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又到三月,草長鶯飛。
三月的風,似乎格外溫柔,福壽溝的工程也即將步入尾聲。
蘇致遠今日難得空閑,站在庭院欣賞著景色。
“相公,小心著涼,”半夏從後麵悄聲走來,為蘇致遠披上披風,“雖是初春,可天還冷著呢。”
蘇致遠反握半夏的手,將她半摟入懷:“虔州的冬日真冷啊!春日總算來了。”
“爹爹、爹爹。”玄黎揮舞著小手,穿著虎頭鞋從遠處跑來。
蘇嬤嬤喘著粗氣跟在後麵追:“少爺,慢些,別摔著。”
玄黎半分不理,小炮彈一般撲進蘇致遠懷裏。
即便做好準備,蘇致遠還是踉蹌著幾步才穩住身體,一把抱起玄黎,“啪”得一掌拍在它的屁股上。
玄黎撇著嘴,可憐兮兮:“爹爹幹嘛打玄黎?”
蘇致遠一臉嚴肅:“毛毛躁躁,成何體統!”
玄黎撲騰著下來:“爹爹壞。”
蘇致遠淡淡地看著他:“功課做了沒?”
玄黎:“……”
自從過了三歲生辰,蘇致遠就請了夫子來府中給玄黎授課,空閑時間,也會親自指導他的功課。
玄黎眨巴著無辜的大眼睛:“爹爹,姐姐呢?”
蘇致遠靜靜看著他,不言語。
玄黎轉頭衝娘親眨眼睛:娘親,救命啊~
半夏假裝看不見。
“去書房,把先生布置的功課先做完,”蘇致遠看著玄黎,“另外,今日多些五張大字。”
玄黎的眉毛一下子就耷拉下來,垂頭喪氣的往迴走:“知道了,爹爹。”
也幸虧同知夫人不在這,不然瞧見玄黎這可憐巴巴的模樣,肯定會心疼。
說起同知夫人,倒是又有一樁喜事:同知夫人懷孕了!
前幾日,同知許夫人來知州府看兩個小家夥時,突然一陣陣惡心反胃。
半夏忙請了大夫過來把脈,得知同知夫人已經懷孕半個月,又驚又喜。
同知夫人更是喜得掉眼淚,本來她都不抱希望,想放棄了,沒想到老天爺給了她這麽大的一個驚喜。不管是男孩女孩,能有個自己的孩子,她都心滿意足,這是上天賜予她的寶貝。
同知夫人輕輕撫摸著肚子,目光慈愛。
半夏上前,坐在她邊上:“恭喜許嬸,得嚐所願。”
同知夫人握住她的手:“念初那丫頭一直叨叨著要小娃娃,這迴還真給她念出一個娃娃來。我這也是沾了你的福氣,和你還有玄黎、念初呆一起久了,竟也有了子女福!大人知道肯定也很開心。”
“許大人自是開心的,許嬸即然有了,便好生在家養著,頭三個月胎不穩,再加上……”半夏頓了頓。
同知夫人懂了半夏話中的意思:“這孩子是我與大人期盼已久的,即使我知道這胎很危險,但我依然會全力以赴,讓他平安來到世上。”
“許嬸好生歇著,有空我便去看嬸嬸。”
兩人相視一笑。
因為同知夫人懷孕時日太短,不過半月,就沒有對外公布,安心在家養胎。
到了傍晚,天開始暗沉,層層疊疊的烏雲交織在一起,濃的要滴墨,風壓得草兒彎了腰,樹枝上本就不多的葉子被吹得“沙沙”作響。
蘇致遠起身,披著外套出了房門,半夏隨手,套了件披風緊跟其後:“相公,看這天,怕是……”
“該來的總會來,”蘇致遠道,“福壽溝大概五月完工,但目前也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就算多日降雨,也不會和從前一樣,大麵積水患。”
“我相信相公。”
“屋外冷,”蘇致遠牽著半夏的手,道,“迴房罷。”
風越來越來,不過片刻,就下起大雨,雨滴重重敲擊著地麵。
街道上,不少戶人家都亮起了燈,大夥兒熟練的收好院裏的東西,愁眉苦臉的躲在屋裏。
“嘩啦啦”地聲音響徹天跡,大家心中也仿佛被澆了一盆冰涼刺骨的水。
虔州的噩夢又一次開始了,按照這個趨勢和以往的慣例,這雨沒個四五天是停不下來的。
等到第二天天亮,水就會漫進家裏。
大家心中都在歎息:這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
至於蘇致遠修建的福壽溝,沒人放在心上,或者說大多數人都不敢抱有希望。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破廟裏的乞丐瑟瑟發抖,盡可能的躲在高處。
時間一點點過去,外麵天光大亮,大夥所預料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有少數百姓好奇的探出腦袋,驚奇道:“地麵沒積水!水都下去了!”聲音激動到嘈雜的雨聲都遮蓋不了。
有好事的百姓打著傘,穿過庭院,來到街道上,興奮道:“下了一宿,地麵上竟然沒有積水!”
街道上的人越來越多,此起披伏的聲音在街道上響起:“真得沒有積水!”
有的人甚至都沒有打傘,就淋著雨,在街道上大笑著,奔跑著。
這開心的情緒傳染了很多人,這是第一次下雨,虔州百姓如此開心鼓舞。
有人摸了把臉上的雨水:“多虧了知州大人修建了福壽溝,給我們那麽多的工錢,還治好了虔州的水患。”
讚美蘇致遠的聲音響徹大街小巷,更有不少老人顫顫巍巍向著知州府的方向磕頭。
雨下了一整天,一直到了晌午才開始慢慢變小。
半夏躲在房間裏,陪著念初一起練字。
如意磨著墨,平淡的說著外麵的事情,還不忘抽空看一眼念初,害怕她從椅子上掉下來。
“這是好事,說明福壽溝起作用了,”半夏停下筆,看著屋外連綿的小雨,“也不知這雨會下多久。”
蘇致遠很忙,從早上起來之後就沒見到人影。
書房內。
師爺擼著胡須:“這雨來得又大又急,別看現在小下來了,明兒還得大,且沒個四五天停不下來。”
“福壽溝尚未完全修建好,”同知許大人有些擔憂,“若是雨下得久了,怕是有些地方依然會發生水患。”
“我們要做好善後工作,”蘇致遠道,“即使有部分地方水患,應該也不會很嚴重,再加上去年聖上才出了大筆錢修建福壽溝,這次賑災的可能性很小。”
“不如我們再來個義捐?”師爺提議。
三月的風,似乎格外溫柔,福壽溝的工程也即將步入尾聲。
蘇致遠今日難得空閑,站在庭院欣賞著景色。
“相公,小心著涼,”半夏從後麵悄聲走來,為蘇致遠披上披風,“雖是初春,可天還冷著呢。”
蘇致遠反握半夏的手,將她半摟入懷:“虔州的冬日真冷啊!春日總算來了。”
“爹爹、爹爹。”玄黎揮舞著小手,穿著虎頭鞋從遠處跑來。
蘇嬤嬤喘著粗氣跟在後麵追:“少爺,慢些,別摔著。”
玄黎半分不理,小炮彈一般撲進蘇致遠懷裏。
即便做好準備,蘇致遠還是踉蹌著幾步才穩住身體,一把抱起玄黎,“啪”得一掌拍在它的屁股上。
玄黎撇著嘴,可憐兮兮:“爹爹幹嘛打玄黎?”
蘇致遠一臉嚴肅:“毛毛躁躁,成何體統!”
玄黎撲騰著下來:“爹爹壞。”
蘇致遠淡淡地看著他:“功課做了沒?”
玄黎:“……”
自從過了三歲生辰,蘇致遠就請了夫子來府中給玄黎授課,空閑時間,也會親自指導他的功課。
玄黎眨巴著無辜的大眼睛:“爹爹,姐姐呢?”
蘇致遠靜靜看著他,不言語。
玄黎轉頭衝娘親眨眼睛:娘親,救命啊~
半夏假裝看不見。
“去書房,把先生布置的功課先做完,”蘇致遠看著玄黎,“另外,今日多些五張大字。”
玄黎的眉毛一下子就耷拉下來,垂頭喪氣的往迴走:“知道了,爹爹。”
也幸虧同知夫人不在這,不然瞧見玄黎這可憐巴巴的模樣,肯定會心疼。
說起同知夫人,倒是又有一樁喜事:同知夫人懷孕了!
前幾日,同知許夫人來知州府看兩個小家夥時,突然一陣陣惡心反胃。
半夏忙請了大夫過來把脈,得知同知夫人已經懷孕半個月,又驚又喜。
同知夫人更是喜得掉眼淚,本來她都不抱希望,想放棄了,沒想到老天爺給了她這麽大的一個驚喜。不管是男孩女孩,能有個自己的孩子,她都心滿意足,這是上天賜予她的寶貝。
同知夫人輕輕撫摸著肚子,目光慈愛。
半夏上前,坐在她邊上:“恭喜許嬸,得嚐所願。”
同知夫人握住她的手:“念初那丫頭一直叨叨著要小娃娃,這迴還真給她念出一個娃娃來。我這也是沾了你的福氣,和你還有玄黎、念初呆一起久了,竟也有了子女福!大人知道肯定也很開心。”
“許大人自是開心的,許嬸即然有了,便好生在家養著,頭三個月胎不穩,再加上……”半夏頓了頓。
同知夫人懂了半夏話中的意思:“這孩子是我與大人期盼已久的,即使我知道這胎很危險,但我依然會全力以赴,讓他平安來到世上。”
“許嬸好生歇著,有空我便去看嬸嬸。”
兩人相視一笑。
因為同知夫人懷孕時日太短,不過半月,就沒有對外公布,安心在家養胎。
到了傍晚,天開始暗沉,層層疊疊的烏雲交織在一起,濃的要滴墨,風壓得草兒彎了腰,樹枝上本就不多的葉子被吹得“沙沙”作響。
蘇致遠起身,披著外套出了房門,半夏隨手,套了件披風緊跟其後:“相公,看這天,怕是……”
“該來的總會來,”蘇致遠道,“福壽溝大概五月完工,但目前也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就算多日降雨,也不會和從前一樣,大麵積水患。”
“我相信相公。”
“屋外冷,”蘇致遠牽著半夏的手,道,“迴房罷。”
風越來越來,不過片刻,就下起大雨,雨滴重重敲擊著地麵。
街道上,不少戶人家都亮起了燈,大夥兒熟練的收好院裏的東西,愁眉苦臉的躲在屋裏。
“嘩啦啦”地聲音響徹天跡,大家心中也仿佛被澆了一盆冰涼刺骨的水。
虔州的噩夢又一次開始了,按照這個趨勢和以往的慣例,這雨沒個四五天是停不下來的。
等到第二天天亮,水就會漫進家裏。
大家心中都在歎息:這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
至於蘇致遠修建的福壽溝,沒人放在心上,或者說大多數人都不敢抱有希望。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破廟裏的乞丐瑟瑟發抖,盡可能的躲在高處。
時間一點點過去,外麵天光大亮,大夥所預料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有少數百姓好奇的探出腦袋,驚奇道:“地麵沒積水!水都下去了!”聲音激動到嘈雜的雨聲都遮蓋不了。
有好事的百姓打著傘,穿過庭院,來到街道上,興奮道:“下了一宿,地麵上竟然沒有積水!”
街道上的人越來越多,此起披伏的聲音在街道上響起:“真得沒有積水!”
有的人甚至都沒有打傘,就淋著雨,在街道上大笑著,奔跑著。
這開心的情緒傳染了很多人,這是第一次下雨,虔州百姓如此開心鼓舞。
有人摸了把臉上的雨水:“多虧了知州大人修建了福壽溝,給我們那麽多的工錢,還治好了虔州的水患。”
讚美蘇致遠的聲音響徹大街小巷,更有不少老人顫顫巍巍向著知州府的方向磕頭。
雨下了一整天,一直到了晌午才開始慢慢變小。
半夏躲在房間裏,陪著念初一起練字。
如意磨著墨,平淡的說著外麵的事情,還不忘抽空看一眼念初,害怕她從椅子上掉下來。
“這是好事,說明福壽溝起作用了,”半夏停下筆,看著屋外連綿的小雨,“也不知這雨會下多久。”
蘇致遠很忙,從早上起來之後就沒見到人影。
書房內。
師爺擼著胡須:“這雨來得又大又急,別看現在小下來了,明兒還得大,且沒個四五天停不下來。”
“福壽溝尚未完全修建好,”同知許大人有些擔憂,“若是雨下得久了,怕是有些地方依然會發生水患。”
“我們要做好善後工作,”蘇致遠道,“即使有部分地方水患,應該也不會很嚴重,再加上去年聖上才出了大筆錢修建福壽溝,這次賑災的可能性很小。”
“不如我們再來個義捐?”師爺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