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思退依照郕王的意思,順利勸退了金兵。湯思退雖依然被罷免了官職,但憑借郕王的這份“大禮”,也得以保全性命。
隨著金軍撤兵,郕王之亂也逐漸平定,皇帝大喜過望,隨即也派人將小白等人,從密道中接了出來,安置在宮中小住。玄靈子也在太醫照料下,恢複意誌,留在了皇帝身邊護衛,以防郕王伺機而動。
與此同時,在紫宸殿中,皇帝初迴朝堂,為了避免因郕王案受到牽連,眾朝臣紛紛覲見,各個諂媚殷勤,不僅楊沂中在一旁看著,心中滿是不屑,就連普安王也心中不滿。
但皇帝卻一一召見了朝中各路重臣,接納了他們的朝賀,除了一些罪孽滔天的以外,例如陳誠之,禦營司等人外,皇帝皆與之逐一交談,笑臉相迎,似乎就像郕王案從未發生過一般,就連湯思退都受到了皇帝的召見。
直至正午,紫宸殿才從門庭若市,漸漸冷清下來。再送走了最後一位大臣後,在一旁的楊沂中,這才向滿麵疲倦的皇帝問道:“陛下,這些首鼠兩端的大臣,不知背地裏如何勾結郕王,陛下為何還要親自接見這些大臣,為何不將他們繩之以法?”
連日的折騰和前幾日的奔波,加之今日一上午的接見,讓早已上了年紀的皇帝疲憊不堪,但對於楊沂中的詢問,皇帝也早有預料,畢竟楊沂中為人剛正不阿,嫉惡如仇,這些人都曾犯下謀逆大罪,楊沂中自然看不慣他們。
皇帝側目看向一旁的普安王道:“昚兒,你以為如何?”
作為皇帝養子,普安王知道,這是皇帝在考驗自己,隨即恭敬作揖答道:“兒臣以為,陛下此舉在於籠絡人心。”
皇帝欣慰一笑,捋了捋胡須,看向普安王和楊沂中道:“昚兒,籠絡人心固然重要,但如何籠絡?為何籠絡?這話並不能解答正甫之問。”
楊沂中作揖道:“陛下,所謂一次不忠,百次不用,陛下就不怕養虎為患嗎?”
皇帝長歎一聲,語重心長道:“正甫,你乃一屆武將,那些個文官大臣的心,你又豈會明白,朕何嚐不痛恨他們,但朕又怎能將他們皆數解職?你看看這滿朝文武,哪個不是在官場裏摸爬滾打多年,從千軍萬馬中角逐,才脫穎而出,朕把他們都解職治罪,朝廷如何運轉?各地府台如何行事?解職固然容易,不過是一封聖旨,但他們走了,新來的難道就是忠臣?難道就不會心懷鬼胎?朕早已和你說過,你不要看這些人曾經依附郕王,他們依附的是權利,誰有權,他們就會依附誰。對軍隊,要令行禁止,一旦有反叛之心,絕不可恕,但對於這些大臣,朕寬恕他們,他們心裏都明白,他們才會更死心塌地跟著朕,跟著朝廷。”
隨即皇帝再度看向普安王:“昚兒,你現在明白了嗎?”
普安王聞言,略作思索,作揖答道:“兒臣知道,此乃王者之道,禦人之術。”
“哈哈哈~孺子可教。”皇帝朗聲道。
普安王接著上前一步說道:“陛下,楊大人所部及許仙一家在此番叛亂中,居功至偉,陛下可否予以賞賜,也可彰顯陛下寬仁,也可震懾眾臣,以顯陛下是賞罰分明之君。”
皇帝聞言喜出望外,隨著楊沂中說道:“正甫你看,昚兒長大了,不枉朕一番苦心,哈哈哈~”
楊沂中也喜上眉梢道:“是是是,陛下不僅英睿果斷,更是育人有方,堪稱吾輩楷模,聖德明君!”
“好,朕便手書一封禦筆批狀,正甫由你交給許仙等人,朕明日朝會,當眾封賞你與許仙一家。”皇帝欣喜之情溢於言表,提筆開始書寫。
“謝陛下,謝殿下。”楊沂中聞言要封賞自己,也笑得合不攏嘴。
不多時,楊沂中便領著禦筆批狀,走出紫宸殿,滿麵春風地徑直來到小白等人屋中,推開門便興奮大笑道:“諸位諸位,老夫來了,何不出來迎接啊~”
姐夫聞言,急匆匆迎了出來:“哎呀呀,楊大人來啦,有失遠迎,見諒見諒。”姐夫笑臉相迎,喜出望外。
“李捕頭,怎麽就你一人?許大夫、許夫人他們呢?”楊沂中向內眺望,卻不見他人。
“弟妹他們在裏麵呢,雖眼下見得天日,但我那可憐的侄兒仍舊下落不明,大家在裏麵盤算呢。”姐夫麵麵愁容道。
楊沂中聞言,眉宇微鎖,若有所思道:“許仕林……李捕頭放心,老夫即刻迴去便稟報陛下,安排大理寺去尋,相信不久就會有消息。”
姐夫聞言趕忙作揖道:“那多謝大人了。”
“不必拘禮,把大家都喊出來吧,陛下有禦筆批狀,特命老夫前來宣讀。”楊沂中麵色忽然嚴肅起來,將皇帝的禦筆批狀高舉過頭頂。
見到禦筆批狀,姐夫不敢絲毫耽擱,把眾人都喊了出來:“弟妹!弟妹妹!楊大人領著聖旨來了,快出來。”
小青聞言插著腰說道:“這又唱的哪出戲?我不去。”
“小青~皇帝也算幫我們不少,你不能如此任性了。”小白拉著小青便向外走去。
小青輕歎了一聲:“那好吧。”小青不情不願的跟著小白走了出去。
見眾人皆數到場,楊沂中穩步上前,手中緊握著禦筆批狀,他目光威嚴地掃過眾人,待現場安靜下來,便沉穩而清晰地宣讀起來:“朕以家國為懷,念及四方之賢能。許仙夫婦及其親眷,值此風雲變幻之際,於郕王一案中顯非凡風骨,周旋於艱難險阻,以智破局。其忠肝義膽,日月可鑒;其嘉行懿德,功垂社稷。朕心甚慰,決意嘉賞。特敕許仙一家整飭衣冠,參與明日朝會,屆時於朝堂之上,受朕之隆恩封賜,以彰其功,以勵天下。望爾等悉心領命,如期而至,欽此。”
許仙等人聽聞此言,呆立原地,臉上寫滿了驚愕與茫然。他們本是市井中的平凡之人,過著平淡無奇的日子,哪曾想會有這般皇恩降臨。一時間,眾人都陷入了一種懵然的狀態,仿佛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發生的。
“許仙,還不速速領旨謝恩?”楊沂中見眾人這般模樣,微微提高了聲調,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催促。
許仙率先迴過神來,他急忙拉著身旁的家人,一同跪地,恭恭敬敬地叩首謝恩:“啊……草民許仙叩謝聖恩,萬歲萬歲萬萬歲!”許仙的聲音帶著幾分顫抖,他的心中既充滿了期待,又有些許惶恐。
宣讀完後,楊沂中將禦筆批狀交給許仙:“許仙,這可是無上的恩典,一般百姓八輩子都享受不到的恩賜,你們可絕不能怠慢啊。”
許仙聞言,連連點頭:“是是是,大人說的是,我們一定好好準備,不辜負陛下和大人。”
“什麽恩典,我小青不去,這地方我也待夠了,我這就要走。”小青滿臉不屑,在一旁喃喃道。在小白身旁的小青,總是不管不顧,任性妄為。
“小青!”小白拉著小青的衣角,秀眉緊蹙。
“哈哈哈~”楊沂中聞言發出一陣大笑,經過皇帝勸導,和小青經曆生死後,楊沂中對小青也多了幾分包容。
“你笑什麽?”小青抬眼看向楊沂中。
“小青姑娘心直口快,陛下早已預料,陛下交代了,小青姑娘若是任意妄為,不願聽封,則著命白姑娘,無論如何,即便五花大綁,也要把小青姑娘帶到大殿,如若不然,就讓玄靈子徹底做太監,哈哈哈~”楊沂中笑得合不攏嘴,言語中帶著一絲譏諷。
“你!”小青怒不可遏,一甩衣袖,徑直離開。
小白見狀則上前道:“大人莫要見怪,小青她……”小白一臉尷尬,自知小青魯莽,但也對她沒有什麽辦法。
楊沂中反倒不以為然,擺了擺手道:“也無妨,天下之大,容得下這任性的姑娘,哈哈哈~”楊沂中哈哈大笑,轉身準備離開。
“小女子送一送大人。”見楊沂中要走,小白上前相送。
楊沂中滿意的點了點頭,二人走出門外,不多時,楊沂中停下了腳步:“許夫人留步,按照常理,你們不宜住在宮中,但你們畢竟有功於陛下,陛下方才破例讓你們小住於此,此地也不可多留,明日朝後,你們便需離開,今夜好好準備一二,以免慌亂。”
小白聞言微微欠身:“多謝大人提點。”
楊沂中捋了捋胡須,神色凝重道:“再者,陛下雖然寬仁,但明日朝堂之上,人多口雜,又是陛下迴宮後首次朝會,務必管好小青姑娘,莫要叫陛下難做。”
“多謝大人,小女子定當管教好妹妹。”小白微微欠身,向楊沂中行禮。
楊沂中點了點頭,一甩衣袖,轉身離開。而小白也不甚感激,獨自一人默默目送楊沂中離開,直到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之中。
而在遠處,蒙麵人一直注視著小白的一舉一動,他不敢驚動太多人,尤其是玄靈子或是小青,以免多生事端。終於在小白送別楊沂中後,留下小白孤身一人,蒙麵人瞅準時機,化作一團黑氣,朝著小白席卷而去。
就在小白準備轉身返迴之際,忽然一陣黑風唿嘯而至,僅一瞬,小白便憑空消失在皇宮之中。
隨著金軍撤兵,郕王之亂也逐漸平定,皇帝大喜過望,隨即也派人將小白等人,從密道中接了出來,安置在宮中小住。玄靈子也在太醫照料下,恢複意誌,留在了皇帝身邊護衛,以防郕王伺機而動。
與此同時,在紫宸殿中,皇帝初迴朝堂,為了避免因郕王案受到牽連,眾朝臣紛紛覲見,各個諂媚殷勤,不僅楊沂中在一旁看著,心中滿是不屑,就連普安王也心中不滿。
但皇帝卻一一召見了朝中各路重臣,接納了他們的朝賀,除了一些罪孽滔天的以外,例如陳誠之,禦營司等人外,皇帝皆與之逐一交談,笑臉相迎,似乎就像郕王案從未發生過一般,就連湯思退都受到了皇帝的召見。
直至正午,紫宸殿才從門庭若市,漸漸冷清下來。再送走了最後一位大臣後,在一旁的楊沂中,這才向滿麵疲倦的皇帝問道:“陛下,這些首鼠兩端的大臣,不知背地裏如何勾結郕王,陛下為何還要親自接見這些大臣,為何不將他們繩之以法?”
連日的折騰和前幾日的奔波,加之今日一上午的接見,讓早已上了年紀的皇帝疲憊不堪,但對於楊沂中的詢問,皇帝也早有預料,畢竟楊沂中為人剛正不阿,嫉惡如仇,這些人都曾犯下謀逆大罪,楊沂中自然看不慣他們。
皇帝側目看向一旁的普安王道:“昚兒,你以為如何?”
作為皇帝養子,普安王知道,這是皇帝在考驗自己,隨即恭敬作揖答道:“兒臣以為,陛下此舉在於籠絡人心。”
皇帝欣慰一笑,捋了捋胡須,看向普安王和楊沂中道:“昚兒,籠絡人心固然重要,但如何籠絡?為何籠絡?這話並不能解答正甫之問。”
楊沂中作揖道:“陛下,所謂一次不忠,百次不用,陛下就不怕養虎為患嗎?”
皇帝長歎一聲,語重心長道:“正甫,你乃一屆武將,那些個文官大臣的心,你又豈會明白,朕何嚐不痛恨他們,但朕又怎能將他們皆數解職?你看看這滿朝文武,哪個不是在官場裏摸爬滾打多年,從千軍萬馬中角逐,才脫穎而出,朕把他們都解職治罪,朝廷如何運轉?各地府台如何行事?解職固然容易,不過是一封聖旨,但他們走了,新來的難道就是忠臣?難道就不會心懷鬼胎?朕早已和你說過,你不要看這些人曾經依附郕王,他們依附的是權利,誰有權,他們就會依附誰。對軍隊,要令行禁止,一旦有反叛之心,絕不可恕,但對於這些大臣,朕寬恕他們,他們心裏都明白,他們才會更死心塌地跟著朕,跟著朝廷。”
隨即皇帝再度看向普安王:“昚兒,你現在明白了嗎?”
普安王聞言,略作思索,作揖答道:“兒臣知道,此乃王者之道,禦人之術。”
“哈哈哈~孺子可教。”皇帝朗聲道。
普安王接著上前一步說道:“陛下,楊大人所部及許仙一家在此番叛亂中,居功至偉,陛下可否予以賞賜,也可彰顯陛下寬仁,也可震懾眾臣,以顯陛下是賞罰分明之君。”
皇帝聞言喜出望外,隨著楊沂中說道:“正甫你看,昚兒長大了,不枉朕一番苦心,哈哈哈~”
楊沂中也喜上眉梢道:“是是是,陛下不僅英睿果斷,更是育人有方,堪稱吾輩楷模,聖德明君!”
“好,朕便手書一封禦筆批狀,正甫由你交給許仙等人,朕明日朝會,當眾封賞你與許仙一家。”皇帝欣喜之情溢於言表,提筆開始書寫。
“謝陛下,謝殿下。”楊沂中聞言要封賞自己,也笑得合不攏嘴。
不多時,楊沂中便領著禦筆批狀,走出紫宸殿,滿麵春風地徑直來到小白等人屋中,推開門便興奮大笑道:“諸位諸位,老夫來了,何不出來迎接啊~”
姐夫聞言,急匆匆迎了出來:“哎呀呀,楊大人來啦,有失遠迎,見諒見諒。”姐夫笑臉相迎,喜出望外。
“李捕頭,怎麽就你一人?許大夫、許夫人他們呢?”楊沂中向內眺望,卻不見他人。
“弟妹他們在裏麵呢,雖眼下見得天日,但我那可憐的侄兒仍舊下落不明,大家在裏麵盤算呢。”姐夫麵麵愁容道。
楊沂中聞言,眉宇微鎖,若有所思道:“許仕林……李捕頭放心,老夫即刻迴去便稟報陛下,安排大理寺去尋,相信不久就會有消息。”
姐夫聞言趕忙作揖道:“那多謝大人了。”
“不必拘禮,把大家都喊出來吧,陛下有禦筆批狀,特命老夫前來宣讀。”楊沂中麵色忽然嚴肅起來,將皇帝的禦筆批狀高舉過頭頂。
見到禦筆批狀,姐夫不敢絲毫耽擱,把眾人都喊了出來:“弟妹!弟妹妹!楊大人領著聖旨來了,快出來。”
小青聞言插著腰說道:“這又唱的哪出戲?我不去。”
“小青~皇帝也算幫我們不少,你不能如此任性了。”小白拉著小青便向外走去。
小青輕歎了一聲:“那好吧。”小青不情不願的跟著小白走了出去。
見眾人皆數到場,楊沂中穩步上前,手中緊握著禦筆批狀,他目光威嚴地掃過眾人,待現場安靜下來,便沉穩而清晰地宣讀起來:“朕以家國為懷,念及四方之賢能。許仙夫婦及其親眷,值此風雲變幻之際,於郕王一案中顯非凡風骨,周旋於艱難險阻,以智破局。其忠肝義膽,日月可鑒;其嘉行懿德,功垂社稷。朕心甚慰,決意嘉賞。特敕許仙一家整飭衣冠,參與明日朝會,屆時於朝堂之上,受朕之隆恩封賜,以彰其功,以勵天下。望爾等悉心領命,如期而至,欽此。”
許仙等人聽聞此言,呆立原地,臉上寫滿了驚愕與茫然。他們本是市井中的平凡之人,過著平淡無奇的日子,哪曾想會有這般皇恩降臨。一時間,眾人都陷入了一種懵然的狀態,仿佛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發生的。
“許仙,還不速速領旨謝恩?”楊沂中見眾人這般模樣,微微提高了聲調,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催促。
許仙率先迴過神來,他急忙拉著身旁的家人,一同跪地,恭恭敬敬地叩首謝恩:“啊……草民許仙叩謝聖恩,萬歲萬歲萬萬歲!”許仙的聲音帶著幾分顫抖,他的心中既充滿了期待,又有些許惶恐。
宣讀完後,楊沂中將禦筆批狀交給許仙:“許仙,這可是無上的恩典,一般百姓八輩子都享受不到的恩賜,你們可絕不能怠慢啊。”
許仙聞言,連連點頭:“是是是,大人說的是,我們一定好好準備,不辜負陛下和大人。”
“什麽恩典,我小青不去,這地方我也待夠了,我這就要走。”小青滿臉不屑,在一旁喃喃道。在小白身旁的小青,總是不管不顧,任性妄為。
“小青!”小白拉著小青的衣角,秀眉緊蹙。
“哈哈哈~”楊沂中聞言發出一陣大笑,經過皇帝勸導,和小青經曆生死後,楊沂中對小青也多了幾分包容。
“你笑什麽?”小青抬眼看向楊沂中。
“小青姑娘心直口快,陛下早已預料,陛下交代了,小青姑娘若是任意妄為,不願聽封,則著命白姑娘,無論如何,即便五花大綁,也要把小青姑娘帶到大殿,如若不然,就讓玄靈子徹底做太監,哈哈哈~”楊沂中笑得合不攏嘴,言語中帶著一絲譏諷。
“你!”小青怒不可遏,一甩衣袖,徑直離開。
小白見狀則上前道:“大人莫要見怪,小青她……”小白一臉尷尬,自知小青魯莽,但也對她沒有什麽辦法。
楊沂中反倒不以為然,擺了擺手道:“也無妨,天下之大,容得下這任性的姑娘,哈哈哈~”楊沂中哈哈大笑,轉身準備離開。
“小女子送一送大人。”見楊沂中要走,小白上前相送。
楊沂中滿意的點了點頭,二人走出門外,不多時,楊沂中停下了腳步:“許夫人留步,按照常理,你們不宜住在宮中,但你們畢竟有功於陛下,陛下方才破例讓你們小住於此,此地也不可多留,明日朝後,你們便需離開,今夜好好準備一二,以免慌亂。”
小白聞言微微欠身:“多謝大人提點。”
楊沂中捋了捋胡須,神色凝重道:“再者,陛下雖然寬仁,但明日朝堂之上,人多口雜,又是陛下迴宮後首次朝會,務必管好小青姑娘,莫要叫陛下難做。”
“多謝大人,小女子定當管教好妹妹。”小白微微欠身,向楊沂中行禮。
楊沂中點了點頭,一甩衣袖,轉身離開。而小白也不甚感激,獨自一人默默目送楊沂中離開,直到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之中。
而在遠處,蒙麵人一直注視著小白的一舉一動,他不敢驚動太多人,尤其是玄靈子或是小青,以免多生事端。終於在小白送別楊沂中後,留下小白孤身一人,蒙麵人瞅準時機,化作一團黑氣,朝著小白席卷而去。
就在小白準備轉身返迴之際,忽然一陣黑風唿嘯而至,僅一瞬,小白便憑空消失在皇宮之中。