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揚州刺史劉馥,以及退於壽春的陳登等人,猜測那般,魯肅和雷緒等人馬,除了一部分留守馬頭城,餘者大部,正是為了引出曹營之敵。


    依托壽春至下蔡一帶地形,於騎兵製約之大,即便是曹操的虎豹騎至此,想發揮全部實力,亦是困難。


    直待將曹營兵士引出,步卒之戰中,雷緒等袁術舊部人馬,當年曾馳騁豫州和淮南大地,自有一戰之力!


    更何況,這次步卒進取,本就是孫策和魯肅的一場謀劃,欲再行前番奪取關城之計,予敵時機,擊敵腹背。


    為此,孫策選擇獨領一部人馬,沿著早就探尋的南渡要道,繞向敵軍後方,進而同魯肅、雷緒人馬,成前後進擊之勢。


    若是敵將隱忍之,那在得取下蔡後,兵向壽春,就需要魯肅建言的另一計了,好在敵將終於還是忍不住,欲主動來戰!


    是日下午。


    小將淩統隨行,孫策領著一千江東精兵,於南渡口登岸,順斥候所探小道,而往下蔡西南,壽春東部率部潛伏行軍。


    同一時間,於一名叫望風坡之地,蔡揚人馬,終於同魯肅和雷緒部交手了。


    這次雷緒部共計兩千人,都是從萬眾之內,挑選出來的悍卒。前番得取東城、曲陽之後,依托城內軍庫的軍械物資,重做裝備,故不少兵士,都有穿戴用來防護的皮甲,手持長矛和大戟,按照軍令,訓練有素,而行戰之!


    梅乾乃受魯肅建議,為同蔡揚騎兵和步卒的先鋒大將,他手持長戟,立於戰馬上。


    看到敵軍因此坡地受阻,騎兵後勁不足,難以衝鋒後,梅乾麵上一喜!


    那位魯君還真是未卜先知,知道曹營大將率騎兵於此,銳不可當,故借助地勢,以逸待勞,消滅其氣勢。這般一來,敵軍之勢,果然一阻。


    觀此情景,於埋伏坡地兩側的本部人馬,連續以箭矢射擊,敵軍騎兵和步卒戰鬥隊列,因此打亂後,梅乾看了眼後方搖晃的令旗,高聲道:


    “二三子,隨吾衝殺!”


    其部騎兵數量不過百騎,但順坡地衝殺而下,其士氣則如千騎一般,身後隨行的步卒,揚著長戟和大刀,緊緊相隨。


    哢嚓!


    長戟之戟頭,那鋒利矛尖,直劃破了敵卒脖頸,梅乾來不及去看捂著脖子倒下的敵卒,又迅速對上了另一人。


    “殺!”


    梅乾武藝不凡,又刺透了一人胸膛,鼻息之內,充滿了鮮血之味。


    這是從少年闖蕩市井時,就練就的殺伐手段,便是於敵卒圍攏間,依然能於馬上,從容相對。


    蔡揚也於瞬息注意到了殺入的江東大將,他怒吼一聲,拎著長矛,即向梅乾處殺來。


    “小賊休要張狂,吃吾一矛!”


    不得不說,蔡揚殺來,讓被梅乾率部衝散的曹軍人馬,士氣再度凝聚起來。


    梅乾聞聲之時,側眸一看來將兇猛,也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下一息,兩人就激戰在了一起。


    不遠處的高地上,魯肅按劍而立,正是在眺望著整個戰場,一旁的雷緒,見梅乾遇到了對手,而曹軍騎兵再度齊聚殺來,本部步卒轉危,想要親率後方之部支援。但見魯肅沒有說話,知其能力和軍略,雷緒也忍住了內心悸動,觀察著戰場,其手中的大刀,從左手,又換到了右手。


    於此沉默中,魯肅忽然開口道:“雷將軍覺得曹營騎兵如何?”


    雷緒聞之,看向戰場上馳騁的曹軍騎兵,撫須道:“今之所見,吾覺得,於天下之內,曹營之騎兵,也鮮有敵手,幸而此地之地勢起伏,魯君又設置有障礙,否則以此敵將所領數百騎兵,吾等難以正麵敵之!”


    魯肅滿臉凝重,頷首道:“正如雷將軍所言,曹營騎兵,乃是君侯將來兵進中原之大患。昨日同君侯相聚,君侯亦有言及騎兵發展之事,可以江東少馬,此乃大問題。不過,在聽了君侯一言,從一方麵思慮,今又見曹軍作戰,吾覺得君侯之計,或可行也!”


    雷緒沒有想到魯肅但觀眼前戰事,就能想的這麽遠!


    說到馬匹,於雷緒所知,當今大漢天下,最著名的還是西涼大馬,當年董卓、呂布,莫不以西涼鐵騎而橫行天下。


    除了西涼之地,還有北方大部,如幽州、並州之所,都有馬場。此外,遼東之戰馬,也很出名。


    而江東因其地域限製,即便有這些年的積攢,便是吳侯敗劉繇,所得千餘匹,然馬匹數量遠不及曹營。


    雷緒有些好奇之前軍議後,吳侯說了什麽,讓魯肅如此敬重,便見魯肅又道:“時機已來,此時敵軍正待圍擊,而隊列未整之時,雷將軍從側麵出擊,擊敵右翼薄弱!”


    雷緒順著魯肅目光望去,果然看到了曹軍轉向後的錯亂,於魯肅在戰機上的把控,早已佩服的五體投地。


    其人迅速應下,率領後援之部,火速出擊。


    雷緒人馬之出動,讓正麵迎敵的梅乾,壓力頓時一減。


    而見江東人馬,從側麵再度殺來,本方擠在狹窄的坡地,而無法發揮戰力之騎兵,節節敗退,蔡揚頓時有些著急了!


    他一矛擊出,堪堪將梅乾攻來的殺招給擋住,隨之借此向後高聲道:“吾部兒郎們!跟隨吾後,全數穩住,勿要慌亂!”


    隻是隨著日頭緩緩降落,天色越發昏暗,混戰之中,蔡揚之命令,很快被殺喊聲淹沒。


    ……


    一輪明月高掛蒼穹,不僅照耀了淮南大地,亦照亮了孫策的視野。


    其所領人馬,則匍匐於密叢中,忍受著蚊蟲叮咬,同山地融為一體。


    南側的戰況,於夜幕降落後一個時辰,斥候費勁千辛萬苦,終於是送來了戰事情況。


    魯肅不負他托付,以步卒為主,少量騎兵為輔,借助天時地利優勢,終於擋住了來戰的蔡揚人馬。


    隨著時間推移,蔡揚部麵臨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加上早讓小將陳銳率百人,先行往曲陽方向轉移,佯裝曲陽而來的援軍。如此到了最後,來戰之蔡揚,一旦遇挫,折返乃是必然。


    從距離諸方麵看,蔡揚首選必是會退守下蔡,而此處大道,也正是其眾必經之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吳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屾並收藏吳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