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母慣是個兩副麵孔,她一麵擋著護著自家馬車上的東西,笑眯眯的迴丁則洝的話。


    “都是些不值錢的衣服被褥,還有些是容容的貼身衣服,沒什麽好看的。”


    另一麵她轉頭瞬間變臉,恨不得生吃了薛容容,惡狠狠的罵起來。


    “你如今是越來越不像話,我家娶了你真是倒大黴。


    看見人來了不知道做事,還傻坐那幹嘛,你妹夫過來肯定是找你有事,小蹄子還不趕緊滾過來。”


    丁則洝用手裏的棍子按住薛容容的肩頭,他這個當妹夫的,並不想給薛漓圓的姐姐出頭。


    薛容容那雙腳他現在看到了,以往易家婆媳之間的事外人沒必要管,但這次易家過分了。


    易近生就不是個東西,睡薛容容的時候就還想得起來這麽個人,不睡的時候當什麽呢。


    薛容容過得不好,就整天招薛漓圓惦記,丁則洝真的很煩。


    “大姐,你這雙腳不要就砍掉。


    我看你夫家舍不得,要不我幫幫你。


    趁著還有肉,肉還沒爛完,砍下來還能給姐夫煮兩碗肉湯。”


    薛漓圓遠遠的關注著,她不跟過去是不想事情變味。丁則洝做什麽是他自己事,她若跟過去,那就是他們夫妻的事了。


    所以她隻能看著,不管丁則洝怎麽鬧,別人說不到薛漓圓頭上,也沒辦法指責薛容容。


    以丁則洝的脾氣,知道他的都曉得他是個什麽人,薛漓圓總不可能拿命去勸他安生些吧。


    在丁則洝提出要砍了薛容容的雙腳煮湯給易近生吃喝時,易近生露出惡心和厭惡的表情。


    隻要不是砍他的腳,不砍他母親的腳,那麽丁則洝要砍誰的腳,就跟他都沒關係。


    但如果砍下來要給他煮湯,和他的關係就大了去了。


    “妹夫,有話好說,容容是有哪裏不懂事,得罪到了你,你跟我說,我替你教訓她。”


    薛容容一臉麻木,對易近生的話沒有半點驚訝和難過。


    丁則洝看好了一個小袋子,一棍子捅過去,觸感很像小瓶子。


    他扯下袋子打開,藥味散發出來,易家果然囤了藥。


    藥瓶貼著簽,他找到治傷的那瓶,吩咐身邊兩個人做事。


    “哥幾個,今天就搶他易家了,連女人也別放過。”


    到底是丁則洝那小媳婦的親姐姐,這兩人不敢過分,同時也明白丁則洝話裏的意思。


    一個去搬馬車上的東西,兩個提走爛腳的薛容容。


    丁則洝的棍子在易近生頭上比劃兩下,衝著易母咧開個惡魔的笑,嚇得母子倆半個字都沒敢反對。


    易家族裏逃荒的人並不少,卻沒人站出來幫他們。


    一是丁則洝每次都衝在前頭找東西,想法主意多,跟著他好歹能吃點殘羹剩飯,自然不願意得罪人。


    二是易家母子什麽人,易家族人心知肚明,他們不可能為了這對母子去得罪丁則洝。


    否則若是丁則洝什麽時候發瘋,轉而來搶他們可如何是好。


    薛漓圓看著薛容容被提了過來,趕緊從桶裏倒出些水,先給薛容容把一雙爛腳衝洗幹淨,再塗藥。


    搶易家東西的扛來了被褥和糧食,小聲說道,“老大,這時候竟然還有人藏著好東西。”


    他拉開個口給丁則洝看,那是一麻袋玉米麵。


    對現在的他們來說,可不就是好東西。


    薛漓圓也看到了,饞得咽了咽口水。


    這要是拿來重新加工,煮成玉米粥,把餅一拌,不得頂天了好吃。


    丁則洝抓緊袋口,不讓其他人看見。


    “藏起來,等等找機會換成別的糧。”


    處理好傷口,薛容容默不作聲迴到了易家的隊伍。


    易母難聽的話罵得所有人都聽見了,薛容容依舊無動於衷,執意跟著易近生。


    她不僅對被罵的事無動於衷,易母讓她拿迴被搶的東西,她沒有反應,挨了打也是無動於衷。


    薛漓圓看見就去阻止,要不是怕被易母訛上,她真想狠狠揍易家母子兩一頓。


    她再清楚不過薛容容的想法,小產後薛容容徹底心灰意冷,哀莫大於心死,薛容容早不想活了,現在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為了惡心易家。


    她勸過薛容容很多次,可是陷進泥潭的人,真的很難拉得出來。


    像易家這樣有點學問,就知道拜高踩低的玩意,別說薛容容,不管是誰家姑娘進了那道門,都不會好過。


    薛容容的那雙爛腳大家都看見了,哪裏是得了什麽腳疾,是走太多路,生生把腳走爛的。


    逃荒的路上很少有如此苛待磋磨兒媳婦的婆婆,婆媳之間就算私底下相處不好,明麵上當著那麽多人的麵,臉麵還是要的。


    一路來誰家什麽樣,有眼睛的人都會看。


    薛容容常常得不到食物,易近生作為丈夫不管,易母作為婆婆則說沒有多餘的糧食,總要餓她個兩頓三頓才賞她一口吃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災末世全家逃荒我有山莊供物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剛吃完就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剛吃完就餓並收藏天災末世全家逃荒我有山莊供物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