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是我們這裏迴娘家的日子,在這一天是出門率最高的日子。
我們這裏的習俗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其他地方都是正月初二迴娘家,而我們這都是初六這天迴娘家。
聽老人們說,過了破五迴娘家才不會把邪祟黴運帶到娘家。
姐妹多的在這天可以團聚一起,所以人們把這天也稱“會連襟”的日子。
一大早,母親就為我們做好早飯,而她卻整理迴娘家帶的禮品物什。
“媽,你吃完早飯再收拾東西吧。”
看著母親早飯也不吃,我對母親說。
“你們先吃吧,我收拾好了再吃。”
母親邊整理東西邊說。
“好久沒去你姥姥家了,除了帶點吃的東西,在帶一些生活用品吧。”
其實,平時母親很少去姥姥家。
因為姥爺在我三歲的時就去世了,而姥姥又找了個後姥爺。
母親和這個後姥爺不對脾氣,因為這個後姥爺,母親經常和姥姥吵架。
所以,姥姥家沒大事,母親一般不去。
平時過完節,父親說去姥姥家都被母親否決。
今天母親主動要迴娘家,可能是好久沒見姥姥,想姥姥了。
“咱們起程走吧?”
吃完早飯母親收拾好碗筷對父親說。
“走不走還不是你說了算嗎?今天是你迴娘家,我們都是跟著你蹭飯的。”
父親打趣的對母親說。
說走就走,父親同樣在走出大門時放了一串鞭炮,我們全家就向姥姥家走去。
去姥姥家有十裏的路程,而且都是寬闊比較平坦的大路,比走山路省力的多。
其實,我們也有好久沒見姥姥了,母親不去姥姥家,我們自個也不想去。畢竟有個後姥爺,我們去了也覺得有些別扭。
記得有一年,我升學考試就是在姥姥村學校考的。
母親讓我中午去姥姥家吃飯,本來準備要去的,可是一想到有個後姥爺,就打消了去姥姥家吃飯的念頭。
那天,我硬是忍著饑餓,等到下午考完試迴家才吃的飯。
我有兩個舅舅,大舅比我大十歲,二舅比我大八歲。
我們年齡相差不算太大,雖然甥舅相稱,可在一塊好像兄弟一樣的玩耍,無話不說。
平坦的路就是比山路好走,不知不覺中我們就來到姥姥家門口。
姥姥看著我們一家的到來,高興的合不攏嘴。
姥姥中等身高,微胖,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額頭長著一顆肉瘊子。
人常說:頭上的瘊,蓋金樓。意思就是說頭上長肉瘊子的人有福,一生吃喝不愁。
可姥姥卻沒有像人們說的那樣,聽母親說姥姥一輩子受罪命,年輕的因為沒飯吃,還帶著母親討過飯呢。
姥姥把我們全家迎進家中,又沏茶,又給我們端果盤,熱情的招待著我們。
不時的問著家裏的近況,搬迴老家是否習慣,問我和姐姐學習咋樣,仿佛要把我們全家這幾年的事情刨根問底,都搞清楚。
我知道姥姥不是操閑心,而是長輩對晚輩的關心。
母親喝了一杯水之後,開始盡做女兒的義務,幫姥姥收拾家裏邊。
幫姥姥擦櫃子夠不著的地方,打掃姥姥彎不下腰,沒打掃幹淨的旮旯。
直至中午也沒和姥姥說了幾句貼心的話,一直在忙的做著家務,打掃完家裏又開始做午飯。
不是母親不想和姥姥說貼心話,而是母親知道和姥姥在好多事情上有意見分歧。
母親和姥姥脾氣都不怎麽好,總會因為對事情的不同觀點而吵架。
所以,母親為了不和姥姥鬧矛盾,隻能多幹活,少說話,這也是母親孝敬父母的獨特方式。
中午時分,母親和姥姥準備好一頓豐盛的午餐。
終於,飯菜準備好了,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開始享用這頓美味的飯菜。
飯桌上擺滿了各種菜肴,還有一碗熱氣騰騰的湯。
大家一邊吃著美食,一邊聊天,氣氛十分融洽。
母親和姥姥看著大家吃得開心,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們辛苦準備的飯菜得到了家人的喜愛,這讓她們感到無比滿足。
在這個溫馨的時刻,一家人忘卻了煩惱和疲憊,享受著彼此的陪伴和關愛。
這樣的時光總是讓人感到無比珍貴,也讓他們更加珍惜這份親情。
大舅和二舅不斷給我夾菜,讓我多吃點。
這時,後姥爺也過來坐下,他看起來很和藹可親。
“最近學習怎麽樣啊?”
後姥爺笑著問我。
我有點拘謹地迴答道:
“還不錯,謝謝姥爺關心。”
飯後,大人們聊天,我則和兩個舅舅一起出去玩。
我們走到村裏一條結滿冰小河邊,看到有人在滑冰。
“要不你也試試?”
大舅用挑戰性的語氣提議道。
“試試就試試。”
喜歡冒險找刺激玩的我不甘示弱的說。
於是,大舅找來自製的冰船,讓我嚐試滑冰。
冰船就是方木板左右的下方各安一條合適的細鋼筋,其實製作非常簡單。
坐在冰船上,後邊一推,就可以在冰麵上滑行。
雖然我以前沒玩過,但有兩個舅舅的指點,再加上我的聰明伶俐,很快就掌握了滑冰的訣竅。
滑冰驚險又刺激,但更多的是歡聲笑語,整個過程讓我感到無比快樂。
傍晚時分,我們告別了姥姥一家,踏上了迴家的路。
夕陽西下,映照出我們長長的身影。
這次母親迴娘家的經曆,讓我對親情有了更深的認識。
盡管家庭中可能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但親人間的關愛和牽掛始終如一。
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血濃於水”的原因吧!
我們這裏的習俗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其他地方都是正月初二迴娘家,而我們這都是初六這天迴娘家。
聽老人們說,過了破五迴娘家才不會把邪祟黴運帶到娘家。
姐妹多的在這天可以團聚一起,所以人們把這天也稱“會連襟”的日子。
一大早,母親就為我們做好早飯,而她卻整理迴娘家帶的禮品物什。
“媽,你吃完早飯再收拾東西吧。”
看著母親早飯也不吃,我對母親說。
“你們先吃吧,我收拾好了再吃。”
母親邊整理東西邊說。
“好久沒去你姥姥家了,除了帶點吃的東西,在帶一些生活用品吧。”
其實,平時母親很少去姥姥家。
因為姥爺在我三歲的時就去世了,而姥姥又找了個後姥爺。
母親和這個後姥爺不對脾氣,因為這個後姥爺,母親經常和姥姥吵架。
所以,姥姥家沒大事,母親一般不去。
平時過完節,父親說去姥姥家都被母親否決。
今天母親主動要迴娘家,可能是好久沒見姥姥,想姥姥了。
“咱們起程走吧?”
吃完早飯母親收拾好碗筷對父親說。
“走不走還不是你說了算嗎?今天是你迴娘家,我們都是跟著你蹭飯的。”
父親打趣的對母親說。
說走就走,父親同樣在走出大門時放了一串鞭炮,我們全家就向姥姥家走去。
去姥姥家有十裏的路程,而且都是寬闊比較平坦的大路,比走山路省力的多。
其實,我們也有好久沒見姥姥了,母親不去姥姥家,我們自個也不想去。畢竟有個後姥爺,我們去了也覺得有些別扭。
記得有一年,我升學考試就是在姥姥村學校考的。
母親讓我中午去姥姥家吃飯,本來準備要去的,可是一想到有個後姥爺,就打消了去姥姥家吃飯的念頭。
那天,我硬是忍著饑餓,等到下午考完試迴家才吃的飯。
我有兩個舅舅,大舅比我大十歲,二舅比我大八歲。
我們年齡相差不算太大,雖然甥舅相稱,可在一塊好像兄弟一樣的玩耍,無話不說。
平坦的路就是比山路好走,不知不覺中我們就來到姥姥家門口。
姥姥看著我們一家的到來,高興的合不攏嘴。
姥姥中等身高,微胖,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額頭長著一顆肉瘊子。
人常說:頭上的瘊,蓋金樓。意思就是說頭上長肉瘊子的人有福,一生吃喝不愁。
可姥姥卻沒有像人們說的那樣,聽母親說姥姥一輩子受罪命,年輕的因為沒飯吃,還帶著母親討過飯呢。
姥姥把我們全家迎進家中,又沏茶,又給我們端果盤,熱情的招待著我們。
不時的問著家裏的近況,搬迴老家是否習慣,問我和姐姐學習咋樣,仿佛要把我們全家這幾年的事情刨根問底,都搞清楚。
我知道姥姥不是操閑心,而是長輩對晚輩的關心。
母親喝了一杯水之後,開始盡做女兒的義務,幫姥姥收拾家裏邊。
幫姥姥擦櫃子夠不著的地方,打掃姥姥彎不下腰,沒打掃幹淨的旮旯。
直至中午也沒和姥姥說了幾句貼心的話,一直在忙的做著家務,打掃完家裏又開始做午飯。
不是母親不想和姥姥說貼心話,而是母親知道和姥姥在好多事情上有意見分歧。
母親和姥姥脾氣都不怎麽好,總會因為對事情的不同觀點而吵架。
所以,母親為了不和姥姥鬧矛盾,隻能多幹活,少說話,這也是母親孝敬父母的獨特方式。
中午時分,母親和姥姥準備好一頓豐盛的午餐。
終於,飯菜準備好了,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開始享用這頓美味的飯菜。
飯桌上擺滿了各種菜肴,還有一碗熱氣騰騰的湯。
大家一邊吃著美食,一邊聊天,氣氛十分融洽。
母親和姥姥看著大家吃得開心,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們辛苦準備的飯菜得到了家人的喜愛,這讓她們感到無比滿足。
在這個溫馨的時刻,一家人忘卻了煩惱和疲憊,享受著彼此的陪伴和關愛。
這樣的時光總是讓人感到無比珍貴,也讓他們更加珍惜這份親情。
大舅和二舅不斷給我夾菜,讓我多吃點。
這時,後姥爺也過來坐下,他看起來很和藹可親。
“最近學習怎麽樣啊?”
後姥爺笑著問我。
我有點拘謹地迴答道:
“還不錯,謝謝姥爺關心。”
飯後,大人們聊天,我則和兩個舅舅一起出去玩。
我們走到村裏一條結滿冰小河邊,看到有人在滑冰。
“要不你也試試?”
大舅用挑戰性的語氣提議道。
“試試就試試。”
喜歡冒險找刺激玩的我不甘示弱的說。
於是,大舅找來自製的冰船,讓我嚐試滑冰。
冰船就是方木板左右的下方各安一條合適的細鋼筋,其實製作非常簡單。
坐在冰船上,後邊一推,就可以在冰麵上滑行。
雖然我以前沒玩過,但有兩個舅舅的指點,再加上我的聰明伶俐,很快就掌握了滑冰的訣竅。
滑冰驚險又刺激,但更多的是歡聲笑語,整個過程讓我感到無比快樂。
傍晚時分,我們告別了姥姥一家,踏上了迴家的路。
夕陽西下,映照出我們長長的身影。
這次母親迴娘家的經曆,讓我對親情有了更深的認識。
盡管家庭中可能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但親人間的關愛和牽掛始終如一。
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血濃於水”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