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二鳳也算看明白了,姐姐一家在講他們上官家當傻子耍,再這麽任由他們弄下去,女兒就算十條性命也不夠折騰的。
“姐姐,你什麽也不用說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也不求別的,隻求她過得開心就行。”
趙二鳳唯恐姐姐聽不明白,索性又補充了一句。
“妹夫,你看這事就這麽算了嗎?”張震見趙二鳳原本是氣勢洶洶,現在卻是母愛泛濫,不免很是擔憂。
“還能怎麽辦,皇上隻是下的口諭,讓朱大人來督辦小女慘死一案,現在小女平安,此事自然也是不了了之了。”
上官驚天也沒有想到會是如此皆大歡喜的結果,不由得心裏暗暗竊喜。
心說蕭辰啊蕭辰,你連老夫都騙了,不過看在你對我女兒真心的份上,老夫就不再跟你計較了。
“妹夫,那你侄子斷了手臂,就白白挨了一刀,我覺得還是將瀾兒接迴去,讓瀾兒與中兒成親。”
張震覺得上官瀾好好的,就應該迴去,嫁給自己的兒子。
“姐夫,你這話說得好沒有意思,瀾兒損命的時候,怎麽沒見你說這樣的話,這個家我當定了,瀾兒從此就是蕭家的人。”
趙二鳳的氣不打一處來,這張家也太拿自己當一迴事了。
莊玉看向了江長風等三人,笑著問道:“三位是否留下做客,還是執意將幾位令嬡接迴府上呢?”
“全憑莊夫人做主,今日在下幾人也看到了,小女在蕭府並無受到絲毫的委屈,我等哪有不放心之理?”
江長風連連賠笑,他本來便不想與蕭府鬧翻,如此一來,反倒有了下台階的理由。
“上官夫人,你是否願意留下做客?”莊玉款款走到了趙二鳳的跟前,施了一個萬福。
趙二鳳受寵若驚:“如此一來,豈不是太過叨擾?”
“娘,老夫人盛情挽留,你就留下來吧,女兒也很想你的,有很多話要跟你說。”上官瀾拽著母親的手撒嬌。
“問問你爹的意見?”趙二鳳其實已經動了心。
“問我幹什麽,女兒開心就行。”上官驚天經曆了女兒一生一死的打擊,才知道沒有什麽比女兒開心的活著更重要。
所以,這一迴他要駁迴張震的意願,替女兒是幸福著想。
“你,你怎麽能夠這樣?”張震幾近無語。
“張大人,你若是沒事,請先迴去,我還要留在蕭府跟女兒說幾句話,還請見諒了?”上官驚天拱手致歉。
張震自知再留下也沒有什麽意思,隻得抓了夫人的手,轉身匆匆而去。
莊玉走到朱忠麵前,也是客客氣氣的:“朱大人,你是否也留下喝杯水酒,老身剛才有言語衝撞,還請諒解。”
“老夫人客氣了,下官還得迴去複命,就不叨擾,今日看到這樣的結果,下官其實非常欣慰,下官這就告辭。”
朱忠有使命在身,實在是不宜再去逗留。
趙德海自然被請到了最上座,他心裏也在默默替外孫女感到高興,終於找到了一個好歸宿……
時光匆匆,轉眼又是幾日。
朝廷因為蕭家的勢力削弱,又重新換了格局,以趙家為主的為一個派係,蕭家無意自立派係,卻偏偏不乏牽強附會之人。
景帝最不喜朝中大臣拉幫結派,雖然蕭家並非有意為之,但仍然很是反感。
蕭辰世襲了父親爵位,每日也必須上早朝,聽眾大臣跟皇上啟奏各方大事,他很少發言,隻是冷眼旁觀。
皇上的奏折堆積如山,大多數均是邊關告急文書。
北疆匈奴暫且未發起攻勢,但南疆蠻王卻是步步緊逼,連連攻破幾道防線,程世榮發來求救急文,請皇上定奪。
景帝為了南疆局勢,也是大費腦筋,昔日是盛庭任大都督,幾年內一直是相安無事,而自從盛庭被殺,北疆就是動蕩不安。
“各位愛卿,你們也看到了,邊關告急文書堆積如山,朕現在也是苦於無計,你們快跟朕說說良策。”
景帝目光暗沉,身子傾向了前方。
“皇上,以微臣看,不能示弱,應該給點顏色給蠻王看看,不然大夏永遠難以安寧。”
“不可,現在北疆匈奴也是虎視眈眈,一旦傾盡全國之兵,北疆匈奴再趁虛而入,大夏危矣。”
“皇上,國內國庫空虛,不宜再大動幹戈。”
“微臣覺得,必須狠狠地教訓來犯敵軍。”
金鑾殿上,眾大臣你一眼,我一語,便是爭論不休。
景帝氣得則是雙目瞪圓:“朕讓你們跟朕出主意,你們則是吵個不停,是想氣死朕嗎?”
隻因為景帝的一句話,所有人便噤聲,不再有任何人多言,甚至連大氣也不敢出,隻是低頭,目視雙足。
“蕭辰,你有何見解,平日裏不是很活潑的嗎?”景帝看向了蕭辰,一臉嚴肅問道。
“微臣覺得剛才李大人說得極是,對待南蠻就不該示弱,應該給予重創,讓其永遠吸取教訓。”
蕭辰並非好戰者,但他知道,以戰止戰,才是最好的效果。
“嗬嗬,你說得還真是輕巧,國力孱弱,打仗便意味著要耗費大量物資,你能夠為朕想出好辦法嗎?”
景帝冷笑,說實話景帝並不看好蕭辰。
與蕭家之前定南王以及其他幾位世子相比,蕭辰不過是頭腦更加靈活,善於使詭計而已。
“微臣覺得發起募捐,讓滿朝文武為皇上籌集軍糧,軍款,之後再派軍增援南疆,如此一來,南疆無虞。”
蕭辰的意見很中肯,打仗需要用銀子,所以希望皇上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蕭辰的主意,無疑是傷到了更多大臣的利益,他們並不想無端從家裏拿出錢財。
“皇上,七世子此言差矣,隻會是勞民傷財,讓國內更加人心惶惶。”
“以老臣看,還是與南蠻言和更為妥當一些,隻要邊關安定,國內才能大力發展生產,何愁國家不富裕。”
“這仗是萬萬打不得,請皇上三思。”
“眾愛卿之意見,朕記下了,退朝。”景帝並未給出準確旨意,而是甩了袍袖,下了龍椅轉身離去。
“姐姐,你什麽也不用說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也不求別的,隻求她過得開心就行。”
趙二鳳唯恐姐姐聽不明白,索性又補充了一句。
“妹夫,你看這事就這麽算了嗎?”張震見趙二鳳原本是氣勢洶洶,現在卻是母愛泛濫,不免很是擔憂。
“還能怎麽辦,皇上隻是下的口諭,讓朱大人來督辦小女慘死一案,現在小女平安,此事自然也是不了了之了。”
上官驚天也沒有想到會是如此皆大歡喜的結果,不由得心裏暗暗竊喜。
心說蕭辰啊蕭辰,你連老夫都騙了,不過看在你對我女兒真心的份上,老夫就不再跟你計較了。
“妹夫,那你侄子斷了手臂,就白白挨了一刀,我覺得還是將瀾兒接迴去,讓瀾兒與中兒成親。”
張震覺得上官瀾好好的,就應該迴去,嫁給自己的兒子。
“姐夫,你這話說得好沒有意思,瀾兒損命的時候,怎麽沒見你說這樣的話,這個家我當定了,瀾兒從此就是蕭家的人。”
趙二鳳的氣不打一處來,這張家也太拿自己當一迴事了。
莊玉看向了江長風等三人,笑著問道:“三位是否留下做客,還是執意將幾位令嬡接迴府上呢?”
“全憑莊夫人做主,今日在下幾人也看到了,小女在蕭府並無受到絲毫的委屈,我等哪有不放心之理?”
江長風連連賠笑,他本來便不想與蕭府鬧翻,如此一來,反倒有了下台階的理由。
“上官夫人,你是否願意留下做客?”莊玉款款走到了趙二鳳的跟前,施了一個萬福。
趙二鳳受寵若驚:“如此一來,豈不是太過叨擾?”
“娘,老夫人盛情挽留,你就留下來吧,女兒也很想你的,有很多話要跟你說。”上官瀾拽著母親的手撒嬌。
“問問你爹的意見?”趙二鳳其實已經動了心。
“問我幹什麽,女兒開心就行。”上官驚天經曆了女兒一生一死的打擊,才知道沒有什麽比女兒開心的活著更重要。
所以,這一迴他要駁迴張震的意願,替女兒是幸福著想。
“你,你怎麽能夠這樣?”張震幾近無語。
“張大人,你若是沒事,請先迴去,我還要留在蕭府跟女兒說幾句話,還請見諒了?”上官驚天拱手致歉。
張震自知再留下也沒有什麽意思,隻得抓了夫人的手,轉身匆匆而去。
莊玉走到朱忠麵前,也是客客氣氣的:“朱大人,你是否也留下喝杯水酒,老身剛才有言語衝撞,還請諒解。”
“老夫人客氣了,下官還得迴去複命,就不叨擾,今日看到這樣的結果,下官其實非常欣慰,下官這就告辭。”
朱忠有使命在身,實在是不宜再去逗留。
趙德海自然被請到了最上座,他心裏也在默默替外孫女感到高興,終於找到了一個好歸宿……
時光匆匆,轉眼又是幾日。
朝廷因為蕭家的勢力削弱,又重新換了格局,以趙家為主的為一個派係,蕭家無意自立派係,卻偏偏不乏牽強附會之人。
景帝最不喜朝中大臣拉幫結派,雖然蕭家並非有意為之,但仍然很是反感。
蕭辰世襲了父親爵位,每日也必須上早朝,聽眾大臣跟皇上啟奏各方大事,他很少發言,隻是冷眼旁觀。
皇上的奏折堆積如山,大多數均是邊關告急文書。
北疆匈奴暫且未發起攻勢,但南疆蠻王卻是步步緊逼,連連攻破幾道防線,程世榮發來求救急文,請皇上定奪。
景帝為了南疆局勢,也是大費腦筋,昔日是盛庭任大都督,幾年內一直是相安無事,而自從盛庭被殺,北疆就是動蕩不安。
“各位愛卿,你們也看到了,邊關告急文書堆積如山,朕現在也是苦於無計,你們快跟朕說說良策。”
景帝目光暗沉,身子傾向了前方。
“皇上,以微臣看,不能示弱,應該給點顏色給蠻王看看,不然大夏永遠難以安寧。”
“不可,現在北疆匈奴也是虎視眈眈,一旦傾盡全國之兵,北疆匈奴再趁虛而入,大夏危矣。”
“皇上,國內國庫空虛,不宜再大動幹戈。”
“微臣覺得,必須狠狠地教訓來犯敵軍。”
金鑾殿上,眾大臣你一眼,我一語,便是爭論不休。
景帝氣得則是雙目瞪圓:“朕讓你們跟朕出主意,你們則是吵個不停,是想氣死朕嗎?”
隻因為景帝的一句話,所有人便噤聲,不再有任何人多言,甚至連大氣也不敢出,隻是低頭,目視雙足。
“蕭辰,你有何見解,平日裏不是很活潑的嗎?”景帝看向了蕭辰,一臉嚴肅問道。
“微臣覺得剛才李大人說得極是,對待南蠻就不該示弱,應該給予重創,讓其永遠吸取教訓。”
蕭辰並非好戰者,但他知道,以戰止戰,才是最好的效果。
“嗬嗬,你說得還真是輕巧,國力孱弱,打仗便意味著要耗費大量物資,你能夠為朕想出好辦法嗎?”
景帝冷笑,說實話景帝並不看好蕭辰。
與蕭家之前定南王以及其他幾位世子相比,蕭辰不過是頭腦更加靈活,善於使詭計而已。
“微臣覺得發起募捐,讓滿朝文武為皇上籌集軍糧,軍款,之後再派軍增援南疆,如此一來,南疆無虞。”
蕭辰的意見很中肯,打仗需要用銀子,所以希望皇上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蕭辰的主意,無疑是傷到了更多大臣的利益,他們並不想無端從家裏拿出錢財。
“皇上,七世子此言差矣,隻會是勞民傷財,讓國內更加人心惶惶。”
“以老臣看,還是與南蠻言和更為妥當一些,隻要邊關安定,國內才能大力發展生產,何愁國家不富裕。”
“這仗是萬萬打不得,請皇上三思。”
“眾愛卿之意見,朕記下了,退朝。”景帝並未給出準確旨意,而是甩了袍袖,下了龍椅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