓,一根根細細的麵條便落入鍋中。


    隨著鍋裏水的沸騰,又一根根的飄浮在水麵。


    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抿尖就出鍋了。


    我端著一碗母親製作好的抿尖,放入簡易的調味品,開始享受著這道美味的傳統麵食。


    “媽,為什麽今天要吃抿尖呢?”


    我一邊品嚐著媽媽做的麵食,一邊好奇的問著母親。


    “今天是填鼠洞的日子,吃抿尖寓意著把家裏的鼠洞全部填平,一年內免受老鼠的騷擾和侵害。”


    母親微笑著給我講著吃抿尖的寓意。


    “那為什麽是吃抿尖呢,吃餃子不是更容易填上鼠洞嗎?餃子和鼠洞口可是差不多大呀。”


    我說出填鼠洞寓意的不同觀點。


    “你看這抿床上的孔,這就寓意著鼠洞,而把麵抿進抿床的孔就寓意著填上了鼠洞。”


    “寓意所代表的事情並不需要與實際做事完全一致,但必須用與之相似的事物來表達我們想要做的事情。”


    聽了母親的解釋,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小小的抿尖背後竟蘊含著如此深刻的寓意。


    我不禁感歎古人的智慧,他們用這樣一種獨特的方式,將對生活的美好期盼融入到日常飲食之中。


    “媽,我懂了!”


    我高興地叫起來,眼睛裏閃爍著明亮的光芒,仿佛剛剛領悟到了一個重要的真理。


    “這就好比我們寫作文一樣,當我們想要表達某種心情時,可以通過描寫身邊的事物和景色來展現出來。”


    “比如,如果我們感到悲傷,我們可以描述陰沉的天空、凋零的花朵;如果我們感到快樂,我們可以描繪明媚的陽光、歡快的鳥兒。”


    “這樣一來,讀者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我們的心情。”


    “同樣的道理,音樂也是如此,它能夠通過旋律和節奏將情感傳遞給聽眾,讓他們產生共鳴……”


    聽了我的理解母親笑著點點頭:


    “你說得很對,就像這碗抿尖,它不僅僅是一道美食,更是對節日的寓意的文化傳承。”


    我夾起一根長長的抿尖,仔細品味著其中的味道。


    它不僅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


    吃完午飯後,我們來到院中,母親和鄰居們交流著吃抿尖用的食材,有用玉米麵的,有用高梁麵的,有用豆麵的……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仿佛忘卻了所有的煩惱。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抿尖成為了人們聯係感情的紐帶,讓鄰裏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


    大家邊吃邊談笑風生,講述著過去的趣事和新年的願望。


    這小小的習俗,蘊含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期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年代我的經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海常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海常川並收藏那年代我的經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