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誤會解除
吾徒呂布,有大帝之資 作者:吃夢的小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一時間,房間內隻剩下王百玄和楊延順二人,氣氛也頓時變得有幾分古怪。
王百玄表麵上倒是神色如常,心裏卻在暗自嘀咕。
他忽然發現自己還是大意了。
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李延所說的話。
“絕世天才......”
諸子百家,每一家的思想內核皆不同,或許有相近相似之處,但其核心肯定是不同的。
這也就導致,幾乎沒有人能夠同時修習兩門或者兩門以上的諸子百家術法。
究其原因,是因思想內核的不同。
就好比一個人先修習道家的術法,接受了道家的思想,以道家內核為核心進行修習,在這種情況下,不說排斥其他諸子百家的思想,而是壓根無法鑽研。
就像一個洞裏,已經住著一條蛇了,怎麽可能再住進來一隻兔子。
若是強行雙修,讓兩個不同的教義思想進行碰撞,最後極大可能會精神錯亂,成為一個廢人。
這也是李延為何如此驚駭,說王百玄是“絕世天才”的原因!
大宋七十二府,疆域遼闊不知幾何,縱觀大宋從初始的創建到現如今,從未出現過一個能夠同時修不同教義思想的人。
最多,不過是借鑒諸子百家其他家的思想,從而進行對己家的壯大罷了。
王百玄常年待在道觀裏,他的見識除了書上,也就是從說書先生那聽來的一些經過藝術加工的故事罷了。
這也就導致,王百玄壓根沒有意識到,自己道、兵兩家雙修是有多麽的驚駭世俗。
更重要的是,王百玄以道家的身份,竟然精通兵陰陽家的手段!
這讓那些修兵家手段多年,都還未達到王百玄這個程度的人該如何想啊!
“別這麽緊張,坐下說。”
古怪的氣氛被楊延順開口打破。
王百玄點頭,“大人,請。”
二者相對而坐,王百玄不卑不亢,嘴角掛著一抹微笑。
“你叫王百玄是吧。”楊延順明知故問。
王百玄自然是點頭迴應:“是的,大人。”
“自我介紹一下,本將恭州州牧楊順,楊延順。”楊延順說道。
“貧道知曉。”王百玄有點摸不著頭腦,為何要重新自我介紹一番?
見王百玄沒有太大的反應,楊延順暗自皺了皺眉,心裏嘀咕,難不成此人還真無門無派?否則怎會是這番表現?
在大宋,不論何門何派,就算不認識,應該也聽說過楊家。
心裏琢磨一番,楊延順接著說道:“不知王道長你家住何處?”
“貧道在川寶鎮外有一處道觀,便是住在那裏。”王百玄如實迴答。
可誰知楊延順眉頭一皺,“王道長是哪兒的人?”
“身處大宋地界,自然是大宋的人。”王百玄迴答。
“好膽!”楊延順眼眶一睜,瞪大眼睛。
“你莫不是覺得本將好糊弄!”
“大人何出此言?”王百玄不卑不亢問道。
“砰!”
楊延順一掌拍在桌子上,怒目而視,“本將問你,那道觀可是你建的?”
“自然不是。”王百玄搖頭,眉頭微皺。
“既不是你所建,那你為何欺本將無門無派?還有!你兵家手段從哪兒學來的?本將勸你如實說來,否則別怪本將手段粗魯!”
楊延順怒喝道!
事實上,王百玄在來到此界後便想過,自己該為自己編造一個什麽身份。
要知道,此界可不是曆史中沒有超凡力量的封建王朝,更何況即便是在封建王朝,若是沒有一個身份的話,可謂是寸步難行!
那時候出個鎮都需要路引做證,沒有身份的人的確寸步難行!
對於自己的身份,王百玄自然是編造了一個合理的由來。
見對方語氣如此不善,饒是王百玄脾氣好也不禁來了幾分火氣,這是把他當犯人了不成!
強行耐住性子,王百玄語氣冰冷:“大人這是把貧道當犯人審問不成!”
說罷,王百玄話鋒還是一轉,解釋了一句。
“貧道無父無母,自打記事起就跟在一個邋遢老道身邊,一直到某一天邋遢老道消失不見,貧道隻能自力更生。”
“貧道之所以說無門無派,是因為那邋遢老道不準我拜他為師,從不與貧道以師徒相稱,而且他從未教過我任何術法。”
“也就是後來他消失不見,貧道除了每日耕作養活自己外,就在書房內看書,看著看著就慢慢的會了一些東西。”
“至於貧道家鄉在哪兒,是何處生人,那邋遢老道也從未對貧道說起過。”
聽完王百玄的自述,楊延順微不可察地皺了皺眉,難不成是自己誤會他了?
也對!
道、兵雙修這是何等天賦,這種天賦的人才,不管是哪方勢力都肯定會藏著掖著好生培養吧!
念頭瞬間通達,楊延順這才發現是自己鑽了牛角尖,一切都是自己誤會了!
念及此,楊延順心裏暗罵自己竟如此不過腦子,如此魯莽!
“唰!”他猛的一下起身,竟不顧自己一州之牧的身份,彎腰抱拳,格外鄭重的向王百玄一介白身道歉。
“王道長,是本將太過武斷先入為主,誤會了王道長你,本將向你道歉,實在是抱歉!”
“沒事,大人言重了。”王百玄擺擺手,臉色緩和了幾分。
想到自己剛才的行為和舉動,楊延順暗自懊悔。
臉上閃過一抹尷尬訕笑,連忙給王百玄解釋道。
“本將得知有人膽敢勾結蠻子,禍亂我大宋疆域,而且其中竟然還有大儒這種舉足輕重的人物!”
“從王道長你的某些方麵,本將不禁想得深遠了些,一時亂了心神,將你誤會成了對方想打入官家的細作,實在是抱歉!”
楊延順再次道歉,滿臉歉意。
對方才幫川寶鎮打退蠻子,自己竟這般作為,非但不感謝,反而一上來就怒氣衝衝質問對方,楊延順是真心覺得不好意思。
暗惱自己的暴脾氣,也不知道想清楚就出口得罪人。
不過楊延順也確是因為知曉有大儒勾結蠻子而亂了心神。
實在是“大儒”二字的含金量太高了啊!
某種程度而言,比他恭州州牧的身份還要高上幾分。
“原來如此!”
王百玄明白過來!
沒曾想楊延順這是把自己當成了勾結蠻子勢力的人!
被誤認為是對方想打入大宋官家內部的人!
王百玄有點哭笑不得,不得不說,這州牧大人想得還真是有點......太誇張了些。
誤會解除,楊延順心裏過意不去,再三道歉,態度誠懇,反倒是讓王百玄有點不好意思起來。
楊延順語氣是衝了點,可本意是好的,並不是特意針對自己,王百玄也沒有一直抓著不放,也挺理解楊延順的急切和暴躁。
畢竟他的身份是恭州州牧,身居高位得為一州的百姓負責!
誤會解除後,楊延順好奇地問起了王百玄的兵家手段。
誰知王百玄還是那句話,看的書多了,思考的東西多了,不知不覺間就懂了一些東西。
再將懂的東西結合自身,勤加練習,自然而然就會了,成了大眾口中的精通。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聽了王百玄的這番話,楊延順不禁一陣汗顏,內心忍不住暗自徘腹。
王百玄這一手無形裝逼,確實致命。
反正楊延順是被他裝到了。
楊延順不敢多想,要是王百玄這番話被眾多修習兵家的子弟得知的話,不知道會引起怎樣一番騷亂。
到那時,恐怕王百玄會引起群憤而攻之。
原因無它,唯太過氣人也。
忍不住上下多打量了兩眼王百玄,楊延順不由得內心一陣感慨。
像王百玄這般俊朗又有天賦的年輕人,若是到了大宋京都——汴京城的話,不知道那些世家大族的姑娘們會瘋狂成什麽樣子。
恐怕那些世家大族的老家夥都會親自上門提親吧!
從大宋開國到現在,王百玄是楊延順見過的第一個能夠同時修道、兵兩家手段的人。
也是唯一一個,可想而知王百玄的含金量!
這是何等恐怖的天賦!
一旦關於王百玄的事跡傳出去的話,恐怕那些道家的大門大派,以及兵道大家都搶著收王百玄為徒弟吧!
想到此處,楊延順看向王百玄的雙眼突然亮起一抹精光。
自家乃是大宋第一兵道世家,即便是家族產業,可誰又說不能接納外人呢!
要知曉,每年想拜在楊家麾下學習者多不勝數!
一想到王百玄驚駭世俗的天賦,楊延順承認自己動心了!
無人教導尚且能精通兵陰陽家的手段,若是有名師指點教導,王百玄未嚐不能以兵入聖啊!
迄今為止,兵家共有四聖,分別是:
至聖——孫武。
亞聖——吳起。
計聖——孫臏。
尉聖——尉繚。
而縱觀整個大宋從開國到現在,雖有不少兵道大家,但卻無一入聖者!
兵家四聖,皆在遙遠的北地。
從大宋去往北地,其路程不知幾萬萬裏,中途還得曆經一個名為唐的王朝!
......
......
(兄弟萌!麻煩大家點點催更,點一點免費的小禮物!愛你們喲~)
一時間,房間內隻剩下王百玄和楊延順二人,氣氛也頓時變得有幾分古怪。
王百玄表麵上倒是神色如常,心裏卻在暗自嘀咕。
他忽然發現自己還是大意了。
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李延所說的話。
“絕世天才......”
諸子百家,每一家的思想內核皆不同,或許有相近相似之處,但其核心肯定是不同的。
這也就導致,幾乎沒有人能夠同時修習兩門或者兩門以上的諸子百家術法。
究其原因,是因思想內核的不同。
就好比一個人先修習道家的術法,接受了道家的思想,以道家內核為核心進行修習,在這種情況下,不說排斥其他諸子百家的思想,而是壓根無法鑽研。
就像一個洞裏,已經住著一條蛇了,怎麽可能再住進來一隻兔子。
若是強行雙修,讓兩個不同的教義思想進行碰撞,最後極大可能會精神錯亂,成為一個廢人。
這也是李延為何如此驚駭,說王百玄是“絕世天才”的原因!
大宋七十二府,疆域遼闊不知幾何,縱觀大宋從初始的創建到現如今,從未出現過一個能夠同時修不同教義思想的人。
最多,不過是借鑒諸子百家其他家的思想,從而進行對己家的壯大罷了。
王百玄常年待在道觀裏,他的見識除了書上,也就是從說書先生那聽來的一些經過藝術加工的故事罷了。
這也就導致,王百玄壓根沒有意識到,自己道、兵兩家雙修是有多麽的驚駭世俗。
更重要的是,王百玄以道家的身份,竟然精通兵陰陽家的手段!
這讓那些修兵家手段多年,都還未達到王百玄這個程度的人該如何想啊!
“別這麽緊張,坐下說。”
古怪的氣氛被楊延順開口打破。
王百玄點頭,“大人,請。”
二者相對而坐,王百玄不卑不亢,嘴角掛著一抹微笑。
“你叫王百玄是吧。”楊延順明知故問。
王百玄自然是點頭迴應:“是的,大人。”
“自我介紹一下,本將恭州州牧楊順,楊延順。”楊延順說道。
“貧道知曉。”王百玄有點摸不著頭腦,為何要重新自我介紹一番?
見王百玄沒有太大的反應,楊延順暗自皺了皺眉,心裏嘀咕,難不成此人還真無門無派?否則怎會是這番表現?
在大宋,不論何門何派,就算不認識,應該也聽說過楊家。
心裏琢磨一番,楊延順接著說道:“不知王道長你家住何處?”
“貧道在川寶鎮外有一處道觀,便是住在那裏。”王百玄如實迴答。
可誰知楊延順眉頭一皺,“王道長是哪兒的人?”
“身處大宋地界,自然是大宋的人。”王百玄迴答。
“好膽!”楊延順眼眶一睜,瞪大眼睛。
“你莫不是覺得本將好糊弄!”
“大人何出此言?”王百玄不卑不亢問道。
“砰!”
楊延順一掌拍在桌子上,怒目而視,“本將問你,那道觀可是你建的?”
“自然不是。”王百玄搖頭,眉頭微皺。
“既不是你所建,那你為何欺本將無門無派?還有!你兵家手段從哪兒學來的?本將勸你如實說來,否則別怪本將手段粗魯!”
楊延順怒喝道!
事實上,王百玄在來到此界後便想過,自己該為自己編造一個什麽身份。
要知道,此界可不是曆史中沒有超凡力量的封建王朝,更何況即便是在封建王朝,若是沒有一個身份的話,可謂是寸步難行!
那時候出個鎮都需要路引做證,沒有身份的人的確寸步難行!
對於自己的身份,王百玄自然是編造了一個合理的由來。
見對方語氣如此不善,饒是王百玄脾氣好也不禁來了幾分火氣,這是把他當犯人了不成!
強行耐住性子,王百玄語氣冰冷:“大人這是把貧道當犯人審問不成!”
說罷,王百玄話鋒還是一轉,解釋了一句。
“貧道無父無母,自打記事起就跟在一個邋遢老道身邊,一直到某一天邋遢老道消失不見,貧道隻能自力更生。”
“貧道之所以說無門無派,是因為那邋遢老道不準我拜他為師,從不與貧道以師徒相稱,而且他從未教過我任何術法。”
“也就是後來他消失不見,貧道除了每日耕作養活自己外,就在書房內看書,看著看著就慢慢的會了一些東西。”
“至於貧道家鄉在哪兒,是何處生人,那邋遢老道也從未對貧道說起過。”
聽完王百玄的自述,楊延順微不可察地皺了皺眉,難不成是自己誤會他了?
也對!
道、兵雙修這是何等天賦,這種天賦的人才,不管是哪方勢力都肯定會藏著掖著好生培養吧!
念頭瞬間通達,楊延順這才發現是自己鑽了牛角尖,一切都是自己誤會了!
念及此,楊延順心裏暗罵自己竟如此不過腦子,如此魯莽!
“唰!”他猛的一下起身,竟不顧自己一州之牧的身份,彎腰抱拳,格外鄭重的向王百玄一介白身道歉。
“王道長,是本將太過武斷先入為主,誤會了王道長你,本將向你道歉,實在是抱歉!”
“沒事,大人言重了。”王百玄擺擺手,臉色緩和了幾分。
想到自己剛才的行為和舉動,楊延順暗自懊悔。
臉上閃過一抹尷尬訕笑,連忙給王百玄解釋道。
“本將得知有人膽敢勾結蠻子,禍亂我大宋疆域,而且其中竟然還有大儒這種舉足輕重的人物!”
“從王道長你的某些方麵,本將不禁想得深遠了些,一時亂了心神,將你誤會成了對方想打入官家的細作,實在是抱歉!”
楊延順再次道歉,滿臉歉意。
對方才幫川寶鎮打退蠻子,自己竟這般作為,非但不感謝,反而一上來就怒氣衝衝質問對方,楊延順是真心覺得不好意思。
暗惱自己的暴脾氣,也不知道想清楚就出口得罪人。
不過楊延順也確是因為知曉有大儒勾結蠻子而亂了心神。
實在是“大儒”二字的含金量太高了啊!
某種程度而言,比他恭州州牧的身份還要高上幾分。
“原來如此!”
王百玄明白過來!
沒曾想楊延順這是把自己當成了勾結蠻子勢力的人!
被誤認為是對方想打入大宋官家內部的人!
王百玄有點哭笑不得,不得不說,這州牧大人想得還真是有點......太誇張了些。
誤會解除,楊延順心裏過意不去,再三道歉,態度誠懇,反倒是讓王百玄有點不好意思起來。
楊延順語氣是衝了點,可本意是好的,並不是特意針對自己,王百玄也沒有一直抓著不放,也挺理解楊延順的急切和暴躁。
畢竟他的身份是恭州州牧,身居高位得為一州的百姓負責!
誤會解除後,楊延順好奇地問起了王百玄的兵家手段。
誰知王百玄還是那句話,看的書多了,思考的東西多了,不知不覺間就懂了一些東西。
再將懂的東西結合自身,勤加練習,自然而然就會了,成了大眾口中的精通。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聽了王百玄的這番話,楊延順不禁一陣汗顏,內心忍不住暗自徘腹。
王百玄這一手無形裝逼,確實致命。
反正楊延順是被他裝到了。
楊延順不敢多想,要是王百玄這番話被眾多修習兵家的子弟得知的話,不知道會引起怎樣一番騷亂。
到那時,恐怕王百玄會引起群憤而攻之。
原因無它,唯太過氣人也。
忍不住上下多打量了兩眼王百玄,楊延順不由得內心一陣感慨。
像王百玄這般俊朗又有天賦的年輕人,若是到了大宋京都——汴京城的話,不知道那些世家大族的姑娘們會瘋狂成什麽樣子。
恐怕那些世家大族的老家夥都會親自上門提親吧!
從大宋開國到現在,王百玄是楊延順見過的第一個能夠同時修道、兵兩家手段的人。
也是唯一一個,可想而知王百玄的含金量!
這是何等恐怖的天賦!
一旦關於王百玄的事跡傳出去的話,恐怕那些道家的大門大派,以及兵道大家都搶著收王百玄為徒弟吧!
想到此處,楊延順看向王百玄的雙眼突然亮起一抹精光。
自家乃是大宋第一兵道世家,即便是家族產業,可誰又說不能接納外人呢!
要知曉,每年想拜在楊家麾下學習者多不勝數!
一想到王百玄驚駭世俗的天賦,楊延順承認自己動心了!
無人教導尚且能精通兵陰陽家的手段,若是有名師指點教導,王百玄未嚐不能以兵入聖啊!
迄今為止,兵家共有四聖,分別是:
至聖——孫武。
亞聖——吳起。
計聖——孫臏。
尉聖——尉繚。
而縱觀整個大宋從開國到現在,雖有不少兵道大家,但卻無一入聖者!
兵家四聖,皆在遙遠的北地。
從大宋去往北地,其路程不知幾萬萬裏,中途還得曆經一個名為唐的王朝!
......
......
(兄弟萌!麻煩大家點點催更,點一點免費的小禮物!愛你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