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劉瀚的隊伍已整頓完畢出發前往代郡。
路上劉瀚還在思考現在的戰局,張角目前正在冀州跟黃甫嵩僵持著,張寶去了青州募兵順便招攬梁山。中原盧植與黃巢成五五開之勢,豫州基本上趕不及了…
叔廣,可是有哪裏疑惑的地方?可否告訴為師?管仲看著劉瀚疑惑的樣子詢問道。
哦,老師,我隻是在思考著下一步。與秦太守前後包夾方臘,其必敗無疑。但是在事後,我是去支援冀州,還是助其平定並州匈奴呢?劉瀚對著管仲提出自己的問題。
對於劉瀚來說,方臘一個被秦溫十天剿滅的貨色不值一提。他選擇到這裏來,主要是來打匈奴的,剿滅匈奴的大功,可不能隻讓日天一個人占了。
雁門太守秦溫,表麵儒雅,實則是一匹有野心的狼。他的那些事我也聽說過,這些年來,多次擊退匈奴,立下功勳。同時讓其夫人賈氏經營商隊,壟斷並州與北方草原的貿易。其心可知絕對不是一個和善之人。像他這樣的,或許表麵上不會與你起衝突,但背地裏就不一定了。與其爭功,無疑是與虎謀皮。
想來這一次方臘之功他也不會輕易讓手於你。事實上,你這次支援於他,本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不過行程已近,倒也不好更改。現在叔廣你最好的選擇便是斬殺黃巾頭目方臘。隻要叔廣你斬殺了方臘取得其人頭,無論那秦溫如何,這大功都是你的。
聽到管仲的一番話後,劉瀚頓時也意識到自己貌似有點太囂張。真要跑到雁門打匈奴去跟他秦家搶功,那多少是有點不知死活了。以秦溫那性格,說不定討伐方臘之後,就會找機會對我下手了。
多謝老師指點,我明白了。對於劉瀚能及時醒悟的表現,管仲露出欣慰的表情,他還真擔心這孩子熱血上頭,去跟秦家搶著打匈奴。到時候在人家的地盤上,會怎麽樣還不是人家說了算。
如果是想著建立功績,積攢名望。去支援皇甫嵩是你最好的選擇。現在朝廷視張角為眼中釘,肉中刺你隻需配合黃甫嵩擊敗了張角,無論如何都是大功一件。管仲略帶笑意的對劉瀚說道。
啟稟主公,過河後不遠處便是代郡。一名白麵儒將打斷了我與管仲的對話。
知道了,子雲。對了,那些新兵訓練的如何?
沒錯,那白麵儒將正是陳慶之。
不太行,訓練時間太短了。而且軍中大部分都隻不過是些難民,連基礎訓練都沒接受過,難以成氣候啊。陳慶之搖了搖頭麵色凝重的說道。
唉,也沒辦法,真正算精銳的隻有我從涿郡帶出來的五千騎,剩下的一萬五千人不過是剿滅黃巾後從戰俘中挑選的可戰之兵而已,但是與我心中的目標也差太遠。作戰時我若不在就拜托你和忠德(林衝的字)指揮了。
劉瀚扶著額頭對陳慶之說道。
主公你…
陳慶之疑惑道。
我有一個計劃。(i have a n)
劉瀚一臉壞笑對著二人說出自己的計劃。
唉,青出於藍勝於藍呐。叔廣此計甚妙矣。隻是叔廣你為何如此確定方臘能逃出來呢?
我收到點小道消息,老師不必多慮。如若方臘能逃此計是否可行?
哈哈哈,叔廣已有定計又何必如此多疑呢,放心大膽的去做吧。
管仲對劉瀚盡是滿意之色,愈發覺得自己出山相助是對的。雖不過總角之年,卻有如此的心胸與計謀當真是龍子矣。
………
代郡,雁門軍大本營。
什麽?涿郡太守劉焉之子,校尉劉瀚領著一萬五千兵馬來支援我?莫非幽州已經平定黃巾軍了?雖然少了張獻忠的五萬大軍,他應該還有別的黃巾賊寇接替才對啊。
秦溫看著傳信兵遞上來的信件疑惑道。
主公,當務之急是盡快解決方臘,支援少主。我有一計,可讓方臘和張獻忠的這十萬黃巾軍全軍覆沒,並且讓那劉瀚無功而返。戲誌才冷笑著,一字一頓的說道。
堂下諸將見戲誌才陰冷的樣子,都不禁打了個冷顫,軍師每次算計他人時都是這個表情,要多陰險有多陰險。
戲誌才奸邪的表情在秦溫看來別提有多順眼了,立馬驚喜的問道:“真的?軍師休賣關了,還不快快到來啊!
秦溫自身智謀雖不低,但也想不到殲滅黃巾十萬大軍的同時與劉瀚爭功的辦法。以他的智慧來看這根本不可能。
但是以秦溫對戲誌才的了解,既然軍師敢這麽說,絕對不會無的放矢,肯定是有很大把握的。
戲誌才眼中閃爍著智慧,緩緩道:“主公,方臘費盡心思甚至聯合匈奴,不就是為了讓我軍救援雁門關嗎,況且張獻忠五萬大軍,需要先擊敗劉瀚。無法按時到來,這豈不是更讓他著急?那我們何不順了他的意。
你的意思是?”秦溫有點明白了。
“先假意撤軍,露出破綻。那方臘必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然後我等再給方臘來個反伏擊呢!”戲誌才嘴角一翹淡淡道。
“方臘生性謹慎,假意撤退的話,雖有劉瀚幫我們拖住張獻忠,但方臘不一定會上當的。秦政皺眉道,對於方臘的謹慎秦政可是深有體會。
“誰說我們是假意撤退了?”戲誌才笑著反問道。
“可軍師你不是說...”秦政頓時有些淩亂了,此時的他畢竟給年輕,和戲誌才這類專業智者相比,差距還是太大。
所有將領也是沒有一個明白戲誌才的意思,秦溫倒是看出來了,但也不確定,於是笑著問道:“軍師你說的是那三千援軍?
戲誌才淡淡一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主公也。
沒錯,三千假裝三萬兵馬並不難,而有秦虎和徐晃將軍所統領的支援雁門關的三千當做掩護,讓其誤以為吾等有劉瀚援軍便將多餘的將士派往雁門關進行支援。定能引著急的方臘上鉤,而我軍也可乘機給方臘來一個反伏殺!
妙計啊!”秦溫由衷的讚歎道。
有一點必須把握好,千萬不要打的太猛,要給方臘留一定的實力。”戲誌才笑道。
這又是為何啊?”一邊秦虎問道,其他諸將也是疑惑不已,畢竟打仗哪有替對手考慮的呀!
戲誌才聞言沒有迴答,隻是淡笑著看著秦政,而秦政眼前頓時一亮,看著戲誌才緩緩道:“若是將方臘給全滅了,又去哪找餌,來釣張獻忠這條大魚呢!是吧軍師?”
戲誌才聞言頓時笑道:“三公子果真才思敏捷啊!方臘是張角僅有的幾個親傳弟子,而張獻忠之是後來投靠黃巾軍的義軍首領之一,兩人身份猶如雲泥之別。若是方臘有難,張獻忠不得不救,因為若不救方臘,張角絕不會放過張獻忠的。所以到時無論他能否擊退劉瀚,都會優先以救方臘為主。
秦溫的眼光何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關鍵,並且在心中把戲誌才的連環計推演數遍,覺得沒有什麽多大的漏洞,可行性很高,於是心中也下定了決心。
秦溫猛的一拍大腿,笑著道:好個環環相扣的連環計,此戰若勝軍師乃是第一功臣啊!
……
黃巾軍大營,
什麽?涿郡太守劉焉之子,校尉劉瀚領著一萬五千兵馬來支援代郡?幽州不是人公大人在主持嗎?怎會還有多餘的兵力來支援。方臘看著傳來的消息,一臉的不敢置信與疑惑。
嘖,麻煩了。若是劉瀚到來與秦溫形成兩麵包夾之勢,吾等恐難以一戰啊。
方臘略顯頭疼,一個秦溫都難以拿下,現在還多一個劉瀚。
要不先配合張獻忠把劉瀚拿下?就在方臘思考之際,又消息傳來。
報!啟稟將軍,代郡傳來消息有三萬餘人往雁門關去了。
聽到探子帶來的消息,方臘陷入了沉思。
若是與張獻忠先去擊敗劉瀚,在攻打代郡擊敗秦溫。這無疑是最穩妥的。但是這樣做,功勞起碼要分一半。那自己如何跟項羽和洪秀全等人相爭?
現在一個機會擺在自己麵前,秦溫發兵支援雁門關了。
秦溫不知道張獻忠也來了,讓張獻忠去拖住劉瀚自己強攻一波快速拿下秦溫,再去支援張獻忠來下劉瀚。這樣利益便可最大化。
嗯,傳我命令,通知張獻忠阻攔劉瀚前進,待修整完畢後進攻代郡!
路上劉瀚還在思考現在的戰局,張角目前正在冀州跟黃甫嵩僵持著,張寶去了青州募兵順便招攬梁山。中原盧植與黃巢成五五開之勢,豫州基本上趕不及了…
叔廣,可是有哪裏疑惑的地方?可否告訴為師?管仲看著劉瀚疑惑的樣子詢問道。
哦,老師,我隻是在思考著下一步。與秦太守前後包夾方臘,其必敗無疑。但是在事後,我是去支援冀州,還是助其平定並州匈奴呢?劉瀚對著管仲提出自己的問題。
對於劉瀚來說,方臘一個被秦溫十天剿滅的貨色不值一提。他選擇到這裏來,主要是來打匈奴的,剿滅匈奴的大功,可不能隻讓日天一個人占了。
雁門太守秦溫,表麵儒雅,實則是一匹有野心的狼。他的那些事我也聽說過,這些年來,多次擊退匈奴,立下功勳。同時讓其夫人賈氏經營商隊,壟斷並州與北方草原的貿易。其心可知絕對不是一個和善之人。像他這樣的,或許表麵上不會與你起衝突,但背地裏就不一定了。與其爭功,無疑是與虎謀皮。
想來這一次方臘之功他也不會輕易讓手於你。事實上,你這次支援於他,本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不過行程已近,倒也不好更改。現在叔廣你最好的選擇便是斬殺黃巾頭目方臘。隻要叔廣你斬殺了方臘取得其人頭,無論那秦溫如何,這大功都是你的。
聽到管仲的一番話後,劉瀚頓時也意識到自己貌似有點太囂張。真要跑到雁門打匈奴去跟他秦家搶功,那多少是有點不知死活了。以秦溫那性格,說不定討伐方臘之後,就會找機會對我下手了。
多謝老師指點,我明白了。對於劉瀚能及時醒悟的表現,管仲露出欣慰的表情,他還真擔心這孩子熱血上頭,去跟秦家搶著打匈奴。到時候在人家的地盤上,會怎麽樣還不是人家說了算。
如果是想著建立功績,積攢名望。去支援皇甫嵩是你最好的選擇。現在朝廷視張角為眼中釘,肉中刺你隻需配合黃甫嵩擊敗了張角,無論如何都是大功一件。管仲略帶笑意的對劉瀚說道。
啟稟主公,過河後不遠處便是代郡。一名白麵儒將打斷了我與管仲的對話。
知道了,子雲。對了,那些新兵訓練的如何?
沒錯,那白麵儒將正是陳慶之。
不太行,訓練時間太短了。而且軍中大部分都隻不過是些難民,連基礎訓練都沒接受過,難以成氣候啊。陳慶之搖了搖頭麵色凝重的說道。
唉,也沒辦法,真正算精銳的隻有我從涿郡帶出來的五千騎,剩下的一萬五千人不過是剿滅黃巾後從戰俘中挑選的可戰之兵而已,但是與我心中的目標也差太遠。作戰時我若不在就拜托你和忠德(林衝的字)指揮了。
劉瀚扶著額頭對陳慶之說道。
主公你…
陳慶之疑惑道。
我有一個計劃。(i have a n)
劉瀚一臉壞笑對著二人說出自己的計劃。
唉,青出於藍勝於藍呐。叔廣此計甚妙矣。隻是叔廣你為何如此確定方臘能逃出來呢?
我收到點小道消息,老師不必多慮。如若方臘能逃此計是否可行?
哈哈哈,叔廣已有定計又何必如此多疑呢,放心大膽的去做吧。
管仲對劉瀚盡是滿意之色,愈發覺得自己出山相助是對的。雖不過總角之年,卻有如此的心胸與計謀當真是龍子矣。
………
代郡,雁門軍大本營。
什麽?涿郡太守劉焉之子,校尉劉瀚領著一萬五千兵馬來支援我?莫非幽州已經平定黃巾軍了?雖然少了張獻忠的五萬大軍,他應該還有別的黃巾賊寇接替才對啊。
秦溫看著傳信兵遞上來的信件疑惑道。
主公,當務之急是盡快解決方臘,支援少主。我有一計,可讓方臘和張獻忠的這十萬黃巾軍全軍覆沒,並且讓那劉瀚無功而返。戲誌才冷笑著,一字一頓的說道。
堂下諸將見戲誌才陰冷的樣子,都不禁打了個冷顫,軍師每次算計他人時都是這個表情,要多陰險有多陰險。
戲誌才奸邪的表情在秦溫看來別提有多順眼了,立馬驚喜的問道:“真的?軍師休賣關了,還不快快到來啊!
秦溫自身智謀雖不低,但也想不到殲滅黃巾十萬大軍的同時與劉瀚爭功的辦法。以他的智慧來看這根本不可能。
但是以秦溫對戲誌才的了解,既然軍師敢這麽說,絕對不會無的放矢,肯定是有很大把握的。
戲誌才眼中閃爍著智慧,緩緩道:“主公,方臘費盡心思甚至聯合匈奴,不就是為了讓我軍救援雁門關嗎,況且張獻忠五萬大軍,需要先擊敗劉瀚。無法按時到來,這豈不是更讓他著急?那我們何不順了他的意。
你的意思是?”秦溫有點明白了。
“先假意撤軍,露出破綻。那方臘必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然後我等再給方臘來個反伏擊呢!”戲誌才嘴角一翹淡淡道。
“方臘生性謹慎,假意撤退的話,雖有劉瀚幫我們拖住張獻忠,但方臘不一定會上當的。秦政皺眉道,對於方臘的謹慎秦政可是深有體會。
“誰說我們是假意撤退了?”戲誌才笑著反問道。
“可軍師你不是說...”秦政頓時有些淩亂了,此時的他畢竟給年輕,和戲誌才這類專業智者相比,差距還是太大。
所有將領也是沒有一個明白戲誌才的意思,秦溫倒是看出來了,但也不確定,於是笑著問道:“軍師你說的是那三千援軍?
戲誌才淡淡一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主公也。
沒錯,三千假裝三萬兵馬並不難,而有秦虎和徐晃將軍所統領的支援雁門關的三千當做掩護,讓其誤以為吾等有劉瀚援軍便將多餘的將士派往雁門關進行支援。定能引著急的方臘上鉤,而我軍也可乘機給方臘來一個反伏殺!
妙計啊!”秦溫由衷的讚歎道。
有一點必須把握好,千萬不要打的太猛,要給方臘留一定的實力。”戲誌才笑道。
這又是為何啊?”一邊秦虎問道,其他諸將也是疑惑不已,畢竟打仗哪有替對手考慮的呀!
戲誌才聞言沒有迴答,隻是淡笑著看著秦政,而秦政眼前頓時一亮,看著戲誌才緩緩道:“若是將方臘給全滅了,又去哪找餌,來釣張獻忠這條大魚呢!是吧軍師?”
戲誌才聞言頓時笑道:“三公子果真才思敏捷啊!方臘是張角僅有的幾個親傳弟子,而張獻忠之是後來投靠黃巾軍的義軍首領之一,兩人身份猶如雲泥之別。若是方臘有難,張獻忠不得不救,因為若不救方臘,張角絕不會放過張獻忠的。所以到時無論他能否擊退劉瀚,都會優先以救方臘為主。
秦溫的眼光何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關鍵,並且在心中把戲誌才的連環計推演數遍,覺得沒有什麽多大的漏洞,可行性很高,於是心中也下定了決心。
秦溫猛的一拍大腿,笑著道:好個環環相扣的連環計,此戰若勝軍師乃是第一功臣啊!
……
黃巾軍大營,
什麽?涿郡太守劉焉之子,校尉劉瀚領著一萬五千兵馬來支援代郡?幽州不是人公大人在主持嗎?怎會還有多餘的兵力來支援。方臘看著傳來的消息,一臉的不敢置信與疑惑。
嘖,麻煩了。若是劉瀚到來與秦溫形成兩麵包夾之勢,吾等恐難以一戰啊。
方臘略顯頭疼,一個秦溫都難以拿下,現在還多一個劉瀚。
要不先配合張獻忠把劉瀚拿下?就在方臘思考之際,又消息傳來。
報!啟稟將軍,代郡傳來消息有三萬餘人往雁門關去了。
聽到探子帶來的消息,方臘陷入了沉思。
若是與張獻忠先去擊敗劉瀚,在攻打代郡擊敗秦溫。這無疑是最穩妥的。但是這樣做,功勞起碼要分一半。那自己如何跟項羽和洪秀全等人相爭?
現在一個機會擺在自己麵前,秦溫發兵支援雁門關了。
秦溫不知道張獻忠也來了,讓張獻忠去拖住劉瀚自己強攻一波快速拿下秦溫,再去支援張獻忠來下劉瀚。這樣利益便可最大化。
嗯,傳我命令,通知張獻忠阻攔劉瀚前進,待修整完畢後進攻代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