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再關禁閉受重罰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傳奇 作者:王文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鄭長工說,他在學校大門口,看到了貼在那裏的通報。大海認為,這是真的。要說鄭長工,不但比魏長工聰明機靈,而且也用心。他就是在接送大海的時候,經常看到學校有什麽事,就在大門口貼出通報,又或是通知、告示什麽的。不然,他是編不出那些話的。他這樣瞎編一通,還替大海作了辯解,大海當然既高興又感激,可太公就有點老可憐,有這樣的內奸,太公什麽事還能辦得成?就連那個最最實誠的魏長工都能幫著大海作弊,而現在來了一個比魏長工聰明機靈的鄭長工,他們都甘願做大海的幫兇,助紂為虐,無非就是看到了大海的未來,明白宋家未來的家業都會歸大海,才會自覺地甘心情願地幫著大海。可見人都是現實的,麵對利益的誘惑,絕少有人能夠抗拒,也絕少有人能抗拒得住。正因此,太公在大海身上想做的事往往難以達成目的,也就不難理解了。
太公聽了鄭長工的匯報,說了那句,“國有國法校有校紀”的話,就看了一眼大海。他想看看大海有什麽反應。可他看到的是大海出奇的淡定,似乎什麽事都沒發生,臉上一片淡然,就問:“大海,你說說,你為什麽被趕迴來?小鄭替你辯解,說無非就是請了兩次假,曠了一次課,這沒啥了不起。這還沒啥了不起嗎?你的錯要是輕,人家怎麽能勸退你又怎麽能夠得上開除?我覺得小鄭你看的肯定不全。人家那個督學可是說的楞清楚,大海不單單是違紀,已經犯法了,那他犯法的事你就沒看到?你為什麽不說?再不就是聽的記的不全。”
鄭長工說:“老爺,那人念的,通告上就說了這三個事啊,沒聽到有什麽犯法的事。”
太公此時對這個鄭長工竟有點不滿了,說道:“你住嘴,你給我到那邊站著。你以為我會完全信你嗎?哼!大海,你無故曠課,撒謊請假。你上一次一個月四迴,這一次才二十天你就三迴。你不但是屢教不改,而且你是錯上加錯。你這樣人家不開除你開除誰?別的我都不說,就單憑你被開除學籍被押送迴家來,我這老臉就丟盡了,我們宋家的麵子就丟光了;你不覺得荒唐、丟人、可恥?”
太公越說越激動,越說越來氣,到最後竟然一口氣給憋住,說不上來了。鄭長工被太公喝斥了幾句,低頭站在一旁,突然聽不到太公的聲音了,抬頭一看,太公的臉憋得通紅,伸著脖子探著頭,眼珠有點暴突的樣子,不禁暗叫:“不好!”就趕緊湊過去,輕輕的拍起太公的背來;大海也想上前幫忙,可是他不敢動,他怕爺爺一旦看到他動彈了,會更加激動,引發別的毛病。
鄭長工拍了一陣,終於聽到太公嗓子裏“咕咚”一聲,出了一口大氣,胸脯猛一收縮,眼神恢複了正常,然後又連續大口喘了一陣子氣,對鄭長工擺了擺手說,“你去吧,把管家喊來。”
鄭長工去喊來了管家。太公交代說:“我讓小鄭去縣裏問了情況,別的都不用說,就隻說他被開除這一項,我宋家的臉就掛不住,我宋家列祖列宗都會怪我不會管孩子啊,我難過,我心痛啊!我就這一個孫子,為什麽這麽不爭氣?我花了大錢,我又花小錢,我供你上學,我盼著你有出息有本事,我盼著你出人頭地、為我們宋家光宗耀祖,你也能過的比誰都紅火比誰都好。可你為什麽就是不懂爺爺我的心呢,啊?管家,這樣,你先安排三個人,再加上小鄭四個,從現在起,你們把他給我看好了,就把他關在祠堂旁邊的小屋裏,讓他在那裏悔過反省。我給你們說,上一次,讓他悔過,可你們合夥胡弄我騙我。這裏邊主要是你管家的責任,啊?我也清楚,你們覺得我老眼昏花耳朵背,就蒙哄我。這一迴,哪一個敢給我耍手段,庇護他,我就連你們一並處罰。管家你別忘了,嚴是愛,鬆是害呀,你也是五十多的人啦,這點道理你不懂?你幫著他蒙哄我騙我,你不是在毀我這個家嗎?不也是在毀你自己嗎?我這個家要是垮了毀了,你上哪裏吃飯去?你想了嗎?你還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啊?”
管家被太公說的心驚膽戰。他沒想到上一次處罰大海時自己和魏長工他們做的事兒,太公竟然都知道,並且他覺得太公的話也真真夠實在,因此他喏喏連聲說:“我,對不起您,對不起宋家,我向您認罪,我再也不敢、也不會這樣了。我一定嚴格按照您的教誨和要求去管好小少爺,幫著您,把他身上的毛病改掉,讓他真正成為宋家優秀的接班人,合格的家業繼承人。”
這一迴,除了鄭長工,管家沒再叫魏長工,而是找了年初新來的三個年輕長工。管家給他們講明了太公的意思,也交代了如何辦,給他們四個人排好了班,就把大海押到後院祠堂旁邊的小屋裏去了。這個小屋平時沒人住,也沒人進,又加上夏天秋季下雨的天氣多,小屋裏又潮又悶。一開門,就從裏邊湧出了一股子黴味兒。大海站在門口,愣著。管家說,“小少爺呀,你聽見爺爺說的話了嗎?不是俺們對你心狠,俺們也是沒有辦法;再說了,誰讓你不爭氣,不給爺爺爭臉呢?你做下這些事兒,把俺們也套進去了,誰都不想讓你難受啊,你說對吧?”
他原以為大海會不高興或者抱怨他們,誰知大海竟然哈哈一笑,說道,“管家姑爺爺,你不用跟我說這些,我都明白。放心吧,我不會給你們亂添麻煩,也不會讓你們為難,我會在這裏好好閉門思過,你們盡管履行你們的職責,聽我爺爺的話,別讓我爺爺不高興。至於我嗎?你們不用擔心我挨餓,也不用擔心我難受,我自己都不擔心。好了,你們就按爺爺的安排辦吧,我進去了。”
他抬腳就要往裏邁,卻被管家又一把拉住,說,“你等一會兒吧,裏邊這味兒忒重,叫它出一出。”接著,他讓鄭長工進去把那破床掀起來掃了,地上也掃幹淨;又安排另一個長工,上他屋子裏拿來被子、枕頭。大約一刻鍾的功夫,房間收拾好了,管家才對大海說,“少爺你進去吧,這個門呢,就敞開著,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有人守在這門口,你有啥事兒就說。唉,你可要受點罪了。剛才你也聽到了,爺爺不讓你吃飯,你就餓著吧,啊?要以我的想法嘛,背著你爺爺,像上迴那樣,悄悄的給你拿點飯來,可是你爺爺不讓啊!隻能難為你了。”
大海幹脆地說,“好啦好啦,管家姑爺爺你去忙吧,我說了我沒事,你們也都不用管我。”
說罷,大海一頭鑽進小黑屋裏,然後就爬到那張破木板床上去躺了下去。這天晚飯起,直到第二天晚上,四頓飯,大海沒吃一點。經太公同意,鄭長工提來一瓦罐涼開水,放在屋子裏。這一天一夜的時間,大海把那一瓦罐水喝了個精光。管家兩口心疼得坐立不安,相視無語,隻有垂淚。
其實太公更心疼。可是他決計要治治這個小孩,非把這孩子的毛病治過來,太公覺得,光說好話,光給他好臉色是不行的。太公憑他活了六十多年的經驗,深深地懂得,這人哪,有的吃硬有的吃軟;有的怕敬,有的怕罰。看來自己這個孫子是吃硬不吃軟的。可不管怎麽說,一連四頓飯一口也沒讓他吃,老太公的心裏,的確是有點難受啊。
可他們誰能知道大海此時是什麽心境?在縣城,大海曾經跟著宋大膽和朱鐵拳拜見過一個據說道行特高的老道。那老道曾經給他們說,人隻要有水喝,身體好、生命力旺盛的,像他們修道之人,七天七夜一口飯不吃,都能活得好好的;五天五夜不吃一口飯,一樣行走如飛。所以大海對於爺爺不讓他吃飯,充滿信心,他正是明白爺爺對這種生命奇跡的知識是不會了解也不懂的,所以他想,隻要自己能堅持三天,定會感化爺爺、定會嚇住爺爺,他也一定會從爺爺的控製當中闖出來。
第二天晚飯後爺爺來了。爺爺來到小黑屋的門口咳嗽了一聲,問門口值班的兩個長工:“他今天幹了什麽?”
長工:“除了睡覺,就是在屋裏走路。”
太公又問,“你們給他搞吃的了嗎?他不餓呀?”
兩長工麵麵相覷,一起說,“管家不讓我們給他搞吃的呀。管家說,這是您要求的。”
太公:“他向你們要了嗎?”
兩長工一起搖頭:“沒”。
“大海,你給我出來。”太公原以為已經四頓飯沒吃,他該走不動路了吧?就故意大嗓門喊了一聲。可他沒想到,大海雖然還是低著頭,兩手攆著衣角,可並無自己想像的那種晃晃悠悠風吹弱柳般的樣子。大海來到門口,低聲叫道:“爺爺。”
太公聽了鄭長工的匯報,說了那句,“國有國法校有校紀”的話,就看了一眼大海。他想看看大海有什麽反應。可他看到的是大海出奇的淡定,似乎什麽事都沒發生,臉上一片淡然,就問:“大海,你說說,你為什麽被趕迴來?小鄭替你辯解,說無非就是請了兩次假,曠了一次課,這沒啥了不起。這還沒啥了不起嗎?你的錯要是輕,人家怎麽能勸退你又怎麽能夠得上開除?我覺得小鄭你看的肯定不全。人家那個督學可是說的楞清楚,大海不單單是違紀,已經犯法了,那他犯法的事你就沒看到?你為什麽不說?再不就是聽的記的不全。”
鄭長工說:“老爺,那人念的,通告上就說了這三個事啊,沒聽到有什麽犯法的事。”
太公此時對這個鄭長工竟有點不滿了,說道:“你住嘴,你給我到那邊站著。你以為我會完全信你嗎?哼!大海,你無故曠課,撒謊請假。你上一次一個月四迴,這一次才二十天你就三迴。你不但是屢教不改,而且你是錯上加錯。你這樣人家不開除你開除誰?別的我都不說,就單憑你被開除學籍被押送迴家來,我這老臉就丟盡了,我們宋家的麵子就丟光了;你不覺得荒唐、丟人、可恥?”
太公越說越激動,越說越來氣,到最後竟然一口氣給憋住,說不上來了。鄭長工被太公喝斥了幾句,低頭站在一旁,突然聽不到太公的聲音了,抬頭一看,太公的臉憋得通紅,伸著脖子探著頭,眼珠有點暴突的樣子,不禁暗叫:“不好!”就趕緊湊過去,輕輕的拍起太公的背來;大海也想上前幫忙,可是他不敢動,他怕爺爺一旦看到他動彈了,會更加激動,引發別的毛病。
鄭長工拍了一陣,終於聽到太公嗓子裏“咕咚”一聲,出了一口大氣,胸脯猛一收縮,眼神恢複了正常,然後又連續大口喘了一陣子氣,對鄭長工擺了擺手說,“你去吧,把管家喊來。”
鄭長工去喊來了管家。太公交代說:“我讓小鄭去縣裏問了情況,別的都不用說,就隻說他被開除這一項,我宋家的臉就掛不住,我宋家列祖列宗都會怪我不會管孩子啊,我難過,我心痛啊!我就這一個孫子,為什麽這麽不爭氣?我花了大錢,我又花小錢,我供你上學,我盼著你有出息有本事,我盼著你出人頭地、為我們宋家光宗耀祖,你也能過的比誰都紅火比誰都好。可你為什麽就是不懂爺爺我的心呢,啊?管家,這樣,你先安排三個人,再加上小鄭四個,從現在起,你們把他給我看好了,就把他關在祠堂旁邊的小屋裏,讓他在那裏悔過反省。我給你們說,上一次,讓他悔過,可你們合夥胡弄我騙我。這裏邊主要是你管家的責任,啊?我也清楚,你們覺得我老眼昏花耳朵背,就蒙哄我。這一迴,哪一個敢給我耍手段,庇護他,我就連你們一並處罰。管家你別忘了,嚴是愛,鬆是害呀,你也是五十多的人啦,這點道理你不懂?你幫著他蒙哄我騙我,你不是在毀我這個家嗎?不也是在毀你自己嗎?我這個家要是垮了毀了,你上哪裏吃飯去?你想了嗎?你還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啊?”
管家被太公說的心驚膽戰。他沒想到上一次處罰大海時自己和魏長工他們做的事兒,太公竟然都知道,並且他覺得太公的話也真真夠實在,因此他喏喏連聲說:“我,對不起您,對不起宋家,我向您認罪,我再也不敢、也不會這樣了。我一定嚴格按照您的教誨和要求去管好小少爺,幫著您,把他身上的毛病改掉,讓他真正成為宋家優秀的接班人,合格的家業繼承人。”
這一迴,除了鄭長工,管家沒再叫魏長工,而是找了年初新來的三個年輕長工。管家給他們講明了太公的意思,也交代了如何辦,給他們四個人排好了班,就把大海押到後院祠堂旁邊的小屋裏去了。這個小屋平時沒人住,也沒人進,又加上夏天秋季下雨的天氣多,小屋裏又潮又悶。一開門,就從裏邊湧出了一股子黴味兒。大海站在門口,愣著。管家說,“小少爺呀,你聽見爺爺說的話了嗎?不是俺們對你心狠,俺們也是沒有辦法;再說了,誰讓你不爭氣,不給爺爺爭臉呢?你做下這些事兒,把俺們也套進去了,誰都不想讓你難受啊,你說對吧?”
他原以為大海會不高興或者抱怨他們,誰知大海竟然哈哈一笑,說道,“管家姑爺爺,你不用跟我說這些,我都明白。放心吧,我不會給你們亂添麻煩,也不會讓你們為難,我會在這裏好好閉門思過,你們盡管履行你們的職責,聽我爺爺的話,別讓我爺爺不高興。至於我嗎?你們不用擔心我挨餓,也不用擔心我難受,我自己都不擔心。好了,你們就按爺爺的安排辦吧,我進去了。”
他抬腳就要往裏邁,卻被管家又一把拉住,說,“你等一會兒吧,裏邊這味兒忒重,叫它出一出。”接著,他讓鄭長工進去把那破床掀起來掃了,地上也掃幹淨;又安排另一個長工,上他屋子裏拿來被子、枕頭。大約一刻鍾的功夫,房間收拾好了,管家才對大海說,“少爺你進去吧,這個門呢,就敞開著,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有人守在這門口,你有啥事兒就說。唉,你可要受點罪了。剛才你也聽到了,爺爺不讓你吃飯,你就餓著吧,啊?要以我的想法嘛,背著你爺爺,像上迴那樣,悄悄的給你拿點飯來,可是你爺爺不讓啊!隻能難為你了。”
大海幹脆地說,“好啦好啦,管家姑爺爺你去忙吧,我說了我沒事,你們也都不用管我。”
說罷,大海一頭鑽進小黑屋裏,然後就爬到那張破木板床上去躺了下去。這天晚飯起,直到第二天晚上,四頓飯,大海沒吃一點。經太公同意,鄭長工提來一瓦罐涼開水,放在屋子裏。這一天一夜的時間,大海把那一瓦罐水喝了個精光。管家兩口心疼得坐立不安,相視無語,隻有垂淚。
其實太公更心疼。可是他決計要治治這個小孩,非把這孩子的毛病治過來,太公覺得,光說好話,光給他好臉色是不行的。太公憑他活了六十多年的經驗,深深地懂得,這人哪,有的吃硬有的吃軟;有的怕敬,有的怕罰。看來自己這個孫子是吃硬不吃軟的。可不管怎麽說,一連四頓飯一口也沒讓他吃,老太公的心裏,的確是有點難受啊。
可他們誰能知道大海此時是什麽心境?在縣城,大海曾經跟著宋大膽和朱鐵拳拜見過一個據說道行特高的老道。那老道曾經給他們說,人隻要有水喝,身體好、生命力旺盛的,像他們修道之人,七天七夜一口飯不吃,都能活得好好的;五天五夜不吃一口飯,一樣行走如飛。所以大海對於爺爺不讓他吃飯,充滿信心,他正是明白爺爺對這種生命奇跡的知識是不會了解也不懂的,所以他想,隻要自己能堅持三天,定會感化爺爺、定會嚇住爺爺,他也一定會從爺爺的控製當中闖出來。
第二天晚飯後爺爺來了。爺爺來到小黑屋的門口咳嗽了一聲,問門口值班的兩個長工:“他今天幹了什麽?”
長工:“除了睡覺,就是在屋裏走路。”
太公又問,“你們給他搞吃的了嗎?他不餓呀?”
兩長工麵麵相覷,一起說,“管家不讓我們給他搞吃的呀。管家說,這是您要求的。”
太公:“他向你們要了嗎?”
兩長工一起搖頭:“沒”。
“大海,你給我出來。”太公原以為已經四頓飯沒吃,他該走不動路了吧?就故意大嗓門喊了一聲。可他沒想到,大海雖然還是低著頭,兩手攆著衣角,可並無自己想像的那種晃晃悠悠風吹弱柳般的樣子。大海來到門口,低聲叫道:“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