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壽亭侯別來無恙!漢壽亭侯可知,那日亭侯能從營中離開,乃是曹公早有囑托,漢壽亭侯乃是忠義勇為之將,任何人不可阻之!”


    “漢壽亭侯可知,自從官渡,一直往南無數關卡,何以帶著劉君家眷,亦是暢通無阻?此亦為曹公之下令!否則,以君可能一人而攜眾人順利歸於汝南?”


    “漢壽亭侯亦可知……”


    楊修言語陣陣,甚是犀利。


    關羽聽去,麵容果有變化。


    前番他為曹操擊敗,曹操未殺之,且以降漢不降曹,但曹操多加禮遇,其中恩情,原本以為斬殺了文醜、顏良,足可恩怨兩清。


    今日曹營主簿楊修一言,原於之前,再度欠了曹操這麽多人情!


    然,今受主公之托,而來截殺曹操,若是放之離開,雖可再次報答其中之恩,但卻將陷主公於不利之中……


    而曹操得聞後,竟是高聲打斷道:“德祖住口,吾與雲長一見如故,喜其性情勇為,過往所行,何足掛齒!今日若能死於雲長之手,也是無憾了!”


    說完這句話,曹操竟然仰著頭,閉著眼睛,麵向關羽而立。


    不說關羽時下之難以決策,曹營之內,但如楊修輕輕出了一口氣,餘光盯著前方關羽,而許褚一直保持著防備之態,關羽真要敢殺來,他就算是死,也要保得曹公安寧!


    後方的百眾曹營狼狽之眾,此時也都看向了前方大司空曹操,那道身長不算高大,可所為所行,足以讓人仰視的身影,很多曹軍兵士,也都下意識保持著防禦之態,做好了死戰準備。


    此時此刻,無論曹營,還是劉營,所有目光,幾乎都聚集在關羽身上。


    不放曹操離開,殺了曹操,那關羽將置於“不義”之境。


    放曹操離開,那關羽將陷入“不忠”之內。


    自古以來,忠義孝常難全之。


    而處於焦點之內的關羽,此時之內心鬥爭,可想何其激烈!


    如此,足足過了十息時間,關羽抬起頭來,那雙眸子裏,沉吟之色散去,多了堅定,多了灑脫,他手中長刀亦是握起。


    正當身後部從們,以為主將當要衝鋒殺敵時,關羽開口了。


    他的聲音低沉,又帶著河東男兒的豪邁。


    “關某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棄主命而無忠乎?關某生平以來,殺人無數,有仇敵,亦有敵卒,但恩怨於吾心中,如同白夜之分明,可會恩怨不分乎?”


    “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無忠義,無始終,實非君子所為也!吾讀《春秋》,其中大義於肺腑,故可知所為,所不為。但如玉碎,而不變其白。如竹遇風,但不能改其骨。”


    “是故,關某自有所,當有所不為之,上不愧於天,下不愧於地,又豈會置忠義於不顧乎?”


    關羽之所道,傳入到了曹操耳中,曹操睜開了眼,目光欣賞愈加。關雲長乃其生平所見,忠義勇為,天下再找不出第二個人來,若是此人能真心為之所用,他曹孟德折損陽壽十載又如何?


    關羽之所道,傳入到了許褚耳中,許褚緊繃的臉色,有一刹那的錯愕,論天底下,還有如此真性情者也!若是他同關羽早逢二十年,說不定能引為知己,於天下之地,快意恩仇!


    關羽之所道,傳入到了楊修耳中,其歎道:這許才是孔子所言‘儒有忠信以為甲胄,禮義以為幹櫓;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雖有暴政,不更其所’之釋也!


    至於曹營之普通兵士,關羽之部從,但聞於穀地迴蕩之音,皆覺其中豪情。


    不等曹操等人說什麽,隻見關羽已經向一側讓開了道路。


    “關某死不足惜,但生前不願受忠義之困,今請曹公行之,以報當日曹公放行之恩,自此,吾等恩義徹底兩清之!”


    此言一落,關羽扶著大刀,於地上劃出一條界限,以明誌,隨之閉目而待。


    左右之關羽部從門,令行禁止,於此同時,讓開了道路。


    尋常時間內,關羽對待部從非常親厚,與之同甘共苦,故深受兵士們的愛戴。


    而無論主將選擇,會迎來什麽,其部從們,全都義無反顧隨行之。


    見此,楊修緩緩迴神,鬆了一口氣,並瞥向了前側的司空曹操。


    曹司空於己人寬厚之外,亦屬智謀遠慮之人,其有大誌向,事業未成,天下未定,又怎會真的願意死在此地?


    於曹司空表露其中之意後,作為下屬自然要幫襯一二。


    現在看來漢壽亭侯關雲長還真被說中了……


    曹操也不是優柔寡斷之人,他一沉吟,看出關羽決意,下一次麵對,就是必殺之局了,可惜……


    曹操收斂情緒,向關羽一禮道:“多謝雲長了!”


    即於曹操準備邁步之時,許褚看了眼道路兩側的關羽部從,還有些擔心,正想走在前側護衛,曹操瞪眼道:“仲康退下,雲長本是一諾千金,忠義無二之人,吾何以懼之!”


    說完這句話,曹操大步於前行走。


    單單是這番氣魄,不知讓多少人側目。


    在經過關羽身邊,但見關羽側向一旁的麵孔,還有隨風飄動的長髯,一禮道:“吾於雲長之敬重,溢於言表,來日雲長若至,吾自親迎之!”


    話未多言,曹操在穿過這支阻攔之部後,一見許褚等人跟來,往後看去,已看不到關羽身影,他這才歎道:“劉玄德不知道多少世來的福氣,竟有如此人物為之賣命……而雲長於此,劉玄德必不遠也!不用去往細陽縣城了,吾等這番轉向南下,直往汝陰而去!”


    “諾!”


    ……


    於曹操離開不久,關羽於道上,抬頭望天,遲遲沒有動作。


    正當其副將準備說些什麽時,關羽道:“吾今日放走曹操,乃是為義,但於主公大計有損,故隻有一死,才能謝罪,以示不二之心。吾若死之,汝持吾首級,往主公處相告……”


    “將軍!”


    不等關羽說完,其部從們全都高唿起來。


    可下一刻,關羽充滿決絕,且突然拔出了佩劍,欲以自刎之,此間之況,更使人反應不及。


    當所有人屏住唿吸,且要奪劍之時,一支箭矢忽然從遠方飛射而至,打在了關羽手背之上。


    羽箭之巨力衝擊力下,即便是關羽,加上心神正值動蕩之間,遂長劍落地。而那羽箭插在後方樹幹上,其上刻有“太史”二字。


    馬蹄聲陣陣。


    關羽之眾,往前看去,正見十幾騎臨前。


    方才射箭之男子,氣勢如淵,馬匹落於後側。


    至於為首之男子,年不過二十多,手持長戟,玉樹臨風,更顯俊朗威武,世間鮮有見如此風姿者,其長戟遞到旁邊小將手中,遙遙一禮道:


    “可是關將軍當麵?在下江東孫策是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吳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屾並收藏吳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