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九日。


    浪速、高千惠、秋津洲、吉野四艦離開了佐世保海軍基地。


    三小時後,電報發到了湯瀟逸這裏。


    “這配置,第一遊擊艦隊?”


    湯瀟逸眉頭一皺,看向王福生和李和,


    “可有消息表示淮軍派兵進入半島?或者北洋派出戰艦前往半島方向巡航?”


    王福生搖了搖頭:


    “屬下並未聽聞淮軍有出動的跡象,也沒聽說過有什麽上諭,即便有,淮軍的動作也不該這麽快。”


    李和也搖搖頭:


    “日前我還同鄧正卿通過電報,談論局勢時,還在慶幸半島業已平定,可以趁機好好修整一番,鎮遠正準備入塢維護。”


    “這種時候,北洋大臣是不會做出可能加劇局勢的動作的。”


    湯瀟逸點點頭,因為現在戰爭還沒有爆發,淮軍還沒有通過海路向北運兵,那大概率不是豐島了。


    北洋又待在港口,準備休整補充,保養維護。


    “難道是用來掩護陸軍登陸?用來對付半島官軍,太浪費了吧。”


    “不論怎麽講,還是給北洋提個醒兒。”


    “發報給北洋大臣,我偵查到東瀛四艘穹甲巡洋艦,浪速……吉野,編隊出擊,怕東瀛為偷襲而來,請其小心謹慎。”


    “對了,別發給北洋大臣,李和,你以私人名義發給鄧正卿鄧大人,讓其代為轉交,讓他們一定要保密。”


    其實保不保密都沒啥,湯瀟逸安排的人已經學乖了,不在佐世保晃悠了,轉而在海邊觀察。


    佐世保出來,不管向西還是向南,都會被看到。


    向東倒是不會,不過會繞一個大圈子,浪費時間浪費燃煤,那也不虧。


    ……


    下午,電報被轉交到了北洋大臣手裏。


    “四艘快船?”北洋大臣第一想法就是該派幾艘才能應付。


    讓他很難受的是,如果不派定鎮出馬,他手裏那群二千多噸的巡洋艦,在噸位、火力、航速上明顯弱於東瀛四艦。


    四對四,怕是打不過。


    “著各炮台提高警惕,檢查武器彈藥,若有不足及時補充。”


    “著盛字營、銘字營做好出兵準備。”


    “海軍切勿隨意出戰,鎮遠保養取消,等待命令。”


    “迴複湯家父子,這事兒老夫記下了。”


    北洋大臣放下電報,不知道在想什麽。


    ………


    七月二十九日就這麽平靜的過去了。


    七月三十日,四艘東瀛戰艦依舊毫無蹤影,沒有聽到半點風聲。


    這很不正常,因為東瀛至清國的航道很繁忙,應該會有消息漏出來才對。


    但,沒有,這讓湯瀟逸心裏有些發慌。


    “這些東瀛人到哪兒去了?”


    湯瀟逸想自己發動戰爭了,但想了想,自己挑起戰爭的話,性質不同,到時候沒辦法肆無忌憚的來。


    “艦隊進行最後準備,檢查彈藥、燃煤等補給品,鍋爐不熄火,做好隨時出航的準備。”


    湯瀟逸看著地圖,下了一道命令。


    “希望不會出意外吧。”


    ……


    台澎,雞籠港。


    七月三十一日破曉,陽光剛剛刺破雲層,雲層下隱藏著的艦隊便開始了炮擊。


    在各種型號的炮彈聲中,雞籠被喚醒了。


    然後是一觸即潰。


    前來支援的一個標閔軍四處抓東瀛人去了,剩下兩個在訓練的標還沒宣布成軍。


    炮台什麽的暫時還是由綠營負責,要求也不高,隻指望他們能維持一下秩序。


    於是,雞籠淪陷。


    “該陸軍上了。”吉野艦長河原看著燃燒的、未曾還擊的碼頭,感覺一陣憋屈。


    他,帝國海軍最新銳戰艦指揮官,攜帶帝國最強的四艘戰艦,第一次執行任務,竟然是對岸支援任務。


    給陸軍做陪襯。


    很快,運兵船靠近碼頭,放下小船,一身黑皮的東瀛陸軍士兵劃著小船向碼頭衝來。


    岸上傳來熙熙攘攘的槍擊聲,時不時能打死幾個東瀛陸軍士兵。


    甚至,炮台上還開了兩炮,隻是歪的有點遠,三不沾。


    東瀛士兵上岸後,立刻占領了整個碼頭區,運兵船這才緩緩地靠岸。


    卸載陸軍和隨船物資用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是下一艘船。


    “進攻市區,你們想要什麽,自己去拿,從現在起,這裏就是我們的地方了。”


    “天鬧黑卡,板載!”


    一個陸軍大佐見人差不多了,舉起指揮刀,指向市區。


    這個陸軍大佐就是這個支隊的指揮官。


    “板載!”黑皮鬼子們高聲唿喊著,向城裏衝過去。


    …………


    “什麽?台澎?!”湯瀟逸扯過電報,看完後右手握拳,狠狠的捶在桌子上。


    砰!


    “踏馬的,跟我想一塊兒去了,先下去為強啊!”


    湯瀟逸非常生氣,生自己的氣,但生氣解決不了問題,


    “不過,打台澎,可比打半島消耗大的多了,也並不是壞事”


    “台澎的情況怎麽樣?倭寇派了多少兵力登陸?我們傷亡如何?”


    王福生拿出地圖:


    “倭寇來的太突然,我軍太過分散,雞籠並未設防,直接被攻占,雞籠的具體傷亡暫時不得而知。”


    “倭寇占領雞籠後,非常激進的向台都進軍,被我軍駐紮的情況下一個連所阻擋在了台都東北部郊外。”


    “經曆四小時戰鬥,打退倭寇三次進攻,擊斃敵人三百餘人,自身也傷亡過半,不得不退進台都。”


    “好在徐大人已經率部乘坐火車抵達,不過手中都是新募兵馬,戰鬥力一般,還沒能將其趕出台都。”


    “根據多名俘虜的供述,這一支軍隊是倭寇的先遣隊,約三千人規模,接下來還會有更多援軍抵達。”


    這些倭寇都被告知援軍就在背後,隻是船裝不下而已。


    實際上,東瀛陸軍已經集結沒錯,正在登船也沒錯,不過不是支援他們,而是進攻半島。


    原因有二,第一,那裏是大陸的一部分,東瀛爬了一千多年都想爬上去。


    第二,如湯瀟逸所說,東瀛敢打不起,佐世保去半島,不過二三百公裏,在深入進去,大東溝也不過一千公裏的航線距離。


    而在台澎,直線距離一千一百公裏,航線距離最短也有一千三百。


    如果要同閔海軍戰鬥,那距離就更長了,那破綻可就太多了。


    特別是陸地戰爭,需要大量運輸船補充。


    在半島,湯瀟逸還沒辦法,距離太遠,打不了補給線,頂多在台澎周圍打運輸線。


    這些,東瀛都知道。


    “三千人,徐希顏可以自己應付,立刻集結你們協最精銳的標,做好出發準備。”


    “命令第一協立刻開始集結,二協剩餘部隊前往台澎,替換兩個新兵標迴來留守。”


    “作訓處再次征兵,按一個鎮的建製招。”


    “讓福靖福清出擊,俘虜或摧毀一切懸掛東瀛旗幟的船隻,三日之後立即返航。”


    “是!”


    王福生表示遵命後又說道,


    “大人,固守台澎,二協就能做到,一協還是留守吧。”


    “我自有安排,去吧。”


    …………


    八月一日,大朝會上一片嘩然,倭寇竟然偷襲台澎,主動挑起戰爭。


    “皇上!太後!東瀛小國,竟不知天數,膽敢冒犯天威,絕對不能姑息啊!”


    “對!太後,皇上,奴才以為,絕對不能簡單了事,必須給他們點教訓。”


    “他們不就是以為在海外,我們奈何不了他們嗎?把北洋開過去,把北洋開過去!”


    ……


    上首,皇帝和皇太後的臉色也不好看。


    皇帝是因為感覺自己的威嚴受到了挑釁,極端憤怒。


    而一旁的皇太後是覺得倭寇事兒太多了,就不能等她過完生日再說嘛?


    沒錯,她現在還想過生日,但群情激憤,她不敢直接說出不打這個詞兒。


    “倭寇著實可惡,這件事兒,總是要拿出個辦法的,諸位都是朝廷的肱骨大臣,該怎麽辦,拿個章程出來吧。”


    看著蠢蠢欲動的小皇帝,太後趕緊發言。


    小皇帝肯定是主戰的,要是讓他說出來,這人心就被他收攏了,等仗打完,怕是就真得歸政了。


    所以,她得先說。


    政治,就是這樣。


    “臣請發兵東瀛,讓他知曉觸怒天威的代價!”


    “奴才請戰。”


    “臣陳冠希願為先鋒,拿下偽天蝗,押解至京師……”


    “額……本王以為,這件事還是要從長計議……”


    “呸!慶王爺,你不是收了東瀛人的好處吧?這個時候你還幫它說話!奴才參慶郡王通敵叛國,貽誤戰機。”


    “臣也一樣。”


    “俺……臣也一樣。”


    皇後見自己的心腹大臣被圍攻了,無奈解圍:


    “慶王爺隻是一時失言,哀家相信他對朝廷絕無二心,此事作罷。”


    慶郡王隻是摸透了她的想法,卻被圍攻……


    “罷了罷了,慶王爺,你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便代表朝廷,向東瀛開戰吧!”


    “具體戰事如何布置,各位還要拿個章程出來……”


    …………


    八月一日,清國向東瀛宣戰,同一日,東瀛也向清國宣戰。


    不過不同的是,東瀛是有備而來,甚至宣戰時,數千陸軍已經登陸半島。


    而清國除了湯瀟逸有所準備,北洋進行了半準備,其他人基本上毫無準備。


    畢竟,都以為半島平靜了,危機就過去了。


    於是,清國宣戰後,遲遲沒有做出反應,也沒有具體的作戰計劃。


    八月三日,福靖福清帶著兩艘東瀛輪船迴到閔都,他們另外還擊沉了八艘。


    補充燃煤和炮彈後,李和和劉慶森靜靜等待著湯瀟逸的到來。


    三艘郵輪和兩艘客貨兩用輪,一艘半成品萬噸級輪船,裝載著一個步兵標和兩個剛剛成立的海防營及所有裝備,也靜靜的在碼頭等待。


    “都已經準備好了嗎?”湯瀟逸沒有讓他們等太久。


    “迴大人,已經準備好了。”*2


    湯瀟逸點點頭,進入司令塔,看著海圖。


    “東瀛人並沒有進行第二次攻擊,看來和我想的一樣。”


    湯瀟逸拿過教鞭,指著圖上的幾個島嶼:


    “艦隊出發,目標琉球。”


    李和和劉慶森都愣住了,他們以為是去支援台澎的。


    東瀛人打不下台都,轉而四處亂竄,剿滅他們需要兵力,岸防炮也可以保護港口不再次被攻擊。


    “愣著幹什麽?執行命令!”湯瀟逸皺了皺眉頭。


    “是!”*2


    見狀,湯瀟逸點了點頭:


    “去支援,就是被東瀛牽著鼻子走,兵力和艦隊都被牽製,發揮不出我們的優勢。”


    “所以我決定,管他幾路來,我隻一路去,讓他食不下咽,睡不安寢。”


    李和想起岸防炮,恍然大悟,湯瀟逸不是臨時起意的,不然,閩江不需要這麽多岸防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摸魚劃水睡懶覺並收藏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