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練武功得心應手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傳奇 作者:王文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可大龍這一次學武,這開頭竟然開得如此容易如此輕鬆如此舒服。這倒讓他想到了另一句老話: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看來,他這學武練武,不但自己學到了初步的本領,嚐到了甜頭,也能讓老爹滿意欣慰。
跟著史進學了五個下午,他竟然像上了癮一樣,尤其是跟史進特別聊得來,更讓他越來越離不開史進,越來越喜歡上了史進。他甚至有一種相見恨晚的強烈感覺。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反倒特別感激自己的老爹。要不是老爹把他弄到梁山上來,他怎麽能碰到史進,又怎麽能找到這樣一個知己呢?雖然以前跟小五、宋大膽、王闖這些人都很知己,都很要好,可他們沒有史進的這些本領。跟著史進學武練武簡直如魚得水。
有一天,在大龍的強烈要求下,史進為他表演了一套八卦掌,把大海看的是眼花繚亂情緒激動血脈賁張,這就令他更增加了對史進的崇拜和信任。他深信,跟著史進,就一定能夠成為一個武功過人、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高人。
跟著史進練功,大龍也不覺得累。每天中午,都是到了要放學的時辰他還久久不想離開。在休息的時候,史進就跟大龍東扯西扯,扯那些江湖的趣事兒,扯當年他的那些輝煌事跡。而大龍也講自己的輝煌過往,但是講來講去,大龍就覺得自己那些東西跟史進相比,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大龍當然不知道,他之所以跟史進能聊到一塊兒,能越來越投機,是因為他們兩個有共同的地方,所以才能共情。史進的童年少年時代也是狂放不羈為任性妄為,所不同的是,大龍雖然從小生活條件並不差,但是他從小沒有父愛母疼,而史進卻是父母雙全,父親對他寵溺有加,可以說他要天上的星星時,父親都要給他摘下來。稍大他想學武藝,父親就先後給他請了七個師傅教他,最後拜京都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為師,學了一身的功夫。恰恰是這一身的功夫,讓他仗劍走天涯,上了少華山做了土匪,美其名曰英雄好漢。說句實在話,史進這個土匪,也確實沒做啥惡事,有著許多江湖好漢那種豪俠仗義之氣,又加他的性格既狂放不羈又爽朗痛快,因此跟大龍碰到一塊兒,這可真是惺惺相惜珠聯璧合。本來史進對大龍沒有多少好感,隻覺得大龍完全是仗著爹的名氣和地位,頂多就是一公子哥;可是等兩人在一塊兒了才發現,這個家夥跟他想的不一樣,有他爹身上的很多優點,心地幹淨、為人爽快、性格隨和、敢恨敢愛,說話做事兒靈活的很,那一對眼睛,看上去鬼精鬼精,但卻並不狡猾,倒給人以真誠之感。正因此,大龍說出來的話,讓人感覺實在,聽著好聽舒服。史進想起自己在十六歲的時候,似乎傻愣愣的,就知道到處亂衝亂撞,說話也是愣頭青一樣;可大龍呢,隨他爹,說起話來眉飛色舞,似乎眼睛都會笑。在吹捧人,諂媚人,巴結人方麵,大龍絕對不吝惜言辭,讓人聽著就開心舒服。史進就特別喜歡聽大龍說話,也特別喜歡他跟自己在一起時的那種乖巧恭順和服服帖帖,尤其是當大龍一口一個“師傅”叫著的時候,史進就更加開心。正因此,二人處得很是融洽默契。
宋江平時是跟太公、宋清和大龍一起在太公屋裏吃飯的。最近他發現,每天吃過早飯,大龍就急匆匆的往外跑,而中午迴來的時候,往往都已過了吃飯時間。宋江特意讓宋清跟蹤大龍。宋清跟了幾次,向宋江匯報說,“大龍都是吃了飯就一路跑到史進的練武場,學武練武很是認真,也很用功;中午迴來的晚,是因為每次都是時間到了,大龍還要再向史進討教。大龍每天都弄一身汗,摸爬滾打,從沒見他叫過苦,沒見他喊過疼。”
宋江聽了宋清的匯報,很是欣慰。他決定親眼看看兒子的練武情況。就在大龍開始學武的第七天,帶上花榮,來到東山關口練武場旁邊的寨牆一側,躲在後麵偷偷地觀看。宋江看到了兩人練功的情況,很是滿意,也特別高興。
按宋江的規定,大龍學武和上學,都是每十天休息一天。就是在休息的這一天,宋江專門宴請了史進,由花榮、劉唐和宋清作陪,還特意補辦了拜師儀式,讓大龍正式拜史進為師,把史進搞得滿臉通紅,很不好意思。但從這一次之後,史進跟大龍的感情又上升了一個層次。
大龍跟著史進學武,可以說順風順水,效果極佳。無論從學到的功夫、本領的提高,還是師徒關係的升溫,是令師徒雙方及宋江都滿意的。可是大龍上學,卻不那麽順。
上學的頭三天,盡管老師所講的東西,都是大龍讀過學過的,但他為了尊敬老師、取悅老爹,一直都十分謙恭認真地聽講,也按著老師的要求認真讀課文寫字帖。到了第四天,他就有些無法忍受了,便在課間休息時向老師求教:“老師啊,您能不能讓我看看您這一整個學期要講的課文?”
老師抬起眼皮,疑惑地看著這個令他十分滿意的學生:“你隻需好好聽課寫字就是了,為何要看整學期的?”
大龍很是尊崇仰慕的樣子:“我想作個學習計劃。您不是教導我,有了計劃,才能有更好的學習效果?”
老師若有所思地呆愣了一小會兒,點點頭,把厚厚一摞講義給了大龍。大龍便十分認真的翻看起來。這一看便發現了問題,這老師要講的東西他都讀過了,有的還讀了不止一遍。在靈岩山的近三年時間裏,日常的空閑時間特別多,這給大龍提供了讀書的機會,他就和小五摽著勁讀書。如今,每天下午都要跟著聽這位先生講解這些文章,他聽著簡直味同嚼蠟,越來越厭煩。但礙於老師和老爹的麵子,又不得不忍著,耐著性子堅持聽。上到第九天,大龍一想,次日就要休息了,就問老師:“老師啊,休息迴來再上課,您能不能講點新的東西?你現在講的這些,還有你講義裏準備的內容,
我都學過了。一勁地學這些老掉牙的東西,豈不浪費時間?”
楊先生一聽此言,頓時一愣:喲嗬,這小子,癩蛤蟆打哈欠,你口氣不小啊,還讓我講點新的,我看你是螞蟻想上天,不知天高地厚啊!先生就說:“我這是按照你爹的要求,從私塾的基礎課給你講起的。你才學了兩三天,這就要求講新的,我這講的不都是新的嗎?你說你讀過,可是你懂這
裏麵的要義嗎?”
大龍說:“差不多都懂,有些不太懂的,我慢慢琢磨,也能琢磨出來。我是覺得老是這樣,既費你的功夫,也浪費我的時間,裏外都有損失嘛。”
楊先生顯然脾氣不錯,並不發火,隻苦笑了一下說:“啊,這講義是你爹同意了的,咱先把今日下午的學完,後續我跟你爹商議一下,看看該怎麽調整。若是你爹覺得沒有必要再繼續上,那咱就停了,正好還有人找我去別的村教書。若不是吳用先生請我過來,若不是你爹的麵子大,我也不會來。”
大龍聽得出,這楊先生心裏很不高興,隻不過礙於他爹的麵子,再加上這人可能天生性格就溫和,並沒有對他發火。他又想起了小的時候在爺爺家,那個私塾先生動輒發火,常常被他們氣得麵色青紫,這兩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至此,大龍也不好再說什麽,隻好耐著性子繼續聽。好在先生挺識趣,提前半個時辰就放學了。
到了晚上,因為上午練武練得累,所以吃過晚飯,洗了腳早早就上床睡了。他正睡著,懵懵懂懂的聽見有人叫他,又有人推他,他半睜著眼,很不耐煩地問:“誰呀?鬧啥呢,困死了。”
接著就聽到一個聲音說:“起來,我問問你。”
他這才聽出是爹的聲音,就急忙爬了起來。一看,爹坐在上首的凳子上,麵向著他,燭光下看不清爹的臉色和眼神;叔坐在下首,也看著他。他就從床上出溜下來,站到了床沿邊,問:“啥事啊?我想睡覺,困死了。”
宋江:“你想睡覺?我且問你,你怎麽惹人家楊先生生氣了?你老老實實講來我聽。”
大龍:“我,我沒惹他生氣啊。”
“你不說實話是吧?你怎麽說,楊先生講的這些你都讀過學過了?”
“我說的是實話嘛,我就是都讀過了,有些還讀過好幾遍呢。”
“哈,看你能耐的,你上了不到三年的學,這些東西你在哪裏讀的?你怎麽能讀得明讀得懂?”
“我在靈岩山讀的啊。我在靈岩山小三年時間裏,我讀了好多的書呢。”
宋江一聽,一時低頭無語,半天,才抬起頭來問道,“你在那個地方居然能讀書?你哪來的書啊?”
大龍:“我哪來的還要給你說呀?我讓人出去買的,也有我到處搶的,怎麽啦?我不管從哪來的書,我讀書就行唄。跟你說吧,我讀的書多了去了,什麽《詩經》《四書五經》,《史記》《三國誌》我全讀過,還有好多呢。我需要一一給你說?”
跟著史進學了五個下午,他竟然像上了癮一樣,尤其是跟史進特別聊得來,更讓他越來越離不開史進,越來越喜歡上了史進。他甚至有一種相見恨晚的強烈感覺。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反倒特別感激自己的老爹。要不是老爹把他弄到梁山上來,他怎麽能碰到史進,又怎麽能找到這樣一個知己呢?雖然以前跟小五、宋大膽、王闖這些人都很知己,都很要好,可他們沒有史進的這些本領。跟著史進學武練武簡直如魚得水。
有一天,在大龍的強烈要求下,史進為他表演了一套八卦掌,把大海看的是眼花繚亂情緒激動血脈賁張,這就令他更增加了對史進的崇拜和信任。他深信,跟著史進,就一定能夠成為一個武功過人、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高人。
跟著史進練功,大龍也不覺得累。每天中午,都是到了要放學的時辰他還久久不想離開。在休息的時候,史進就跟大龍東扯西扯,扯那些江湖的趣事兒,扯當年他的那些輝煌事跡。而大龍也講自己的輝煌過往,但是講來講去,大龍就覺得自己那些東西跟史進相比,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大龍當然不知道,他之所以跟史進能聊到一塊兒,能越來越投機,是因為他們兩個有共同的地方,所以才能共情。史進的童年少年時代也是狂放不羈為任性妄為,所不同的是,大龍雖然從小生活條件並不差,但是他從小沒有父愛母疼,而史進卻是父母雙全,父親對他寵溺有加,可以說他要天上的星星時,父親都要給他摘下來。稍大他想學武藝,父親就先後給他請了七個師傅教他,最後拜京都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為師,學了一身的功夫。恰恰是這一身的功夫,讓他仗劍走天涯,上了少華山做了土匪,美其名曰英雄好漢。說句實在話,史進這個土匪,也確實沒做啥惡事,有著許多江湖好漢那種豪俠仗義之氣,又加他的性格既狂放不羈又爽朗痛快,因此跟大龍碰到一塊兒,這可真是惺惺相惜珠聯璧合。本來史進對大龍沒有多少好感,隻覺得大龍完全是仗著爹的名氣和地位,頂多就是一公子哥;可是等兩人在一塊兒了才發現,這個家夥跟他想的不一樣,有他爹身上的很多優點,心地幹淨、為人爽快、性格隨和、敢恨敢愛,說話做事兒靈活的很,那一對眼睛,看上去鬼精鬼精,但卻並不狡猾,倒給人以真誠之感。正因此,大龍說出來的話,讓人感覺實在,聽著好聽舒服。史進想起自己在十六歲的時候,似乎傻愣愣的,就知道到處亂衝亂撞,說話也是愣頭青一樣;可大龍呢,隨他爹,說起話來眉飛色舞,似乎眼睛都會笑。在吹捧人,諂媚人,巴結人方麵,大龍絕對不吝惜言辭,讓人聽著就開心舒服。史進就特別喜歡聽大龍說話,也特別喜歡他跟自己在一起時的那種乖巧恭順和服服帖帖,尤其是當大龍一口一個“師傅”叫著的時候,史進就更加開心。正因此,二人處得很是融洽默契。
宋江平時是跟太公、宋清和大龍一起在太公屋裏吃飯的。最近他發現,每天吃過早飯,大龍就急匆匆的往外跑,而中午迴來的時候,往往都已過了吃飯時間。宋江特意讓宋清跟蹤大龍。宋清跟了幾次,向宋江匯報說,“大龍都是吃了飯就一路跑到史進的練武場,學武練武很是認真,也很用功;中午迴來的晚,是因為每次都是時間到了,大龍還要再向史進討教。大龍每天都弄一身汗,摸爬滾打,從沒見他叫過苦,沒見他喊過疼。”
宋江聽了宋清的匯報,很是欣慰。他決定親眼看看兒子的練武情況。就在大龍開始學武的第七天,帶上花榮,來到東山關口練武場旁邊的寨牆一側,躲在後麵偷偷地觀看。宋江看到了兩人練功的情況,很是滿意,也特別高興。
按宋江的規定,大龍學武和上學,都是每十天休息一天。就是在休息的這一天,宋江專門宴請了史進,由花榮、劉唐和宋清作陪,還特意補辦了拜師儀式,讓大龍正式拜史進為師,把史進搞得滿臉通紅,很不好意思。但從這一次之後,史進跟大龍的感情又上升了一個層次。
大龍跟著史進學武,可以說順風順水,效果極佳。無論從學到的功夫、本領的提高,還是師徒關係的升溫,是令師徒雙方及宋江都滿意的。可是大龍上學,卻不那麽順。
上學的頭三天,盡管老師所講的東西,都是大龍讀過學過的,但他為了尊敬老師、取悅老爹,一直都十分謙恭認真地聽講,也按著老師的要求認真讀課文寫字帖。到了第四天,他就有些無法忍受了,便在課間休息時向老師求教:“老師啊,您能不能讓我看看您這一整個學期要講的課文?”
老師抬起眼皮,疑惑地看著這個令他十分滿意的學生:“你隻需好好聽課寫字就是了,為何要看整學期的?”
大龍很是尊崇仰慕的樣子:“我想作個學習計劃。您不是教導我,有了計劃,才能有更好的學習效果?”
老師若有所思地呆愣了一小會兒,點點頭,把厚厚一摞講義給了大龍。大龍便十分認真的翻看起來。這一看便發現了問題,這老師要講的東西他都讀過了,有的還讀了不止一遍。在靈岩山的近三年時間裏,日常的空閑時間特別多,這給大龍提供了讀書的機會,他就和小五摽著勁讀書。如今,每天下午都要跟著聽這位先生講解這些文章,他聽著簡直味同嚼蠟,越來越厭煩。但礙於老師和老爹的麵子,又不得不忍著,耐著性子堅持聽。上到第九天,大龍一想,次日就要休息了,就問老師:“老師啊,休息迴來再上課,您能不能講點新的東西?你現在講的這些,還有你講義裏準備的內容,
我都學過了。一勁地學這些老掉牙的東西,豈不浪費時間?”
楊先生一聽此言,頓時一愣:喲嗬,這小子,癩蛤蟆打哈欠,你口氣不小啊,還讓我講點新的,我看你是螞蟻想上天,不知天高地厚啊!先生就說:“我這是按照你爹的要求,從私塾的基礎課給你講起的。你才學了兩三天,這就要求講新的,我這講的不都是新的嗎?你說你讀過,可是你懂這
裏麵的要義嗎?”
大龍說:“差不多都懂,有些不太懂的,我慢慢琢磨,也能琢磨出來。我是覺得老是這樣,既費你的功夫,也浪費我的時間,裏外都有損失嘛。”
楊先生顯然脾氣不錯,並不發火,隻苦笑了一下說:“啊,這講義是你爹同意了的,咱先把今日下午的學完,後續我跟你爹商議一下,看看該怎麽調整。若是你爹覺得沒有必要再繼續上,那咱就停了,正好還有人找我去別的村教書。若不是吳用先生請我過來,若不是你爹的麵子大,我也不會來。”
大龍聽得出,這楊先生心裏很不高興,隻不過礙於他爹的麵子,再加上這人可能天生性格就溫和,並沒有對他發火。他又想起了小的時候在爺爺家,那個私塾先生動輒發火,常常被他們氣得麵色青紫,這兩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至此,大龍也不好再說什麽,隻好耐著性子繼續聽。好在先生挺識趣,提前半個時辰就放學了。
到了晚上,因為上午練武練得累,所以吃過晚飯,洗了腳早早就上床睡了。他正睡著,懵懵懂懂的聽見有人叫他,又有人推他,他半睜著眼,很不耐煩地問:“誰呀?鬧啥呢,困死了。”
接著就聽到一個聲音說:“起來,我問問你。”
他這才聽出是爹的聲音,就急忙爬了起來。一看,爹坐在上首的凳子上,麵向著他,燭光下看不清爹的臉色和眼神;叔坐在下首,也看著他。他就從床上出溜下來,站到了床沿邊,問:“啥事啊?我想睡覺,困死了。”
宋江:“你想睡覺?我且問你,你怎麽惹人家楊先生生氣了?你老老實實講來我聽。”
大龍:“我,我沒惹他生氣啊。”
“你不說實話是吧?你怎麽說,楊先生講的這些你都讀過學過了?”
“我說的是實話嘛,我就是都讀過了,有些還讀過好幾遍呢。”
“哈,看你能耐的,你上了不到三年的學,這些東西你在哪裏讀的?你怎麽能讀得明讀得懂?”
“我在靈岩山讀的啊。我在靈岩山小三年時間裏,我讀了好多的書呢。”
宋江一聽,一時低頭無語,半天,才抬起頭來問道,“你在那個地方居然能讀書?你哪來的書啊?”
大龍:“我哪來的還要給你說呀?我讓人出去買的,也有我到處搶的,怎麽啦?我不管從哪來的書,我讀書就行唄。跟你說吧,我讀的書多了去了,什麽《詩經》《四書五經》,《史記》《三國誌》我全讀過,還有好多呢。我需要一一給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