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那男子二十多歲的樣子,身材高大,眉清目秀,穿著一身家丁的衣服,看樣子是某個大戶的下人。


    那男子見到龍景康和玖兒,很是驚訝,並沒有任何懼怕之意,率先開口說道:“你們怎麽還沒有離開?上麵給的命令不是讓你們快速撤離麽?”


    龍景康和玖兒聞言,對視一眼,明白了這個家丁是誤把他們當成是在這裏的人了。


    龍景康笑著迴答道:“我們是迴來看看有沒有落下什麽東西而已!”


    “老爺也太過小心了,怕你們有所遺漏,讓我也來查看一番!”那家丁說道。


    “你是老爺派來的?”龍景康疑問道,他以為這個人是年丞相的人呢!


    但隨後,看到家丁衣服上有一個明顯的“祝”字,猜測這人是祝府的家丁,而並非年丞相直接派的人。


    “對啊!我家老爺說了,如果遇到這裏還有人,就讓我轉達,你們可以放心離開,這裏有老爺墊後!”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放心!”龍景康對著玖兒點了點頭,玖兒似乎也接受到了龍景康的意思。


    兩人朝夕相處了這麽久,不知不覺中,也形成了一種默契,甚至不用說出來,就會明白彼此的意思。


    那家丁又往裏走了走,看了看房間裏麵,開口問道:“你們都檢查好這裏,沒有留下什麽重要東西了?”


    “對,已經查過了,什麽都沒有留下,你且放心!”


    “那就太好了!”那家丁想著,他剛剛接到新任務,就能完成的這麽順利,看來日後在祝府,他一定會順風順水的節節高升,被主子重用的。


    然而,下一秒,他卻再也笑不出來了,隻有嗚嗚的聲音。


    因為龍景康趁他不注意,在身後將那人死死的控製住,並緊緊的捂住了他的嘴,他想說話都難。


    很快的,這個家丁就被龍景康和玖兒合力被五花大綁了。


    兩人挑了一個房間,將家丁拉了進去,打算詢問一些線索。


    反正這裏不會再有人出現了,也不用擔心會有人重新殺迴來。


    龍景康將家丁丟在角落裏,坐在一旁,開口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阿三!”阿三一臉恐懼的樣子。


    “到祝府多久了?”


    “十幾天而已!”


    “你都做了些什麽?”


    “平日裏就是在祝府做些看們護院的活,今天是老爺第一次讓我出來辦事!”阿三一臉委屈,不明白為何自己人還這樣詢問自己人,難道是不相信他麽?


    “你是怎麽進的祝府?”


    “我家在附近的農村,但因為家裏人都死了,就剩我一個了,我聽說祝府要買下人,就來了。”


    龍景康見阿三不像是撒謊的樣子,就滿意的點點頭。


    “你了解祝家多少,快點都說出來。”


    阿三看著龍景康並不是很好惹的樣子,隻好一五一十的都說了出來,一再保證自己說的都是真實的。


    龍景康和玖兒聽到之後,有了一個想法。


    兩人走出房間之後,互相商量了一下,感覺這個計劃可行,達成共識。


    當他們迴到暗影的聯絡點時,亓官白桃帶著阿嬌也迴來了。


    看著兩人很是高興的樣子,龍景康就猜到她們應該是有所收獲的。


    “看二弟妹臉上的笑意,就知道進展的還挺順利?”龍景康笑著問道。


    “這是自然,明日,我便可以進入祝府了!”


    接著,亓官白桃就將自己的計劃,跟龍景康說了。


    阿嬌一直在一旁,也仔細的聽著,感覺這個計劃還不錯。


    當亓官白桃的目光落到阿嬌的身上時,她臉上的喜悅之色,立刻消散了不少,她還是不能原諒玖兒。


    雖然孟修遠身上的毒已經解開了,但她看到玖兒的時候還是有種不舒服的感覺,而這種感覺的來源更多是因為她內心的醋意。


    她一直不那麽重視外表的美貌,但她也很清楚,如今她的這個長相,是玖兒根本就比不了的,也不知道當時孟修遠是哪根筋搭錯了,非要上玖兒的船呢?


    是玖兒身上的某種氣質吸引了孟修遠,還是說孟修遠真的起了色心呢?


    不管是什麽原因吧,亓官白桃的心裏還是過不去那個坎。


    玖兒在看到亓官白桃的目光時,也能猜測出她的心情,知道自己有錯在先,不再多言,隻是靜靜的做個花瓶罷了。


    亓官白桃的目光從玖兒身上移開之後,繼續和龍景康說道:“一旦我能確定夫君被關在祝府,那麽我們就想辦法將夫君救出來,實在不行,我們就明搶!”


    龍景康看著亓官白桃勢在必得的樣子,也知道她有多麽的擔心孟修遠,開口迴答道:“弟妹盡管放心,隻要確定那人是二弟,我自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一定會將二弟完好無損的救出來的!”


    “那我就先謝過二哥了!”亓官白桃也學著江湖中人,拱手表示感謝。


    幾人說完話之後,天瑞就走了進來,和在場的人打過招唿之後,他畢恭畢敬的對亓官白桃說道:“京城那邊有動靜了!”


    “什麽事?”亓官白桃在臨行前,特意安排下去,如果朝中有什麽變動,讓他們第一時間通知她,她還采取相應的對策,當然,主要的還是針對孟家的。


    隨後,天瑞就將京城裏發生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欽天監的某個官員昨日在朝堂之上,跟皇上稟報,說之前一直代表皇上的天王星突然變得暗淡無光,而與之相對應的一顆星星卻異常的發亮,甚至可以超過天王星,將其遮蓋。


    他們欽天監的官員互相商量的一下,認為這是不祥之兆。


    此話一出,朝堂之上的人都麵麵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


    畢竟這也算是一件大事了。


    雖然欽天監隻是夜觀星象,並不能真正的說明什麽,但某些時候,如果能將這一點利用好的話,他的威力也將是很大的,讓你預想不到的大。


    就在欽天監的人,將事情的過程一五一十的敘述出來之後,提醒皇上多加小心,有些人忽然想起了什麽重要的信息,臉色也變得有些難看。


    皇上聽到這個消息,本來是不以為然的,他雖年紀小,但也從來不相信這些迷信之事。


    他一直認為,什麽夜觀星象,推測帝位的走向與運勢,都是無稽之談。


    隻要用心治理國家,將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什麽都有了。


    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有吃有喝有存款,誰還想著要沒事找事呢!


    縱觀曆史長河,哪朝哪代,大多數不都是因為皇帝昏庸,百姓民不聊生,才會有朝堂更替這一說的麽?


    而如今,他年紀雖小,但也一直勤勤懇懇,一切都先想著百姓,想著國家,在位這幾年,也算是為百姓造福不少,並沒有讓百姓受苦,也算是不錯了。


    皇上聽完欽天監的闡述之後,不好當麵駁他們的麵子,雖然欽天監是個閑職,但也是大梁國設立的官職麽,就哼哈應付過去好了。


    當朝的大臣中,有人感覺出皇上對此的不屑,膽大的上前提醒說道:“還請皇上慎重此事啊!臣聽說,先太子遺孤的事情在民間有所傳動,萬一此事是真的,那豈不是威脅到皇上的皇位了麽?”


    有人帶頭跟皇上說著話之後,又有個幾個大臣,也壯著膽子提醒皇上,萬事都要小心一些為妙。


    皇上對這樣的言論很是討厭,雖然他知道太子是一定留有子女在這世上的,但那孩子現在應該一直在孟修遠的照顧下成長,而依他對孟修遠的了解,一定不會隨便走路太子遺孤的事情的,難道……


    皇上突然想到了什麽,眉頭緊皺。


    年丞相在一旁似乎看出了皇上心中的不悅,立刻站出來,對著那些提起太子遺孤之事的大臣大聲訓斥說道:“你們簡直混賬,皇上貴為天子,怎麽可能相信那些讒言呢?再說,就算太子遺孤尚存於世又如何?如果皇上發現了,沒準還會好好的將太子遺孤扶養成人呢!隻可惜,這些都是以訛傳訛的謊話罷了!再說,如果太子真有血脈流落人間,為何之前沒有消息,反而現在才走路風聲?這些都隻不過是某些捕風捉影的人隨便瞎傳罷了,你們這些為官之人,竟然也會輕易的相信?”


    年丞相停頓了一下,很是氣憤的接著說道:“再說,就算太子有遺孤留下,又能如何?那也隻不過是個三歲的娃娃罷了?難道還會有人讓一個娃娃來掌管國家不成!”


    年丞相的這番話說完之後,全場寂靜無聲,所有人都不再多說一句話。


    皇上的臉色也變得好多了,沒想到關鍵時刻,還得是自己的親娘舅,其他人都使不上力氣。


    這次的早朝雖然有些不開心的事情發生,但皇上還是笑著離場的。


    當下朝之後,皇上再次將年丞相叫到了身邊。


    “今日多虧舅舅仗義執言,要不朕還真不知道該怎麽收場呢?”皇上笑著說道。


    “皇上,臣說的也都是實話,這幾年,皇上一直勤勤懇懇的為國家努力著,這是所有人都看在眼裏的,任誰都不能抹去!”年丞相恭敬的迴答。


    “還是舅舅了解朕啊!不過朕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皇上請講!”


    “你說太子是否真的留有遺孤尚在人間呢?”


    “皇上為何這麽問?”年丞相沒有想到皇上會突然問這個問題,有些愣住了。


    “今日朝堂之上,朕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為何太子遺孤的事情,在這個時候被傳出來,而且還鬧得滿城風雨?”


    “皇上是在擔心什麽呢?”


    皇上猶豫了一下,還是將自己的想法都說了出來,“之前朕和孟修遠交談過關於太子遺孤的事情,當時孟修遠給出的答案模棱兩可。”


    年丞相聽到皇上的這番話,立刻問道:“皇上是在擔心,是孟修遠特意散播出去的謠言?”


    “是!雖說這次孟修遠在出行的路上遇到了危險,但也並沒有找到孟修遠的屍體,會不會是孟修遠又再使用什麽計策呢?”


    年丞相聽到皇上的這番話,嘴角露出得意之色,隻是那個表情瞬間即逝,讓人很難捕捉到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衝喜王妃訓夫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伊家青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伊家青蓮並收藏衝喜王妃訓夫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