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女人的購物欲
穿越成了寡婦,改嫁怎麽這麽難 作者:飯團愛上了菜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末下午,蘇姨,聶寧和崔紅摩拳擦掌的和盧靖準備去紡織廠的後巷,她們也要去搶購瑕疵布料。本來還有左迎春,可惜她突然有事情,也隻能把錢給了崔紅。
四個女人剛出門,賴端午火急火燎的跑來了。原來他房管局的朋友馬強說有兩套房子很合適,他來問問盧靖要不要去看看?
有房子肯定要去看看,於是盧靖把其他的人帶到了搶購瑕疵布料的現場,就和賴端午走了。一路上賴端午介紹房子的情況,這兩棟房子應該是算沒有主人了。一家人全都沒有了,現在房子歸他們的一個遠房親戚。他家就剩下個老頭了。所以連老頭的房子一共有三棟。老頭實在是管理不過來,現在他想都賣了,自己拿著錢住到養老院去。
盧靖到了現場,發現這房子就在路邊,外麵原來應該是商鋪,總共三大間。每間有兩百平方米左右,很寬敞。後麵是可以住人的,還是兩層樓的。據說三家人原來是一個祖宗,三兄弟把房子建在了一起。
賣房的老頭子已經七十多歲了,無兒無女,這房子都讓他繼承意義也不大了。從他的角度來說等於是已經接近滅族了。
本來老頭子隻打算賣兩棟,可是昨天他改主意了,想都賣了,自己去住養老院。他算是街道上的五保戶,進入敬老院養老很快就獲得了批準。隻是房子他要賣六千塊錢,這筆錢目前為止都是巨款,周圍沒有幾個人能出的起價。
六千塊錢買了三個臨街的鋪麵,還有三棟二層小樓。廁所,廚房,倉庫都齊全。這個價格對於盧靖而言像是在撿錢。盧靖都沒有講價,就答應都買下來。老頭子也痛快的把所有家具用品全部送給了盧靖,自己拿著錢,卷了行李過幾天就去養老院。
賴端午開始因為馬強和老頭子都在,一直憋著問題沒有問?盧靖爽快的請賴端午和馬強,還有賣房的老頭子吃了一頓飯。中午在國營飯店裏點了四菜一湯,吃了飯,馬強就告辭了。他還答應以後有類似的房產會通知盧靖,畢竟他就在房產管理所工作。
盧靖給了他一個紅包,謝謝他幫忙。朋友看了賴端午一眼,等他點頭了才拿了紅包。賴端午等他們都走了,盧靖上了他駕駛的吉普車才問:“這麽大的事你不要告訴姚彥筠嗎?這麽一大筆錢花出去,你都不問他的嗎?”
盧靖笑了笑說:“這是我的錢,我沒花姚彥筠的錢。這是我這些年的稿費,還有勞動所得。既然我是花我自己的錢為什麽要和姚彥筠商量?我買房子寫的是我的名字,和姚彥筠有關係嗎?你不能因為我們倆是夫妻,我花自己的錢還要告訴他吧?當然他如果在家,我肯定會和他一起來,可是他不在家,有些事情錯過了機會是會後悔的。明白了嗎?”
賴端午感覺自己被饅頭噎住了喉嚨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盧靖的話似乎很有道理,可賴端午怎麽總覺得是怪怪的感覺呢?
送了盧靖迴家,賴端午開車去了常鍾聲的家。說了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他鬱悶的躺在常鍾聲的沙發上說:“我總覺得哪裏不對?可又說不上來?你幫我分析分析哪裏不對?”
常鍾聲笑著說:“因為你們倆的角度不一樣。你是把姚彥筠放在一家之主的位置上,覺得盧靖應該什麽事情都要聽姚彥筠的意見才能做?
盧靖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她有錢,可以經濟獨立。所以她可以用自己的錢買房子,哪怕這個房子價格很高。她沒有覺得花自己的錢要跟姚彥筠商量。其實夫妻也好,親人也好,朋友也好,立場不同,角度不同自然就會意見不同。所以溝通很重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同樣重要。”
賴端午一下子從沙發上站起來,拿著鑰匙往外走:“你估計這輩子都要打光棍了?誰和你說話都像在聽哲學課?我可受不了了,常老師,告辭!”
常鍾聲微笑著說:“走吧!蘇姨今天燉了雞湯,我去多喝一碗?”
賴端午又坐了下來:“我休息一會兒,晚飯就去喝蘇姨燉的雞湯!”
常鍾聲好笑的給他拿了一床被子,任由他躺在沙發上睡著了。
盧靖迴到家裏心情很好,不過看到滿地的布料有些懵,尤其是布料旁邊還有很多鞋子,帽子,和白色的棉紗手套,有些不太理解?蘇姨都說自己敗家,這三個人也沒有少買吧?
崔紅解釋說:“我們搶完了布料,就被蘇姨剛認識的朋友帶著去了隔壁的鞋廠。那邊有不少瑕疵的鞋子賣,我們也搶迴來了的堆。有皮鞋,有棉鞋,我們搶了不少!”
帽子是鞋廠隔壁的帽子廠的存貨,不是瑕疵品。是倉庫裏的存貨,我們也選了不少!”
盧靖指著棉紗手套問:“那這個呢?”
蘇姨指著沙發上白色的沙發巾:“就是用來鉤這個的啊!還有冰箱上的那塊紗巾,茶幾上的杯墊,電視機上蒙著的,都是我用棉紗手套鉤出來的。今天有人賣,我就趕緊買了不少,你們家的沙發巾還沒有,收音機上那塊有點舊了!我都想鉤出來換了。”
盧靖抽了抽嘴角,感覺蘇姨這一年的活都安排好了。做衣服,織毛衣,拆棉紗手套鉤日用品,這一年還有歇氣的時候嗎?
原來這些東西都是用棉紗手套鉤出來的?蘇姨的手都這麽巧了嗎?
崔紅卻一臉的懷念:“我小時候有一套用這個織的線衣線褲,後來長大了穿不下了給了弟弟妹妹。那個時候我爸爸一個月發兩雙,我媽攢了一年才勉強能給我織一套衣服。”
盧靖沒有這個記憶,她也不會問為什麽不用毛線這種話?這個時代買毛線都需要票,買個瑕疵品都要靠搶。崔紅小時候在十多年前,那個時候可想而知物資更加匱乏。
後來的世界自己手工編織毛衣的都很少了。大家都覺得機械編織的更好看,更便捷。科技的發展也讓這些手工編織的東西逐漸消失了。
四個女人剛出門,賴端午火急火燎的跑來了。原來他房管局的朋友馬強說有兩套房子很合適,他來問問盧靖要不要去看看?
有房子肯定要去看看,於是盧靖把其他的人帶到了搶購瑕疵布料的現場,就和賴端午走了。一路上賴端午介紹房子的情況,這兩棟房子應該是算沒有主人了。一家人全都沒有了,現在房子歸他們的一個遠房親戚。他家就剩下個老頭了。所以連老頭的房子一共有三棟。老頭實在是管理不過來,現在他想都賣了,自己拿著錢住到養老院去。
盧靖到了現場,發現這房子就在路邊,外麵原來應該是商鋪,總共三大間。每間有兩百平方米左右,很寬敞。後麵是可以住人的,還是兩層樓的。據說三家人原來是一個祖宗,三兄弟把房子建在了一起。
賣房的老頭子已經七十多歲了,無兒無女,這房子都讓他繼承意義也不大了。從他的角度來說等於是已經接近滅族了。
本來老頭子隻打算賣兩棟,可是昨天他改主意了,想都賣了,自己去住養老院。他算是街道上的五保戶,進入敬老院養老很快就獲得了批準。隻是房子他要賣六千塊錢,這筆錢目前為止都是巨款,周圍沒有幾個人能出的起價。
六千塊錢買了三個臨街的鋪麵,還有三棟二層小樓。廁所,廚房,倉庫都齊全。這個價格對於盧靖而言像是在撿錢。盧靖都沒有講價,就答應都買下來。老頭子也痛快的把所有家具用品全部送給了盧靖,自己拿著錢,卷了行李過幾天就去養老院。
賴端午開始因為馬強和老頭子都在,一直憋著問題沒有問?盧靖爽快的請賴端午和馬強,還有賣房的老頭子吃了一頓飯。中午在國營飯店裏點了四菜一湯,吃了飯,馬強就告辭了。他還答應以後有類似的房產會通知盧靖,畢竟他就在房產管理所工作。
盧靖給了他一個紅包,謝謝他幫忙。朋友看了賴端午一眼,等他點頭了才拿了紅包。賴端午等他們都走了,盧靖上了他駕駛的吉普車才問:“這麽大的事你不要告訴姚彥筠嗎?這麽一大筆錢花出去,你都不問他的嗎?”
盧靖笑了笑說:“這是我的錢,我沒花姚彥筠的錢。這是我這些年的稿費,還有勞動所得。既然我是花我自己的錢為什麽要和姚彥筠商量?我買房子寫的是我的名字,和姚彥筠有關係嗎?你不能因為我們倆是夫妻,我花自己的錢還要告訴他吧?當然他如果在家,我肯定會和他一起來,可是他不在家,有些事情錯過了機會是會後悔的。明白了嗎?”
賴端午感覺自己被饅頭噎住了喉嚨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盧靖的話似乎很有道理,可賴端午怎麽總覺得是怪怪的感覺呢?
送了盧靖迴家,賴端午開車去了常鍾聲的家。說了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他鬱悶的躺在常鍾聲的沙發上說:“我總覺得哪裏不對?可又說不上來?你幫我分析分析哪裏不對?”
常鍾聲笑著說:“因為你們倆的角度不一樣。你是把姚彥筠放在一家之主的位置上,覺得盧靖應該什麽事情都要聽姚彥筠的意見才能做?
盧靖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她有錢,可以經濟獨立。所以她可以用自己的錢買房子,哪怕這個房子價格很高。她沒有覺得花自己的錢要跟姚彥筠商量。其實夫妻也好,親人也好,朋友也好,立場不同,角度不同自然就會意見不同。所以溝通很重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同樣重要。”
賴端午一下子從沙發上站起來,拿著鑰匙往外走:“你估計這輩子都要打光棍了?誰和你說話都像在聽哲學課?我可受不了了,常老師,告辭!”
常鍾聲微笑著說:“走吧!蘇姨今天燉了雞湯,我去多喝一碗?”
賴端午又坐了下來:“我休息一會兒,晚飯就去喝蘇姨燉的雞湯!”
常鍾聲好笑的給他拿了一床被子,任由他躺在沙發上睡著了。
盧靖迴到家裏心情很好,不過看到滿地的布料有些懵,尤其是布料旁邊還有很多鞋子,帽子,和白色的棉紗手套,有些不太理解?蘇姨都說自己敗家,這三個人也沒有少買吧?
崔紅解釋說:“我們搶完了布料,就被蘇姨剛認識的朋友帶著去了隔壁的鞋廠。那邊有不少瑕疵的鞋子賣,我們也搶迴來了的堆。有皮鞋,有棉鞋,我們搶了不少!”
帽子是鞋廠隔壁的帽子廠的存貨,不是瑕疵品。是倉庫裏的存貨,我們也選了不少!”
盧靖指著棉紗手套問:“那這個呢?”
蘇姨指著沙發上白色的沙發巾:“就是用來鉤這個的啊!還有冰箱上的那塊紗巾,茶幾上的杯墊,電視機上蒙著的,都是我用棉紗手套鉤出來的。今天有人賣,我就趕緊買了不少,你們家的沙發巾還沒有,收音機上那塊有點舊了!我都想鉤出來換了。”
盧靖抽了抽嘴角,感覺蘇姨這一年的活都安排好了。做衣服,織毛衣,拆棉紗手套鉤日用品,這一年還有歇氣的時候嗎?
原來這些東西都是用棉紗手套鉤出來的?蘇姨的手都這麽巧了嗎?
崔紅卻一臉的懷念:“我小時候有一套用這個織的線衣線褲,後來長大了穿不下了給了弟弟妹妹。那個時候我爸爸一個月發兩雙,我媽攢了一年才勉強能給我織一套衣服。”
盧靖沒有這個記憶,她也不會問為什麽不用毛線這種話?這個時代買毛線都需要票,買個瑕疵品都要靠搶。崔紅小時候在十多年前,那個時候可想而知物資更加匱乏。
後來的世界自己手工編織毛衣的都很少了。大家都覺得機械編織的更好看,更便捷。科技的發展也讓這些手工編織的東西逐漸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