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海首拜宋太公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傳奇 作者:王文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海的小腦瓜在快速運轉著,同時揚起小臉兒,直盯著太公看。他從小習慣了跟著女人生活,可往後就要跟著這個老頭生活了,他有種感覺:味道不對,有些別扭。可是他也知道,這個老頭從今往後將管著他的吃喝拉撒穿和用,管著他的一切,他如果不乖一點,如果不懂事兒,這老頭大概不會像姥娘那樣寵著他,依著他,護著他,保著他,他不知道這老頭將會怎樣對待他,不過,他看著這個老頭慈眉善目,說話語氣和藹,似乎毫無惡意,所以他覺得,老頭對他該是不會太差。不過站在身後的這個管家,那臉色並不多麽和悅,也不多麽可親,說話好像也不太友好,有些生硬。當然,他已經看出,在這個家裏,是這個讓他叫爺爺的男人說了算,看來,這老頭才是這個家裏的老大,自己得聽他的才行。
這麽想著,當聽到這老頭說,“讓爺爺看看你”的時候,他就又往前挪動了兩步,身體已經貼到了太公的兩腿之間。看看就看看,我可不怕你看。在泰安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說我大膽,我都敢跟叫花子幹仗,大不了幹不過就跑唄,反正不怕。所以他貼到太公兩腿中間後,又抬起臉來仰望著太公的下巴,輕輕地、似乎是自言自語似的叫了一聲“爺爺”。太公一聽,立馬蹲下身子,把大海攬在臂彎裏,問:“哎,真乖,知道你姓啥嗎?”
“俺姓宋,就是大宋朝那個宋。”
“咦,這麽棒!你咋知道是大宋朝那個宋哩?”
“姥娘給我說的。”
“噢。那你叫啥名呢?”
“宋大海。”
“大海,這名字好麽?”
“姥娘說,我爹叫宋江,我叫大海,海比江大,這叫一代更比一代強。”
“那,你姥娘姓什麽呢?”
“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她是我姥娘。”
“那你娘呢?”
“我姥娘說,我娘走親戚了,我姥娘說,找到爺爺就能見到我娘,還能見到我爹。”
“哦,那你爹是誰呀?”
“剛說了麽,我爹他叫宋江,是姥娘說的,在老家這裏做官呢,做一個好大好大的官。”
“那你見過你爹嗎?”
“沒呢,我姥娘總說,我爹會迴來看我,我娘也會迴來,可是他們都不迴來。姥娘說讓我上爺爺這裏來,就能見到我爹和我娘了,就帶我來了,可他們為啥還沒迴來呢?我想我娘和我爹了。”
太公之所以問這一番話,其實他還是想跟這個不懂事的孩子,進一步確證一下,那女人到底是誰。
可問了這麽半天,孩子的迴答,再次證明那女人沒有說謊,並且也進一步證明,這孩子的確是他的孫子。尤其令他高興和欣慰的是,這孩子實在夠聰明夠乖巧夠惹人喜愛的。
要說起來,人的心靈感應,似乎是個很奇特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可在關鍵時候,往往會有奇妙的效果。盡管太公心裏生疑,總覺得這事有些玄乎,可從打看到這孩子的那一瞬間,他就覺得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在衝擊他的腦門,總覺得這孩子眼熟,像是什麽時候在什麽地方見過他,可又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於是,他就和顏悅色的說道,“孩子啊,我是你爺爺;你呀,是爺爺的孫子,大孫子,剛才你管我叫什麽哩?”
大海聽了這話,低了低頭,右手指頭拈著衣角,像是在沉思,接著就抬起頭來,下巴翹得老高,聲音提高了幾個音階,響亮地叫道:“爺爺!”
好像剛才那一聲“爺爺”是一次預演,是在他沒有思想準備的情況下叫出的,而這一聲“爺爺”,才是正式的,似乎這才是孫子對他這個爺爺真正的認可,於是他的心尖兒都顫動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聲音洪亮、中氣十足的應道:“哎,好孫子!”
大海看出這老頭喜歡他叫爺爺,就放大聲音又叫了一聲“爺爺!”
這第三聲“爺爺”,震動了太公,也感動了太公,他立即兩手將大海抱到了懷裏,雙眼早已湧出熱淚,顧不得擦淚,隻管用他粗糙的老臉去蹭大海的嫩嫩的臉蛋。大海也許是受不了他粗糙的老臉和胡須的搔癢,就想掙脫出來,一邊掙脫一邊叫著“爺爺爺爺爺爺!”
他越叫,太公就越激動越高興,也就把他抱得越緊,老臉蹭得也越快,眼淚湧出的越多。管家一看這老爺倆親的不能再親,熱的不能再熱,他也感動了,就說:“太公啊,恭喜您賀喜您呀,有了大孫子,這麽棒的一個大孫子。要不今兒晚上啊,太公我就安排個賀喜宴吧?我馬上就去通知親戚鄰居、還有您的好友,都來給您賀喜?”
太公的臉從大海臉上移開了,但手卻沒鬆,說:“啊,當賀,當賀呀!不過,這事不能太倉促,得好好安排安排。你先準備,告知本族各家、親戚、朋友,還有縣裏鄉裏有頭有臉跟咱家熟悉的人,後天下午,先辦一個認祖歸宗儀式,讓大海認了祖宗進到族譜了,接著再辦賀喜宴。我老宋從來不張揚,不喜歡搞排場;可這迴呀,必須排場一下,我有了孫子了,我要向全天下宣告,對,向全天下宣告。”
太公跟管家交代完了,就拉著大海的手說,“來,孩子,跟爺爺來。”
大海就乖乖的跟著太公往屋裏走,管家跟在身後。太公家的院子是一個三進四合大院。前院由管家和管家媳婦,還有六個長工住著,他們同時也看家護院,前院的門外是一個場院,就是中午閻婆帶著大海剛來時站過、跟太公見麵的地方。在這個場院的兩側,東麵是牛棚驢圈和騾子圈,有兩個長工是專管喂牛喂驢喂騾子的。正院,三間大瓦房居中,東西兩頭各有一間掛屋,也叫耳房。太公住在那三開間的大瓦房裏,迎門是客廳,太公睡左邊的裏間屋子,右邊的裏間呢,是太公寫字讀書的地方。宋江和宋清在家的時候,兄弟兩個分別在東西兩個耳房住。現在兄弟兩個都不在家,就剩了太公一個人,為了方便,就讓管家兩口住在了原來宋清住的耳房裏,反正是他的妹夫和妹妹,倒也不見外。
中午,大海跟著姥娘一起吃飯的時候,是在管家夫妻住的房子裏吃的,太公沒跟他們一起吃,因此大海沒到太公的屋子來過。不過,隻看了前邊的院子,他就覺得這老頭的家好大呀!前後兩個院子不說,每個院子都有那麽多的房子,還有那麽多的牛、驢和騾子。其實,在太公這座正院的後麵,還有個院子,那才是後院,後院裏隻有一個小花園,居中一個小水塘,水塘邊上有個小亭子,那亭子裏有一張老榆木的小圓桌,圓桌周圍擺了六把圓凳。其實這個地方,隻有春末秋初和夏天的時候,太公自己在這裏看看書,或者有客人來,在這裏坐著喝茶說話啦家常。後院東北角,有一間門朝西南開的小房子,黑漆漆的小門,幾乎常年鎖著。這便是宋家的祠堂,裏麵供著宋家的祖宗們。
看了這些,大海就眨巴著眼睛想:嘿,這麽大的院子這麽多好東西,可有得玩啦!
大海跟著太公來到正房,進門一看,一張八仙桌,八仙桌上是條仙幾,兩把太師椅,擺在八仙桌的兩旁。這些家具都是古香古色的。當然這些大海都叫不上名字,隻是看著這房子裏的桌子椅子、還有一進門兩邊擺著的四個像鼓一樣圓圓的凳子,他都覺得很好奇。姥娘那間小屋裏是沒有這些東西的。抬起頭來往上一看,他看到了一幅富貴牡丹圖。大海的眼睛不夠使了,四處撒目。他在泰安的時候,曾經到一個家道好點的小朋友家裏去過,可那小朋友家裏也不過就是比姥娘家多了兩間屋子,屋子裏似乎比他們家多了幾把凳子,卻沒有這老頭屋裏這些東西,他又看到八仙桌上擺的茶盤茶壺茶碗,也都是他沒見過的。他覺得很是稀奇很是好看。但此刻他知道,這些東西他都不能動,不像在姥娘家那個小屋子裏,他想怎麽著就怎麽著,他還沒有意識到這裏也是他的家,並且是他真正的家。
太公牽著大海的手,走進房門後,就到八仙桌左邊的椅子上穩穩地坐下,同時鬆開了牽著大海的手,說:“孩子啊,從今天開始,你就跟著爺爺在這個家裏生活了啊。你剛才叫了爺爺,你是爺爺的大孫子,爺爺為有你這麽好的大孫子高興,爺爺有福啊!可是,你還沒給爺爺磕頭呢?”
管家已經走到大海跟前,輕輕的拉著他的手說:“來,聽見爺爺的話了嗎?跪下給爺爺磕頭。”
他三四歲時姥娘就教過他磕頭,隻不過他磕頭,一向不會循規蹈矩,常常是瞎撲騰,他跟小朋友也玩過拜把子遊戲,所以對磕頭這個禮儀也好、動作也好,並不陌生。一聽爺爺讓他磕頭,他就用清亮的嗓門大聲說道:“爺爺在上,孫子在下,孫子給爺爺磕頭了,祝爺爺萬福!”
說著,就“卟嗵”一聲跪了下去,屁股撅得老高,連磕了三個頭,這才站起身來,又給爺爺作了個高揖,說:“爺爺,還要不?”
這一說,把太公逗得哈哈大笑起來,說,“哎喲喲喲,你看我這大孫子多懂禮多懂事兒啊!好啊,這孫子認爺爺的禮數算是到了。爺爺高興,知足啊!”
這麽想著,當聽到這老頭說,“讓爺爺看看你”的時候,他就又往前挪動了兩步,身體已經貼到了太公的兩腿之間。看看就看看,我可不怕你看。在泰安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說我大膽,我都敢跟叫花子幹仗,大不了幹不過就跑唄,反正不怕。所以他貼到太公兩腿中間後,又抬起臉來仰望著太公的下巴,輕輕地、似乎是自言自語似的叫了一聲“爺爺”。太公一聽,立馬蹲下身子,把大海攬在臂彎裏,問:“哎,真乖,知道你姓啥嗎?”
“俺姓宋,就是大宋朝那個宋。”
“咦,這麽棒!你咋知道是大宋朝那個宋哩?”
“姥娘給我說的。”
“噢。那你叫啥名呢?”
“宋大海。”
“大海,這名字好麽?”
“姥娘說,我爹叫宋江,我叫大海,海比江大,這叫一代更比一代強。”
“那,你姥娘姓什麽呢?”
“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她是我姥娘。”
“那你娘呢?”
“我姥娘說,我娘走親戚了,我姥娘說,找到爺爺就能見到我娘,還能見到我爹。”
“哦,那你爹是誰呀?”
“剛說了麽,我爹他叫宋江,是姥娘說的,在老家這裏做官呢,做一個好大好大的官。”
“那你見過你爹嗎?”
“沒呢,我姥娘總說,我爹會迴來看我,我娘也會迴來,可是他們都不迴來。姥娘說讓我上爺爺這裏來,就能見到我爹和我娘了,就帶我來了,可他們為啥還沒迴來呢?我想我娘和我爹了。”
太公之所以問這一番話,其實他還是想跟這個不懂事的孩子,進一步確證一下,那女人到底是誰。
可問了這麽半天,孩子的迴答,再次證明那女人沒有說謊,並且也進一步證明,這孩子的確是他的孫子。尤其令他高興和欣慰的是,這孩子實在夠聰明夠乖巧夠惹人喜愛的。
要說起來,人的心靈感應,似乎是個很奇特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可在關鍵時候,往往會有奇妙的效果。盡管太公心裏生疑,總覺得這事有些玄乎,可從打看到這孩子的那一瞬間,他就覺得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在衝擊他的腦門,總覺得這孩子眼熟,像是什麽時候在什麽地方見過他,可又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於是,他就和顏悅色的說道,“孩子啊,我是你爺爺;你呀,是爺爺的孫子,大孫子,剛才你管我叫什麽哩?”
大海聽了這話,低了低頭,右手指頭拈著衣角,像是在沉思,接著就抬起頭來,下巴翹得老高,聲音提高了幾個音階,響亮地叫道:“爺爺!”
好像剛才那一聲“爺爺”是一次預演,是在他沒有思想準備的情況下叫出的,而這一聲“爺爺”,才是正式的,似乎這才是孫子對他這個爺爺真正的認可,於是他的心尖兒都顫動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聲音洪亮、中氣十足的應道:“哎,好孫子!”
大海看出這老頭喜歡他叫爺爺,就放大聲音又叫了一聲“爺爺!”
這第三聲“爺爺”,震動了太公,也感動了太公,他立即兩手將大海抱到了懷裏,雙眼早已湧出熱淚,顧不得擦淚,隻管用他粗糙的老臉去蹭大海的嫩嫩的臉蛋。大海也許是受不了他粗糙的老臉和胡須的搔癢,就想掙脫出來,一邊掙脫一邊叫著“爺爺爺爺爺爺!”
他越叫,太公就越激動越高興,也就把他抱得越緊,老臉蹭得也越快,眼淚湧出的越多。管家一看這老爺倆親的不能再親,熱的不能再熱,他也感動了,就說:“太公啊,恭喜您賀喜您呀,有了大孫子,這麽棒的一個大孫子。要不今兒晚上啊,太公我就安排個賀喜宴吧?我馬上就去通知親戚鄰居、還有您的好友,都來給您賀喜?”
太公的臉從大海臉上移開了,但手卻沒鬆,說:“啊,當賀,當賀呀!不過,這事不能太倉促,得好好安排安排。你先準備,告知本族各家、親戚、朋友,還有縣裏鄉裏有頭有臉跟咱家熟悉的人,後天下午,先辦一個認祖歸宗儀式,讓大海認了祖宗進到族譜了,接著再辦賀喜宴。我老宋從來不張揚,不喜歡搞排場;可這迴呀,必須排場一下,我有了孫子了,我要向全天下宣告,對,向全天下宣告。”
太公跟管家交代完了,就拉著大海的手說,“來,孩子,跟爺爺來。”
大海就乖乖的跟著太公往屋裏走,管家跟在身後。太公家的院子是一個三進四合大院。前院由管家和管家媳婦,還有六個長工住著,他們同時也看家護院,前院的門外是一個場院,就是中午閻婆帶著大海剛來時站過、跟太公見麵的地方。在這個場院的兩側,東麵是牛棚驢圈和騾子圈,有兩個長工是專管喂牛喂驢喂騾子的。正院,三間大瓦房居中,東西兩頭各有一間掛屋,也叫耳房。太公住在那三開間的大瓦房裏,迎門是客廳,太公睡左邊的裏間屋子,右邊的裏間呢,是太公寫字讀書的地方。宋江和宋清在家的時候,兄弟兩個分別在東西兩個耳房住。現在兄弟兩個都不在家,就剩了太公一個人,為了方便,就讓管家兩口住在了原來宋清住的耳房裏,反正是他的妹夫和妹妹,倒也不見外。
中午,大海跟著姥娘一起吃飯的時候,是在管家夫妻住的房子裏吃的,太公沒跟他們一起吃,因此大海沒到太公的屋子來過。不過,隻看了前邊的院子,他就覺得這老頭的家好大呀!前後兩個院子不說,每個院子都有那麽多的房子,還有那麽多的牛、驢和騾子。其實,在太公這座正院的後麵,還有個院子,那才是後院,後院裏隻有一個小花園,居中一個小水塘,水塘邊上有個小亭子,那亭子裏有一張老榆木的小圓桌,圓桌周圍擺了六把圓凳。其實這個地方,隻有春末秋初和夏天的時候,太公自己在這裏看看書,或者有客人來,在這裏坐著喝茶說話啦家常。後院東北角,有一間門朝西南開的小房子,黑漆漆的小門,幾乎常年鎖著。這便是宋家的祠堂,裏麵供著宋家的祖宗們。
看了這些,大海就眨巴著眼睛想:嘿,這麽大的院子這麽多好東西,可有得玩啦!
大海跟著太公來到正房,進門一看,一張八仙桌,八仙桌上是條仙幾,兩把太師椅,擺在八仙桌的兩旁。這些家具都是古香古色的。當然這些大海都叫不上名字,隻是看著這房子裏的桌子椅子、還有一進門兩邊擺著的四個像鼓一樣圓圓的凳子,他都覺得很好奇。姥娘那間小屋裏是沒有這些東西的。抬起頭來往上一看,他看到了一幅富貴牡丹圖。大海的眼睛不夠使了,四處撒目。他在泰安的時候,曾經到一個家道好點的小朋友家裏去過,可那小朋友家裏也不過就是比姥娘家多了兩間屋子,屋子裏似乎比他們家多了幾把凳子,卻沒有這老頭屋裏這些東西,他又看到八仙桌上擺的茶盤茶壺茶碗,也都是他沒見過的。他覺得很是稀奇很是好看。但此刻他知道,這些東西他都不能動,不像在姥娘家那個小屋子裏,他想怎麽著就怎麽著,他還沒有意識到這裏也是他的家,並且是他真正的家。
太公牽著大海的手,走進房門後,就到八仙桌左邊的椅子上穩穩地坐下,同時鬆開了牽著大海的手,說:“孩子啊,從今天開始,你就跟著爺爺在這個家裏生活了啊。你剛才叫了爺爺,你是爺爺的大孫子,爺爺為有你這麽好的大孫子高興,爺爺有福啊!可是,你還沒給爺爺磕頭呢?”
管家已經走到大海跟前,輕輕的拉著他的手說:“來,聽見爺爺的話了嗎?跪下給爺爺磕頭。”
他三四歲時姥娘就教過他磕頭,隻不過他磕頭,一向不會循規蹈矩,常常是瞎撲騰,他跟小朋友也玩過拜把子遊戲,所以對磕頭這個禮儀也好、動作也好,並不陌生。一聽爺爺讓他磕頭,他就用清亮的嗓門大聲說道:“爺爺在上,孫子在下,孫子給爺爺磕頭了,祝爺爺萬福!”
說著,就“卟嗵”一聲跪了下去,屁股撅得老高,連磕了三個頭,這才站起身來,又給爺爺作了個高揖,說:“爺爺,還要不?”
這一說,把太公逗得哈哈大笑起來,說,“哎喲喲喲,你看我這大孫子多懂禮多懂事兒啊!好啊,這孫子認爺爺的禮數算是到了。爺爺高興,知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